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回顾|陈克希漫谈晚清民国旧书收藏经

『旧时月色  新派书香

这是我们为您备的第531次推送

12月6日,受深圳市收藏协会和深圳尚书吧邀请,著名版本鉴定专家、上海图书公司古旧书刊首席标价师陈克希先生在南山书城向深圳市民分享晚清民国老期刊、旧平装书之收藏。在此,我们选取讲座部分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


分享会特邀资深媒体人、《晶报》总编辑胡洪侠主持。



大侠老师一开场便调动了活动现场的气氛。


你们能把陈老师请来,很厉害!

我们深圳收藏协会、尚书吧能够请到陈老师,我觉得真是很厉害。

我们参加第六届私人藏书展的藏书家、书友也很厉害,你们竟然敢把陈老师请来。

收藏界对陈老师是爱恨交加,“爱”是说,有个疑难问题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要是鉴定本书他都知道。我们有一句话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这次才知道有一行叫做首席标价师,首席标价师就是标价这个行业的状元。所以说,我们对陈老师真的是很爱。但是也很“恨”,因为你想想,陈老师如果把旧书刊市场过一遍,我们哪里还有漏可捡的,他把价一定,我们哪里还能买得到便宜的东西呢?



这个书社的功劳非常大

陈老师的祖辈创办了“群益书社”,群益书社这么一说,大家可能还不太清楚,但是这个书社的功劳非常大,书社出版发行了一种杂志,这个杂志在近代中国史上是属一属二的,他要当第一就没人敢当第二的一本杂志,是最有影响力的一本杂志,没有之一。有没有人大声说出来这本杂志的名字?

哦,这小伙子你怎么知道的?这小伙子太厉害了。小孩竟然知道《新青年》!我觉得你们陈爷爷也很高兴,这本《旧书鬼闲话》毛边本先送给你,陈老师的签名本,要好好珍藏,一会请他写上你的名字。他们陈家就是《新青年》的出版发行者。


大家最该读的一篇文章是《书祭》

陈家有一个习惯,每年大年三十晚上要祭拜书,这个风俗一直到现在由陈克希先生继承下来,坚持每年还在祭拜。从他的祖父、他的父亲到他这三代人每年大年三十所祭拜的书是什么书?这里边有很多的故事,能拍一个史诗级的电视剧。

他的祖父会祭拜什么呢?会祭拜他们自己家上海戏学书局出版的最有名的,属于他们家的饭碗级的优质存量出版物——《平剧汇刊》,这是他们家的生存根本。所以说每年三十都会祭拜。

到了现在,陈克希先生从北大荒回来,进了上海书店,重新把自己家祖传的家业《平剧汇刊》配齐一套继续祭拜,他已经主持了很多年祭拜仪式了,祭台上会出现什么书,都是有讲究的。所以说,陈克希先生他们家是这么一个为近代中国文化事业做出过贡献的一个家族。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

陈克希先生从世界上第一份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1815年创刊)和第一部中文洋装书《五车韵府》(1819年出版)说起,历数晚清民国时期多种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老期刊和旧平装书,信手拈来,引人入胜。





世界上第一份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我先讲这本杂志《察世俗每月统纪传》,这是中文最早一本期刊,1815年在马六甲创办,主要人物是一个传教士马礼逊,他是英国布道会基督教系统的,他是派到中国的第一位传教士,是个中文通,他在广州学的汉语,后来到广州十三行,十三行是做什么的呢?做买卖,当时东印度公司跟十三行做买卖。广州当时不能传教,把他撵走,他就跑到马六甲做这本杂志,他后来又找米怜做,米怜承担了主要工作。



还有第三位,他是中国人,是广东人,其实当年广东人贡献很大,无论从经济或者后来的辛亥革命,广东人了不起,我这次到深圳来,觉得广东人有一种劲头,他叫梁发,他是第一位他们带出来的传教士,他做牧师。他是第一位做牧师的中国人,他老婆是中国第一位女信徒,梁发本来就是个雕版工人,搞印刷的。马礼逊让他到马六甲去,并不是做刚才说这本书的,是做圣经排字,后来出版这本《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的时候,他就参与了这本书做编辑了。


还有一个英国人非常重要,麦都思,他也参与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因为米怜寿命很短,劳累过度,积劳成疾。麦都思是后期的主编。他还在上海英租界西面,就在福州路、广东路跟山东路之间圈了30亩地,建立了“麦家圈”,里面办教堂、学校、医院,最重要的是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印刷所—墨海书馆,非常有名,对带动中国的出版业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最早的杂志,还有其他很多很多,我就介绍了这四个人,后来还有什么《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特权撮要每月纪传》,因为每月统纪就是察,观察的察,观察世俗,把字拆开来,理解为观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第一部中文洋装书《五车韵府》

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的《五车韵府》,第一本中文洋装书,其实是一本汉英字典,1819年在澳门东印度公司出版的,这本书我有幸收到了,现在还在上海图书公司库里面,把它压库,密不示人。 如果收藏朋友看到我刚才说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五车韵府》,别犹豫,价格高一点,高于市场价也买。因为供需关系以后肯定是不得了,藏在手里奇货可居。

陈克希先生具有丰富且独有的古旧书店从业经历,几十年在故纸堆中摸爬滚打,让他对古旧书刊练就了一双法眼,国有文博单位及私人藏书家常常邀请他去鉴定估价。因此,陈克希不仅经手过各种珍贵古旧书刊,而且熟悉这些书刊出版背后的书人书事,瞬间让听众身历其境,如触实物。



讲座中,陈克希先生结合正在举办的“陆离光彩——2020深圳私人藏书联展”,介绍了道林纸、连史纸、玉扣纸、土纸等纸张的优劣特点以及初版本、套印本、石印本、内部本、编号本、毛边本、自印本等版本知识,并分享了自己多年的鉴定心得经验,让书友直呼过瘾。




互动问答



Q: 陈老师,我也是收藏爱好者,石印本参差不齐,我们应该注重哪一方面,如何更好地收藏石印本?

A: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石印本好在哪?它把很珍贵的书通过石印形式印出来,印刷量很大,以前用木板印书有限,石印本在推广优秀文化方面是一个很大贡献。

但石印本也有一个很大毛病,为了节约成本用油光纸,这是纸张里最劣的纸,很薄很脆,这类纸即便是印刷很好的内容,也不值得收藏。还是要白纸,内容要好,这两个原则。反正每个人收藏的方向不一样,看个人喜欢。


Q: 陈老师,很高兴,因为以前也在群里面看到过您,订过您的书,还订过您的两页笺纸,在湖南的一个群里面。有一个问题困扰我,有一种技术就是影印。在我的理解上影印这种技术,近代才会有,但是现在有时候看书的时候,康熙朝的时候也发现有影印书,我一直没闹明白,那个时代的影印技术到底是是一种什么样的?

A: 其实当年影印技术还没有发明,还没有影印技术。所谓当时的影印就是描摹影写过来,这是非常珍贵的本子。影写本,就是把以前好的本子重新刻,完全照原本,找好的刻工,重新印。当时影印技术还没有,是国外传进来的。影印技术其实跟照相技术有关,当时压根没有照相。其实就是非常好的刻本。



签名留念





【欢迎扫码联系订购陈克希老师签名钤印本】


感谢您点“在看”,分享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知道我们

历届私人藏书联展

2020深圳私人藏书联展来了!

伍文弄墨—2019深圳私人藏书联展

书肆拾香—2018深圳私人藏书联展

书山有路—2017深圳私人藏书联展

一纸钟情—2016深圳私人藏书联展

深处书香—深圳古旧书收藏爱好者联展

尚书书架·签名本

刘小枫吴格沈津林章松韦力吕敬人徐俊沈昌文俞晓群张卜天阿来王小波李银河莫言余华薛冰黄子平龚敏李长声李连江孟晖胡洪侠陈子善蔡澜唐克扬梁二平|杨争光李辉|方继孝 | 薛忆沩 | 许石林葛亮南翔南兆旭

胡野秋|李传新邓康延姚峥华王鹏阎焰涂睿明陈鲁豫……


文化活动

郎静山摄影原作展宁成春书籍设计展习新研旧—深圳藏书与著述成果展|寄梅堂藏二百年来藏书家手札展|潘耀明讲座:金庸与香港文学|梅节先生九十寿诞纪念论文集《寒梅著花未》出版座谈会|博物馆导览|戊戌年尚书吧回眸|己亥年尚书吧回眸|......

尚·饮

中国茶葡萄酒|风味苏打|咖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