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寄语丨俞孔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逻辑
《景观设计学》
2018年第6期
036 | 经济学与景观设计学
Economics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主编寄语 | 论文 | 观点与评论 | 主题实践 | 探索与过程
云南坝美,可能曾经是中国大地上最后一处“桃花源”。这里有良田美池,群山环绕,只能乘船出入,人们生活怡然自得。但当我慕名前往之时,一切都已变得面目全非。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开发商或工程公司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抑或是源于当地人对发展的诉求。可是如此发展,其价值也将消失殆尽,所谓的“经济效益”也将荡然无存。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并没有错,错在于决策者们不懂得生态和美,而生态和美才是经济效益的保障。©俞孔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逻辑
The Logic of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俞孔坚
原文刊发时间:2018年12月
十年前的春节,我与庞伟、李迪华及家眷,三家人一同驱车从广西桂林出发,沿都柳江直至湖南长沙。沿途山水风景绮丽,乡土文化斑斓,如若闯入“桃花源”。“再过几年这些都会不复存在了。”庞伟与我如此私语。在途经广西阳朔时,我读到了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一篇美文—《实行三民主义及开发阳朔富源》。那是先生在北伐途中,于1921年11月29日在阳朔县高等小学堂操场举行的欢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文中指出,实现三民主义有两条途径,一是“普及教育,提倡科学,宣传三民主义,使人人皆知国为民有”[1];另一途径则是发展经济,“使国民有强大之财富。开发财富,莫如振兴各种实业。即将阳朔一县而论,万山环绕,遍地膏腴,无知识者以为土瘠民贫,难与为治,不知奇峰耸峙之高山,皆石灰岩层之蓄积,可以烧石灰,可以烧水门汀。石灰为农业之肥料,亦为工业品,水门汀为化学发明之建筑材料,可以修路,可以筑河堤,可以建极高之洋楼,可以作人造之花石。每担石灰石可以造水门汀一桶,每桶四百斤,值银六元。诸君以为阳朔皆不毛之石山,悉属废物,自我观之,阳朔遍地皆黄金也。”[1]
孙先生的两大策略在当时都是救民族于危亡的醒世之语,振聋发聩。其第一策至今仍令我辈心生感慨、心存敬畏;而第二策却让我看到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今天对于“金山银山”认知的进步。显然,从当今火热的旅游形势和生态文明理念来看,把石灰岩峰林烧成石灰卖掉,换成黄金,绝不是富国富民的上策。伟人的认识尚且如此受限于时代,更何况县府官僚及芸芸众生呢?因此,遍布中国大好河山的许多“绿水青山”就是这样被误解为“金山银山”的。所以,如何突破时代和短期利益的局限,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逻辑,事关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人类审美观与价值观的回归,也是人性的回归。其内在逻辑就是生态系统与景观、生态与美、美与艺术、艺术与经济、经济与生态、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资源等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唯物论和进化论的角度出发,人类的审美能力来源于人在大地景观和生态系统中的经验遗传。例如,Jay Appleton的《景观体验》以及Edward O. Wilson的《亲生命性》都揭示了人类无论是对景观空间美的体验,还是对生物个体美的体验,莫不来源于其作为一个物种的生存经验,而这些经验具有审美和情感发育的意义。
在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时代,生态与经济、生态与美、富足与美仍可被视为是统一而非对立的层面,因此才有了阡陌纵横、良田美池、鱼塘桑竹之属、屋舍俨然的桃花源之美,这便是曾经经济富足与社会和谐的评价标准,也是远方的诗意和美景。生态、富足、和谐及美是一回事,人类在设计和创造生态的同时,就是在设计健康的生态系统,也就是在设计美的形式与事物。然而,若用现代经济学中的交易和货币为标准进行衡量,那么桃花源式的经济近乎于零。
当第一罐可乐被带到桃花源时,“经济”便产生了,生态、富足、和谐与美的统一便开始被打破—其注定要被颠覆性地打破。人类的物欲以技术和权力为通道无限膨胀,对货币占有量的追求使景观或生态系统被当作资源来开发,在这种认知下,石灰岩峰林无非是石灰矿而已。至此,为美而创造的艺术以及为经济而创造的技术南辕北辙,这导致了前者的空洞和虚伪,以及后者的丑陋和污染。这种生态与经济的割裂、生态与美的分离,以及艺术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扭曲,便是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经济带给我们的副作用,它们注定要在新的文明中消亡。
如果说贫穷曾经被当作我们毁掉绿水青山的理由,那么今天这个理由已然不成立,价值观和审美观的缺陷才是如今丑陋、污染,以及贫瘠大地的根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对工业文明副作用的控诉与变革的呼号。它要求我们用生态系统服务的标准来认识和评价景观和生态系统,而非用资源的概念来衡量其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是社会和自然、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纽带,也是新时代生态经济的衡量指标,它可以实现拥有富足生态系统服务的“欠发达地区”人群与“经济富足”但生态服务匮乏的人群之间的经济交易,共同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物欲是人类难以改变的天性,但以拥有什么为荣,却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其在不同的社会中有着不同的定义。
因此,如何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现实,有两个方法:其一,普及教育,以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拥有健康的地球生态,能够享受自然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便是财富;其二,实践与行动,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和生态美的价值观保护、修复被工业文明毁掉的家园,调和艺术与技术,创造健康的生态和丰满的美丽,这便是当代景观设计学的核心所在。
[1] Huang, Y. (Ed.) (2006). Implementing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and Developing
Resources of Yangshuo. Guangzhou: Guangdo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目录
主编寄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逻辑
/ 俞孔坚
论文
城市再造与韧性提升:以绿色基础设施为导向的闲置土地再利用的经济绩效评估
/ Galen NEWMAN,黎东莹,朱芮,任丁鼎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传统建筑更新策略与技术途径
/ 徐小东,沈宇驰
观点与评论
生态文明时期的城市竞争力提升与城市治理探索
/ 叶裕民
资产管理视角下的景观设计 / 林玮
经济,发展,景观,价值 / Udo WEILACHER
从直觉驱动到产品驱动:设计价值观及其责任的转变
/ 朱胜萱
流域管理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 朱庆平
主题实践
福州“福道”森林步行道设计
/ 新加坡锐科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奥雅纳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
连接海洋的廊道:沿海都市主义
/ Susannah DRAKE, Rafi SEGAL
落脚城市—博弈论方法在低密度城中村改造中的应用
/ 赵晨思,刘恺希
探索与过程
纵向维度:本地生态与垂直经济
/ Francesco GAROFALO
公民的森林
/ Giovanni BELLOTTI, Kelly Leilani MAIN, Diana ANG, Alexander Wiegering SPITZER
简讯
《景观设计学》2018年目录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订购
编辑 / 佘依爽
如果你喜欢本期推送,
请在文末右下角点一个“好看”吧!
▽ 推荐阅读
2018年第5期“实践研究与创新教育”
2018年第4期“设计生态学塑造韧性景观”
2018年第3期“传统智慧与生态重建”
2018年第2期“人工智能与未来景观”
2018年第1期“全球视野与地方行动”
▽ 点击下图查看投稿方式
▽ 点击关键词浏览订购《景观设计学》过往期刊
*灰色为售罄期刊
▽ 推荐关注
▽ 景观之路德奥游学
▽ 中国Lab018工作坊
▽ LA先锋奖
▽ 景观中国网
▽ CLA
▽ 望山生活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简称LAF)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支持,俞孔坚教授担任主编。LAF为双月刊,刊号为CN10-1467/TU,ISSN号2096-336X,邮发代号80-985。全彩页印刷,每期主题集中阐述,中英双语呈现。
2014年,LAF成为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2015年,成为CSCD核心库期刊来源刊;同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交流类荣誉奖。2016年,入选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中国“最美期刊”;2016年和2018年,连续两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