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鱼海棠》:这一次,为什么观众不买“情怀”的帐?

2016-07-15 高佩 新京报书评周刊

微信ID:ibookreview

『阅读需要主张』

“等了十二年,剧情已经不重要了”

“我们的情怀是无价的”

“我就是爱国,拍成什么样我都支持”

《大鱼海棠》上映前,用“赴12年之约”这个充满情怀的口号赚足了观众的期待。而影片上映后,转瞬之间,《大鱼海棠》的口碑变成了:

“12年让大家等来一位绿茶婊”

“当初众筹花的钱就当喂狗了”

“世纪神坑变狗血玛丽苏”

“精美的画面下有一个烂故事,甚至是没有故事”

.......

导演委屈:为什么情怀会成为被嘲笑的东西?


面对汹涌而来的情怀,为什么这一次观众不再买帐了呢?很简单,故事太弱,情怀就被架空了,变得毫无说服力。如果你还没看过电影,那么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女主角椿落入危难,男主角鲲为了救她沉入大海而死。鲲死后可以有一个复活转世的方法:即投胎为小鱼,等长大成为大鱼之后,重返人间,即可复活重生。于是,女主角便决定将鲲从小鱼慢慢养育为大鱼,并将他送回人间。但是椿养育鲲的过程,却给她的族人带来种种麻烦甚至灾难。


如何处理这种个人意志与他人利益之间的冲突?这是影片的核心张力。但恰恰是在这一点上,电影偷了懒。


这种张力的实质,是个人如何处理自我与世界(规则)的关系。女主角之所以被许多观众喷为“绿茶婊”、”玛丽苏“,是因为她的分裂:在面对鲲的时候,她排除万难要将他送回人间,勇气与决心堪比圣女贞德;而在面对族人的指责,尤其是自己的母亲的指责时,她又放佛完全是一个充满委屈的傻白甜。


这种分裂实际在中国社会普遍存在,个人的追求与父母、传统的束缚总是共存。

如何处理这种分裂,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难题,也是电影要给出解答的核心。但创作者却完全避开了这个冲突,丝毫没有展现人物在这两种力量之间的思考与权衡。只有在最后,海水倒灌,冲走族人之后,女主角才突然如梦初醒一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于是痛哭一场,告别了族人。


这种处理方式完全规避了核心冲突。“坚持自我”的情怀也就扑了空,反而变成了令人厌烦的矫情与做作。如何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这几乎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也许永远难有标准答案,但至少,电影应当给人物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观念,去支撑她的行为。缺失了对这个观念的思考,空有一个高高呼喊的口号,如何让观众为被架空的“情怀”买单?


来,做一下《大鱼海棠》的阅读理解


文|高佩


 最近,有一种“印象深刻”叫《大鱼海棠》。无论是期盼了12年的忠实粉丝,还是被前期宣传或后期争议吸引来的新鲜路人,都“知道”了暑期有这么一部电影。甚至在“知道”之后,不断挖掘出这个电影令人惊讶的“特点”。


刺激众人去不断发现、挖掘它并为之感慨的主要原因,是观影前后各路人马评价堪称诡异的走势:上映前热捧如潮,观影后骂声一片。它被部分人冠之以“国漫”的光环,因此前期批判它的这股浪潮,涨得跟批判国足一样:恨铁不成钢。



《大鱼海棠》海报


核心:人该如何发现及坚持自己

 

像是《红楼梦》里林黛玉第一次见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真见其人又觉“辣”了眼睛。也许是前期批评过甚,把观影预期也降低了不少,现在出现了一些较为温和而中道的评价,甚至能看到一些将之捧为神作的深度解读。只不过,“十二年的等待是否值当”、“女主的人物设定是否脸谱化”、“剧情低幼与否”、“对白配音是否略显尴尬”等问题仍然是人们集中关注的焦点。


《大鱼海棠》在“扁平化叙事”和“多重寓意”之间游走。出了电影院,就像出了考场,考生们纷纷对起了这道题的答案。它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它是一道乱了序,甚至有些地方还需要你自行填空的阅读理解题。

    

如果是一篇经典阅读理解,应付它的办法不过这么几点:找句子中心词,找段落中心句,找文章中心句,注意转折,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如是观之,像是人物形象、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说、阴阳说、楹联题字等,它们多出自经典古籍,如《诗经》,《礼记》,《逍遥游》,《山海经》等,但隐藏在这积淀深厚的古典中国元素之下,讲述的其实是一个现代问题:你该如何发现以及坚持自己?



女主角椿与转世为鱼的鲲

 

为什么这么说?


影片的开头,就抛出了一个非常现代的哲学式的提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正片的末尾,是“你相信奇迹吗?……你不妨大胆一些……很多事我都不了解,很多问题也没有答案,但我相信,上天给我们生命,一定是为了让我们创造奇迹的。”首尾“发问”与“回答”对应得比较工整,可以说它们是贯穿全片的中心问题。撇开湫的觉醒和鹏的生死,单从椿这个人物的故事线索看,这个中心问题是:椿如何解答了来与去的哲学提问,并且创造了奇迹。


这事关影片最重要的那句话:“所有活着的人类,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它关心的是什么问题呢?它关心的是“灵魂”的去与来,启程与靠岸,相遇与离别。因此,整个椿的故事不是别的,就是椿通过遭遇他者且与他者(鲲)的灵魂状态相处,进而也在觉醒自己的灵魂。


不足:“照着自己的心意走”缺乏说服力


影片一开始的“成年礼”就点了题。“成年礼”规定了参与人的资格:年满16岁的族人。按照她母亲凤的观点,成年是要“成为大人”,是继承家族,掌管海棠花的生长。按照族人的期待:成年则是观察族人掌管的自然规律,恪守族人的规定。这个规定基本上是用神的权威来维系的,通过“禁忌”的方式划清应做与不应做的界限。后土在开启海天之门前说了一番话“明明上天,照临下土,神之听之,介尔景福。你们将去人间巡游7日,观察我们掌管的自然规律,绝不能与人类有任何接触,天规在上,永不可违。”前四句分别出自《诗经·小雅·小明》最首两句和最尾两句,正好警示椿在人间的作为由敞亮的天关照着,神自会赐福。


如果说,成年礼的规定是“人间巡游7日”,那么自椿返回了家就算她“成年”了。但是,成年不止意味自然年龄的成熟,其实更意味着心智的成熟。心智的成熟过程更为漫长,因此它没有随着7日游历的结束而结束。事实上,对于椿而言,7日游历结束的同时,族人秩序的权威性也瓦解了。


椿一进入人间便对传统的产生怀疑:“这里跟长辈们说的不一样,我们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她有所戒备地接近鹏已经试探性地违背了“天规”,但鹏为救她而死更是让她有破禁忌的胆量,因为,禁忌的威慑力(对人类的恐惧)比起她所追求的“一命应该抵一命”的公平性来说,后者更具有说服力。由此一来,7日的结束其实正是椿养成大鱼、灵魂相伴之旅的开始,也是她心智成年的开始。剧情矛盾的铺展呈现出了两个抵达“成年人”的方向:一是像家人、族人所期待地那样“成年人”;二是像丿(音“撇”)爷爷所说的“照着自己的心意走”。



椿与鲲玩耍


这两个方向各自有自己的作用力,但为了呈现这两个力量的撕扯,电影开始让人莫名其妙起来:诶,怎么这里是这样的?

 

导演在访谈里说过,希望将该片呈现出诗意。全片旁白的诗意描述着深层道理,对白和情节设计中各种力量轻重权衡推动了表层故事的进展,然而表层故事没有说好,深层的道理其实很难抵达人心。关切灵魂的那句“所有活着的人类,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在旁白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影片开头,一次是椿去了“如升楼”,进入“通灵阁”认领鲲的灵魂的时候。如果将整部电影结构化地看成是一首诗歌的话,那么语句的重复就像是诗歌的韵脚,呈现出了故事的节奏。更重要地是,这两句话出现的时机刚好把整个影片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鹏与椿的相遇,鹏救了椿;第二个部分是鹏作为鲲与椿的相遇,椿救了鲲进而复活了鹏。两次都改变了相遇的人的命运。


创造奇迹和叩问灵魂的心智成熟是一起完成的,椿很明显地踏上了爷爷说的那条道路:“照着自己的心意走”。中间的具体情节如果进展得顺利,那么椿最后实现的“不妨大胆创造奇迹”不应该是一句很被人看好的励志格言么?关键还是在于椿一步步发现的那个“自己”,足不足以让人叹服:她竟然做到了,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正是在这个地方,影片说服力量显得不足。



椿为了救鲲,与族人对峙


思考:“自我”并没有那么空无或孤独


人间世界和椿的世界各自有循环果报,让万物都有所平衡,是“照着自己的心意走”的重要背景,但埋藏得过深。在人间,除了季节更替,生老病死之外,还有因果报应的循环。这些循环构成了人类世界自身的平衡,是自然目的性的显现。其实椿在进入人间游历时,已经看到了:既有捕鱼杀生的人,也有为拯救鱼而死的人(鹏)。类似的平衡也出现在了椿所在的世界。爷爷透露生死观念里是有所提示的:“对我们来说,死是永生之门”。


在椿的世界里,族人既不是人也不是神,更像是万物守恒定律中的一部分,遵循、守护着“自然规律”,死后也只是变换形态:奶奶化作了凤凰,棺材里的双头蛇按官方说法也是有族人死后转变的。这些循环和平衡在故事中显得特别微弱,需要反复看才能察觉。相反,全片重点表现的主线人物的“平衡”却是个拯救与赎罪的故事,带着“有罪感”,一边质疑世俗生活,一边灵魂觉醒,这其实不是古代中国土生土长的故事,更像是一个基督教的故事。两个世界自身运行的循环更具有自然的平衡感,但由于过于微弱,很容易让人觉得它与主线人物故事没什么关联。基督教般理解的人生,要求一种深层自我的建构性,椿的坚持无论是从目的上还是从手段上,都特别容易显得她不过在了结一个限于双方之间的“私事”,因为原初动力来自于对某个特定的谁“有所亏欠”。很多人只记得爷爷死前对椿说的“照着自己的心意走”,但其实忘记了他一直重复强调的那些“生死有道”,“这是自然规律”才是重要前提。




成为成年人的两个方向完全不一致,这个冲突设置得有点硬。一开始椿的母亲再三提醒“一定要小心人类”,后土提醒“绝不能与人类有任何接触”,有很多观众对于这些繁文缛节性的要求凭空出现不太理解。以至于椿开始养人的灵魂——鲲,族人逐渐将天象反常、海水倒灌的灾难归结为是椿养了鱼所施的天之惩罚。对于这个结论是怎么推导而来的,观众更是莫名其妙。电影交代得太隐晦:鲲的长大与雨雪天气总是一同出现的,二者其实是有关联的,但关联究竟是什么,没有说清楚。这样一来,椿的心智成熟不仅局限在了结“私事”上面,而且与她所选道路形成对照的立场(凤妈妈和族人)也不过是某种一意孤行的“固执”。两个方向都显得不那么讲道理。


主角的确选择了一条“照着自己的心意走”的道路,这在一部分人的眼里看来,主角从头到尾“坚持了自我”并且成功了,但是在很多人的解读之中主角也是“自私自利的”。

这些争议本身,其实揭示出“我是我”这种方式下思考人自身乃至人格、人性的正好看似两个“截然相对”的矛盾。


究竟是“坚持了自我”还是“自私自利”,评判的不同,表面上反映出不同的人在“成为人”这件事情上看重的东西不一样的,有人认为“坚持”显得更酷、更勇敢一点,反之则是屈服于权威和规训的奴性以及平庸;其他人会认为“让他人的利益受损”显得失了规范甚至失了良心,即便不要求全心全意地付出,至少应保证不制造麻烦。



2013年,导演梁璇为《大鱼海棠》发起众筹,44天筹得158万元。图为影片打出的部分众筹者名单。这次众筹也为电影的“情怀”加了分。


如果从以上的思路跳出来,便可以问这么一个问题:成为“我”就只有这两个选项吗——要么就是孤独的心灵觉醒,要么就是消失于人群的平庸守旧?相应的,自我坚守的东西可不可以既是“坚持了自我”的独特人格,又是一个“非自私自利的”局内人。能否既守护自我亲疏远近的心理辨别基础,但在此之上又扩散出一个公共的空间——虽不至于像大海一般广袤无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从心所欲”和“不逾矩”并不是必然矛盾。电影里也有这么一个富有魅力的角色,他就是主角的爷爷掌管百草的丿(音“撇”)。


要理解他们,或许先要消化这样一个事实:“自我”并没有那么空无或孤独。不需要逃到什么其他空间,而就是在这样的世界之中,在各种大大小小的网络之中,不断操练出他的个性和精神。


本文为独家原创稿件,作者:高佩,编辑:走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赏给坚持原创的书评君一个可爱多?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精彩内容 

脱欧 | 帕慕克 | 《S.》 | 狗肉节 | 贾平凹 | 奥威尔 | 文艺青年 | 欢乐颂 | 图像小说 | 黄永玉 | 阿列克谢耶维奇 |米有故事 杨绛 大嘴川普 | 魔兽 | 民国试卷 | 胡德夫 |《我的奋斗》| 钱穆 | 李零 封闭小区 | 民科 | 网络直播|  知更鸟 | 引力波 |《美人鱼》孔飞力 | 2015年度好书 | 奇葩翻译 | 剩女 | 丰子恺 | 偷书 | 在岛屿写作 | 同性恋群像 | 弟子规 | 康夏 | 权力的游戏 | 小王子 | 孤独图书馆 | 黄家驹 | 腋毛禁忌 | 二十四节气伍迪·艾伦 | 夏日翻书 | 禁烟令 | 玛丽莲·梦露



点击图片

购买新京报书评周刊特别定制版《阿城文集》~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 E N 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