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有书卷气的草

郑逸梅 陈从周 文汇学人 2022-11-21

书带草又名沿阶草,忍冬,忍凌,麦门冬等,其叶坚韧。相传东汉大儒郑玄字康成在山东高密长学山授徒,山下多此草,门人常取以束书,当地人称之为“康成书带”,此典故使书带草蒙上了书卷气,李白有句:“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苏轼亦咏道:“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建筑大家陈从周先生更以他命名自己的散文集,《书带集》中有这样的小诗:“柳垂岛上馆前兰, 春去夏来镇日闲,得借阶边盈尺地,花开数茎自嫣然。”从前读书人在庭院植此草,大概看上的也就是它的书卷气吧。

今天分享两则写书带草的短章。







郑逸梅|文



我友大漠诗人尝以僧鞋菊、书带草,喻予小品文字。书带草出山东淄川县郑康成读书处,本为我家之物,诗人比喻,可谓确切不移。




书带草,一名秀墩草,又号麦门冬。叶如韭,长尺余,软柔丛生,鲜碧可爱,虽隆冬不凋。中央生短花茎,开淡紫色细花。植之庭砌,披拂四垂,堪供清玩。实圆而蓝,更有根上结小白色之实者。若取而剖涤之,泡以沸水,可以代茶,厥味津津而甜,且性凉,有治喉病之功。










陈从周 / 文


这几天正是秋爽宜人、一年中最明洁的天气,无论从书斋中望到小院,或是漫步在庭园内,那高、雅、静的境界,使我身边的书带草、脚下卵石的小径,远处的疏林芳草,以及点缀在草边的杂花黄菊,足够野逸无华了。令人感到超然物外,仿佛闲云野鹤,去来无踪,任我闲行、闲步,也容我随意闲坐,任我闲思。偶然走到水边,那清澈澄莹的小溪,绿得比翡翠更玲珑的菱荇,与我的心一般荡漾在柔波里,天上的白云会在水底浮动,我的瘦影会在云中出现,十分亲切,我见到了自己,那双鬓的白发,就是我逝去岁月的痕迹,在这些痕迹上,也就是我自己检点在这世上的功过,有那几分尽了我应尽的责任,照出了我自己亦就是鞭策我自己。少年之头已是等闲白了,“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该如何地珍惜自己,更努力为人民多做点事吧!





我尤其爱这墙阴石隙间的书带草,它谦虚地愿做造园中的配角,因风披拂,楚楚有致,发挥了园林中不可思议的作用,如今我们将它群植了,一片葱翠在华丽的大楼下,在树底花前,已成为土地上覆盖最好的植物。我爱这种草,曾用它来做我小集之名(《书带集》,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它终年长青,不畏炎热,不怕严寒,在冬天白雪飘在上面,点点有如缀银,而细雨微阳,却又是最宜的生长环境。它适应性特别强,真是无处不宜。过去园林中用它来“补白”,来修正假山的缺陷,花径的平直,正如过去老人家牙齿落后非上胡须一样(当然现在老人可装假牙,胡须亦不留了),可见世界上有许多道理都是彼此相通的。秋天的清晨露水湿润,书带草绿得沉郁发光,松秀得如翠绒初展,多美丽的一幅大地毯。而那些稀疏地点缀在小景旁的,则又那么潇洒自如,有兰叶的秀劲,而无其娇养的贵态,它能随人、依人,小孩子尤其欢喜它。不禁使我回忆起五十年前故园中的往事,这些小草,永远在我脑海中起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爱它的性格,长青不变,处处适应,在待遇上是最低的要求,在服务的对象上,没有地位高低的差别,因此我们的祖先用它来作为造园的重要植物,非仅其用,实颂其德。可是一百多年来,因受外来造园的影响,绿篱占领了它的地位,书带草几乎退出了园林,专门以其根为药料了(又名麦冬根),不用其才,而食其肉矣,那是太委屈了。近几年来我提倡了它,显著地为广大园林工作者采用了,渐渐地也在出头了,而且大众是十分喜爱它,因为它的那种温柔敦厚朴素大方的美态,却是民族风格的特有象征。写到此,想到了那句“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天涯游子,顿起祖国之思,并非无因,亦情之所钟也。







#转载自中华聚珍#


更多相关阅读


今日霜降 | “霜柿”、“橄榄”与宋诗
大熊猫之路
25美分硬币上的黄柳霜
陈广宏 | “山中宰相”陈继儒的处世哲学
颜世安 | “旧迹”不妨留下
格林伯格:看画要看得足够多,才能分辨出艺术的优劣
许倬云:如何才能“往里走,安顿自己”?
美国的种族问题不是“黑人问题”,而是白人之间的问题
廖太燕 | “倾盖如故”:滕固与吴宓
贺宏亮 | 一件被误判为勒方锜所书的陶方琦信札
战洋 | “本土人类学家”的田野
伏天与犬星
金寿福 | 商博良释读200年纪——知识考古视域下的象形文字破译周启乾 |《周叔弢日记》中的祖父及其友人
竺洪波 | 大闹天宫之后,孙悟空的武力值为什么变弱了燕园草木 · 卫矛
苏杰 王弢 | 从古文书学到古字体学亚马逊员工的一天 | 储物柜中的手机和保持社交距离的工作站
《周礼》中的“肺石”之制
狄奥尼索斯的庄谐两面
缙云山下 重庆北碚 复旦旧址
《周礼》中的“肺石”之制
狄奥尼索斯的庄谐两面
“一生非常忙碌”:《王献唐往来书信集》
刘一闻 | 寒金冷石文字中的生命暖意:王献唐的学术世界
张汝伦 | 今天如何重新审视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王尔阳 | 诗人韩兰英:被“看见”之后陈振新 | 《修辞学发凡》九十年
刘珊珊、黄晓 | 曹汛《林徽音先生年谱》编后记
包亚明 | 咖啡与上海是如何相互成就的王水照 | 《正气歌》未入选《宋诗选注》的旧事重提
孙琴安 | “莫如从梦得求之”李骛哲 | 谁饮墨渖一升
管琴 | “自觉对人终欠和蔼温柔”:夏承焘的学术与生活世界
伯特兰·罗素:社恐们,去爱吧!
极端的身体,为什么吸引现代艺术家争相探究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wenhuixueren@139.com

转载本公号文章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