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一村一故事 记录八闽大地的日新月异

张福财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21-05-28

“村居环境越来越好,村民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农民日报》福建记者站站长蔡茂楷向记者描述着他所看到的小康生活的福建模样,在参与“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中,蔡茂楷把视角聚焦在了一个又一个乡村变迁故事。


小成本打造“网红村”





蔡茂楷有16年“三农”报道经验。这期间,他几乎踏足了福建每一个县市,曾写下《福建安溪县:以茶增收促脱贫》《福建长汀:用好传家宝 老区喜脱贫》《福建大田:整出新村居,促进新发展》《闽西武平——一粒果撑起产业扶贫一片天》等报道,一路见证并记录着八闽大地的日新月异。


《农民日报》福建记者站站长蔡茂楷寄语本报读者



对福州这座城市,蔡茂楷更是如数家珍。此次采访地之一的福州晋安区九峰村,蔡茂楷已来访数次,“一年一个样,一直在变化”。


在九峰村村民陈建林的记忆里,从前的村子是“路不像路,村不像村”。而现在的九峰村建成美丽乡村,旧貌换新颜,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吸引了不少休闲游的百姓。


完成这一蜕变,九峰村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但九峰村最吸引蔡茂楷的还不是它的发展速度。“花最小的成本投入,有显著的成效。”蔡茂楷说,福建有1.4万多个村子,但是在发展上有极大的差异,如经济发达的泉州可以大刀阔斧大步走,而对于南平、三明等山区来说大投入大建设是不现实的,九峰村把每一笔建设经费用在刀刃上,小成本实现了崛起,经验值得推广。


蔡茂楷将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汇成了一篇《轻施粉黛俏新颜——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九峰村变迁记》,从乡村整体规划、环境整治、公共文化、村财政利用等角度道出了九峰村工作的秘诀。蔡茂楷认为,拥有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乡村迈向小康生活的必备条件之一,九峰村从一个交通闭塞、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偏僻山村变成美丽乡村便是这座村庄小康路的开端。


“特”文章成就幸福村





给蔡茂楷带来惊喜的还有福州连江县梅洋村。


梅洋村因梅得名,植有梅花、樱花、桂花等观赏性植物,其中梅树近两万株。梅洋村精准定位本村特色,打造了特色梅花文化,擦亮“梅”名片,举办“梅花文化节”,推出徒步上梅洋、自行车爬坡赛、夏日背包客等一系列主题活动。


采访团走进梅洋村采访“姐妹乡伴”乡村创业团队。朱丹丹 摄



采访团走进梅洋村后,蔡茂楷颇感意外。“这个村子只做了一件事就实现了脱贫,即把村子特色文化最大化挖掘,主题鲜明。”


蔡茂楷告诉记者,梅洋村在去年通上公路,通路后村民抓住梅花这一特点,开发了梅花系列产品。采访中,蔡茂楷看到了梅洋村的“姐妹乡伴”乡村创业团队正在直播带货,制作梅花酥。


通过制作经营梅花酥、梅花糕、梅花蜜、梅花酿等梅花系列伴手礼,梅洋村从2019年年底至今,伴手礼销售达30多万元。“姐妹乡伴”成员由最初的5人发展至近40人,家庭主妇摇身一变成为乡村创业合伙人。


因地制宜,培育出一个村庄的经济支柱产业,让村民不用外出找营生,安居乐业,这是蔡茂楷眼里梅洋村的小康生活。梅洋村的模式也让他想到了十几年的媒体从业经历,作为一名“三农”记者,要不断深入基层,站在农民角度为农民说话,对于每个选题要善于抓住小切口,也能实现大突破。


书香环绕变宜居村





永泰县是福州市唯一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脱贫摘帽路上,该县针对不同贫困村、贫困户精准扶贫。其中,嵩口镇以打造8个产业联盟的形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2017年,嵩口镇21个村(居)3.2万人全部实现脱贫。


跟随采访团来到永泰县月洲村,蔡茂楷参观了张元干故居、月溪花渡图书馆等地,了解到永泰乡村旅游发展、宜居环境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扶贫攻坚等情况。


月溪花渡图书馆被外界称为最美乡村图书馆,是福建省月洲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与晓风书屋合作投资建设的乡村公益图书馆。在月溪花渡图书馆内看向窗外,蔡茂楷感到心旷神怡,月洲村完美地将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融合在一起,这一点深深地吸引了他。


一座图书馆对于一个村庄有怎样的意义?让当地村民和孩子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拥有舒适的读书环境以及高品质的书籍,平等地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是月溪花渡图书馆创始人袁晓龙的初衷。


月洲村让蔡茂楷看到,农村小康路在有舒适环境、稳定收入的情况下,文化小康也不能掉队。在图书馆的滋养下,月洲村村民有了充分的文化享受,心态越来越平和,笑容多了,素质不断提升。


蔡茂楷还是此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农民日报》福建采访组的队长,他与两名前往宁德的同事共同策划了全媒体展现福建小康画卷,已在微博、抖音、三农号等平台发布《福鼎白茶:一片叶子富一方》《连家船民上岸奔小康》《从“揭锅难”到“乐开颜”,“中国扶贫第一村”的逆袭之路》等视频报道,让大众可以全方位地看见福建小康模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是农村。蔡茂楷说,作为《农民日报》的一名记者,他在一次次的采访中深切感受到福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年年增长,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注农村、农民是不变的责任,未来,他还将持续关注农村建设,说农民话。



(责任编辑:刘一文)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留下中国减贫事业的历史底稿●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西海固不再固守贫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讲好第一书记故事也是宣扬扶贫政策●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第一书记笔下的山乡巨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潍坊风筝搭档《王者荣耀》背后的非遗版权保护●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昔日作家笔下贫困村如今变“元宝”●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如果小康有颜色,或许就像龙安柚的金黄●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乡村图书馆:留住乡愁,种下希望●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到处都有可写的脱贫故事●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90后”记者探寻湖南小康发展路●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山水田园氲书香  一起来看浙江诸暨的“枫桥经验”●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这是一条不能错过的新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串”起乡间故事     “绘”出陇原巨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头号主播“鹅书记”●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圈”出幸福生活    “逆”出乡村新颜●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阳光的老乡  实在的小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汪文汉:既是记者又是帮扶

最近更新了微信版本的人,大家很难在杂乱的消息列表里找到我!
其实只要简单的几步操作,将我置顶起来——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微信矩阵

↓看看更有针对性的细分领域↓

版话儿

版人版语

传媒瞭望

发行观察

广电家

好书品读

印业独家

中国农家书屋

中国出版

↑喜欢我,就点开二维码图片并识别我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