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控水务李力:环境产业升级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郭香莲 E20水网固废网 2021-04-27


在“2020(第十八届)水业战略论坛”中,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执行总裁李力分享了对环境产业升级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来源:中国水网    整理:郭香莲

企业相关阅读


三峡+北控:长江大保护中的双平台模式实践北控水务蓄力新十年:坚定轻资产转型,支撑二次增长
北控水务李力:行业影响力企业发展理念的思考和实践
双平台战略又升级——王助贫详解北控水务最新战略
北控水务十年磨一剑:顺势而为,求势而上,不断精进



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于生产力进步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新时代的中国,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型,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已和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一样,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环境产业作为供给侧升级迫在眉睫。


在“2020(第十八届)水业战略论坛”中,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执行总裁李力分享了对环境产业升级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随后,北控水务在第一时间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相关阅读:场水业「风向标」盛会上,北控水务前瞻观点引关注!


李力


环境产业升级背景


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于生产力进步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新时代的中国,正在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型,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已和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一样,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制约着产业发展的规模、布局、质量等。


环境产业的升级既是经济发展的外在需求,也是环境产业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主要包含产业升级三大引擎和产业升级三大方向。


环境产业升级三大引擎


环境产业升级三大引擎包括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提升这三方面。


制度变革是环境产业升级的核心保障。2016年来,环境治理基础制度系统性的大改革均已开启,中国处于环保制度大变革时代。制度红利的不断释放,将带来环境公共产品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由环境质量需求全面提升推动环境产业不断加速发展。


结构优化是环境产业升级的外在动力。由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化、流域升级等内容形成了环境产业升级的结构性动力。结构优化是通过对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通过充分发挥市场、科技、创新的作用,最终推动环保产业向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转变。


要素提升是环境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资源、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都对环保行业影响深远,诸如:信息化、大数据、新材料等这些要素的提升将积极影响整个环保行业的走向。


环境产业升级三大方向


形成新主体、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业态是产业升级的三个方向。


新主体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共同创造建立,实现政府引导、企业实施、社会参与,最终形成需求与供给一体的新局面,解决供需错配、效能低下问题。


在培育新动能方面,各环境企业需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让生态环保产业成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发展新业态是发展整合新技术,进而综合形成新业态,这主要表现在服务界面的升级上,包括厂网河湖流域升级、新农村建设、绿色园区建设等内容。


三大引擎驱动环境产业升级


驱动环境产业升级的三大引擎主要包括: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


制度变革


制度驱动主要包括政策驱动和问题驱动。政策驱动主要是指治水攻坚通过类似“水十条”等文件约束已变为一项刚性任务;问题驱动是指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解决。


政策驱动。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技术进步、产业融合升级环境产业,最终通过环境产业实现环境资源的优化再配置;解决经济发展诉求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实现二者协同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发展清洁生产,推进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这一系列要求形成环保产业的驱动力,表现为:更严格的监管、督查;“环境污染入刑”;投资重心偏向环保项目等。


问题驱动。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等环境要素没有得到好的配置是城市发展遇到的根本问题之一,主要包括环境污染严重致使居民生活品质下降、资源承载力不足局限城市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恶化无法保障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城市之间环境污染外溢问题影响区域协同发展这四方面。


结构优化


结构优化主要包括经济结构优化、区域结构优化、需求结构优化、供给结构优化四方面。


经济结构优化。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主要包括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区域一体化、国际化、新基建这五方面。其核心是以高质量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环境治理、绿色生产、区域环境治理协同等都是其重要组成。


区域结构优化。区域结构优化是指跨区域与行业资源重新配置。目前,环境产业高速发展适应国家战略布局,形成了“3+2+1+3”环境治理高地的区域结构,即3片、2江(河)、1带、3亮点。“3片”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片区域;“2江(河)”包括长江、黄河;“1带”主要是指一带一路;“3亮点”包括雄安、海南、深圳三个地区。事实上,杭州也同样值得关注,如果雄安是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在白纸上所描绘的绿水青山及金山银山,那么杭州则可能是存量基础上的金山银山及绿水青山。


在区域结构优化方面,目前北控水务在京津冀地区已布局白洋淀流域、北京城市副中心、新航城、冬奥会四大治水高地。


围绕白洋淀流域综合治理,北控水务在保定、沧州等地推动污水处理与提标升级、府河流域上下游协同治理等工作,参与了雄安新区水环境治理的多个环节。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副中心雨污分流管网22公里;农村污水收集处理39个村、厂站34座;海绵城市试点2.5平方公里,并承担了国家重大水专项“北京城市副中心高品质水生态建设综合示范”项目中的大量研究与示范工程建设工作。


在北京新航城区域,北控水务负责实施的新凤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PPP项目,总投资约为41亿元,治理河道总长约110km,流域面积166km2,项目已经恢复了南城地区水清岸绿的生态环境;新航城再生水厂PPP项目近期建设规模8万吨/日,远期建设规模28万吨/日。


在冬奥会筹建工作中,北控水务将投资建设张山营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以绿色奥运标准构建“收集、处理、再生利用”的水资源循环体系。


北控水务为顺应区域结构变化,在组织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更好地参与优化方面的另一个案例是在长江经济带参与的长江大保护项目。目前,北控水务在长江经济带整合11个省市累计200多个项目,日处理能力超过1200万吨,总投资近千亿元,在长江大保护工作组下全面统筹各项工作。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北控水务在马来西亚潘岱、安哥拉北隆达省、博茨瓦纳、葡萄牙、新加坡樟宜都有相应的环境产品,既有新生水等高品质水处理项目,也有水务建设技术咨询等项目。


北控水务马来西亚潘岱Ⅱ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32万吨。该厂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也是马来西亚第一个地下污水处理厂。北控水务于2015年7月完成水线调试验收,2016年1月26日完成泥线调试(污泥消化及沼气发电),2016年6月30日完成地面公园建设工作。


 

 北控水务马来西亚潘岱Ⅱ污水处理厂


北控水务在新加坡樟宜建立的第二新生水厂,荣获2016年度全球水峰会最佳水务交易大奖第一名,生产规模22.8万吨/日,这也为未来我国缺水地区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积累了经验。


 

北控水务新加坡樟宜Ⅱ新生水厂


需求结构优化。在环境行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环境服务界面需要从水厂全面化、厂网一体化、水体综合化到流域系统化的全面升级,进化为系统化、长效化环境绩效服务。


(1)水厂全面化


为了实现水厂全面化,企业对水厂的关注将从“一进一出”升级为“一进四出”。“一进”即进水,“四出”即出水、排泥、除臭、降噪。多年来,北控水务潜心运营,汇集全球上千个项目运营经验,打造专业的星级管理体系,全面提升项目运营管理质量。同时,北控水务还通过统一运营质量标准和管理模式,实现高效率管理模式和高标准管理要求的快速推广、复制。


(2)厂网一体化


在厂网一体化方面,北控水务有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秦皇岛市厂网一体化项目。该项目覆盖秦皇岛市60%污水厂、80%管网、100%泵站,服务城市1/3人口。


(3)水体综合化


在水体综合化方面,北控水务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杭州余杭塘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该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余杭塘河南片水系流域面积24.76km2内的22条河道工程;地下污水厂项目土建按15.0万m3/d规模建设,设备按7.5万m3/d配置,预留3.0万m3/d规模中水回用。


(4)流域系统化


昆山模式是北控水务流域系统化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流域系统化可以合理配置环境容量。昆山模式中,政府按照质量付费,优水优价,企业提高技术,最终区域水环境的质量得到提升、环境容量增大、产能扩容,产业发展也实现提质增效的效果。


另一个案例是新凤河项目。该项目是以水体生态恢复、断面水质达标为考核目标的综合治理项目。项目利用全流域消除黑臭、通过生物系统搭建重构水体生态系统、恢复河道自然净化功能、增加绿色滨水休闲空间。项目合理规划、优先采用自然景观降低工程与运维成本,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项目所构建的流域水网体系,利于提升城市副中心上游水环境质量。 


蓝天白云映衬下,新凤河清澈河水如镜面般静谧点亮首都南城。


新凤河,以水体生态恢复、断面水质达标为考核目标的综合治理项目,吸引越来越多周边居民参观留念。


北控水务更大规模的流域系统化案例是北控水务和三峡集团的合作。长江大保护的任务要解决两个“三个一”:城域层面的“三个一”为一座城、一片水、一主体;流域层面的“三个一”相对来说范围更广,主要包括“一条江、一串城、一朵云”。长江大保护既要解决“珍珠(城市水系)”问题,又要解决“项链(长江流域)”问题。


供给结构优化。供给结构优化主要表现在行业集中度低,由于分散度过高导致行业发展缓慢,技术能力低于社会需求,行业需要整合和演化。

 


要素升级


价值创造包括资源、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五大要素的升级。资源升级即更好的聚集土地、生产资料等资源要素;劳动升级即人的劳动、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方面的提升;资本升级即更多的资本投入,资本投入使得产业成长的要素得以向产业聚集与整合;技术升级即技术的进步,工艺进步能集成创新、智慧水务。


技术升级。北控水务引入包括了好氧颗粒污泥等在内的先进工艺,占地面积仅为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1/4,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仅电耗一项可节约20%~30%。


如龙游县城南工业污水处理厂,该水厂是亚洲第一座规模以上好氧颗粒污泥污水处理厂,由北控水务和DHV合作建成,占地节省75%,出水准IV类。该污水处理厂实行了水环境全域监测,系统实施流域治理。


 

亚洲第一座规模以上好氧颗粒污泥污水处理厂——龙游县城南工业污水处理厂


又如三峡和北控合作的武汉南湖项目。该项目为武汉南湖流域提供了厂网河湖一体的问题诊断与解决方案。


管理创新。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从而提升企业组织管理效率与质量。管理创新包括管理数字化转型和业务数字化转型两方面。 



针对业务数字化,北控水务建立了数字化运行全流程控制体系,构建“1+N”业务模式。


在业务数字化转型方面,北控水务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广东东莞数字化水厂建设项目。


该项目基于“1+N”智慧化组团管理模式的理念,建立物联网平台,实现了水厂各生产环节实时数据的收集,建立厂级数字双胞胎和专家系统,实现运营辅助决策和精确控制。在该项目中,北控水务建立了1个省级运营调度中心、5个区域生产集控中心,并完成30个水厂的智能化改造。


三大方向形成环境产业新趋势


新主体、新动能、新业态这三大方向形成了环境产业新趋势。


形成新主体


水务环境服务领域目前有五支力量,分别为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市场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五支力量”的发展演化中,环境产业市场可能会形成五种新主体:即新物种、新骨干、新势力、新龙头、新平台,我们可以把他们形象地称为大象、老虎、猴子、狮群、森林。

 


从需求侧政府痛点来看,无论是BOT-TOT方式,还是PPP方式,政府综合治水的“环境公共服务和管理”一直存在着被“离散化”和“碎片化”困扰,即环境施治责任只有“分包方”,没有“总包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出路在头部企业与政府及企业之间的合作上,合作包括两方面,一是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形成供需一体化,最终企业和政府成为命运共同体。二是和同行合作,开创合作新模式,最终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成为发展共同体。


总而言之,头部企业和政府,以及同行之间的合作,应该像狮群与草原和谐发展一样,形成一个“共创共建”的局面,一起开疆扩土、一起守土有责。


行业龙头和骨干企业之间要建立新型合作关系,形成由“项目联合体”到“发展共同体”的新范式。行业龙头企业在与产业市场的项目合作时,应将流域、区域优势与企业力量结合,放大自身杠杆,建立市场新打法。


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之间的合作,一个比较好的案例是三峡集团和行业内众多企业的合作。目前,三峡和北控水务、光大水务、碧水源、桑德集团等都建立了合作关系。三峡以区域性、流域性统筹治理,系统开发为特征的国家战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环境治理需求,据此由不同主体、不同模式聚焦同一目标,围绕主导力量搭建的新体系。


新动能叠加新业态


环境产业的升级将带动城市资产优化。市政水务B2G业务交付给政府和社会的是“基础设施”,也是“城市资产”。如何将静脉产业“邻避效应”的负资产转变为具有城市绿色功能“邻利效应”的正资产,是环境企业必须直面的挑战。


新动能叠加新业态,主要表现在环境产业升级带动城市资产优化;环保管家模式提升服务效率;污水资源化利用提高产业发展容量;工业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创造价值;五线并举,强健城市韧性;两山经济激发生态文明建设新动能这六方面。


环保管家模式提升服务效率。在这方面,北控水务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江苏宜兴项目,这也是目前全国建设规模最大的农村污水PPP项目。该项目实行全域打包,城乡一体化,厂网一体化模式,提供一揽子管家服务。通过产业协同,存量盘活,导入与政府的全面合作。


北控水务以BOT方式建设实施宜兴市8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水量19.5万吨;新建管网约2000公里、存量管网约2449公里;2960个自然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及运营维护。


宜兴模式具备六化特点,即协调发展产业化、建设管理扁平化、全域治理一体化、运维管理智慧化、解决方案综合化、投融贷多元化。


污水资源化利用提高产业发展容量。在这方面,北控水务的典型案例是太原市再生水利用及九河复流实施方案。该项目聚焦再生水的分质供给与精益化利用,以再生水为核心,创新水资源利用,同步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问题,是太原市统筹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一个样本,这是新发展理念引领太原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黄河大保护背景下沿线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创新探索。


工业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创造价值。工业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经历了工业园区1.0、工业园区2.0、北控-绿色工业园区三个阶段。在工业园区1.0时期,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各自为政,污水企业内部预处理后入市政管网。园区外分散的企业,污水未收集处理。在工业园区2.0时期,工业园区内的企业统一纳管,入园区污水处理系统统一处理达标后排放。园区外分散的企业,污水少量收集处理。而在北控-绿色工业园区内,企业废水统一收集处理,资源能源高度回收利用。园区外分散的企业,各自蓄存,定期处理。


两山经济激发生态文明建设新动能。两山经济的内涵主要包含“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三方面。


关于这一业态,北控水务的典型案例为北控海南长流污水处理厂,以及洛阳洛河水系综合整治工程项目。


而洛阳洛河水系综合整治工程项目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实现了从纯投入的公益工程向拉动经济增长的转变。 



 “环境企业发展应与国家同频,与时代同行。中国环境产业应有与中国经济匹配的国际化领先企业,北控水务有志成为该领域的优秀代表,不忘环保初心,守护绿水青山。”李力最后表示。     


2020(第十八届)水业战略论坛暖场视频


论坛相关报道水务系统性治理升级,2020水业战略论坛在京正式开幕【榜单】2019水业评选细分领域获奖企业榜单出炉金海年:中国经济展望,千年大变局王凯军:后黑臭河道时代水环境问题的系统思考
赵峰:长江环保集团参与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工作实践与思考傅涛:时代变局下的水业未来首创股份杨斌:以创新跨越产业周期  应对产业新变局
苏伊士蒋仕腾:在中国的全新业务——智慧与环境解决方案
国祯环保:行程万里不忘来路 二次创业携手共赢
中持股份邵凯: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做环境技术领军企业粤海水务马进泉:新基建赋能行业升级 2020年将打造智慧水务生态圈光大水务罗俊岭:基础设施REITs试点为环保行业融资迎利好
珠海水控方晔:用系统思维破解城市水问题雄安浦华胡晓庆:水力旋流技术应用为市政管网提质增效中仪股份郑洪标:排水管道隐患排查与修复综合技术应用与思考中斯水灵:全力打造VFL核心技术 助推水治理行业提标改造科友环保侯丹:上善若水—科技引领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凌志环保凌建军:大道至简——借鉴日本单户式(净化槽)处理农村污水经验
双良商达郑展望:农村污水治理4.0模式之发酵强化工艺应用解析
唐建国:用国际视野打造上海市中心城雨水排水规划
王洪臣:城镇污水处理要回归问题本质,精准提质增效
厦门安越廖宝勇:非开挖修复技术实践与发展



近期热文    






再遇国资接盘 环保民企何去何从?

区域发展战略升级,环保企业纷纷按下“快进键”

云南水务或以热解碳化“解锁”污泥资源化利用之道

近60亿!成都两大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招标

南京水务+中铁上海工程局+远期100亿/年=?

从6个典型故事看供水市场化改革的进阶之路

五月热文,欢迎点击阅读




定了!江苏环保集团正式成立 长江生态占股20%(18848)

143家涉环保上市公司2019年业绩大数据(18354)

尴尬的PPP,到底路在何方(9699)

三大标段近60亿!东莞市水污染治理工程中标结果发布(7798)

3000亿水务市场规模背后的横纵市场格局(7755)

三峡集团又双叒叕增持北控水务股权,持股占10.06%(7730)

城镇污水市场的风口与机遇:以首创、北控与碧水源为例(7716)

危废战场(一):巨头登陆,龙头诞生(6851)

【云直播实录】2019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榜单揭晓(6642)

84亿宝安环卫PPP项目结果出炉,盈峰中联环境排名第一(6522)

污泥焚烧或成大势所趋,独立焚烧or掺烧,谁能C位出道?(6265)

鹏鹞的创业故事与文一波的碧水蓝天计划(6185)

长江环保集团+南京环境集团+10亿=?(5917)

引24家企业争夺!84亿宝安环卫PPP项目资审结果发布(5630)

江苏40亿农村污水PPP项目引多名企争夺,谁将胜出?(5534)

城镇污水处理20年:做大的诱惑(5363)

一张图看万亿级环保投资都要投在哪?(5277)

盘点 | 22个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大全 (5262)

中信环境捆绑转让山东4家公司 转让底价总额超2亿元(5259)

备注:括号内为点击量,统计时间截至6月1日早9点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郭女士微信:adnews2。


编辑 |郭香莲、徐冰冰

统筹 | 谷林





2020年,E20研究院重磅发布系列报告,近日推出:《中国市政污水提标改造-商机密报》。本报告为系列报告对各省(市)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受纳水体、处理工艺等维度进行系统分析,以此预测各省(市)未来提标改造的空间,以期为圈层企业提供商业机会参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