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求合乎圣经的压力

2017-07-08 陈丰盛 丰盛“书”房



寻求合乎圣经的压力

 

压力,是一个普遍的话题,因为太多人承受着压力。在今日生活中,几乎没有人可以说自己没有任何压力。但是压力怎么产生?有哪些压力是可以避免的?有哪里压力是合乎圣经的?相信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去了解的。

 

在费兰度的《做个真仆人——属灵领袖的印记》中指出:“在今天这个步伐急促的社会,许多压力都是由于我们不守安息日而造成的。安息是属灵生命的重要一环。很多时压力也来自激烈的竞争,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那些积极进取、倚靠成就来求取满足感的人,往往承受不合乎圣经的压力,因为在这个堕落的世界中,任何人都无法保证自己可以在世上常胜不败。

 

我非常同意费兰度所提出因不守安息日而造成的压力与因激烈的竞争而造成的压力。可以说,我们今天许多人的压力都是与激烈竞争有关系,因此而产生无法遵守安息日。整个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我们所要忙碌的事情也越来越多。那种“连轴转”的状态使我们无法得到安息。我们就像一个雪球,越滚越大,无法停下,也得不着安息的机会,只有一直不断地前进。唯一使我们得着心里丝毫的快慰的,大概就是成就感。然而,为了持续得着这一丝毫的快慰,就只能继续为着成就而努力追求。然而,费兰度所说的“任何人都无法保证自己可以在世上常胜不败”的事实,使得许多“雪球”瞬间破碎,其成就与梦想化成泡影。

 

进一步,费兰度将我们的眼光带到牧者的身上,他说:“我们内心那种‘救世主情意结’,促使我们不愿意让其他人来分担责任,以致吃尽自己也不敢承认的苦头。在这个情意结下,我们一手包办了其他人可以做的事,又承担了应该与人分担的重担。不但如此,我们更剥夺了别人学习的机会,因为假若我们愿意分担工作的话,其他人可以从中得益不少。

 

读到这里,我会心一笑,实在太多类似的例子发生在牧者群体当中。在这里,我一定要说,在教会里当然也有不少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牧者,但在教会中有更多像费兰度所说的“救世主情意结”的牧者。他们每天忙忙碌碌,没有休息的日子,难得的休息日总会被许多事务所充塞。最令人无语的,他们还会拿自己的忙碌来训斥其他牧者,批评他人没有像他一样的“连轴转”。他们若是教会的负责人,或者教会某些团体的领袖,那么很有可能用自己的状态套用到他人身上,将其他牧者应该有的休息时间都给剥夺。至少,今天中国教会牧者群体里,没有双休日,没有年休,是一个普遍的事实,更不用谈效仿海外牧者的“安息年”了。

 

也就在同时,我们也发现费兰度所说的“不愿意让其他人来分担责任”的例子也普遍存在。曾见过一位能力很强的牧者,所有事情都自己亲力亲为,且伴有完美主义的倾向,随时能够提出同工们“不达标”的例子,导致同工们的服侍很有压力,也大大打击了他们的服侍热忱。

 

费兰度指出我们今日教会的普遍现象,就是“我们所受的压力,很多都是不合乎圣经教导。”他也指出合乎圣经的压力“主要来自对他的人爱,而非来自对成就的恋慕。我们一旦与人紧密的同心同行,以致要分担他们的重担,就必然会面对这种合乎圣经的压力。

 

这显然给予我们一个反省的标准,提醒我们要分辨自己所有的压力是否与不守安息日有关,是否与激烈的竞争有关,是否与不愿意与人分担重担有关?从圣经看,许多圣徒同样承受压力,甚至连耶稣也承受压力。试看耶稣在客西马尼园那如血点般的汗滴,试看祂那与人性斗争的祷告,祂所承受的压力一定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却是合神心意的。

 

保罗也曾真诚表露自己的压力说:“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后1128-29)保罗成为我们合乎圣经压力的榜样,他承受的压力正是我们需要去承担的。这种的压力,离不开的是为失丧灵魂的痛心和对软弱信徒的痛心。这种压力也要成为我们的动力,负起使命、为主尽忠。

 

201778日星期六




注:图片取自网络


更多文章:

牧者需要为信主之人而痛心?

初入工场的传道人必须认清20个事实

致新一届神学毕业生的9句话

不要小看你的影响力!

谁可以成为信徒的遮盖?

【布道文】神必成就美好事

网络时代,请留意你的属灵肥胖症!

一念之差,你将落入成功神学的陷阱!

我什么都不缺,为什么还要信耶稣?

其实,耶稣可以不上十字架!(附音频)

我们追求成功,但不接受成功神学

功利主义带给教会三个方面的危机

耶稣的一生如何诠释“成功神学”?

“有时候,上帝真的不管用!”

得祝福或咒诅在乎你自己

苦,是人生必要的功课

听从,是蒙福的第一条件

“基督徒是不会失败的!”

面对“粉丝”,耶稣怎么做?

【基督徒必读】成功神学已经过时了!——基督徒当有的真信心是什么?

基督徒特有的金钱观,落伍了?


欢迎关注:丰盛“书”房,为个人原创作品平台,您可以阅读到感兴趣的文章,包括讲章、灵修默想、婚姻家庭、亲子教育、教会历史、口述史采访、基督教教育、信仰随笔等。可以直接点击下图,识别二维码。 

elishachen2013

丰盛“书”房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你是否愿意跟我一起去完成或者帮我完成这一趟蒙福的旅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