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里,教会在潜移默化间受影响,以致产生以“得”为先、以“量”为重、以“果效”为目标等功利主义危机。
1、基督徒以“得”为先
我曾经在教会的不同场合问过一个相同的问题,答案也大致相同。我的问题是:“你信主这么多年了,请反思你为什么要信耶稣?(或‘你信耶稣的目的是什么?’)”弟兄姊妹的答案不外乎:“为了得永生”、“为了得平安”、“为了得福分”、“为了得……”。基督徒在参与每次教会的活动——包括主日崇拜、查经班、祷告会——时,都以“得”为先。在崇拜结束的时候,很多人会评价说:“今天的讲道没得着什么。”在温州,有些人在主日不参加崇拜,就是因为觉得主日若店铺照常营业,可以有可观的收入。教会的查经班人数稀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得不着”。
以“得”为先的观念显然与圣经教导相去甚远。从旧约圣经开始,“得”是神对信祂、遵行祂命令之人的赏赐,而那些信心伟人则愿意为神的缘故而抛弃一切。如神与亚伯拉罕之约,并应许将福分赐给他,而亚伯拉罕则愿意在一无所有的时候跟随神,且凭信心将爱子以撒献给神(创22:1-14)。神拣选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在西乃山下,以色列人铸造金牛犊而招致神的愤怒,摩西为劝说神不要击杀以色列人,他说:“倘或你肯赦免他们的罪,——不然,求你从你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出32:32)新约圣经已明确指出,我们得救并不是出于自己的行为,乃是“本乎恩,也因着信”(弗2:8)。而且保罗强调永生是神给一切相信之人的赏赐。他说:“凡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的,就以永生报应他们”(罗2:7)。保罗自己也曾为犹太同胞的缘故而宁愿与基督分离(罗9:3)。
以上例子提醒基督徒不能以“得”为自己信仰的目的,反而应当以敬畏耶和华、以祂为乐为信仰目标。正如耶和华给亚伯拉罕应许时提出的理由是“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创22:18)
2、教会事工以“量”为重
功利思想中,“量”成为另一种衡量的必要准绳。许多教会也同样以“量”来衡量所开展的事工。在近十多年来,中国教会随着交通的便利、网络的普及,得以与各地教会、港澳台教会以及国外教会的互访、交流越来越频繁。在互访与交流中,基督徒的思想观念也随着眼界的开拓而越来越开放。因此,继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主日学事工之后,圣乐崇拜、团契、教牧辅导、城市宣教等事工得到重视,且在各地教会中得以普遍开展。不可忽略地,在诸多事工开展的当儿,相应地需要以人才培养来辅助。然而,中国教会的人才培养仍然处在供不应求的阶段。徒有教会事工,而人才培养若没有跟上,乃是盲目以“量”为重,这对教会的发展有害无益。
在许多教会,每周除主日崇拜、儿童主日学之外,一般会有查经班、祷告会、诗班、各种团契等。在各项事工的运作中,教会先是以年龄来分级,如主日学按年龄分为启蒙级、幼稚级、初小级、中小级、高小级、初中级等;团契分为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团契等;诗班分为儿童、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诗班。这种分级的方法,是以人数为标准,并不以灵命程度为划分。教会衡量复兴与否,以“量”来标准。
3、传道人以“成功”为目标
传道人是教会的领袖,功利主义在其观念中的影响,会直接导致教会的世俗化、功利化。传道人在乎数量、在乎成绩、在乎恩赐等等,在中国教会是屡见不鲜的。在几年的牧养经历里,周边“功利”的环境使许多传道人渐渐失去主耶稣所要求之清心的生命。开始聚会,教会负责人关心的是多少人来参加聚会;站上讲台,听众所在意的是你的讲道是否动听;下了讲台,大家就以讲道是否“扎心”、多少人决志等来衡量。
在同工间,“英雄不问出处”已是过时,比较有来头的牧者,总是被冠以“名牧”、“大牧师”的称呼,相对于任何一位基层的传道人都来得较引人关注。有一次,某农村教会里,有一位长辈去世,他本人很少去教会,其家人也只是挂名基督徒,但丧事礼拜时,他们却要求教会帮助安排一位“大牧师”来讲道。
从基督徒的“得”、教会的“量”,再到传道人的“成功”,虽然不能尽说今日中国教会功利主义影响的现象,但从其中不多的例证可以足见教会世俗化的危机。基督徒需要有追求,传道人需要有目标,教会发展也需要有重心,但不能忽视世俗的影响及误导。作为神的子民,一群被召出来的圣徒,教会的本质是“不属这个世界”。因此教会需要了解自身的定位,时刻儆醒,从世界分别出来。如使徒保罗所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