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20种)
《中华读书报》2018年征订正在进行,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201
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始于2006年。2月至11月每月初,我们都会为读者奉上由编辑部遴选的一份书单。我们选书的标准兼顾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和趣味,重点关注思想、社科、历史、传记、文学、艺术、科学、童书等类图书。望能有助于大家选书读书。
《山本》,贾平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4月第一版,59.00元
历时多年,深入秦岭数次,贾平凹的第16部长篇小说与以往描写商洛的作品不同。作者视角宽广,将叙述延伸至整个秦岭,把事件置于更广阔的维度。这种广阔不简单是时间上的拉长,而是空间上的浩然。小说以秦岭中一个名为涡镇的小镇为起始,讲述了杨家棺材铺童养媳陆菊人从娘家带来了三分胭脂风水宝地,被不知情的公公赠与井宗秀葬父后竟使涡镇的世道完全改变,从而也引发了一幕幕激烈动荡的战争,逛山、刀客、土匪、游击队多股势力一时间割据各方不断厮杀,同时井家兄弟之间的特殊关系与阮家族群的刻骨仇恨也在特定时期与地点中升级。在叙述上,作者运用“战争与和平”两条主线的不断交叉与变化对故事进行延展,由人物引发事件,再由事件引出人物。
《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萧公权著,张皓、张升译,九州出版社2018年2月第一版,158.00元
萧公权先生的学术代表作之一《中国乡村》初版于1960年,原用英文写就,这是其首个简体字版。作为政治学家,萧公权关注的主要甚或唯一的问题是,清王朝是如何确保其对乡村居民的控制的。具体来说,控制的手段包括:作为治安监控工具的保甲体系,作为税收工具的里甲体系,应对饥荒问题的粮仓体系,由乡约讲习体系、乡饮酒、祭祀、学校等构成的思想控制体系等。那么,控制的效果如何?作者认为,清王朝基层统治取得了一定成功,但终究无法突破专制统治的局限:施政体系效率极其低下,同时腐败横行,当环境恶化,整个体系就趋于崩溃了。此外,本书对另外一些重要问题——比如传统中国乡村是“地方自治的民主”吗、宗族扮演了何种角色等——也有深入探讨,值得我们重视。
《森林帝国》,阎崇年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4月第一版,39.00元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毛泽东主席曾经提出的——当时只有几十万人口的满族,军队不过十万人,怎么会打败约有一万万人口、一百万军队的明朝?满族人建立清朝后统治长达二百六十八年的原因何在?——等问题已萦绕在对清史颇有研究的历史学者阎崇年心中,他的这部史学新著从文化角度切入东北地区历史并提出森林文化这一文明类型,便力图破解这一历史谜题。作者在书中提出中华文明的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海洋文化五种形态,从东北森林远古部民商周时期的肃慎、汉魏时期的挹娄再到此后的勿吉、靺鞨,一直到女真、满洲,将东北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族群部民的历史关联起来,发现其文化背景的共性,进而重新审视清史、东北地域史与民族史。
《彩虹之心》,虹影著,[英]切丽·登曼绘,[英]尼克·史密斯英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第一版,36.80元
这是一个以上世纪70年代为背景、自由穿梭于幻想与现实世界的男孩成长故事。其新鲜灵动的整体性构思和语言,为儿童文学贡献了一种浪漫与新异的审美品质。同时,虹影以一种挑战式、颠覆式的写作,重新处理自己记忆当中的传说和文化积淀,展现了一种全新的阐释空间。近年来,一批成人文学名家进入儿童文学写作,贡献了风格各异的作品,给儿童文学带来了新的叙事边界与魅力。当然,儿童文学是一种浅语的艺术,作家要举重若轻地言说;同时,儿童文学始终是以“美和善”为旨归的,无论展示了多么斑驳的图景,最后还是要给孩子答案和希望。也许,这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最大的不同。而虹影的作品,在上述两点均给出了满意的答卷。
《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英]奥兰多·费吉斯著,郭丹杰、曾小楚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139.00元
熟谙俄语、搜集并阅读大量俄罗斯(苏联)不同时期的文献、另辟蹊径的切入点和流畅文笔……这些使得多年来专注于俄罗斯历史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者奥兰多·费吉斯在这部长达七十余万字的文化史大作中显示出条理清晰、行文从容且不乏见地。本书从托尔斯泰名作《战争与和平》中那个贵族小姐娜塔莎起舞的一幕写起,以此为线索,通过对托尔斯泰、普希金、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作家和艺术家的介绍,进而着眼于对俄罗斯在18世纪兴起的芭蕾、绘画、诗歌、戏剧、音乐等领域的叙述和解读,从文化史透视“俄罗斯之魂”“俄罗斯性”的建构和表现,延伸到政治、身份认同、艺术、宗教乃至社会观念和民风民俗范畴,与俄罗斯历史文化相关的诸多疑问在这部大作中都有找到答案的可能。
《罗马与中国:比较视野下的古代世界帝国》,[奥]沃尔特·施德尔主编,李平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第一版,45.00元
两千多年前,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在相近的时间内崛起于欧亚大陆东西两端。两者有很多相似点,比如发展轨迹颇为雷同,又都面对北方“蛮族”入侵问题,等等。在本书编者看来,今天的人们对两大帝国间的相似性过于忽视了,“罗马与中国”将是很好的比较史学题目。本书梳理了两大帝国在国家构造、战争与军事机构、法律、宦官政治、经济、货币体系诸方面的相同与不同。比较视角将使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展开新的思考。
《铸以代刻: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苏精著,中华书局2018年5月第一版,78.00元
所谓“铸以代刻”,是指从西方传入的金属活字印刷取代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本书系统梳理了1807年至1873年六十余年间,传教士通过创立与经营西式中文印刷所,引介西式金属铸字印刷中文图书的历史过程。由于充分利用了一手西文档案,特别是数百万字的传教士书信手稿,作者对这幅历史长卷的描绘极为精细。正如作者所说,“西式活字取代木刻是一项似小而实不小的改变”,这一改变引发了一连串变动,如图书形态因之大变、图书成本下降使知识传播范围空前拓展,确堪称中国出版史和文化史上一大变局。
《谢辰生口述:新中国文物事业重大决策纪事》,谢辰生口述,姚远 撰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4月第一版,59.00元
因为谢辰生先生特殊的身份,这份关于新中国文物事业的口述回忆无疑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史料价值。早在1949年已在国家文物局工作,曾任文化部文物局业务秘书、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文物处研究室主任、国家文物局顾问的他与文物事业结缘近七十载,亲历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文物事业的发端与发展,其中不乏上世纪五十年代关于北京城墙存废之争、抢救三峡文物等重大事件,这些回忆记录了历史,也引发今天的文物工作者和决策者的反思。
《货币里的中国史:历代钱币的源流和图释》,任双伟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年2月第一版,88.00元
本书是一部古钱图谱,同时也是一本历史读物。书中收录从春秋到明清的历代货币的五百余幅彩图,并详作阐释,构成了一部较为系统的货币发展史。同时通过货币来讲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国力兴衰以及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等。作者自云:“方孔虽小,所见极大。一代之典章,一朝之制度,越千载而在目前者,于兹为易。”诚哉斯言。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舆论与谣言》,[法]阿莱特·法尔热著,陈旻乐译,文汇出版社2018年4月第一版,55.00元
这是一部写作姿态严谨、引述资料丰富、行文有趣的历史读物。如书名所言,作者的着眼点在于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夕的社会背景、民意表达,特别是与此关联的舆论走向和谣言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对事件进程不无影响。本书作者、法国史学家阿莱特·法尔热通过对大量当时的日记、警方报告、手抄新闻、回忆录等文字资料的阅读、整合,发现了其中的某些规律,进而揭示、解读了法国大革命前夕民间力量的暗流涌动。
《长崎:核劫余生》,[美]苏珊·索萨德著,康洁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49.80元
1945年8月9日,一颗名为“胖子”的原子弹在长崎上空爆炸,造成数万人伤亡,辐射疾病的纠缠、痛苦的回忆更是成了生还者的梦魇。本书作者花费多年时间,采访了多位长崎原爆的相关人员,并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以5位“被爆者”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以非虚构的形式讲述了他们的劫后余生。这部获得2015年《华盛顿邮报》年度图书等多项荣誉的作品读来极具震撼力。
《借命而生》,石一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4月第一版,36.00元
擅长书写城市生活,尤其长于赋予人物语言生动幽默魅力的青年作家石一枫在其最新长篇中讲述了一个有警匪元素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桩刑事案件,引出两个逃犯和一个追凶的警察。悬念、戏剧张力、人性拷问,一个也不少。石一枫的写作在这里显示出探索和突破的诚意,也使得他的作品在生动好读的同时增加了耐人寻味的厚度。
《守望》,石钟山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4月第一版,39.00元
小说分为A、B两条线的故事,A线以打工者周百顺、宋春梅为中心,讲述他们一地鸡毛的烟火人生,B线则是一桩连环强奸杀人案,以及案件的侦破、错判以及二十年后的真相大白。通过一系列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小说反映了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探索了人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体现了作家深切的人文关怀。
《敌人的樱花》,王定国著,译林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48.00元
少年成名、转战商海、时隔多年重新开始写作,台湾作家王定国的经历很富戏剧性,经过这样的人生阅历与日渐成熟的写作技巧,令他这首部长篇小说有着克制、洗练、深邃又动人的特质。这是一个关于失去与寻找、对话和抗拒的故事。该书出版后曾获台北国际书展大奖、《亚洲周刊》华文十大好书等肯定。
《雨》,[马来西亚]黄锦树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38.00元
作为马来西亚华文作家的代表人物,黄锦树在文学评论和小说创作等方面都颇有建树。这本《雨》是他的近作,也是其整个写作生涯中的重要作品。书中的篇章侧重叙写胶林小镇、湿润葱郁的南洋风景、边缘底层的人物、变故频仍的人生。这些短篇彼此独立又暗含内在关联。作者的写法虚实交织,成熟而任性,是极富马华文学特色的佳作。
《红发女人》,[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著,尹婷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第一版,49.00元
1988年,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偶遇一对父子,他们的职业是“挖井”,从此帕慕克酝酿以此为题材写一部小说,直到《红发女人》问世方偿三十年夙愿。这部长篇的故事仍然发生在伊斯坦布尔——帕慕克的文学原乡,生在中产家庭的主人公杰姆因家庭变故不得不学习“挖井”谋生,多年后发迹,又面临亲情、事业及至来自内心的种种纠结……帕慕克在这部作品中试图探讨传统与现实、父子关系、阶层矛盾等话题,采用不同人物的叙事角度,在折射现实与文学虚构中寻求平衡。
《唐诗的读法》,西川著,北京出版社 2018年4月第一版,45.00元
“唐人怎样写诗?是否如我们这样写?……唐人写诗跟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关系?他们如何处理他们的时代?”——这几乎不是“唐诗的读法”,而可以说是“唐诗的写法”。对诗人西川来说,选择这样的着眼点可谓扬长避短。作者还着力呈现唐诗创作现场和背景,谈及随身卷子、进士文化、佛教文化、安史之乱、儒家道统等与唐诗的关系。颂其诗﹐知其人﹐论其世,亦是很正统的读书方法。由于作者的解读颇为主观和个人化,此书在收获赞誉的同时,也颇多不同意见。
《疯狂的罗兰》,[意]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著,王军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298.00元
这部长达三万多行的史诗出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重要诗人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之手,故事源自12世纪法国英雄史诗。诗人在这部有着浓厚文化、宗教氛围的长诗中以充沛磅礴的激情描摹了众多人物,从国王到平民,从仙人到妖魔,在现实与魔幻中穿越。自1516年问世后,这部诗作与诗人的命运同样多舛,几经沉浮终成史诗经典。此番中译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军教授译自意大利语,文本的完整与文后导读与注释的详尽相得益彰。
《遇见毕加索》,[法]让·科克托著,张莉、唐洋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45.00元
这是法国才子让·科克托所著的一本别致小书,处处可见科克托格言式的洞见,关于毕加索,关于20世纪初文艺界的方方面面。在这本书里,科克托不是作为传记作家、传统批评家或仰望者去展现毕加索,而是作为同路人和诗人。他用精炼独特的词句勾勒出的毕加索,不是带着神圣光环的大师,也不是绘画史上一个抽象的人名,而是近在咫尺、有着孩童般观察力与创造力的绘画者。本书的中文版在毕加索逝世45周年之际面世,向这位天才致敬。
《资本论》(少儿彩绘版),李晓鹏著,庞坤绘,接力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78.00元
本书旨在将《资本论》这部皇皇巨著转化为少年儿童能够理解、喜欢阅读的内容。书中首先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放弃优越生活,去为底层劳动者的利益而斗争的经历为引子,启发小读者思考社会正义和人生价值。在介绍《资本论》主体部分时,作者把《资本论》的思想跟现实生活相联系,用生动的例子来讲解,使之通俗易懂,而又不失理论价值。生动有趣的问题,充满悬念的讲述,给青少年读者带来全新阅读感受,让他们可以读懂《资本论》,走近马克思。
本文为中华读书报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留言。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