查看原文
其他

分省城投挖掘之安徽(海通固收 杜佳、张紫睿)

杜佳、张紫睿 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2020-10-21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省城投挖掘之安徽

(海通固收 杜佳、张紫睿)

概要

  • 经济发展水平尚可,政府债务负担不重,人口净流出率高。1)经济财政实力方面,2019年安徽省GDP总量位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除港澳台外,下同)中第11名,约为3.71万亿元,略低于上海,在长三角地区排名靠后。从人均水平来看,安徽省2019年人均GDP5.85万元,远低于长三角其他省份整体水平。2019年的综合财力为11623亿元,在有数据的16个省份中排名第6,财力规模尚可。当年一般预算收入为3182.54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占比69.43%,财政自给率为43.06%,与临近中部省份相近,但距长三角平均水平还有一定距离。2)债务负担不重。2019年安徽省狭义债务率和广义债务率分别约为68.28%95.42%,算上所有城投带息债务后,广义债务率为157.36%,整体债务负担尚可。3)人口净流出规模较大。由于与长三角发达省份相邻,安徽省人口持续外流,据WIND数据,2018年安徽省户籍人口净流出759万人,户籍人口净流入率约为-12.14%

  • 各市发展程度不一。安徽省的16个地级市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整体来看皖中及皖南地区的东部城市发展水平高,皖北地区整体实力较弱:1)省会合肥无论经济规模、财政实力还是发展程度均在省内遥遥领先,具有较高的地位。2)芜湖、马鞍山和滁州三个城市均处于东部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共同辐射范围,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较好,其中芜湖市综合实力最强,马鞍山稍弱,但需要关注的是20184月滁州市天长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发生过一起非标违约事件,可能对滁州地区城投资信状况有一定影响。3)阜阳、安庆等皖北及皖西地区的城市人口不少,经济及财政收入具有一定规模,但人均发展水平偏低,多为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地。另外,各市存续城投债余额均有所增加,2019年末为3388亿元,较上年增加386亿元。

  • 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与新兴产业发展。1)长三角一体化安徽行动计划亮点:高质量建设合肥都市圈,成为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合肥都市圈深化与长三角都市圈协调联动,处于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之间的滁州、马鞍山等地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2)新兴产业布局已久,新动能带动高增长。在长三角一体化文件中,安徽省未来新兴产业规划重点有两个方向:明确重点发展领域、推动“龙头+配套”。聚焦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开展战略性重组,提升产业集群的产业分工地位和整体竞争力。

  • 分区平台梳理。安徽省内仅3AAA平台,23AA+平台,共占比22.81%,基本上每个地级市有一家代表性的主要从事土地储备、开发和整理的AA+主平台,但各个主平台规模差异较大。目前省内土地转让规模整体收缩,土地转让溢价不高,转让款回款期较长。另外,各个平台在建项目多,且相当一部分为公益性项目,尚需投资规模大,发债融资需求也将增长。我们将安徽省平台分为4块片区分析,分别是省级和省会、皖南、皖中和皖北平台。1)省级平台数量仅有5家,其存续债券规模相对于各个地级市较大。2)省会合肥市的代表性平台基本都参与当地的土地业务,同时也从事其他垄断性工作如自来水、公共交通和天然气等等,且合肥市存续城投债规模较小、期限较长,整体债务压力较轻。3)皖南平台存续债券规模较大,马鞍山市和芜湖市的存续城投债规模名列安徽省地级市的第一和第二。4)皖中城市经济实力整体较强,代表性平台运营受到政府补贴政策优惠。5)皖北定位为“淮北粮仓”,工业发展起步较晚,代表性平台整体资产规模较大,固定资产占比多,资产负债率处于爬升阶段。


-----------------------------------------

1.安徽省经济及财政状况
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与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江西以及山东接壤,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2019年末常住人口6365.9万人。安徽濒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地跨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水系;同时也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产业地位上来看,安徽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业基地,汽车、机械、家电、化工等加工制造型产业为省内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未来发展方面,2019年末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公布,安徽将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推进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1.1  全省经济财政概览
安徽省GDP总量居全国中上游,发展水平与长三角平均水平差距较大。2019年安徽省GDP总量位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第11名,约为3.71万亿元,略低于上海的3.82万亿元,在长三角地区排名最末。安徽经济总量较18年增长约7.5%,经济增速较快。从人均水平来看,安徽省2019年人均GDP5.85万元,远低于长三角其他省份整体水平(上海15.73万元、江苏12.36万元、浙江10.76万元),且较全国平均水平的7.09万元尚有一定距离。

截至2019年底,安徽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5.48万亿元,同比增长7%,本外币贷款余额4.49万亿元,同比增长13.9%。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分别排名第1213,与湖北、湖南相近,但均不及邻省浙江的一半,整体来看金融资源处中上水平。

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成员,安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近五年GDP加权年增长率为8.27%,在长三角及相邻省份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江西的8.72%。从产业结构方面来看,由于第四次经济普查过程对各省历史数据进行了修正,2019年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从上年的7.841.450.8调整为7.941.350.8,第三产业占比未发生较大变动,产业结构在长三角地区相对落后,但优于相邻的湖北、河南、江西等省份。第三产业结构方面,除去其他行业,批发和零售业占比最大(约18%),房地产业次之(约15%),住宿和餐饮业占比最小(约4%)。

安徽省总体财政实力一般。2019年综合财力达11623亿元,较18年增长约61%。其中公共财政总财力、政府性基金总财力、国有资本财力分别约为7876亿元(+10.81%)、3627亿元(+56.72%)、120亿元,当年土地所有权出让收入大幅增加,因此基金收入增长较快,总财力规模有所提升。安徽省财力构成中,公共财政占比较低。剔除有数据缺失的省份后,安徽省2018年的综合财力在剩余26个省份中排名第11,而2019年的综合财力在有数据的16个省份中排名第62019年,安徽省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及国有资本财力在16个省市中排名分别为第10、第5、第5

一般公共预算中,税收收入占比不高,且19年该比例发生下降。从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结构来看,2019年安徽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182.54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占69.43%,较上年下降2.11个百分比,在长三角及周边省市中排名最末;而2018年这一比例为71.54%,高于河南、江西两省,这主要是因为19年非税收入增长较多,而税收收入提高较少(从绝对数值来看两者分别增长12.15%1.31%)。整体来看,安徽税收在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不高,在70%左右,而其余三个长三角省市这一比例均在83%以上,尚有一定差距。
财政自给率在周边省市中处中游水平。2019年安徽省财政自给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为43.06%,由于当年一般预算支出大幅增加,自给率较2018年的46.39%有所下滑;安徽省财政自给能力略好于江西、河南,与湖北相近,但较其余长三角省份的70%以上差距较大,处中游水平。
1.2  全省债务情况
专项债务的大力发行使债务余额增加,债务规模排名中上,限额使用率不高,仍有一定的空间。19年末,安徽全省政府债务余额为7936.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及专项债务余额以及较18年增长情况分别为3635.9+114.17)亿元、4300.5+1117.58)亿元,地方债务增长较快,主要系中央为通过增大固定资产投资等方式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大幅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融资安排所致。在31个省市中,安徽19年债务余额总量排名第12,债务规模处中间偏上水平;当年债务总限额为8912.99亿元,限额使用率为89.04%,排名第21,限额使用率不高,仍有一定的举债空间。
安徽省综合来看债务率负担处于中游水平。从债务率来看,2019年安徽省狭义债务率和广义债务率(口径一)分别约为68.28%95.42%,较18年分别下降近2.6、5个百分点。在能够获取2018年数据的全国26个省市及自治区中,安徽省狭义债务率及广义债务率排名分别为第13、第12,债务负担一般;而2019年在16个有数据的省份中这一排名则分别为第10、第9

算入所有城投带息债务余额后,安徽省广义债务率仍为一般水平。算入发债城投带息债务余额后,2019年安徽省广义债务率(口径二)约为157.36%,较18年的180.9%下降近23个百分点,近两年广义债务率在全国披露数据的省市中排名分别为12/26、10/16
综合来看,安徽省整体债务负担不重。与周边省份的对比来看,2019年安徽省狭义债务率高于长三角三个省市整体水平,与山东省相近;考虑到城投债的整体债务负担则略好于湖南、江苏,较上海、浙江压力稍大,整体来看在周边省市处于中间水平。
2.地级市经济及人口状况
安徽省下辖16个地级市。长期以来,从地理空间及城市产业集群上可分为皖北、皖中、皖南三大城市群。
对于皖北地区,国家对其发展定位为淮北粮仓,同时其也是主要的劳动力供给地,按照安徽省的长三角一体化纲要,未来省政府对其规划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皖中地区是省会合肥都市圈的核心区,包括合肥、滁州、六安、安庆四市,是省内经济核心区,安徽省对其未来的规划为将合肥打造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国际组织和总部经济聚集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同时将省会都市圈建设为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对于皖南地区,其中的马鞍山、芜湖及铜陵亦是合肥都市圈的重要成员,安徽省对其未来的规划为强化区域内创新驱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对标对接沪苏浙产业园区,高质量承接东部城市群的产业转移。皖南其余各市除与东部及中部发达地区加强产业对接与经济合作外,未来将重点打造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1  地级市经济状况
在安徽省下辖的16个地级市中,2019GDP规模前三甲为合肥、芜湖及滁州。2019年合肥市GDP超过9000亿元,达9409.4亿元,远超省内其他地级市;芜湖为经济体量第二大城市,GDP规模达3618.26亿元;GDP位于2000-3000亿元的市有5个;位于1000-2000亿元的市有6个;GDP1000以下的市有3个,分别为铜陵、池州及黄山,均为皖西南地区规模较小的市。
从经济增速来看,滁州、毫州、阜阳三市增速较快,分别达到9.7%9.4%9%。增速在8%-9%之间的市有4个,在7%-8%之间的有3个;另外,19年经济增长率小于7%的地级市仅4个,分别为淮南、蚌埠、淮北、铜陵,对应增长率分别为5.2%5.1%3%-1.7%。其中铜陵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将面临较大的经济转型压力,19年全市固定投资下滑16.1%GDP缩水1.7%,反映出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升级遇到较大瓶颈。整体来看,除铜陵和皖北三市外安徽省各地级市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从人均水平来看,2019年人均GDP前四名分别为合肥、芜湖、马鞍山和滁州,分别为11.569.629.037.04万元,且其地理位置均处于合肥都市圈及南京都市圈共同辐射范围内,人均发展水平较好。人均发展水平较高。人均GDP较低的几个市有阜阳、毫州、六安、宿州及淮南,其19年人均GDP均在3-4万元之间,均处于皖北及皖西地区。
整体来看,合肥市在省内经济体量及人均发展水平遥遥领先;马鞍山、芜湖及滁州等靠近南京,同时地处合肥都市圈,经济规模及人均GDP较高,增长速度较快;皖北及皖西地区各市经济体量中等,但人口众多,人均发展水平偏弱,仍处于稳定发展中;皖南四市(宣城、池州、铜陵、黄山)经济体量相对较小,人均GDP水平尚可,除铜陵尚面临产业转型调整压力外各市经济增长情况尚好


金融资源集中在省会合肥,其余各市表现较为平均,阜阳、芜湖略好,淮北、铜陵黄山、池州相对略差。从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来看,19年底合肥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641.59万亿元,远远领先于省内其余地级市。存款余额方面,阜阳、芜湖两市略超4000亿,其余各市均在3500亿元以下;贷款余额方面,各地级市贷款余额均低于4000亿元,其中阜阳、芜湖两市超过3000亿元,其余各市集中在2500亿元以下;而淮北、铜陵、黄山、池州四市整体表现较弱,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均少于1500亿元。

2.2  人口状况
合肥市无论人口规模或是城镇化率均具有较大优势,而其余如阜阳、宿州、毫州等人口规模较大的市城镇化率均排名靠后。截至2019年末,安徽省总常住人口达到6365.9万人,较上年增加42.3万人;其中阜阳及合肥两市均超过800万,宿州、毫州达到500万;常住人口在400万、300万、200万、100万级的城市均为3个,其中铜陵、池州、黄山三市常住人口规模均在150万上下,规模较小。
19年省内各市城镇化率(常住人口计)来看,合肥市一马当先,达到76.33%,其余的马鞍山、芜湖、淮北、淮南四市从城镇化率均超过65%。整体来看,安徽16个地级市中城镇化率超过55.81%的全省平均水平的共有8个,而常住人口规模较大的阜阳、宿州、毫州等市城镇化率在省内排名均靠后。

安徽整体人口外流规模较大,省内除合肥、淮北、马鞍山外其余各市人口均净流出,其中阜阳、毫州等人口外流较为严重。由于与长三角经济区毗邻且自身产业吸引力有限,安徽省是国内人口净流出第一大省份,人口呈持续净流出状态。据WIND数据,2018年安徽省户籍人口净流出759万人,户籍人口净流入率约为-12.14%
地级市层面,16个地级市中3个为人口净流入地,13个为净流出地。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安徽省内3个人口净流入地分别为合肥、淮北、马鞍山,人口净流入率分别为5.92%3.66%2.95%;人口净流出地中,净流出比例较大的市有阜阳、毫州、六安,净流出率分别为30.44%25.97%21.3%。从地域层面来看,3个净流入地市分别属于皖中、北、南,分布较为均衡;而净流出较多的地市以皖北地区城市为主,2019年净流出前6名的地级市中有5名来自于皖北地区。
地级市常住人口全部实现正增长,增速差异不大。2019年合肥市常住人口增速最大而淮南最小,分别约为1.26%0.43%;增速超1%的地级市还有阜阳、马鞍山、毫州、淮北。

3.地级市财政债务情况
3.1  各市财政实力
总体来看,安徽省内各地级市财力差异较大。
合肥、芜湖、滁州等市财政实力较好。由于各地级市综合财力数据缺失较多,可用各市当年的一般预算收入反映地方财政实力。具体来看,2019年合肥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到745.99亿元,是第二名芜湖(321.79亿元)的两倍多,另外滁州、阜阳2019年地方公共预算收入首超200亿元,收入增速均超过7%;公共预算收入处于100-200亿元的有宣城、蚌埠、马鞍山等8个市,处于100亿元以下的有黄山、铜陵、淮北、池州,这四个市公共财政收入规模较小。从增长率来看,除池州(-1.4%)外,其余各市2019年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宿州、毫州两市增速超10%
从各市综合财力的角度来看,20182019年能获取到综合财力数据(其中主要是2018年数据)的地级市共8个,将这些地级市按照2018年综合财力规模排序后的排名与按照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排名相一致。具体来看,合肥综合财力较强,2018年为1907.21亿元,2019年则增长至2367亿元,阜阳市2018年综合财力达1071.29亿元,其余各市均在1000亿元以下,其中淮南、淮北、池州综合财力规模均小于500亿元。

合肥、马鞍山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较高,黄山占比较低。在能获得数据的地级市中,合肥市20182019年税收收入占比仍较高,分别为79.2%76.45%,排名第二的马鞍山2018年税收收入占比超过75%;另外,以2018年的数据来看,税收收入占比低于65%的市有黄山、蚌埠、宿州,其中黄山市税收收入占比小于60%,为52.5%
合肥、芜湖及马鞍山自给能力较强,皖北及皖西地区城市整体自给能力较弱。在能获得数据的地市中,2019年除毫州、宿州外其余各市自给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具体水平来看,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自给能力较好,近两年财政自给率均超过60%,其余各市自给率均在26%-53%之间;2019年财政自给率低于30%的市有安庆、六安、宿州,其中六安和宿州连续两年自给率低于30%,财政平衡能力稍弱。从地域分布来看,2019年财政自给率排名后5名中有3名来自于皖北地区,而排名靠前的市中,合肥、芜湖、马鞍山均处于皖东南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共同辐射范围。

3.2  各市债务情况
阜阳、毫州、六安位居债务负担前三甲,合肥市债务负担最轻。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狭义、广义债务率均相对较高,其中皖北区尤甚。由于地级市综合财力数据缺失较多,在计算各市债务率时可用一般预算收入代替综合财力,以此反应各市债务负担排名。具体来看,仅统计地方政府债务时,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计算的政府债务率排名靠前的市有阜阳、六安、毫州,三市均超过400%,淮北、合肥债务率则较低,分别为195%117%
从使用地方城投债余额及所有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口径下的广义政府债务率来看,毫州、阜阳及六安三市仍为债务率排名前三甲,其口径一下的广义债务与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比值均超过550%,其中毫州及阜阳两市在口径二下的广义债务与地方预算收入比值超过1000%;另外广义债务负担排名靠前的市还有铜陵、马鞍山,两市在两种口径下的债务负担均排前6名。债务负担最轻的市仍为合肥市,其在两种口径下的政府债务与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均在250%以下。
从能获取到综合财力数据的四个地级市来看,合肥市各项口径计算的债务负担仍最轻,其狭义债务率、口径一、二下的广义债务率分别为37%65%75%,均未超过100%。狭义债务率及口径一下广义债务率较高的市为池州市,分别达到121%138%,口径二下广义债务率较高则为淮南市,达到176%。整体来看,披露综合财力数据的池州、淮南、宿州、合肥四个市中,除池州市狭义债务率较高外,其余各市债务负担均不重,其中合肥市整体债务负担最轻。

4.安徽省土地出让情况
4.1  全省土地出让
《关于安徽省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披露,2019年安徽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约3113.1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约3374.19亿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占比近92.26%,是基金收入的主要来源。
土地交易热度回升。以经营用地成交数据为例,2019年安徽省土地成交总价及地面均价均较18年有小幅上升。全年全省共供应地块数为590宗,总面积4374.3万平方米,共成交443宗,成交面积3215.28万平方米,占总供应面积的74%;同时2019年经营用地总成交额1883.2亿元,为近年来最高,同比增长19.18%;当年经营用地成交均价为5857/平方米,较上年上升15.29%,整体看安徽省土地市场交易热度继18年下降后19年实现回升。

从房地产角度来看,2018年安徽省商品房销售额增长率约为21%,在全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中位列第9名,处于全国上游位置,而2019年销售额呈负增长,增长率约为-3.6%

4.2  地级市土地成交情况
合肥市2019年土地成交面积遥遥领先,7个市土地成交总价增速为负。以居住(或含居住)用地数据为例,2019年安徽省各市土地成交量差异较大,排名第一的合肥市当年土地成交面积734.44万平米,同比增长24.68%,其余市成交面积均在400万平米以下;另外,六安、滁州、阜阳成交量也较大,均超过300万平米;成交量较小的马鞍山、黄山等7个市成交面积少于100万平米。从成交面积变动方面来看,19年土地成交面积同比增速为负的地级市有7个,分别为马鞍山、淮南等。

成交土地总额方面,除合肥外各市整体成交额不高。2019年合肥市居住土地成交额最高,达839.45亿元,其余超过100亿元的市有阜阳、滁州、六安、蚌埠;成交额后四名分别为马鞍山、池州、淮南、黄山,其成交额均不超过20亿元。整体来看,合肥市土地成交量仍遥遥领先,阜阳、滁州等体量较大的市排名靠前。
价格端,合肥市土地出让均价最高,均价较低的市多来自于皖北及皖西等不发达地区。在16个地级市中,合肥市土地出让均价最高,达11430/平米,同比增长19.01%,是唯一一个破万的城市,排名第二、三位的芜湖和安庆分别处于80006000/平米档位;出让均价低于3000/平米的共有四个市,分别为六安、淮北、淮南和池州,其中三个来自于皖北地区。从增长率来看,16个地级市中19年土地出让均价上升的有9个,而增速最低的为池州市,其出让单价下降66.93%
5.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与新兴产业发展
201811月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1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下文简称为《规划纲要》),拉开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发展的序幕。规划范围包括安徽全省16个市,其中,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8个市为中心区。《规划纲要》提到,加强区域合作联动,要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提升上海服务功能,发挥苏浙皖比较优势,苏浙皖各扬所长。
5.1  长三角一体化安徽行动计划亮点
《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中提到,到2025年,安徽中心区人均GDP计划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的80%,全省人均GDP与长三角平均水平的差距持续缩小,中心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23:1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
高质量建设合肥都市圈,成为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2019年合肥市GDP超过9000亿元,达9409.4亿元,远超省内其他地级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到745.99亿元,是第二名芜湖(321.79亿元)的两倍多。2020年,合肥首次跻身15个“新一线城市”的榜单。安徽行动计划中提出,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要提升合肥省会城市能级,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同时省内推进都市圈同城化步伐,建设合芜、合马、合铜、合滁、合桐发展带,后续芜湖、马鞍山、铜陵、滁州等合肥周边城市或持续受益。
合肥都市圈深化与长三角都市圈协调联动。合肥都市圈重点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加强与上海大都市圈对标对接,深化与杭州、宁波都市圈互动互补。处于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之间的滁州、马鞍山等地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想要协同推进一体化进程,长三角区域互通互联是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包括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港口)系统,具体政策计划整理如下表。高铁线路规划对人口流动、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重点关注轨道交通建设沿线辐射受益地区。

5.2  新兴产业布局已久,新动能带动高增长
新兴产业布局已久,新动能带动高增长。2季度安徽省GDP同比增速超过7.3%,在中部六省中居于首位,高过排名第二的河南省1.7个百分点之多。安徽省经济的高增长主要由新动能所带动,自10年以来,安徽省就发力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比重已从17年的不足25%提高到19年的35.5%。疫情冲击过后,新兴产业增长的快速回升带动了安徽省经济增速反弹。202季度,安徽省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1季度分别提升18.221.2个百分点,而同期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仅提升14个百分点。
进军集成电路产业,培育国内代工龙头。比如在集成电路领域,早在13年安徽省会合肥市就出台了《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宣布发展集成电路产业。18年安徽省提出“一核一弧”,围绕合肥打造安徽集成电路产业空间。15年成立的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大陆地区本土晶圆代工的龙头,其12晶圆已经正式量产,19年公司营收超过5.3亿元,由于正处于产能爬坡期,营收增速实现了77%的高增长。今年二季度,安徽省集成电路产量增长18.7%,超过全国产量增速2个百分点。

新能源车重点发展,产业规模初步形成。再比如在新能源车领域,依托省内原有的汽车产业集群,再加上招商引进的方式,安徽省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19年安徽省新能源车产量占全国比重接近10%。而安徽省新能源车行业产值增速自15年以来就持续高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的增速水平。20年4月底合肥市政府与蔚来达成关于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的协议,这类合作有望带动安徽省新能源车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在长三角一体化文件中,安徽省未来新兴产业规划重点有两个方向:明确重点发展领域、推动“龙头+配套”。
1)明确重点发展领域。聚焦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携手打造若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等领域,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培育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2)推动“龙头+配套”。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开展战略性重组,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提升产业集群的产业分工地位和整体竞争力。
家电产业应该是安徽最成熟的产业之一,其发展路径可为其他行业集群发展提供参考。21世纪以来,合肥紧抓沿海产业转移机遇,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家电品牌相继落户,成功走出了一条“引进大项目—完善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产业基地”的发展路径。在深耕传统家电产业基础上兼顾创新,2017年《合肥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6.各地级市资质分析
综合前文的分析,安徽省的16个地级市按整体资质排序可分为以下四个档次:资质很好的合肥是安徽尽全省之力打造的省会城市,无论经济规模、财政实力还是发展程度均在省内遥遥领先,具有较高的地位。资质较好的地区有芜湖、马鞍山和滁州,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均较好,其中芜湖市综合实力最强,马鞍山稍弱,但需要关注的是20184月滁州市天长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发生过一起非标违约事件,可能对滁州地区城投资信状况有一定影响。资质一般的地区有阜阳、安庆等,这些城市多来自于皖北及皖西,经济及财政收入具有一定规模,但人均发展水平偏低,多为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地。资质偏弱的地区为淮北、铜陵、黄山、池州四市,除淮北外其余三个均为皖南地区规模较小的市,这些地区经济体量较小,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均小于100亿元;其中铜陵市2019GDP增速为-1.7%,市域产业以依托矿产资源的金属、化工业为主,近年经济发展速度较缓慢。


7.安徽发债城投梳理
本文还对安徽省省级和各地级市级的发债城投平台进行了全面梳理以及给出了投资挖掘建议,详见完整版报告,机构客户可与对口销售联系获取报告与数据。



[1]指大陆地区,不包括港澳台,下同。

[2]狭义债务率计算方法:政府一般债务及专项债务余额/综合财力

[3]广义债务率(口径一)计算方法:政府一般债务、专项债务及城投债券余额之和/综合财力

[4]广义债务率(口径二)计算方法:政府一般债务、专项债务及城投带息债务余额之和/综合财力

[5]2019年该统计网站经营用地指标名称变更为居住(或含居住)用地,实际统计口径未变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信用债策略

披沙简金,票息为王——2020年下半年信用债策略(海通固收 姜超、杜佳)

信用分化加剧,风险或在发酵——信用债2020年2季度策略(海通固收杜佳 王巧喆)

解构评级调整,关注经济修复 ——20年上半年信用评级调整回顾与展望(海通固收杜佳、张紫睿)

利润修复+杠杆回升,行业间分化明显——从上市公司中报看企业信用基本面(海通固收 杜佳、张紫睿)


产业债

房地产融资跟踪及收紧的可能影响(海通固收 杜佳)

冰火两重天——从年报看上市房企融资能力(海通固收 杜佳)

境内外发债冰火两重天,关注房企融资结构(海通固收 杜佳)

产业债投资:钢铁债发行人比较分析(海通固收杜佳)


城投债

中部省份挖掘之河南(海通固收 杜佳 王巧喆)

分省城投挖掘之山城重庆(海通固收杜佳)

地方隐性债务会如何化解?——地方隐性债务系列专题之四(海通固收姜超、杜佳、王巧喆)


基本面与债市

洪灾来袭,如何影响通胀和债市?

这次不一样?——新冠疫情中的货币超发与通胀风险(海通固收 姜珮珊)

2020年万亿专项债如何发力?——基于2100个基建项目的分析(海通固收 姜珮珊)


债市策略

我国国债利率高吗?——解读全球国债利率图谱(海通固收 姜珮珊)

同业存单量价齐升,后续如何演变?(海通固收 姜珮珊)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复盘债市牛转熊过程中的利率波动(海通固收 姜珮珊)

牛熊拉锯,小心为上——2020年下半年利率债策略(海通固收 姜超、姜珮珊)

债市牛熊切换有什么高频信号?(海通固收 姜珮珊)

解读活跃券现象与切券规律(海通固收 姜珮珊)

赤字率扩张下“牛陡”走向何方?(海通固收 姜珮珊)


机构行为

贷款占比上升,负债成本仍高,利差总体恶化——从上市银行中报看债市走向(海通固收 姜珮珊)

配置盘减杠杆,交易盘加杠杆——20年8月债券托管数据点评(海通固收 姜珮珊、孙丽萍)

大资管的格局演变与持仓结构分析——机构行为系列之二(海通固收  姜珮珊、孙丽萍)

境外机构债券持仓分析与增持空间展望——机构行为系列之一(海通固收 姜珮珊)

人民币国际化、汇率与债市需求(海通固收 姜珮珊、周霞)

配置力量从何而来?——债市机构持仓的对比与分析(海通固收姜珮珊、李波)

配债增速放缓,存款成本大增,息差制约LPR——从上市银行年报看债市走向(海通固收 姜珮珊)


可转债

转债近期赎回及不赎回情况(海通固收姜珮珊 王巧喆)

二季度基金转债持仓分析(海通固收 姜珮珊、王巧喆)

金融转债配置价值如何?(海通固收 姜珮珊、王巧喆)

注重结构,等待风起——2020年下半年可转债策略(海通固收姜超、姜珮珊、王巧喆)


美债

美国货币市场、金融监管与流动性分层——美元流动性系列之一(海通固收 姜珮珊)

大涨大跌后美债走向何方——兼议美元流动性收紧的原因(海通固收姜珮珊、李波)

美联储能否阻挡美国企业债“灰犀牛”?(海通固收 杜佳、王巧喆)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姜超宏观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姜超宏观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