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钱人专门花钱过滤信息 | GGV投资笔记第三十五期
GGV有话说:
市场上总会充斥着无数信息,有的信息是有用的,可以帮你做出正确的决策。而有的信息是无用、甚至有害的,会误导你去往错误的方向,得到坏的结果。
这种无用的信息,我们称之为“噪音”。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富人花钱过滤信息,穷人花钱获取信息。”
哪些情况中会遇到噪音?
如何避开噪音?
我们应该如何去建立自己的决策系统?
本期 GGV投资笔记,用4000字来解答以上问题。
宏观和微观中的噪音
在我看来,我们经常面对的、甚至是投资中会遇到的“噪音”,大体分为两类:宏观噪音与微观噪音。
一是在宏观方面,地缘政治态势起伏、市场的波动、资金的流动、政策的推动,这些宏观变量都可能会对整个市场产生情绪上的影响。
这种宏观情绪变化,就是一种常见的宏观噪音。如何去判断这些机遇,如何分辨出宏观噪音,对想要做投资的人来说很重要。
但投资这个东西,还是挺反人性的。当大家都在叫好的时候,你就要相对谨慎。反而当大家都在迷茫,止足不前的时候,却是值得往前冲的好时机。
最近有一个宏观噪音的例子。眼下道琼斯指数看上去很高,已经过两万七了,但其实,美国的经济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状况是很糟糕的。那为什么美国股市的指数还是往上涨?这当中或许原因众多:一方面美国政策宽松、放水救济市场、银行利息走低甚至负利率、全球经济放缓更让美元回流,这些场外因素,最后导致了股市指数的高涨,而这种涨幅或许是非理性的、有副作用的。
作为一个投资人,就需要对这样的宏观噪音具备敏感度。
当然,我们都不是经济学家,面对宏观市场的复杂性,谁也不敢轻易下定论。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过滤掉那些宏观噪音,去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也是投资有意思的地方,它挑战人不断学习、不断复盘的能力。
二是微观方面,很大程度上,宏观的噪音会影响微观。
微观来看,我们往往会看到大家围观某一个领域,乃至一拥而上、百花齐放,全民VC、全民PE,从而形成许多新的创业公司,竞争无比的惨烈,烧钱也很厉害——这些,就是微观上的噪音。
与面对宏观一样,想要屏蔽微观的噪音,也要透过表面,多想想眼前的各种状况究竟是为什么。
比如,最近被讨论很多的消费品牌。我们都看到,现在完美日记做得不错,泡泡玛特、喜茶,以及很多其它品牌都各有千秋,于是大家就试图解释出来这些品牌做得好的原因。
是因为疫情期间传播渠道的演化吗?确实,现在内容渠道发生着一些变化,从原来的图文、短视频,到现在很火的直播,媒体传达的方式,人们消费的方式,也在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这当中确实就会形成让新品牌快速成长的机会。疫情让大家线上化的消费增多了,通过内容渠道的消费也增多了,让直播电商有了更多机会。于是,最近出现了好多新品牌,也有好多投资人一拥而上,快速投资买单。
但其实,直播电商不是今年才发生的,只是疫情让它发展的节奏加快了。而这个因素,真的就是决定性因素吗?这里面,值得保留一个为什么。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当年有过那么多的淘品牌,到今天,还有声音的已经没几个了。三只松鼠和少部分几个品牌还在,但大部分的都消匿无声了。这些留下的品牌,离开的品牌,究竟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还有那些走线下渠道的,类似于屈臣氏里那些品牌,它们都曾经试图打破传统品牌销售的格局,希望创立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方式,从而获得新的受众。
一代代的品牌,都曾被一代代的年轻人喜欢。从原来的80后,到90后,现在是00后。
今天成长起来的这些品牌,究竟和过往那些有什么差别?除了表面的渠道变化,一些新的契机以外,它的成功要素在哪里?这个是真正值得去探讨的一个问题。我曾经问过完美日记的投资人,选择逻辑是什么?对方回复说,是选人。他和创业者认识了一段时间,认为对方的整个思路,对产品的定位,所选定的受众等等问题,都想得比较明白。于是他就觉得,这个人不错,就投这个人。
新的消费品牌出现,背后往往是一个新的需求需要被满足。然而这个需求究竟是什么?这是需要过滤掉噪音去思考的问题。投品牌,还是要寻找到真正带来差异化的内在逻辑。这个逻辑可能是先发优势,也可能是它的战略、产品、研发能力,以及持续创新的能力。
所以总结来说:
第一,互联网时代,信息无孔不入。这些信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人的情绪和判断。但作为投资决策来讲,我觉得人需要有点反人性的能力,不能够过多地被外来信息左右。
第二,在做选择的时候,当大家都拍手叫好的时候,还是不要忘记多问一句:为什么。要知道,并不是每一个大方向走对了的项目都足够好。
在很多选择当中,如何去挑选,如何去判断,遵从一个什么标准,这在当下是没有人可以告诉你的。可能事后会有很多诸葛亮,他们会跟你倒推,某个项目为什么是那样子。但是在你做选择的时候,没有人能告诉这个“为什么”背后的答案,你只能自己多思考。
如何屏蔽噪音?
回看这些年的市场,从当年的团购,到后的打车、外卖,再到共享单车,大家觉得这些都是风口。但这些“风口”里面,是不是有噪音的成分呢?怎么判断它是不是一个真的风口呢?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去看它的业务价值逻辑是否是成立。
在当年团购的领域,美团其实是个后来者。在它前面还有拉手、窝窝等等公司。结果,这些团购到最后都不行了。从这一点上,其实可以说团购是个不错的获客手段,但它无法单独承接并留住用户。
然而美团为什么走到了今天呢?今天的美团虽然还叫美团,但其实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团购公司了,它已经成为本地生活服务的入口,并且能够不断破圈,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前面我们提到过直播,其实直播也是一样:早期做直播的公司也有成功上市的案例,但是显然今天做直播做得最好的都是平台类载体。
因此,当一种模式找对了方向,站在了风口,这说明用户端的需求是成立的,但背后的业务价值逻辑是否成立?产品价值、对用户的长期留存价值是否存在?这些都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当年我们看哈啰出行的时候,首先认可了共享单车的需求是成立的——与其我自己买一辆车,不如只在需要的时候骑一骑,这个逻辑是成立的。但这不是结束,我们还继续去判断哈啰的业务价值逻辑是否成立。例如一辆车每年需要骑行多少次能收回成本,这个经济算盘是否可以打过来。今天来看,哈啰单车的单位经济模型确实要比竞品要好。同样支持了哈啰的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他们也是看到了哈啰的价值立足点,认为它的放量,它的规模、网络效应,可以形成它的经济体量,是可以挣钱的。
有些创业者在早期的时候或许低估了业务价值逻辑的重要性,在今天的中国,模式上的创新以及先发优势已然不够,更需要产品和技术上的创新来提高服务的效能和效率。因为竞争必然会来,到了竞争惨烈的时候,拼的就是你的服务的效能和效率。你的效率比别人高,才能活得比别人好,比别人长。这样你才有可能突围,才有可能做成。
有时候我会说:我看不懂,我还没看明白。这其实是让自己过滤噪音的一种方式。我看不懂、没去“下注”,也不代表我的这个判断就一定是对的。投资是需要时间去考验的事情,做投资,会错过,也会投错。我尽量减少“错过”,但更要尽量减少“投错”。
投出的每一笔钱,都是机会成本。在这里投了A,可能就不能投B。投资永远要选择自己更能够去把握的一些机会。
看清每一个项目背后的商业逻辑,同时,坦率地面对自己心里的不确定性,这些都能有效屏蔽噪音。
怎样建立自己的判断系统?
在看过很多行业、品牌和产品后,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套判断系统,它能帮我们更有条理地屏蔽噪音。
第一,看宏观逻辑是否存在——这里是否有风口?有红利?先在这个层面做一个大的判断。
比如最近我们在看互联网+医疗,或者AI+医疗,我们看到中国药企原来大多在做仿制药,现在则有大量企业可能会往研制新药的方向发展,于是我们判断它可能会有红利期,有小风口。以及我们还看到疫情给线上教育带来了一些推动作用,这些都是风口性的问题,也是首先要判断的宏观逻辑。
第二,问自己这个公司和项目的差异化在哪里?为什么是这个团队?它或许现在领跑,但领跑的时间会有多长?
当年我们投哈啰单车的时候,也曾经和竞品聊过,我们感觉杨磊在哈啰的产品逻辑上想得是比较透的。与竞品相比,哈啰的产品差异化很大吗?不是。我们是很认可创始人想问题的起点,而且他也确实想得比较明白,于是我们就在这里找到了差异化。为什么是你?为什么你这个团队可以比别人做得好?我们做判断时会思考这些问题。
第三点,看性价比,或者说估值。
以投哈啰单车为例,如果它当时已经被证明很成功,别的投资人已经跑在前面,这个项目的性价比就比较低。而我们GGV投哈啰的时间很早,当时还帮它做了转型,这样如果它成功,我获得的性价比就很高了。
简单地说,整个判断系统,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是现在?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是你?第三个问题是:性价比如何?
其实很多判断标准也是慢慢建立的,往往初期的时候不一定对,需要在时间里不断地打磨。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资本效率特别重要,但这让我错过了京东。于是我才意识到,不行,这个不对,我要去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估值是整个判断系统里很重要的一环。同时,它本身也存在噪音的问题。
中国有很多的企业互联网公司,其中大部分都是项目式收入。那么从估值逻辑来说,以收入的十倍、二十倍来估值,在理论上是不成立的。项目式收入与订阅式收入不同,后者是一个不断复购的过程,它的收入可预期,所以才会被赋予更高的议价空间。像美国的一些订阅式收入公司,确实都是十几、二十、三十倍的PS。而中国的项目式收入公司,今年的收入其实不能够复制到明年,但也是十几、二十倍PS。
有时,我们会说这里面的逻辑是否有问题?然而,过往的资本市场已经认可这件事了。
我觉得这种时候,还是要自己去做判断。
对于估值逻辑本身,或许不能够太理想化。最理想化的方式,是去算DCF,用传统现金流的回算法。但今天,大家如果都照这个方式,科技公司就没法投,它没有DCF的概念。
所以更重要的是去判断公司未来收入的可预期性和潜在的市场空间,从而去判断它的未来价值空间。
符绩勋一直关注在线旅游、出行、企业服务、消费等领域的投资,曾投资去哪儿网(NASDAQ: QUNR)、优酷土豆(NYSE:YOKU)、Grab、UCweb、滴滴出行、满帮集团、美菜等公司,目前也担任小鹏汽车、哈啰出行、酷家乐等企业的董事。 符绩勋在诸多业内重大战略并购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包括优酷和土豆(中国科技领域第一起数十亿美元级的并购)、百度/去哪儿、携程/去哪儿和蘑菇街/美丽说。
GGV投资笔记是GGV纪源资本关于投资、商业、科技的所见所闻所想,探讨关于世界的一切。
在这里,你可以收获:
全球优秀科技公司管理经验、一线调研;
顶级风险投资人&创业者经验分享;
大航海时代的世界人文历史、商业见闻……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