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 文人诗词中的月与禅
中国的好禅诗者,每于幽谷中见空寂,于白云中见闲适,于松风中见清幽,于流泉中见聪慧,而以明月来指禅心,来喻佛性,实在是法眼大开,妙用无比,寄意深远。
此类诗词浩瀚计数,今日我们选取王维、苏轼的作品几首,从中一探月禅之妙。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似乎年纪越大就会越淡泊,因为见闻的世事已多,心情已倦,对于感知敏锐的文人来说尤其如此,更莫说爱好佛禅的王维了。于是身居山林,乘松间清风,便很自然地与友人谈起“万事不关心”。世间法不可及,“自顾无长策”,那便快然出世间。返回旧林,一个“返”字表现了归来的暖意与惬意;“空知”,一个“空”字,表现了此知之实、此知亦虚,因为知之不如至之,如今至于山水间,方得心境舒畅。
此心舒畅,月光便照来了。颈联与尾联似在说:张兄,你问我穷通之理,请看这轮明月,照我琴弦,随我渔歌唱起,同入河浦深处。
明月之“照”,所照何物?照诗者自性也,诗者亦照明月,在这两相对照之中,二者一同进入妙悟的状态。禅非玄涩之旨趣,“语默动静体安然”,消除执着,安顿身心,便见诸多所缘皆为月照、诸多所缘皆为心转,便见禅。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虽由人起语,然人只为诗中意味之点缀。山夜静谧而空灵,明月照来,虽言“惊山鸟”,涧中响起隐约的鸣叫,却不显得突兀与惊奇——如此相衬,月之出更显月之美。王维诗中言月还有一特色,即与空结合,如上《酬张少府》,又如: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光之净白交融于空空境界之中,若有若无,读者可自得无穷禅味也。
水调歌头(下阕)
苏轼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亦好禅,宋诗以理趣著称,苏轼为宋代诗词之发扬者,其中不乏豪迈、柔情,亦不乏佛理禅趣。此词中,苏轼洒然问青天:“明月几时有?”实为叩问己心之几时能与月色同样澄澈、毫无忧愁?苏轼是难免忧愁的,正如同我们忧愁时一般,但他不以忧愁为忧,以问语起句,他便在追寻思索开解的法门。直至下阕,在疏朗的月色中,诗人信步走过阁楼与窗台,豁然发觉,“不应有恨”,哪里会有一直圆满的事物呢?如同天上的这轮明月,也是圆缺变幻,凡世种种,由因缘聚合而成,随业力召感而变,那么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亦恰合此中道理了。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此诗之月与上词类同,不同在于此时见到子由了。苏轼这两首虽然弥漫了难舍的愁情,其豁达之处就在于由月见愁,亦由月开朗。
颔联写月色清好,而寒蝉呜咽鸣叫,清好的月色仿佛蒙上一层清怨;至尾联情绪截然转变,好像能听到苏轼恍然而自嘲的笑声,“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对月题诗,自性显现,
还有何事可羞贫?
佛法广无边,毫光照大千。
有水千江月,无云万里天。
庚子中秋佳节即将来临,
你我一起赏月悟禅明心。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随喜供佛斋僧,广种福田!
往期回顾
☀云林藏识▲天王殿 楹柱联——愿下心低首 普度众生
▲天王殿 楹柱联——眼前佛面即如来
▲天王殿 楹柱联——金刚一杵 扫荡群魔
▲天王殿 楹柱联——峰从天外飞来
▲天王殿 楹柱联——鹫峰从天竺飞来
▲天王殿 楹柱联——毗卢楼阁在南中
▲天王殿 楹柱联——法门不二 大腹能容
▲天王殿 楹柱联——悟道一念自开怀
▲药师殿 楹柱联——琉璃世界放光明
☀云林学处学处 | 世出世间 以孝为先学处 | 学佛三要诀——怖生死、奋刚勇、开正见学处 | 弘一大师总结《地藏经》的三个要点学处 | 诵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合集)学处 | 阅读体会佛教尊师传统学处 | 《地藏赞》(梵呗唱诵)
学处 | 蕅益大师《圣学说》导读(上)
学处 | 蕅益大师《圣学说》导读(中)
☀常识系列常识 | 为什么汉传佛教寺院大都被称为“丛林”
常识 | 你听说过出家人的“身份证”吗——僧籍 度牒与戒牒常识 | 僧人袈裟为何那么殊胜常识 | 出家师父们还有哪些日常服饰常识 | 寺院的中轴线上都有哪些殿堂?(上篇:山门、天王殿)
常识 | 寺院的中轴线上都有哪些殿堂?(下篇: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
常识 | 《华严经》妙觉法门的三大菩萨
常识 | 吃素与吃斋的区别
常识 | 出家与在家的区别
常识 | 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常识 | 佛教的家庭观
常识 | 佛门礼仪——如何在寺院过堂?
常识 | 佛教器物——盖
编辑 | 耀弘
责编 | 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