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调研浙江“互联网+中医药”模式:累计开方近180万张,服务55万基层患者
中医药发展迎来黄金期。政策热捧,《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中医诊所备案制推行、“中医药一带一路”规划启动;资本涌动,全年业内完成融资逾10亿元、新技术加速与产业融合……
在此背景下,浙江积极发力“互联网+中医药”建设工作,探索出了中医药发展的“浙江模式”。
该模式包括以新技术优化中医诊疗流程、改造中医医疗机构、便捷居民就医体验、打造“中医云”平台、探索“智慧中医”等,为中医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指明路径,并惠及当地居民。
日前,动脉网实地调研“互联网+中医药”浙江模式,实地考察了微医乌镇互联网国医馆、嘉兴市中医医院、杭州市拱墅区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详细了解“互联网+中医药”浙江模式的落地情况。
乌镇互联网国医馆:中医药现代化样板
今年11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下,微医联合桐乡市政府及全国多家中医药大学、中医院共同打造了全国首家互联网国医馆——乌镇互联网国医馆。
乌镇互联网国医馆位于乌镇虹桥路,总面积达到4500平方米,以“中医药+互联网+人工智能”为创新主题,内设“国医、国药、国技、国礼”四大服务体验区,提供互联网中医诊疗、在线体质辨识、智能药品配送、现代膏方制作、在线中医远程教育等服务,集中展示了中医药文化、中医流派传承、各省市道地药材、智能中医创新应用,以及中医药在“一带一路”中的国际文化输出。
乌镇互联网国医馆内外景
乌镇互联网国医馆设总计师和建设主持者倪荣博士对在场媒体详述了其在中医药发展创新上的经历,以及乌镇互联网国医馆和其背后技术平台——从悬壶台到华佗云的研发过程。
倪荣博士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从事卫生信息化工作,在卫生信息化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在中医药发展传承方面,其曾主持了社区中医馆、中医文化街区、国医馆等建设工作,对基层中医发展、中医现代化有多年研究。
“中医药应当基层化,基层卫生与健康应当中医药化;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的根一定在基层;当前办好基层中医药,最需要的就是要与人工智能、互联网融合,通过信息化助推,让更多人享受到简、便、验、廉、效的优质中医药健康服务。”倪荣博士表示。
由此,从2016年起,倪荣创办“莲芯健康”,主持开发了“悬壶台中医智能诊疗系统”,该系统集成了1441条中医证型、2463条处方、上万条中医知识条目,为使用者提供了包括治未病体质辨识、电子病历、辅助开方、知识库等功能。
倪荣博士介绍,悬壶台就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一个中医药应用平台,以辨证论治为核心思想,将证型、药物禁忌、经典处方、上万条知识条目凝聚成一套涵盖疾病证型、治法、体质、处方、配伍的云化解决方案。
有了这套系统相当于每个基层中医的背后,都有一位睿智博学的名中医,融合无数位从古到今中医大家的经验,在指导辅助开方,同时还能根据病人情况临证加减。
悬壶台上线之后,在杭州市拱墅区米市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应用,该系统极大程度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该社区中药饮片和非药物治疗的服务费用占比从最初的不足30%提升到近50%,亦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好评。
2017年,“莲芯健康”与微医全面战略合作,倪荣也受邀兼任了微医的技术支撑平台——微医云的总设计师,他希望在微医这个大平台之下,连接带动更多的基层医疗机构和中医药单位应用该系统,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为此,结合“悬壶台中医智能诊疗系统”升级,以建设完成“乌镇互联网国医馆”为代表、作为微医云重要组成部分的“互联网+中医药”平台——“华佗云”诞生。
截至目前,华佗云平台已在全国310多家中医馆使用,累计辅助开方近180万张,服务超过55万基层患者。
华佗云运营数据墙
乌镇互联网国医馆本身也是一个设施完备的医疗机构,乌镇当地居民和游客可在该医馆进行系统的中医诊疗。并且,通过乌镇互联网医院远程问诊系统,可与全国的名老中医进行远程会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诊疗创新之外,国医馆拿药方式也比较创新。国医馆智能中药房提供了更现代化的中药颗粒剂,由智能调配系统量取,既保证准确剂量,又干净卫生。
在乌镇互联网国医馆,“云”的特色和功能随处可见。我们在此看到了微医推出的多款智能健康终端,该终端可以为个人和家庭用户提供一键问诊、预约挂号、名医推荐、健康档案、等服务,用户不用出家门,只需轻轻“一键”,就能与家庭医生面对面沟通,获得主动、即时、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
微医智能健康终端
整体而言,乌镇互联网国医馆是中医现代化非常好的一个样板,集中展示了中医药文化、中医流派传承、智能中医创新应用。而其背后的华佗云,则为乌镇互联网国医馆经验输出提供了渠道,借助该工具,全国相关医疗机构都能嫁接中医现代化能力。
“让老百姓得实惠,让医生得效率,让合作伙伴得效益,让主政者得民心。”乌镇互联网国医馆设计师倪荣博士如此总结国医馆和华佗云平台的价值所在。
嘉兴市中医医院:区域中医药领头羊
参观乌镇互联网国医馆之后,我们来到了嘉兴市中医院,了解该院信息化建设及在中医+互联网应用上所做的探索。
嘉兴市中医院院长沈瑞林告诉动脉网,该院成立于1959年,是一家中医特色优势明显、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的三级甲等中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约60亩,开放床位850张。现有职工1200多名。设33个专科,18个病区,眼科为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肛肠科、预防保健科为国家中管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和培育专科;中西医结合妇科、儿科、眼科和针灸推拿科为省级重点专科。
近年来,嘉兴市中医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坚持互联网+思维,围绕便捷就医的建设思路,在诊间结算、移动医疗、自助服务、医保移动支付等方面进行了试点和实践,为病人提供便捷、贴心的就医体验。
同时大胆引入“中医+互联网”创新模式,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平台——微医等机构合作,探索运用“中医云”平台和建设区域智慧中医项目,打造区域中医医联体,大力探索使用更加便捷、覆盖更加全面的区域中医医疗的互联网应用。
沈瑞林院长介绍,嘉兴市中医院在信息化改造方面的举措包括:
1、提供多渠道预约服务,精准就医无需排队。目前该院预约挂号渠道包括现场诊间预约和自助机预约,也有网站预约、电话预约、手机预约等,涵盖了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以及特需门诊所有号源。
2、提升自助服务,机器换人提高效率。该院自2016年起启用门诊大厅集中自助区、分楼层安装自助机,今年又率先推出诊室自助挂号结算系统,80多台挂号结算电子屏安装在诊室门口,覆盖所有门诊诊室。
目前,该院已全部取消门诊大厅人工窗口挂号,极大提升了门诊服务效率。从6月15日起,有53.3万人使用自助机进行挂号就诊,占比达79.1%,有75.5万人次使用了自助机进行缴费,占比70.51%。
嘉兴市中医院自助终端
3、提升移动服务,医疗服务与时俱进。该院与微信、支付宝进行合作开发系列移动医疗服务,实现微信和支付宝自助预约、当日挂号、排队叫号、自助缴费、信息查询、中药快递等服务。二是首推支付宝医保移动支付,成为浙江省内首家实现支付宝医保移动支付的医院。
4、提升结算服务,实现付费模式多元化。一是率先推出诊间结算服务,实现“边诊疗边付费”,去除窗口排队付费环节,大大节约就诊时间。二是开发支付宝导引单扫码支付功能,自费病人就诊后医生直接打印出导引单,患者扫描导引单上的二维码即可用支付宝付费。
5、提升药事服务,取药环节不再费力。患者完成缴费同时,药房同步收到电子处方并开始配药,减少患者去中药房的次数和等候时间;推行中药快递服务,如遇患者不便,可在填写配送单之后,享受快递送药服务,免去窗口排队等候取药和往返于医院二次取药。
嘉兴市中医院智慧药房
“以信息化手段改进服务流程,我院实现了‘两个减少’和‘两个提升’:患者排队时间减少,等候时间减少;医疗效率提升,患者就医感受提升。”沈瑞林院长表示。
除了信息化改造之外,嘉兴市中医院在中医药+互联网应用上亦进行了积极尝试。
沈院长告诉动脉网,今年10月,嘉兴市卫计委发布了嘉兴中医云平台,华佗云作为技术支持方,为平台搭建、系统运维,尤其在连通中医药辨证论治系统与医院HIS系统等工作上,做了创造性架构探索。
目前,嘉兴市中医院已有效应用了中医云平台,承担了区域带头、指导责任。
下一步,嘉兴市中医院将探索建设区域智慧中医项目,建立覆盖辖区内24家基层医疗单位的中医医联体,提供中医远程医疗、教学服务,增强基层中医服务能力,便捷居民就医;建立“区域中药配送服务中心”,提高配药效率、降低药品调剂的差错率及损耗率,统一、规范药品质量。
米市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中医药实践者
最后一程来到米市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悬壶台中医智能诊疗系统”的早期应用单位,该中心有非常好的中医药基础,在大力发展中医药+互联网服务之后,亦取得了显著成效。
米市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杨佳琦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该中心负责辖区内4.87万常住人口的基本医疗服务,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16.76%,三岁以下儿童占2.88%。
该中心建筑面积为3300平方米,设有全科、妇科、儿保、中医康复、社区中医馆等科室,核定床位30张。下设四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中心现有职工104名,其中卫技人员92名,全科医师31名、中医执业医师18名、中医全科医师12名,中医执业医师占临床医师的比例为58.06%,中医全科医师占全科医师的比例为38.71%。
米市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情况
在中医药服务探索上,该中心早有布局。其在2009年10月即开设了全国首家社区中医馆,为居民提供中医诊疗、康复保健服务;2014年,中心对硬件进行了升级改造,打造了1000余平米的“中医适宜技术区”和“中医康复病区”。
2016年,中心全面引入“悬壶台中医智能诊疗系统”,打造“互联网+”社区中医药服务平台。自应用以来,该中心中医药服务量大幅增长,中药饮片和非药物治疗的服务占比从最初的不足30%提升到近50%。
以中医服务为基础,该中心打造了社区治未病服务平台,建立了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体系。将中医药服务逐渐由“看病”转向“治未病”,并由“治未病”上升到“健康服务”。作为全国中医治未病试点协作组组长单位,该中心起草制定了《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工作指南》,向全国推广。
在中医家庭医生签约方面,该中心积极探索中医药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定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包,满足不同人群的中医药需求,2017年,该中心被国家中管局指定为全国中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作组组长单位,负责起草中医药签约服务包。
中医药科研服务方面,该中心在2012年成为浙江省社区中医药服务研究中心,是全国首家落户社区的省级研究中心。此外还承担了多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及学科科研任务。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中心以“传承一批、引进一批、培养一批”为突破口,以名老中医结对传承、高校毕业生引进、建立社区中医药实习基地等为抓手,打造了中医药人才队伍。
在上线“悬壶台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之后,该系统不仅让生手敢于开方,锻炼了能力,其丰富的知识库系统,也为医生持续学习创造了条件。
中医药便民服务方面,中心通过“互联网+”途径,建立区域信息化平台,实现“检验通、转诊通、预约通、自助通、掌上通”。另外还提供了中医药定期上门、居家养老、健康档案等服务。
杨佳琦院长同时介绍了中心的“一馆四站”模式:米市巷中心下辖的4个站点均开设中医门诊,为辖区居民提供中药饮片、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服务,社区居民最多只需步行10余分钟就可享受专业的中医诊疗服务,构建起了15分钟中医药特色服务就诊圈。
“类似我们中心这样的基层医疗机构,处在居民健康第一线,承担了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角色。而中医中药作为传统医学,深受居民的青睐,其在‘治未病’疾病防治、便捷诊疗、社区康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悬壶台这样的互联网工具助力下,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将发挥更大价值。”杨佳琦主任表示。
新技术助力中医药创新发展
在媒体调研之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调研组一行亦考察了“互联网+中医药”创新的浙江实践,并总结出了由这一系列创新探索出的“浙江模式”。在考察微医乌镇互联网国医馆时,王国强表示:“谁更能满足群众需要,谁就代表未来,谁就更有前景。”“浙江经验”值得借鉴、推广。
他指出,“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开发与共享,接下来要把数据开发和中医云的形成,作为努力方向。”主政者将支持浙江省建立国家中医药数据中心分中心,并希望浙江省加快建设和完善以中医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为核心的基础数据库建设,推动中医药健康大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加强中医临床和科研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以人为本、以通为本、以用为本、以效为本,站在全国层面探索分中心建设经验。
在此之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发《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将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等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创新成果的深度融合,对实现个性化、便捷化、共享化、精准化、智能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推进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上,近年国务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单位发布了多项文件,鼓励中医药服务与新技术充分融合,探索新模式、发展新业态,让传统“国粹”焕发新活力。
中医药与新技术融合发展相关政策
在新技术驱策下,古老的中医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供给,助力全民健康。而微医云旗下华佗云这样的新技术平台,将在此过程中承担技术支撑、提供解决方案,助力新技术与中医药充分融合。“浙江模式”亦将走出浙江,在全国舞台发挥更大价值。
文|高康平
微信|changyoudashijie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近期推荐
处方外流的机遇:2018年规模将至1600亿,零售药店受益,DTP模式受青睐
2017未来医疗100强
2017年度盘点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