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招聘丨同济大学智能大数据可视化实验室全球 “博士后” 招募启事


同济大学智能大数据可视化实验室 (Intelligent Big Data Visualization Lab, 即 iDVx Lab) 是同济大学中一个跨 “设计创意学院” 及 “软件学院” 、同时隶属于 “教育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 的以 智能化媒体传达设计 及 数据可视化 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研创新型实验室。实验室位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由 曹楠、石洋、陈晴 三位教授共同负责,旨在打造人工智能与设计学交叉领域中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 视觉呈现 及 人机交互 理论、技术、及工具。在工业界展开了与华为、阿里、腾讯、蚂蚁金服、西门子、IBM、微软等企业的广泛合作,相关技术在新闻传媒、商务智能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更多信息请查阅:https://idvxlab.com

招聘信息

实验室现遵循同济大学博士后招聘规则,依托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面向全球开放招聘 “数字媒体艺术” 或 “计算机” 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博士后(Postdoc)2 - 3人,以开展 媒体艺术创意设计、人-机协作下的交互设计、数字孪生等方向的相关工作(具体项目介绍请见下文)。招聘信息常年有效,名额有限、招满即止


1

招聘要求


“媒体艺术” 专业方向要求

- 媒体传达及艺术设计相关专业毕业

有丰富的视觉传达术作品

- 具有熟练的视频创作及剪辑能力

- 了解信息传达设计

- 了解数据与信息呈现的可视化方法

- 了解Unity,WebGL 等相关编程技术

- 了解面向 AR,VR 场景的媒体设计


“计算机” 专业方向要求

- 计算机/软件/大数据等相关专业

- 在可视化/人机交互学等领域发表过论文

- 掌握 Python,JS 等前后端开发语言

- 掌握 Node.js,React 等前后端开发框架

- 掌握 深度学习,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

2

薪资待遇


博士后享受基本年薪30万人民币并享受同济大学教职员工基本福利待遇。在此基础上可申请 “博新计划” (年薪42万)、 “国际博后交流计划”(年薪36万)、或 上海市 “超级博士后计划”(年薪36万)


海外人员可在上述基础上,申报国家及上海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享受 “浦江人才计划” ,“上海市海外人才引进计划” 等相关津贴(20 - 50万)


3

招聘方式



申请人请将简历、本科、硕士及博士成绩单及其他相关资料(例如,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证书等)发送至:idvx.lab@tongji.edu.cn。邮件标题请按照以下格式书写:[博士后申请] - [毕业院校] - [专业] - 姓名。


科研方向



1

面向科学数据的可视化媒体艺术创作



用艺术呈现科学的美

2

“人-机”协作下的智能化信息传达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构建人在回路的智能化设计理论、方法、技术、及工具

3

面向数字孪生的可视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打造面向智能制造、智慧医疗、及智慧教育的可视化数字孪生平台

为什么加入我们


科研平台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成立于2009年,目前是国内最具国际声誉的设计学院之一,在QS“艺术与设计”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3位,连续四年亚洲排名第一,两次入选“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作为牵头单位入选上海市首个IV类高峰学科,入选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与芬兰阿尔托大学共建“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科下设“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以及“环境设计”3个本科专业,且均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拥有“设计工学”及“设计艺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设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同济大学软件学院 成立于2001年9月,是全国首批成立的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在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验收评估中位列全国第五。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科被评为A类。2019年,软件工程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双万”建设专业。在2019-2020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估报告中,软件工程专业获评5☆+,为同济大学7个5☆+专业之一。


教育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 成立于2018年12月,中心依托同济大学围绕 “自主与感知”、“智能与涌现”、“协同与群智” 三大关键科学问题,从超材料感知、多尺度融合、类自然计算、生机电共融、自主与交互、多体与协同等研究方向展开科研攻关,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研究设施、下一代器件和算法研究中心、陆海空天自主智能体及多体集成研究中心,建设无人系统应用技术研发平台,突破智能传感、智能控制、无人终端、网络协控与系统等核心技术,力争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领域取得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始创新性研究成果,着力推动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建造、智能制造、智能医疗等领域的产业变革。

职业发展

优秀的博士后人成员可直接申请加入同济大学常聘轨教职序列(预聘助理教授或预聘副教授)

科研团队

优秀的科研团队

实验室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及科研团队,现有三位从海外归国的老师参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他们曾入选 “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上海市晨光计划,曾获得 微软最有价值专家奖(Microsoft MVP Award), IBM 杰出技术成就奖等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奖项与称号,并在 IEEE VIS, EuroVis, IEEE PacificVis, ACM CHI, IUI 等可视化及人机交互领域的重要国际会议上担任程序委员会委员及会议主席等学术职务(参考相关介绍:师资 | iDVX实验室教师简介)。


丰硕的研究成果 

近些三年来,实验室在数据可视化及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先后主持了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市级科研基金,发表高水平国际会议及期刊论文 70 余篇 (包括 IEEE VIS, AAAI, ACM KDD, ACM CHI),申请专利近 10 项,累计获得 2 项最佳论文奖及 4 项最佳论文提名奖。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先后落地在 腾讯、阿里、华为等众多企业的相关产品与服务当中,并获得来自企业、高校及社会各界的近千万元的科研资助。同时也打造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产品与服务(参考相关报道:iDVX 实验室智能可视化叙事研究取得新进展)。

设施配套


实验室拥有成套先进的科研设备,包括 20余台高性能  iMac 电脑,及 5台大容量 GPU 深度学习及大数据服务器集群,从前端图形渲染到人工智能计算,为科研提供了全面的硬件支撑。


实验室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UIUC、香港科技大学 等世界一流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访学计划,全面资助博士生留学访问。





近期发布:砥砺奋进!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助力上海“设计之都”建设
预告丨DESIGN OASIS设计洲 x 泰摩咖啡
赛事发布丨元宇宙设计创新大赛启动!快来“创造我的元宇宙”吧!
招募丨2022 LVMH/DIOR可持续时尚工作坊
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荣誉校长Rosanne Somerson受聘同济大学顾问教授
刘宁博士受聘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客座教授
喜报!同济大学设计学再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平平无奇的工人新村,会成为未来理想社区的开端吗?揭秘北京2022冬奥会奖牌设计入围十强作品《雪之丘》
祝贺!我院教师苏运升、张周捷获胡润光谷“最受青睐华人设计师”大奖演讲实录 | 菲利波·法布罗基尼:Who the Author is | aai艺术与人工智能国际论坛
课程成果丨媒体与传达设计方向:声音,也可以很好玩
赛事发布 | “中国元未来低碳民宿设计大赛”启动
课程成果丨D&I设计实践Studio1:智能功能舱×生活
同济×集度丨聚焦未来汽车机器人的「设计与创意」
我院客座教授朱哲琴女士声音艺术作品《院听四相》亮相“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课程成果丨D&I大二学生选修课:在复刻中学习三维设计
课程成果丨2019级工业设计方向:DIGITAL BY DESIGN
课程成果丨设计历史与理论Studio1:可持续设计的案例研究
设计周落幕,新格局开启丨2021环同济设计周全回顾
课程成果 |「2022趣造节」——D&I环境设计课题展盛大开幕
请回答 2022:设计师,你是否有很多win号?
课程成果丨探索未来个性化生活方式「Future Stay」展开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