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用照片留下30年来最拼的一群人! | 他们为什么要摄影Vol.15 罗更前

2016-03-20 快拍快拍网




他们为什么要摄影 Vol.15
罗更前



罗更前(1950—  )


罗更前,资深体育摄影记者,新华社摄影部体育新闻摄影采编室主人。从事摄影工作26年,曾采访过三届夏季奥运会、两届足球世界杯、两届冬季奥运会、三届亚运会,有着丰富的大赛采访经验。罗更前的个人体育摄影史也可以看作是变革时期的中国体育摄影史。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罗更前陈小波之间的谈话。




和大罗说话,我不能插话,他思绪缜密,而且手舞足蹈,我只恨不能拿录像机把他的动作表情录下来。也难怪,大罗的人生故事中有一段是侯马市宣传队相声演员。为了完整性,这篇我采取了和其他访谈不同的形式。就让大罗尽情地、不打磕地说吧!——陈小波




从区乒乓球亚军到草原上的马倌


陈:大罗讲他少年、青年时的故事,讲了整整两个下午。讲的时候,我在心里暗想:大罗为何成其为后来的大罗啊,早在少年时就埋下了根儿啦!


罗:“罗更前”的“前”是按我们罗氏家谱排下来的,“更前”有积极向前的寓意。叔叔,姑姑家兄弟都是“奋前”,“超前”,“挺前”。在那样一个红色年代,名字始终是和时代一起进步的。


我今天能长到1米86是因为我生下来个人就打,9斤。当时因为难产,大夫问我父亲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父亲毫不犹豫:“当然保大人!”我呢,不保也活了,那大夫真棒!我刚出生时,丑得让人尴尬,每每有同事到家里看望,父亲趁说话的空儿,一脚把放在竹筐里的我踢到床底下。人家都是女大十八变,我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相貌个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的运动天赋遗传于父母。父亲学生时是天津16中篮球队的,母亲曾是天津市少年组跳远冠军。对母亲灿烂过去,我有一段时间保持怀疑,直至后来搬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镀金金属盒,盒盖儿上刻有跳远冠军的字样和母亲的名字,才相信她不是吹牛。那时父亲是天津工学院的老师,母亲是天津工学院图书管理员。


上四年级时,中国乒乓球开始火了。这时出现一个人——天津工学院学生、天津市大学生乒乓球单打冠军。他有些驼背,握拍子的姿势和别人不一样,挥拍动作幅度特大,像抽人嘴巴子。我就是觉得他帅,不但学他的样子拿拍子,还学他穿衣服。连驼背和走路姿势也是从他那学来的。在偶像的带动下,我的球技猛长,小学五年级进了业余体校,六年级拿到了红桥区单打亚军。


上了中学——大名鼎鼎的耀华中学呀,居然会有体育馆!有天早上我听到体育馆有响声,从门缝一瞅,校篮球队在训练,篮球撞击在地板上的声音让全身汗毛都竖起来,那声音简直是享受。我当即找到体育老师要求加入篮球队。


平静日子没过几年,“文革”开始,母亲被剪了头发和父亲一起关进“牛棚”,孩子们变成了“狗崽子”。 1868年9月,我去内蒙乌兰察布盟的四子王旗插队,做了一名马倌。我们队养了五六十匹马。队里把它们交给三个马倌。我们拿的鞭子是用牛皮做的,长一丈二左右,末梢扎着一小撮叫“响尾”的马毛。鞭子一甩起来,清脆鞭声响彻山谷。为了把马鞭打得更响我苦练,不久马鞭甩的游刃有余。喜欢脱离集体的马,只要刚露出脑袋,就在马屁股上狠狠来这么一鞭子。一年后我荣升大马倌,别人每天挣10个工分,我挣14个。


在农村觉得苦吗?想想,没有,挺高兴的。就是一拨人到了这个地方,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吃同住同劳动。你能从中找到很多乐趣,更别说那会儿还谈恋爱了。


我和她同在天津16中,同级不同班。她们班女生特迷我打球。我给她们班吹过一次球赛。女生篮球,裁判没法吹,揪头发、扯衣服、脚下使绊子。她运球不稳,被对方抄走球,就拽人家衣服,我吹了裁判号,她一下愣住了,神情、眼神,活脱一“傻丫头”。之后,我便开始留意她。60年代骑车上学的人寥寥无几,尤其是女生,她经常骑辆飞鸽女车,齐耳短发,那身紫色带着杏黄方格衣服至今记忆犹新。我们知青点起先四男三女,要恋爱,注定有个男的没戏,我自告奋勇——弃权。后来又补进两个女生。我乐了:“傻丫头”来了。






中国十年动荡,

送我一段五味杂陈的经历


陈:罗更前初二进了天津篮球业余体校。初三时个子已经长到了1米81,双臂伸展有1米90,他的教练 “坏”招特多,也恰恰是这位教练让他领悟到篮球绝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运动。球场更像是将心理战术运用发挥到极致的战场。


罗更前享受篮球,他自认为是篮球高手,说起篮球眉飞色舞。听他说篮球,足见他的个性、智慧和生命哲学。别人用胳膊、腿打球,他用心打球、用脑子打球。


好几次我问大罗,如不做摄影记者,你最愿做什么?他回答从不打磕:“女篮教练呗!”“为什么是女篮?”“女的听话,自我发挥就少,体能、个人能力差距相对不大,因此在比赛中体现更多的是教练的意志和智慧。女篮教练好比是一只猴子领了一群羊,男篮教练就如同一只羊带了一群猴子。”


后来,大罗把打球的智慧全用到了职业生涯中。斗智斗勇,乐此不疲。他常说:动脑筋的事做着才有意思,思考是一件让人很舒服又值得享受的事情。


罗:篮球与我一生结缘。在我人生最为动荡的十年,篮球与我如影随形。有的人喜欢一个人跑跳,篮球需要球员精诚合作。我这人团体意识超强,单挑不是我强项。不管我带一个队还是团队一份子,我能顾全大局,不计较利益得失,还能为集体献策献力。我在农村、部队、大学、单位打球,都是球队灵魂。这不是我有过打篮球的经历,而是我能使球队具有凝聚力。我很早就有球星意识,篮球是众多女生追捧的比赛。如果球场外有自己喜欢的女生,我的比赛就更具表演性了。用“漂亮”来形容绝不为过。把手中的球非常理的出牌,往往是球场上意外的风景。我们有时说一球员不会打球,那是他不够聪明。任何体育比赛除了拼体力,更重要是靠脑子,球场上与对方眼神对视刹那,结果常常是“狭路相逢智者胜 ”。


中学时,我被河北青年队看上。父子间平生第一次谈话到凌晨两点。父亲希望我不要脑袋发热错失上学受教育的机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父亲一贯宗旨,没有知识将来如何在社会立足?父亲给我指了两条路:要进专业球队,可以,除非八一队或国家篮球队;如果非要走体育这条路,那考体育学院,其他选择不做考虑。


最终我没去专业队,继续读书。当奔着目标奋力前行的时候,文革开始,一切常理都没了。


意想不到的是,在那个无政府主义泛滥的年代,我所钟爱的篮球却大喇喇地充当了主宰我命运的重要角色。先是被山西侯马青年队相中,使我从一个内蒙插队知青转眼变成了商业局职工。后来又被38军的“球探”把我“偷”到部队,对我这个社会地位低到冰点的“狗崽子”来说,真是做梦都不敢想!军装!帽徽!领涨!神奇到头了!我拼命表现,从师球队打到军球队,又从军球队打到北京军区队,荣幸地参加了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谁知就在这次运动会上,被侯马市的观摩团发现了。官司打了将近一年,我又回到侯马。此时极度失望的我开始产生逆反心理,先是蓄须抗议,一如曾经的梅兰芳。一个讲究连衣角都要规整的人,留胡子是很难受的,胡子太长扫在胸前,使我的睡眠很糟糕。蓄须不成就琢磨着搞垮青年队,搞垮就能离开侯马。怎么搞散很容易——输球。搞散球队的计划进行顺利,我扮演自命清高的角色,每每有了球不传队友,队友负气,球队自然离心离德,哪还有赢球的份儿。既然是计划好的,肯定不能让领导看出来破绽,拿球进攻我还特别认真,特卖力气。投球不进,传球失误,借机挑衅。名震一时的侯马青年队像中了毒,逢球必输,我们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的闹剧。球队搞散了,我是重要嫌疑犯,他们说要把我养到40岁,看那时谁还要你去打球。被“包养”期间,我生怕自己堕落,就找人学吉他、下围棋、练书法、画素描,琴棋书画真是消磨时间的好东西。对了,那时为了使自己振作起来,我大胆地跨入了文艺界——说相声,没想到一炮打红,成了侯马市文工团压轴戏,一次次返场。


1975年10月,我终于用一纸辞职报告攻破了侯马市的最后防线,辗转到天津港务局做了维修站车工,其实还是打球。但我喜欢车工,那是一门手艺。在我爱人心目中我应该当外科大夫,我的针线活做的比女生还好,缝缝补补绝对一把好手,手够稳。可我不喜欢外科,如果我要做大夫就做内科或是中医,判断病情,分析病理。


1968年到1978年整整十年,中国动荡,送我一段并不短暂的五味陈杂的历程,做农民、当工人、经商、服役,丰富的社会角色我一个也没落下。社会大学,是我的无形资产。






考上大学,自己不给自己机会,

连憧憬未来的资格都没有


陈:恢复高考第二年,进了南开大学,大罗闻着教室的味儿了,激动啊!特为自己抓住这个机会而庆幸。班里同学大的35岁,小的16岁,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大学重要景观之一。大罗精力旺盛,分秒必争,学习、打球、跳舞、爬山什么也没落下。


罗:没有打专业队是福是祸,后来才说清楚。1979年我上了南开大学中文系,时年28岁。要说能考上大学,一要感谢父亲自小惟有读书高的教育,二要感谢耀华中学的老底儿。当然,每天自带小板凳到塘沽中学上补习班的精神也是值得骄傲的。


语文卷子发下来5大张,一字铺开,和手风琴似地。父亲说,不管考什么,会的东西一定百分百做对,似懂非懂的要靠耐心。有一道题到现在都记忆深刻,一道填空题。大概原题是“毛主席辞世以后,某某久久( )立窗前,心中沉沉的哀痛在屋里盘( )不去……”,第一个空很容易,“伫”立,第二个空想了几个字都认为不合适。下了考场,问同学怎么填的,同学说应该填“盘算”。最后成绩出来,自信语文考90分的他被毛主席“盘算”一把,分数只有28分。我的分数迎风飘展80分,上了南开大学中文系。


很多知青错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结婚生子而放弃高考,怕考不上丢人。我是试过以后才去想结果的人,自己不给自己机会,连憧憬未来的资格都没有。


进入大学,以我的篮球技艺稳坐4年篮球队队长,率领球队拿了4年的天津市大专院校冠军。我还是全班的交谊舞教练,我跟着77级的学长学,学后回家自己悟,步子走明白再教同学。不是自夸,舞蹈老师我做得也很合格。


大学给我最多的就是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我爱人问,说中文学什么东西啊,我说学鲁迅、郭沫若、托尔斯泰啊。她说,是不是就是这些人来拼成一个史。我说:对对对!对对对!


毕业时,学校希望我考研究生,不仅仅是可以留校再打3年的篮球,招研究生的老师也看上了我。这时,新华社的通知到了。







一个人的世界杯


陈:新华社前前后后都可以省略,这里重要表的是大罗的世界杯。从这儿可以看到新华社给机会,而个人是如何把握住机会,让自己获得更多机会。

1994年,大罗一个人被派往美国报道世界杯的时候,他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什么是冷、什么是饿、什么是孤军作战了……


罗:进新华社,我先到刚成立的《瞭望》当文字记者。但当摄影记者的心根本没死。当时袁苓是《瞭望》的摄影组组长。袁苓是战地记者,我很崇拜。袁苓50年代被派到前苏联学习,还写了本关于体育摄影的小册子,成为最早的体育摄影教科书。我到瞭望,想干摄影。袁苓说:“你想好了,来这儿,首先要做图片编辑。图片编辑是有能耐的人不愿意干,没能耐的人干不了的活儿。再有一个,摄影地位不像你想像中那么高。新华社对摄影还是没有重视到这个程度。摄影能够被人重视,就靠你们这些志愿军。就是明知道摄影是这样的位置,还愿意为他献身的人。”听了袁苓老师的丑话,我反而下定了决心。


在《瞭望》先干文字,后干摄影,这期间,当编辑、做策划、拍照片,走近当时社会上已经站在前沿的摄影者,大概有3年时间,我的摄影开始上道了。1987年,一张《两弹先驱王淦昌》、一张《中国先锋郑海霞出场》分别获得当年全国新闻摄影评选银奖和铜奖。1993年,我打球打断了跟腱,卧床休养时写了篇文章《体育摄影魂系何处》,正版登在《中国摄影》报不久,我调到新华社摄影部。当时的摄影部,只有胡越、官天一、程至善几个人搞体育摄影,还没有体育采访室。




1994年一天,副主任林川把我找去:“大罗,英语怎么样?去世界杯吧,就你一个人。”我楞了一下,赶快答应。我这外语,吃喝拉撒睡没问题,走不丢。但到了美国,感觉自己被扔大海里了,遭遇热、冷、饿等等窘境。开幕式那天,芝加哥40度高温,为了有好位置。我排队两小时,等两小时,开幕式又两小时,整个人都热傻了。球赛开始时,人已晒晕了,矿泉水供不上。我旁边一个女的,“咔”拿出一瓶水,说:“half,”——一半儿。我“咚咚咚”喝了一半。她估计也没见过我这样的傻子,那么早来干嘛啊。


挨冻。从华盛顿到波士顿坐8小时火车,夜车可以在火车上睡,没想到火车空调太好,美国人真不吝钱。冻得我根本就不敢睡,睡了就冻病了,可又困……旁边一女黑人,带仨孩子,她找人要了毯子把孩子放毯子里,一二三并排着。孩子把毯子蹬开,睡得满地都是,我眼睁睁看那毯子,心说你不盖我盖啊。最后没敢动,怕起国际纠纷。


挨饿是常事。从达拉斯到新泽西赛场。为了多睡会儿没吃早点。中途倒机都一个人,要排队去买什么就得拿着所有行李,上厕所要占残疾人的座儿,地方大,所有东西都能堆进门里,怕丢。上飞机我饿了,不是饭点儿。要了咖啡加四包糖,灌了一肚糖水。比赛开始,拍着拍着就不行了。人饿的时候,这两块肌肉(两侧腰间)在颤。球一踢到那边,就撑着独角架蹲下来捣气儿,心想可别再踢过来。熬到中场,够呛,要晕这儿了。我想到外边喝水,抽烟,只要过嗓子的就解饱。这时看到过道放四个餐盒,大老美那聊天呢。我背着他们,拿独脚架把盖儿挑开了,里边一汉堡,一薯条,一大苹果。我把汉堡塞腰包,一拉,走了。这时俩香港记者也朝那餐盒去了。直接就掀,老美急了,喊:Don’t touch, my dinner。细嚼慢咽不顶饿,我一整团,“唔”地塞进嘴巴,使劲一咽下,能感受到那东西从嗓子滑到胃里的全过程才踏实。


到决赛,没票。还跟人家急,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一名摄影记者,那时候就会那几句外语啊,说全中国人民都在等我的照片。国际足联那张铁脸:“sorry sorry sorry。”我只好给家里发电报说用法新的吧。不死心,本来来拍世界杯,大力神杯长什么样没看见。幸亏文字记者说有张看台票,我拿着就从旁门左道混进了摄影记者场地。刚弄一座,国际足联发票那人来了,挨个问怎么样啊,舒不舒服啊?有说有笑。我心想,大爷的,要发现了。我赶紧把帽子一压,假装整胶卷。整场比赛我动都不敢动。巴乔点球罚飞的时候,裁判挡着我,可我屁股不敢离一步。


世界杯,反正什么都让你赶上了。一个人的世界杯折腾完了。摄影部主任徐佑珠说,有这碗酒垫底儿,大罗以后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


后来几年中,我参加了四届奥运会,五届亚运会、两届世界杯、一届女足。锦标赛就多了,一次世界游泳锦标赛、两次世界田径锦标赛,小的比赛和牛毛一样多。






打造国家摄影队


陈:2000年,摄影部成立体育采编室,大罗担任体育编辑室主任。这是几代人新华人的梦想,袁苓、陈正青、刘东鳌、胡越、官天一……但是50—90年代,国家体育一年参加不了几次国际比赛,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高,用不了那么多的体育摄影者,更不需要一支队伍。到了新世纪,奥运在家门口开了,大罗把队伍拉起来了。


罗:这事儿我觉得还是慢了,国家体育上的速度比新华社体育摄影上的速度要快多了,咱们已经有点跟不上了。但这个事儿啊,跟我关系很啦,迫在眉睫。我就开始琢磨,新华社体育摄影队的整体实力,怎么才能达到世界通讯社水平。那时候我们肩负着全国体育报道任务。到了2008奥运会,各报都用新华社照片。我们拿出什么样的体育照片给人家?刚成立就赶上了悉尼奥运会嘛,小波,你忘了?当时你是体育室副主任,咱俩搭档,我去了悉尼,后方编辑全交给你了。第二年申奥成功,一阵傻高兴过后,顿时感到了肩上的分量。


当时我们目标很明确,就是以体育新闻采编室为龙头,以分社摄影记者为依托,全力打造一支专业化体育摄影采编队伍。我想2008怎么也要有50个能给上劲的摄影记者,30人守阵地,20人打机动。老记者官天一说,培养一个成熟的体育摄影记者至少得5年,我掰指头一算,来得及!


申奥成功后,新华社投入了较大财力,大大增加了出国采访国际赛事的机会,而摄影记者最需要的就是机会,需要有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老中青帮带,摔打几年,上战场没问题。


在锻炼记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现场编辑队伍。戚恒2002年世界杯报道回来,说老外编辑在看台上,拿着望远镜,哪出新闻,拿步话机一喊,几号几号位有什么情况。站在瞭望台拿望远镜和步话机的,就是大编辑。那时候我就想什么时候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编辑——现场编辑。记者在现场是不写说明的。电脑里呼呼就往里进照片,你知道是谁啊,发什么啊。这就是现场编辑的作用,即拍即传,这边按快门,那边就能收到。编辑要能迅速编辑照片,对现场比赛规则及运动员熟悉,而且外语要相当好。因为抢稿时,是先抢英文。没有英文的东西,怎么能让人觉得你有世界性通讯社的报道实力。


我们招了一帮电脑好、外语好、学什么都学得快的女孩子。为什么啊?男孩你让他坐那儿当编辑他不甘心啊。给这些女孩机会拍照。让她们夺去现场,让她们出国单独执行采访任务,你要真拍成腕儿了,我也乐得落一女腕儿。拍不成腕儿,当个现场编辑总是一把好手吧。说心里话,我爱看她们像假小子似的架着大炮拍照的样子,更爱听她们敲打键盘的声音,“哔啦、哔啦、哔啦”,像炒豆似的,那叫快!从此体育摄影编辑室有了新华社第一批会拍照的编辑,而且是擅长在现场为抢发照片的编辑。


还有更重要的呢!传输技术!光编得快,还得传出去呀。这就必须有戚恒,李岳这样的人,能拍能编还精通传输技术,要紧紧拉住技术的手。我们每次出去,都有技术局工程师跟着,一定让他们做强大的技术后盾。记者的传输能力,编辑的操作能力必须强大起来,拍、编、发,不再是以前概念,是现代化概念的拍、编、发。


2008年奥运会,我们打造的国家摄影队整齐亮相,十几个编辑,65个记者。记者拍,编辑在看台上。从拍摄到签走,几分钟的事儿。


带人吧,不能说每个人都那么细地去带。就和一家有三个孩子,把老大带好了,然后老大带老二,老二带老三,要的是整体氛围。发稿标准摆在这里。法新路透照片都在咱们库里,孩子们天天编法新编路透,眼睛都看高了。这就是新华社的优势。年轻记者会拍照是因为他们看好照片看得太多了,天天看。这是一种熏啊。


这支队伍,现在很多还都是苗子,都不是成品。和Getty, 法新,路透比起来,尖端的人,第一梯队,还是少,整体水平还不够,但前途我看好。现在年轻人,只要他想,只要他喜欢,上手决不像我当时那么慢。现在机会多多了。






体育摄影记者好比觅食的苍鹰


陈: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体育记者?成为一个顶尖的体育摄影记者,该有什么样的素质?大罗心里一本账清清楚楚,他说,我对体育的理解不仅仅是对规则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精神的理解。新华社年轻体育记者个顶个,他们已经在照片上打上自己的痕迹。


罗:不是说身高马大,胳膊腿有多粗,有多大劲儿,就能干体育记者,不是这个。一个人精力充沛,体能好,这只是身体条件,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不仅拍片得好,行动能力、应变能力、大赛经历都很重要。尤其是出外独立作战,自己就是自己的行动指挥,所有事儿都是你自己决定。一个正确决定就会给你节省很多精力,一个错误的决定可能就扔你七八个小时。要有主意、能办事,能公关。


很多人上得慢,我觉得霸气不够,自信心不到位。这个气儿很重要啊。有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摄影也如此,片不惊人誓不休。我要拍好照片,坐在那儿,拍不到一张满意的我绝不会走。


我讲几个新华社体育摄影记者吧——


戚恒拍体育,我说给你两年时间,你要赶上《体育报》赵彤杰,跟他打一平手。戚恒的行动能力,照片灵气,都已经显露出来了。他反应很好,属于技术型。但更重要的他是一个快速反应部队最好成员,是尖刀班的急先锋。让他打个前站,吃住行给你弄得好好的,走哪儿打哪儿,没有他完成不了的。他这人敢想,想了就敢做。他想的比你想得难,你想不到的事儿,他能给你办成。他知道,现场拍的东西怎么用最快速的速度给发出来。摄影部戚恒的出现,把一直以来出去体育部跟在文字后边的局面给掰过来了,文字开始跟着戚恒了。戚恒到美国以后,影像上开窍了。拍的照片越来越好。


2004年雅典奥运会,部主任徐祖根让我列名单,我第一个写的是王岩,我把他写在我前边。徐祖根问,“哪个王岩?”“中央组王岩啊!”“他拍体育吗?”我说他不仅体育拍得好,他什么都拍得好。而且这人行动力非常强。一支队伍尤其在国外,要有这么一个人,走哪都不用你操心,还能给别人操心。当时我就觉得,王岩有很多人的能量,而且干什么都不咋呼,他做记者的素养一流,是佼佼者。我真是从心里喜欢这人。王岩后来在拍摄时去世,我大哭一顿。


费茂华,那真是天道酬勤,他抓住了所有机会,从他那儿,你能看出一个人,那种珍惜、那种痴迷。我带他就像傅其芳带庄则栋一样,他属于有天赋的人。有人问庄则栋曾经带他的教练哪个最好,庄则栋说:“傅其芳最好,因为他不管我”。“不管”本身就是一个好东西,孔子还要因材施教,老师也好,教练也罢,要顺应学生的发展,如果抹杀了一个人的个性,就堵住了他发展的路,天赋得不到发挥,这个人又怎么成材?费茂华一心想创新,很自由,对光影的捕捉很准确。我们就爱护他的创造性,他是在奥运会赛场上,唯一不用盯场地的记者。


我有这个度量,我不仅看自己好照片高兴,谁拍了好照片我都高兴。看臭照片,我就能感到他的心可能根本都不在这儿。好的摄影记者一定要有追求,有上进心。看着廖宇杰、李尕这样的小年轻,你看着就舒服!摄影记者有摄影记者的范儿,小伙子出来就是摄影人的样儿。我在看台上,他们在田径场里,那个姿态、那身装扮,拍照片那个样儿,跪在场地里发稿时那个忙乎劲儿,真觉得是享受。


体育记者好比觅食的鹰,我看着看着,一只只鹰飞起来了,越飞越高。







我这辈子特过瘾


陈:一个民族没有精气神儿就瞎了,一个民族要是没有体育精神了,真是不可想象。大罗着迷体育这种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挑战大自然的拼搏绝对精神。大罗说体育摄影,头头是道,这已经成了血液里的东西。不让他停止,他能说上三天三夜。


罗:体育新闻摄影,实际上就是三大块,而是体育、新闻、摄影。你这人在这三方面都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才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体育摄影记者。


先说体育,你必须是个内行。你肯定要对体育精神有理解。体育在人类到底占据个什么位置?它是一种精神力量,它已经冲入人的精神生活领域。人到底能跑多快啊,到底能跳多高啊?很多人对体育的关心,关心的是大人类的角度。说人跑得快还是野驴跑的快啊。从绝对地说,是无极限。但无极限怎么可能呢?人能跑到一秒吗?所以体育是展示人类精神的一个舞台。


体育比赛是争民气,是振国威,最后都落在民族精神上了。国歌一奏响,唤起全世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知和尊重。拿着相机在旁边拍,汗毛都竖起来,热泪眼眶。那种激动劲,不亚于自己在领奖台上。当人内有种神圣感之后,他才能调动内心潜质。所以人有很多力量是要靠精神去拔的。你对体育精神有了解,你的心呢,就能跟它一起跳。


然后呢,你要对每个项目都非常熟悉。你要跳出体育看体育,你还要进去看。对你所拍摄的项目不仅了解,还要爱。要了解具体规则。你知道,在平衡木上,这人往这里一站,不动了,什么意思啊,是马上就要往后翻。武术一看往那边跑,你要知道这是要往后刺。篮球空中接力,这人运球,那人一跑,你就知道了下一步要做什么。就这意思,里边有门道,你要有预测,你不懂行就没有预测。体育摄影,你反应再快,等东西出来以后再按快门,不可能了。


还要懂运动员的特性。了解他心里那点小九九。摄影厉害在什么地方?它可以那么近地推上去,立刻能看出面部表情,当时什么心态,全写在脸上了。


做体育摄影,像我这样有相当长的体育实践的人少,像我这么注重情感的人也不多。摄影到了最后,技术技巧都靠后了,你要注入情感。体育难得的是那些人、那些瞬间、那些背后的故事。 你光说角度、瞬间的创新终究是有限制的,体育中的人是无限的,体育精神是无限的。体育摄影记者心底要有人。


 新闻又是一块儿,你新华社拍体育和拍挂历肯定不一样。你得知道新闻在哪儿。你得告诉人家,哪个瞬间起到了主宰比赛胜负的作用。节点在哪儿,必须抓住。比如世界杯齐达内头撞人,你作为现场摄影指挥官,集团军作战你没拿到这张照片,本身就是一个失误。要让我去指挥这场比赛,分工的时候,真别客气,绝对要有一个人,甭拍别的,就拍齐达内,一颦一笑都给我拍下来。团队作战,被分工的人是非常高尚的。他所做的,是不可能拿冠军的人恰巧拿了冠军,就保这个。新华社团队作战,有些人就是去干这个苦活累活的。有些人,他熬到那个份儿了,那光彩照人的活就是由他来干了。但是返过头来说,这光彩照人的事儿要干砸了,一下子就遗臭万年了。


摄影是一门艺术、一种技能,你是借用这门技能来报道体育新闻。Getty的体育照片为什么那么美,就是有一帮玩摄影的人在拍体育新闻。摄影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就像1988年弗兰克说的,你可以不让我干什么都行,但都夺不走我从取景器里获得的快感。真是夺不走。摄影拥有独特的表现力,有它自己独特的语言。我们要知道怎么拿这个语言说话,这就乐在其中了


我这辈子搞体育,搞摄影,特过瘾。尤其是后半截。不是我选择了摄影,而是摄影选择了我。体育摄影路上一路走来,欢笑,泪水,痛苦、艰辛。快门下的拼搏场面不亚于冠军拼搏的历程,精彩瞬间被凝固的荣耀不亚于如同赛场上奏响国歌的荣耀。


采访时间:2009、2010年

采访地点:北京宣武门







以上内容访谈部分节选自陈小波《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一书,经陈小波授权发布,图片来源网络。如需转载请微信后台联系编辑。






  

















编辑:Ninth



一个有人情味的图片分享APP

分享生活和创意

分享旅行和世界

分享美女等等等

快拍快拍 生于杭州 长在中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以下关键词 直接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艺术摄影 …… 摄影干货 …… 构图 ……

王文澜 …… 中国摄影家 …… 玛丽·艾伦·马克

马丁·帕尔 …… 乔尔·迈耶罗维茨 …… 郎静山

吕厚民 …… 宝丽来 …… 好书推荐

寇德卡 …… 罗伯特·弗兰克 …… 优素福·卡什

胸部 …… 小姨子 …… 全家福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以下载APP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