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十四节气 | 白露——西风飘一叶 庭前飒已凉

灵隐寺 2024-03-19


言白露者,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天的第三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65°。秋天的前两个节气(立秋和处暑)依旧酷热,而白露节气则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热转凉的转折点,它的到来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民谚“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描述了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






白露诗词



秋 露






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秋 露






唐·白居易
西风飘一叶,庭前飒已凉。风池明月水,衰莲白露房。其奈江南夜,绵绵自此长。






白露三候


白露有三候: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鸿雁来






白露节气到来,鸿雁就要开始飞往南方去过冬了。鸿雁是一种大型的水鸟,主要在河流、湖畔、水库等处活动。因为这种鸟喜欢成群活动,特别是在迁徙的季节,常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每年九月初,鸿雁就要开始迁徙了,将一直持续到十月末,到了第二年春天三四月间又会成群飞回来。

玄鸟归






五天以后燕子等候鸟也要南飞去避寒了。古代玄鸟就是指燕子,以各种害虫为食,到了冬天绝大多数的昆虫产卵藏起来,有些也冻死了。燕子没有食物可吃,所以就要飞去南方过冬。

群鸟养羞






再过五天,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的时节。羞者,所羹之食。养羞就是储藏过冬食物的意思。这里的群鸟是不需要去南方过冬的,像麻雀、喜鹊等,但是在冬天可吃的食物不多,这些鸟就会在白露到了之后开始储存食物来过冬了。





白露民俗


收清露






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晞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祭禹王






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吃龙眼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白露前后采摘的茶叫白露茶,经过春夏,茶叶在秋天熬成了比较浓郁醇厚的味道,既不像春茶娇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干涩味苦。老南京人尤其喜欢喝白露茶。





白露养生


注意起居,身不着凉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再过十八天到了白露,气温加速下降,就不要再赤膊露体了,以免着凉。

饮食宜营养清淡






白露时节要注意饮食,特别体质过敏的人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白露时节,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因此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的现象,须注意滋阴润肺,要多吃些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等蔬果,少吃或不吃过于甘肥油腻的食物,不要多吃辣椒等,以免影响肺、大便和皮肤。

注意运动锻炼






秋季支气管哮喘等病发病率很高,有些体质容易过敏的患者很容易闹上症状像感冒的“花粉热”。因此这个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每天散步、慢跑,周末亦可登山。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偈句


“梦幻泡影”“如露如电”,一切的生灭变化,正如白露,是天地之间自然万物新的相遇、新的别离。


白露晨起,秋雨邀凉。

出草入草,白云重重,

红日杲杲,秋月皎皎,

左顾无暇,右顾已老。

人世之间,几多变幻,

这月这露,千古悠悠。


人生如露,知白守黑;

人间万象,心豁事达;

清风白露,明理无忧!


白露临近中秋,清凉遍于十方。

在一年最可人的季节中,

在白露节气的诗意中,

启心中智慧,明心性之理。



往期回顾

二十四节气


立春——拥抱春天 走向希望

雨水——春风化雨 疫疠消除

惊蛰——雷惊万物 荡涤瘟邪

春分——万物生长 刚健大吉

清明——天地清 春光明

谷雨——雨生百谷 万物洁净

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小满——小得盈满 自在欢喜

芒种——收获幸福 播种希望

夏至——心有宁静 清凉一夏

小暑——心中安然 便是清凉

大暑——万物荣华 清风徐来

立秋——凉风有信 一叶知秋

处暑——暑去天渐凉 清秋印禅心





线上随喜

农历七月十八至廿九(9月5日至16日)启建庚子年地藏法会,法会期间僧众恭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不邀请善信居士参加)。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随喜登记!


往期回顾


☀慈孝文化节

光泉法师:积极发挥名寺“慈孝窗口”引领作用

2020第六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在杭州举行

新闻 | “2020中华慈孝人物”名单揭晓

新闻 | 灵隐寺庚子兰盆胜会传供圆满

新闻 | 农历七月十五 杭州灵隐寺施放瑜伽焰口

新闻 | 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灵隐道场佛事殊胜

方丈言教 | 孝为戒本 孝道无尽

2020中华慈孝文化节聚焦后疫情时代慈孝与养老

慈孝公交穿行杭州 让座有礼 慈孝并行

祖师孝亲:奉养哀祭篇

祖师孝亲:诗偈忆念篇

2020慈孝人物事迹简介之一

2020慈孝人物事迹简介之二

2020慈孝人物事迹简介之三


☀云林学处

学处 | 释迦牟尼佛为何如此赞叹地藏菩萨?读《地藏十轮经》(上)

学处 | 释迦牟尼佛为何如此赞叹地藏菩萨?读《地藏十轮经》(下)

学处 | 蕅益大师誓皈地藏菩萨 发愿回向偈

学处 | 诵读地藏经 发地藏大愿

学处 | 盂兰盆会比一般世间孝行殊胜在哪里?

学处 | 盂兰盆节的由来和意义

学处 | 世出世间 以孝为先

学处 | 学佛三要诀——怖生死、奋刚勇、开正见

学处 |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注音版 附音频)

学处 |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 (注音版 附音频)



撰稿 | 妙声

摄影 | 王华

责编 | 耀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