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过去了,“武汉孕妈支援团”的志愿者仍然在陪伴

张馥兰 南都观察家 2022-04-22
作者:张馥兰
全文2900余字,读完约需6分钟

在三月,很多产妇都是在晚上,甚至是午夜之后开始出现见红和破羊水等临盆症状。她们会问,这是要生了吗?现在要去医院了吗?有没事?

迈入四月后,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对于受灾最严重的武汉地区,对于这儿的人们而言,是另一个漫长历程的开始——修复心理创伤、重振对生活的希望。

从1月25日成立“武汉留守孕妈支援团”至今已经过去六个多月,团队里的志愿者们依然在持续为武汉孕妇服务。

在武汉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因为大量感染的病患让医院系统不堪重负,各大医院开始优先集中收治新冠病人,甚至连专门的妇产科医院也不例外。此时,另一特殊的群体——武汉孕妇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她们进行产检乃至寻找医院生产都困难重重。1月25日,志愿者海豚在微博上看到武汉孕妇的求助,随后成立了“武汉留守孕妈支援团”,支持救援留守在武汉面临种种考验的孕妇们。

我在二月底进入“武汉孕妇群”,当时,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段已经过去,妇产科医院等也开始逐步恢复正常门诊和医疗服务。最糟糕的情况看似已经过去,但“武汉留守孕妈支援团”仍然坚持陪伴着孕妇们。

我看到发生在那里的喜怒悲欢,理解到在隔离时期孕妇们凸显的各种问题,也看到志愿者夜以继日的专业陪伴和照护……这些这让我意识到,善用现代信息技术,远程的陪伴亦可保持专业,亦能充满细腻和人性化。

▲ 武汉孕妇就诊指南。

▌专业支持:远程陪伴的细腻和人性化

“武汉留守孕妈支援团”最开始是五人小组,如今已经逐渐发展成有几十名志愿者参与的专业组织。我主要聚焦于她们在“社群支持组”里所做的工作,社群分为三类,支持不同的人群,分工细致——预产期超过1个月的孕妈、预产期在1个月内的临产孕妈、已经刚晋升为父母的新爸妈。每个群组里都有专业的妇产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和志愿者,志愿者大部分都是有过生育经验的妈妈。

为什么要分成三个群组?如果说孕妈是有特殊需求的群体,那么预产期在1个月内的孕妈便是特殊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临产的她们身体上的不适更加明显,心理上更加敏感,更有特殊陪伴和照护的需要。而孩子诞生之后的孕妈更加需要丈夫等家人的陪伴和支持,在养育孩子上更需要父母双方共同承担责任。所以在已经生产的群里,会增加“新爸爸”这样重要的角色。在普通孕妈群的孕妈,在预产期只有1个月的时候会被拉进“临产期群”,而在临产期已经生产了的孕妇,随后就会加入“产后新爸妈群”。这样的分组和过渡非常细腻,如今三个群组已经有超过1000名孕妈。

每当有新孕妇进群,就会收到管理员的通知,包括进群的福利和要遵守的规则,规则里提醒:除了紧急事务处理和个别医疗问题跟进,群管理员或其他志愿者不会私自加孕妇微信。进群后,我看到有孕妇因为私加其他孕妇发广告被投诉,收到管理员“警告”,说第二次出现这种情况就请出群。

因为武汉封城的特殊原因,有些接近临产的孕妈和丈夫在这段时间里也分隔两地,但后面通过申请总算有些是可以回来了。但其中有一个孕妇的丈夫是军人,即便是孕妇在临产的特殊情况也没法回来。管理员就主要提出加对方好友,有需要可以及时联系上。

她们为孕妇特别制作了孕妇防疫手册和安心待产手册,主要包括产前和产后防疫、心理抗疫、宝宝防疫、感染或疑似感染孕产妇须知等章节;并整理在线问诊和心理支持的网络资源,和孕妇共享,群里也有专业医师和志愿者分时段及时解答孕妇们提出的问题。

▲ 孕产妇防疫指南。

从三月份开始,支援团陆续在普通孕妈群和产后支持群开展了相关的在线课程,包括针对孕妇的母乳喂养、分娩准备等课程,以及针对新爸妈的绘本、诗歌和童谣的分享活动。


▌24小时陪伴:陪伴午夜后孤独无助的孕妈

从二月到四月的这段时间里,三个孕妇群里几乎每天都是几千条信息,几乎24小时有人在聊天。因为特殊时期隔离在家将近两个月,无法定期产检,不能有更多亲友陪伴,孕妈们的孤独无助和焦虑经常在聊天文字中洋溢出来。每每发现有异常情况就会在群里询问,志愿者也总是在第一时间给出专业回复和提供参考数据。因为很多志愿者有过怀孕和生产的经验,她们经常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安慰孕妈,安抚她们焦躁不安的情绪。

临产群基本上24小时都有志愿者轮流在线,提供陪伴和支持。在三月,很多产妇都是在晚上,甚至是午夜之后开始出现见红和破羊水等临盆症状。她们会问,这是要生了吗?现在要去医院了吗?有没事?管理员和志愿者们会很及时地告诉她们不要怕,她们就陪伴在左右。对一些流露出紧张情绪的孕妇,她们会发给她们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整心理的内容。

三月某天接近午夜,同时有两个孕妇出现临盆症状,从出现症状到收拾东西,直到去到医院的路上,她们都会在群里询问或者告知最新情况。在特殊情况下,这种远程陪护突破了困境,也传递着温暖。

记得有天晚上凌晨三点多,一位管理员本来已经结束值班去休息了,后面却又忍不住询问到了医院临盆的孕妇情况如何。她说比自己当年生孩子时还要紧张。

3月12日这一天,有6名孕妇在先后群里报喜,有6个小生命在这不易的时期里坚强地降临了人间。


▌互助平台:妈妈们的守望相助

支援团队为困境中的孕妇们开辟了一个的安全空间,提供了疏解的渠道。这是一个专业人员和志愿者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平台,也是孕妈们守望相助的地方。

在特殊时期,被困在家、缺乏产检、缺乏安全感的孕妈们是最能相互理解的。她们也经常在群里交流关于怀孕方面的经验,比如剖腹好还是顺产好;月子中心没有开门,家人没在身边怎么办;买奶粉买什么好;现在医院的情况;去医院出小区需要什么手续等等。

到了医院做产检的孕妇则会分享在医院的产检照片、详细就诊流程和注意事项,一有关于孕妇新的政策调整信息也会及时在群里共享。

已经怀二胎的孕妈和有生育经验的志愿者们也会谈到生育过程的不易。

“我的孩子生出来七斤,还是顺产的,生出来真要命。”

“我的孩子在肚子里闹腾了几个小时一直不肯出来,后来医生让我站着生,你能想象吗?我都已经没力气了……但没有其它办法。”

“我都剖腹两天了,现在伤口还很痛。”

“我感觉快死了,一枪把我枪毙了吧。”一个在产房一直难产的孕妇发出了绝望的话。

“不要怕,我们陪着你。”妈妈们纷纷发出了鼓励的话。

有一次,一位准爸爸陪准妈妈去医院生产回来后,写了一篇详细的就诊指南,把疫情时期复杂的诊疗过程与孕妇们分享,群里一片赞扬。与此同时,不少孕妈说怀孕期间自己的老公照料不够,如果她丈夫也能像文章的新爸爸那样认真体贴就好了。面对身体变化和未知的惧怕及激素分泌变化等原因,孕妇们的心理状态会显得比较敏感,可以看出,在这个过程中,在特殊时期孕妇们很多的陪护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灾后重建:细水流长的支持

迈入四月后,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对于受灾最严重的武汉地区,对于这儿的人们而言,是另一个漫长历程的开始——修复心理创伤、重振对生活的希望。而且武汉很多小区目前仍然处于十分严格的管控阶段,武汉孕妇们的心理状态依然不容忽视。

有心理专业背景的“武汉留守孕妈支援团”深知这一点。所以即使在武汉逐步解除封城政策之后,她们依然选择继续陪伴孕妇们。孕妈群里的消息也依然热闹如昔。

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无穷的远处,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不再是一口号,而是一天天的陪伴。现代信息革命实现了远程的“在场”,成为真实的陪伴和关切,真正利用信息科技向善,实现远程救助,加深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3月15日晚上,发起人海豚在产后支持群里语音分享总结了过去两个月的工作,她说,我理解你们的辛苦,我知道在特殊时期夫妻会容易增加摩擦和矛盾,家庭暴力也会增加,我们会继续陪伴你们。

随后,她的同事在群里分享了一些儿童诗歌,其中一首叫做《摇篮曲》——

愿你永远健康
自由快乐成长
愿你永远善良
像那星光一样

*本文已加入“留言赠书计划”,优秀留言将有机会获得《幸福:追求比得到更快乐》(中信出版集团)一本;武汉孕妇就诊指南:http://yf.shcnwl.cn/#/;孕产妇防疫指南:http://yf.shcnwl.cn/#/FrontCheckIndex?preid=prev1_01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文章

疫情防控:程迈教授回国记儿童情绪梳理“渐变色”健康码美国疫情观察IIIIIIIVV回国物资捐赠救助网络“完美病毒”医生日记
社区参与:保护江豚成都义仓云南勐腊河边村社工的起源流动人口社区发展悖论政策倡导社区知情权北京“四环游戏小组”广州“蓝欣公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