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越“拥挤”,越宜居?

景观设计学 景观设计学前沿 2022-03-23

导  读


正如经济学家陆铭教授在其著作《大国大城》一书中所言:在中国,还没有哪个城市真正达到纽约、伦敦这样国际性大都市的级别,但“城市病”却已经成了很多人主张控制城市规模的理由......大都市会让人感到拥挤,拥挤的坏处(比如高房价)很容易被人感受到,但拥挤的好处却往往被忽视。


在很多人的城市观中,“密度”和“品质”是成反比的。然而,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建设经验及近年来大量的分析研究告诉我们:高密度混合用地的城市发展模式最有效地利用了土地和城市基础设施,提升了传统适宜步行的邻里街区的生活品质,大大节约了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显著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商业和商务开发,以及城市生活品质提升带来了诸多裨益,且能有效保护耕地和生态自然用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城市的选择

City's Choice


 作 者 

罗志航丨LUO Zhihang

美国注册规划师

SOM建筑设计事务所理事、资深城市设计师


 顾 问 

保罗·欧科纳丨Paul O'CONNOR

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资深城市策略师


菲利普·恩奎斯特丨Philip ENQUIST

SOM建筑设计事务所城市设计与规划前合伙人

美国建筑师协会资深会员


LAF

注:本文为节选,原文中英文全文刊发于《景观设计学》2016年第2期“高密度混合用地城市”专刊。获取全文下载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参考引用格式见文末。


城市的选择:高密度和混合功能发展模式


提到“高密度”,很多人会联想到密密麻麻的、让人压抑的、缺少开阔空间的高楼群。很多人把“混合用地”理解为无章无序地建房子,把不同功能的建筑随意地堆在一起。所以有不少人常常会抵触“高密度”,对“混合功能用地”的态度也比较消极。过去的二三十年间,中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城镇化,在不断满足日益增加的城镇人口的居住需求的同时,也粗糙地开发了大片大片的土地,破坏了许多优质的耕地和生态绿地资源。据统计,2014年中国的城镇化人口比例已超过50%,预计未来15年内还有将近3亿人口涌入城市[1]。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土地,以有效避免过去粗放式的造城模式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


城市蔓延和土地高效利用


低密度的持续发展带来的结果是城市向郊区蔓延。郊区化是许多西方城市面临的最头疼的城市发展问题之一,其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中也体现得愈发明显。以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的城市向外围扩张,改变了农田和绿地的用地性质。人们逐渐搬到城市远郊,而大多数主要的办公/商业就业的地点仍保留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因此增加了人们的通勤时间,也加剧了能源消耗。


SOM在芝加哥中心区总体规划中进行过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将面积约为17km2的市中心用地通过合理的密度规划,在现有密度的基础上还能够增加约44000套住宅、400万平方米的办公面积、65万平方米的零售面积。如果把这些增量放到低密度的郊区建设,则需要新开发超过5800hm2的地块,外加约885km的新建道路支持——而在市中心区则不需要增加任何新开发的土地和道路。


芝加哥中心区总体规划开发区域面积比较

© SOM Chicago Central Area Plan


蒂姆·德·钱特曾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如果全世界70亿人口都以同一个密度居住在城市中,那么需要多大的土地面积?他按照芝加哥、纽约、新加坡、旧金山、伦敦和休斯顿等城市的密度,将所需的土地面积分别在美国地图中呈现了出来。结果令人惊讶:全世界的人口可以全部住在美国的一个州里面。虽然这种假设并不现实,但该研究清楚地说明:我们的城市还有许多空间可以利用,更高的密度可以建在更节约的土地上,根本不必新开发郊区来提供建筑空间,而且亦有助于促进步行的推广。


集中居住的世界人口

© Tim De Chant, Per Square Mile, 2011


能源节约


“高密度”在节约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同时,还会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城市的密度与交通耗能存在着紧密关联性:城市的密度越高,人均交通耗能就越低。香港虽然是世界上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但相较于其他城市,其人均交通耗能极低——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香港一直坚持将公共交通系统与城市建设、工作机会的创造高度结合,其较高的城市密度也促进了人们的步行出行。


高密度开发与低密度开发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

来源:参考文献[2]


城市密度与交通能源消耗的关联性

© Newman et Kenworthy, 1989; Atlas Environnement du Monde Diplomatique 2007


避免死城


传统上单一的用地分区规划为许多西方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种过大尺度的功能分区导致了城市中心与居住区的分离。当人们下班回家后,城市中心区域便没有了人的活动,成了“死城”。芝加哥的城市中心区也曾功能单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自马利纳城的建成开始,市中心卢普区和河北区才纳入了不同的用地功能。随着几所大学也被整合至城市网络中,住宅、文化设施、零售等业态使原本单一的办公功能渐渐丰富,为城市注入了活力。2004年千禧公园的落成使得芝加哥市中心的风貌焕然一新。这座全世界标志性的公园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更令芝加哥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千禧公园不仅带动了其周边地产价值的大幅度提升,而且周边越来越多的新建筑拔地而起,许多原有办公建筑被改造为其他功用(住宅居多)。


芝加哥千禧公园建造前后对比(上图摄于20世纪90年代,下图摄于21世纪初)


城市密度与生活品质


通过悉心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高密度混合功能的社区可以实现宜居宜业,为人们节约大量的通勤时间,从而提升生活品质。试想,早上起床后你可以从容地为家人做早餐,与他们一起享受晨曦的美好;你可以骑自行车或搭乘公共交通上下班,不需要为堵车而着急,不必为找停车位而烦恼;你走在干净舒适的林荫道上,欣赏着两边高低错落的建筑;楼下就有咖啡店、餐厅、酒吧、花店,一切便利商铺应有尽有;孩子们既可以在公园里自由自在地嬉戏,又可以在同一个社区里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这些都不是梦想,都可以通过设计来实现。高密度混合功能的社区也正是中国城市正确的发展方向。


公共交通的支撑是关键


强大、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是高密度混合用地开发的关键和基础。无论是闻名世界的伦敦金丝雀码头,还是正在建设中的天津于家堡金融商务区,或是由原钢铁厂改造而来的芝加哥滨湖新区规划方案,公共交通都是其规划和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过去的10年,中国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包括区域高铁及联系城市内部的地铁——已使其跻身全世界轨道交通最发达的国家行列,也为城市高密度奠定了基础。然而,在中国,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模式尚未全面对接。随着汽车越来越普及,交通拥堵问题远超过公共交通建设取得的成效。中国的城市需要建立与公共交通网络联系更紧密的发展模式,结合轨道交通站点进行高密度的规划变得非常必要。


伦敦金丝雀码头(摄于2013年)


城市密度与城市形态


高密度的城市形态影响城市的宜居性。建筑疏密高低的布局,以及与当地气候和地理特征相融合的设计,会对城市风貌和人的舒适度产生重要影响。需要整体考虑和协调建筑的高度和位置,以创造合适的空间布局,达到视野的最大化,同时创造独特的城市天际线。


宜人的街道空间需要建筑来围合。如何吸引地面层的使用者是激活街道的关键。街道网络的互通可增加交通的联系,也便于居民日常的使用。


树立社区的身份认同感有助于人们彼此交流,从而有利于创造更加和谐的城市空间。公共空间的尺度和建筑设计的风格、材料和形态都会影响高密度城市生活品质。


芝加哥中心区规划交通枢纽

© SOM Central Area Plan


清晰明确的发展框架和建设指引


混合功能用地的发展模式需要以城市及建筑设计导则为指引。在地产市场为主要城市发展模式的今天,配置合适面积比例的用地组合是精明的混合开发模式。市场发展原则并不是为创造城市空间服务的,传统的自由式的发展模式在现代都市的发展中已不切实际。没有规划和设计、公共管理部分,美好的城市便无法形成。在用地开发中,规划师和政府除了制定控制规范外,也是不同利益团体的协调人。这要求设计师从城市整体愿景出发来考虑市场和城市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建筑设计框架方面,混合用地需要更精细的功能设计,连续的城市系统要求大家以统一的标准、为同样的目的对自身的建筑设计做出恰当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来,中国的住房需求量巨大。地产开发商总是尽可能地扩大住宅用地建设,而忽略城市中的其他功能,这对居住区本身的价值和城市来说都是弊大于利的。更多元化的城市环境聚集更多的城市人口,亦会营造多元化的社区氛围。



参考文献

[1]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2014).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The 2014 Revision. Retrieved from http://esa.un.org/unpd/wup/

[2] Norman, J., MacLean, H. L., & Kennedy, C. A. (2006). Comparing High and Low Residential Density: Life-Cycle Analysis of Energy Use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132(1), 10-21.


 END 


参考引用 / Source:

Luo, Z. H., O'Connor, P., & Enquist, P. (2016). City's Choic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4(2), 36-49.


整理 | 田乐 

翻译 | 罗志航 张保利

制作 | 田晓劼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购买本期杂志 

最新一期“智能工具”

请点击这里或扫码购买


相关阅读

深读 | “共享”能为城市带来哪些改变?


ZHA掌门人帕克里克·舒马赫谈21世纪的建筑与都市主义



 ▽ 点击下图查看投稿方式 


▽ 点击关键词浏览订购《景观设计学》过往期刊

*灰色为售罄期刊


边界伦理灾难土壤服务

海洋评论跨国丨韧性丨教育

大数据人类世高密度全球化考古学 | 经济学

公共健康生态修复传统智慧地理设计智能工具

水系统协同使用后评价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城镇化

感知传达时间市场能效人类学

新型城镇化丨水系统丨基础设施海绵城市

生态安全共享经济人工智能


▽ 推荐关注

▽ 景观之路游学

▽ GIS实战强化工作坊

▽ LA先锋奖

▽ 景观中国网

▽ CLA

▽ 望山生活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简称LAF)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支持,俞孔坚教授担任主编。LAF为双月刊,刊号为CN10-1467/TU,ISSN号2096-336X,邮发代号80-985。全彩页印刷,每期主题集中阐述,中英双语呈现。


2014年,LAF成为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2015年,成为CSCD核心库期刊来源刊;同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交流类荣誉奖。2016年,入选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中国“最美期刊”;2016年和2018年,连续两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如果你喜欢本期推送,

请点击“在看”分享给更多朋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