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联储超大码加息,市场稳住了,经济呢?
陶冬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
美国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加息75点,偏离了本世纪以来联储的每次25点的传统,也偏离了上次会议所设定的50点基准,是1993年以来第一次加息75点。在五月份CPI通胀公布后,市场已经大幅上调了加息预期,本次加息符合市场的新的预期,股市和债市各有上升。
在会后声明中,鲍威尔指出“预计加息75点的举措不会成为常态”,而且“下次加息幅度可能是50或75点”。政策立场相较市场预期略为鸽派。FOMC成员最新的利率预期(俗称点阵图),预计22年加息至3.5%(对应潜在路径可能为7月75点;9月50点;11、12月25点),最快23年Q1结束加息24年进入降息周期。比起今年三月的点阵图,联储今年的加息政策立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是特色极其鲜明的前置性加息,符合笔者所描述的“猛而短”模式,接近联储1993-1995年的加息路径图。
在缩表方面,联储已经于6月1日启动缩表。纽约联储的中性预测为缩表持续至2025年年中,共缩表2.5万亿美元。当然这些仅为中性预测,未来的政策路径仍会取决于经济状况和数据。根据联储测算,2.5万亿美元的缩表相当于加息56点,对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期限溢价的影响约为60点。
联储将2022年GDP增速预测由2.8%的前值大幅下调至1.7%,低于潜在增速,暗示着衰退压力。2023和2024年的增长预期也下修至2%的潜在增长速度以下。从经济增速预测看,美联储坚定地表达出通过牺牲需求弥合供需缺口来压降通胀的决心。通胀方面,2022年PCE预测上调至5.2%。对通胀上行风险的评估与5月份的保持一致。
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记者会上,对“软着陆或比较软的着陆”在语境上显得不那么自信了,更强调不惜代价将通货膨胀压回到2%的政策目标,不过强调许多物价因素并不在联储控制范围之内。
将基准利率从年初的零利率,在一年中拉升到3.5%,是一个巨大的政策冲击,对经济和对市场的打击是深远的,不确定性大增。但是错过了去年加息窗口期之后,美国对物价失控到了群情激愤的地步,联储没有太多的政策选择。中期选举的政治考量进一步压缩了政策当局同时保就业的选择空间,这次FOMC会议的讯息是,“不惜代价整治通胀”。
然而,如此做法的代价是经济与市场可能受到重击,亚特兰大联储的GDPNow对经济增长的预期近日已经跌到了零,同时政策风险大增。金融时报最近对美国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七成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明年进入衰退。
更可怕的风险是,通货膨胀未能调下来,经济增长却被摧毁了。美国出现滞涨的机会已经明显上升,其烈度可能不如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至暗时代”,但是由于需要同时应对物价和就业两个政策目标,治理难度和时间长度都可能不同于我们这一代人熟悉的场景。
——————
陶冬:风险资产价格连遭三重锤,欧洲央行也大码加息,全球经济能撑得住吗?
陶冬:油价冲高白宫认错
合作、版权请联系华老师:136417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