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昌环保魏新庆:“垃圾分类”如火如荼 焚烧填埋相伴相生

郭香莲 E20水网固废网 2021-04-27


“垃圾分类”如火如荼,已成燎原之势。垃圾分类真的能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吗?“垃圾分类”和“无废城市”对填埋有什么影响?焚烧和填埋,到底谁才是更适合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方式?在“2019(第十三届)固废战略论坛”上,天津建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魏新庆分享了“无废城市”新形势下,对填埋的新的思考。


来源:中国固废网    整理:郭香莲


相关阅读

建昌环保魏新庆:危废填埋场的建设技术要点分享

建昌环保魏新庆:填埋场的价值重构



“垃圾分类”如火如荼,已成燎原之势。垃圾分类真的能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吗?“垃圾分类”和“无废城市”对填埋有什么影响?焚烧和填埋,到底谁才是更适合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方式?在“2019(第十三届)固废战略论坛”上,天津建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魏新庆分享了“无废城市”新形势下,对填埋的新的思考。

 

魏新庆

 

面临四大新形势


 第一,“前端收运总量不断增长”和“终端处理能力始终不足”的矛盾。多年来,我国垃圾收运量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为了应对垃圾增长,终端设施不断在增加。然而,无论我们怎么增加的终端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都无法完全覆盖前端收运总量的不断增长。

 

第二,“垃圾分类”如火如荼,已成燎原之势。在终端不能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我们把改进方向转向了前端。事实上,实行垃圾分类前提下,将不同的垃圾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是可以从源头解决这一矛盾,最终降低终端垃圾处置量。

 

目前,垃圾分类政策在各省市已展开。134家中央单位、27家驻京部队和各省直机关已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正在逐步建立;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53.9%,其中上海、厦门、宁波、广州等14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70%;30个城市已经出台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或规章,16个城市将垃圾分类列入立法计划;各省、自治区均制订了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浙江、福建、广东3省已出台地方法规,河北等13省地方法规进入立法程序;2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启动垃圾分类。

 

第三,“无废城市”方兴未艾,星星之火也可燎原。垃圾是城市工业固废的一种,城市工业固废的前端产量远远大于后端处理量,这也是城市固废的一个矛盾。2018年12月29日,国办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通过11+5试点城市总结经验,旨在寻找固废管理的路线图,或是说成寻找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改变目前的“开采获取-生产加工-使用消费-最终废弃”线性消费结构。

 

“无废城市”理念最早产生于欧洲,2008年,欧盟修订“废弃物框架指令”时,首次提出金字塔废弃物处理优先次序,同时指出填埋作为最后的处理程序。在我国的固废处理领域经常讲“三化”目标,即在处理污泥、生活垃圾,以及危废时,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事实上,目前,我国固废管理的“三化”的提法是比较混乱的,很多专业人士都不一定能理清其优先顺序。而照欧洲的废物管理优先次序是非常合理的,我们会发现我国经常提的三化目标与欧洲的废物管理优先次序并不一一对应的,这也是产生混乱的一大原因。

 

第四,固废(垃圾)背后管理思路的转变。因为我国面临的前端和终端的矛盾,才引出国家出台“垃圾分类”、“无废城市”的政策,背后实际是我国固废背后管理思路的转变。原来我国的固废管理一直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终端处理这样的线性管理模式,这是不可持续的。在固废管理思路发生转变后,我国实际上已经向倒金字塔固废管理结构转变,即在倡导前端源头减量、然后在最大化的再生利用,然后再最大化的进行能源回收,最后通过填埋进行最终的兜底处置,这就走向了循环经济的路子。

 

目前,我国固废管理思路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在前端避免产生方面,做好教育引导及政策扶持;在材料回收方面,可以通过政策扶持或者补贴给予一定支持;在能源回收方面,最大化进行梯级利用;而兜底填埋固废处理技术可作为最终处置的一种处理方式。

 

焚烧和填埋属于共生关系


垃圾分类真的能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吗?目前各省市的垃圾分类一般是四分法,即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在垃圾处理方案流程中均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而建昌环保会给出垃圾处置的工艺建议。

 

我们发现,目前的垃圾处理方案并并能最后解决垃圾问题。对于分选出的可回收垃圾,后端没有接手的企业。目前,我国各地垃圾分类尾端利用的企业并没有系统建立,有些地方甚至连最终的垃圾处理设施都不够完善。对于分选出的有害垃圾如果最终又回到填埋场,或者厨余垃圾在进行生物处理之后,没有解决沼渣的出路问题,那么前端巨大的投入就没有带来好的效果,分类的意义和价值就没有得到显现。

 

 

垃圾处理方案流程示意图

 

对于可回收物,如果没有企业采用这些分选出的再生材料的情况下,那只能再次焚烧处理。事实目前市场上确实缺少处理或二次利用这些可回收物的企业。


对于有害垃圾,目前处理方式包括送安全填埋场或者暂时储存。但是储存在哪里?要建一个临储存厂吗?储存多长时间?这是一个每个地方都需要系统考虑的问题。


还有其他垃圾,目前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焚烧和填埋。焚烧的炉渣虽然可以利用,但并不能保证全时全量的利用。另外焚烧的飞灰大部分依然去填埋场进行处置,因此单一的垃圾焚烧技术并不能完整的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好的解决方式应该是让垃圾分类正常运转,为终端垃圾处置提供政策扶持和企业引导,以及给最终使用回收材料的企业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和适度补贴。要真正做好垃圾分类,竖向需要政策的支持,横向需要不同产业的联动,这样我们才能把垃圾分类分选出的有价值的部分加以二次利用。


如果最终分选出的可回收利用二次材料没有得到终端处理,或者终端处理不够,那么这些垃圾无论是分选还是不分选,最后处理方式都是焚烧和填埋,那是与垃圾分类的初衷相背离的。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在争辩,焚烧和填埋这两种垃圾处理方式,谁更适合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实际上,焚烧和填埋并不具备竞争关系,二者的竞争关系只存在于历史的某一特定阶段。从倒金字塔废物管理次序看,焚烧和填埋是不属于同一个层级。焚烧属于能源回收,填埋才是固体废物最终的兜底手段。焚烧和填埋应该是共生关系。

 

填埋场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垃圾分类”和“无废城市”对填埋有什么影响?通过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被回收,厨余垃圾被分离,剩下的垃圾在没有后端利用的情况下,最后都会选择填埋处理方式。填埋技术最初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和有机物,而厨余垃圾是产生水和有机物的主要来源。垃圾分类政策实行后,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被分离,这是否意味着填埋处理方式要产生变化?传统的气体导排、渗滤液导排是否需要这么多,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我国不同填埋龄填埋场数量为1852座。垃圾分类政策实行后,垃圾在源头上数量开始减少,尾端治理压力得到降低。填埋场对一个城市的垃圾处理有着兜底和调节作用,每个城市都需要考虑存量填埋场(正规卫生填埋场)所面临的封场、渗漏、渗滤液处理题,以及剩余库容管理等问题。未来,填埋场的填埋库存将是稀缺资源。

 

全国不同填埋龄填埋场数量

 

由于这些年我国垃圾终端处理量始终没能覆盖垃圾前端收运量,这也意味着我国每年都有部分未无害化处理的垃圾临时堆放。未无害化处理垃圾具有体量大、数量多、污染重、无任何防渗措施100%渗漏等特征。根据数据显示,2006年-2017年,城市及县城未无害化处理垃圾存量总数超过8亿吨。城市每年产生垃圾2亿吨,这8亿吨存量垃圾相当于所有城市4年的垃圾总量。垃圾分类政策实行后,我们在解决前端问题,但是如果这些常年积存的临时堆放的垃圾不得到处理,将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影响。

 

可以预料的是,填埋仍将在整个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在东部,以焚烧为主城市中,实际上,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填埋场,例如深圳、广州、上海、重庆等城市的都有大型的填埋场作为城市的兜底垃圾处理设施再运行。

 

焚烧是一个减量化措施,填埋才将是最终处置。从废弃物管理的优先次序来说,每个城市必须要配备一个填埋场作为飞灰处置厂。在东部,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以焚烧为主,填埋作为兜底。在中部,垃圾处理以焚烧为主,填埋为辅。在西部,由于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人口较分散,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以填埋为主,以焚烧为辅。

 

现阶段填埋场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垃圾处理手段,包括倒金字塔优先管理次序,填埋也是不可或缺的兜底手段。在未来,填埋仍将是垃圾最终处置的手段,即使在倒金字塔废物管理优先次序中也无法避免最后的填埋。目前,我们对“零填埋”的理解是错误的,即使在欧洲,所谓的零填埋也是指原生垃圾零填埋,有机垃圾零填埋的概念,垃圾要完成最后的最终处置其实是离不开填埋的。废物的第一属性是废物,“吃干榨尽”无法做到,目前也没必要。

 

三大典型案例


建昌环保是一家专门渗滤液处理以及在填埋防渗领域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工程公司。

 

建昌环保主营业务包括环境隔离系统、场地治理与修复、废水综合解决方案、可持续填埋。环境隔离系统主要包括垃圾卫生填埋,危废填埋,灰渣填埋,尾矿库,水体防渗,油站、储罐,废水池浮动盖;场地治理与修复主要包括非正规填埋场、工业废渣场、场地修复、飞灰固化稳定化、污染沉积物治理。废水综合解决方案包括生物反应器填埋、可持续填埋场、填埋场扩容、填埋场再生、生态封场。

 

建昌环保在防渗领域的业务涉及到填埋领域的方方面面,可提供传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综合解决方案、老旧填埋场封场、扩容、再生解决方案、非正规填埋场的治理与修复解决方案、新型生活垃圾可持续填埋综合解决方案、危险废物填埋场综合解决方案、灰渣填埋场解决方案、工业废渣场地原位治理解决方案、其他领域环境隔离防渗解决方案八大类。


案例


建昌环保长春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治理与修复项目,场地面积20万平方米,库容面积约为70万立方米,治理工艺主要采用原位治理,治理后场地进行了高度利用(建设厂房),处理技术总路线为原位驱气、好氧加速降解、选择性气体阻隔、主动安全导排、实时监测-报警。


建昌环保山东某安全填埋场污染应急阻隔工程,项目场地长约220米、宽约90米,深10米-15米,填库容约为10万立方米,工艺采用塑性防渗墙垂直防渗。


建昌环保海南省二甲金矿回填区重金属污染管控项目,项目场地长约200米、宽约60米,深20-25米,面积为13500平方米,工艺采用HDPE膜垂直防渗技术。

 

相关链接
 

2019•固废年终大秀  第十三届固废战略论坛在京隆重开幕!

【年度大榜】2019固废&环卫十大影响力企业榜单出炉

【榜单】2019固废&环卫细分领域获奖企业榜单出炉

温宗国:“无废城市”建设的关键路径及国家试点展望

傅涛:两山视角下的固废产业未来

徐海云:垃圾分类大潮下,垃圾焚烧市场会萎缩吗?

王凯军:厨余垃圾分类盛宴后的处理问题

陈家珑: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路径怎么走?

魏民乐: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贡献“中国环保方案”

绿色动力乔德卫:新形势下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应对策略

康恒环境龙吉生:垃圾焚烧的三大机遇和四大挑战

金铎:固废下一个十年的瀚蓝视界

美欣达芮勇:让废弃物去到该去的地方

光大国际吴凯:“无废城市”建设下的新思考

陈德珍:热解气化技术在生活垃圾领域的难点与破解思路

中国节能郑朝晖:创建世界一流企业 塑造国家环保品牌

深能环保李倬舸:打造治废硬核,加强体系化管理

上海环境邱江:生态文明建设下,固废行业的三大挑战和三大机遇

张新建:启迪环境构建固废全产业链的实践和发展

中环洁陈黎媛:城乡环卫一体化“黄山模式”的探索实践

侨银环保周丹华:合作共生 协同共达

首创环境戴小东:打通“产学研”落地通道 用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升级

嘉园环保高延明:无废城市建设下,垃圾渗滤液行业痛点在哪?

中持绿色李彩斌:解决方案+关键技术,有机废弃物“中持之法”

维尔利李月中:打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通道,未来必将前景光明

洁绿环境赵凤秋:厨余垃圾处理技术装备及系统解决之道

朗坤环境廖润之:用项目塑造“硬实力” 高效解决垃圾分类末端难题

通源环境何光亚:深耕污泥处置技术 开拓有机固废协同处置

合续环境李文生:改变乡镇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模式,是政府期待的更好选择


近期热文    







生态环境部:垃圾焚烧厂烟气等污染物浓度明年起公开

启迪环境+三峡集团,大水务平台建设进度加快

重磅!我国首部流域法律来了!长江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瀚蓝环境:以“大固废”布局,赋能无废城市建设

深能环保拟收购锦江生态51%股权

美欣达:“7+1+N”产业布局稳步前行 掘金固废市场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刘女士:17610899796(微信同号)


编辑 |郭香莲、李艳茹

统筹 | 谷林






2019年,E20研究院重磅发布——年度报告、细分领域及总裁专属报告,明确政策趋势和产业形式,为把握市场机会提供有力支撑,具体报告名称如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