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场 | “智能工具”将带来哪些设计转变?

景观设计学 景观设计学前沿 2022-03-23

设计的转变 / Redefined  Realities

《景观设计学》第38期

“智能工具”新刊主题沙龙


观看沙龙全程直播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关注“景观设计学”公众号并后台回复“设计的转变”

获取精剪版现场视频下载链接!


时间:2019年5月26日

地点:E6·本土一间

嘉宾:龙瀛、王铮、何宛余

主持:佘依爽

摄影:张锦


导读

作为《景观设计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系列专刊的第三弹,“智能工具”不仅聚焦于对设计行业未来景象的畅想,而且试图捕捉近年来智能工具为行业带来的真实转变,在梳理、反思现状的基础上更加辩证地展望未来。


本次新刊主题沙龙邀请到的三位嘉宾在景观设计或城市研究领域均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和前沿实践,在智能工具时代迫近之际,他们的精彩观点或将为你呈现一幅更清晰的未来坐标,指出景观与城市设计学科及行业发展的可能方向。【点此处了解本次活动的详细信息】



观点分享


龙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城市科学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同时颠覆性技术对城市的影响已经开始显露。深刻理解这些技术对城市空间和个人行为的影响,应是目前学术界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最近的四十多年来,城市规划与设计方面的理论研究进展有限,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并注定持续地为城市空间与个人行为带来的颠覆性的影响和变化。举例来说,互联网、在线游戏和共享经济重构了城市空间及其使用方式,且无论从个人时间占有还是对城市改变的贡献角度,都较大程度地参与到了提高城市空间与人类生活品质改善过程中;人与环境的互动越来越多地从现实世界转移到虚拟世界,设计物理空间的必要性似乎也面临着这样那样的挑战……这一切还只是开端,相比之下,我们所掌握的对设计客体的认识论与研究范式已经滞后亟需更新。

城市变化的驱动力与变化中的城市。

因此,无论是学术界人士还是从业者都必须尽快转变观念,并勇于拥抱巨变和革新:例如将研究与设计的对象从物理世界进一步扩展到线上空间。唯有这样,规划设计学科与行业才能捍卫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容应对智能时代的新挑战。


王铮

北京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技术是一种魔法,只有和人发生联系,才会产生价值与吸引力。”


我对当前冲击设计行业的一系列新技术的研究,始于攻读硕士期间对3D打印技术在建筑营造中的探索,此后又陆续接触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绘图等技术。对于景观设计行业而言,技术的发展最终要服务于人文关怀;真正智慧的城市、智慧的产品、智慧的服务都必须是精准面向人类需求的。

IF本色营造设计、甲板智慧科技参与的北京海淀科技公园建成实景。

© IF本色营造

以北京市的海淀科技公园为例,我们在这个项目中广泛采用了物联网技术,使其实现能源清洁化、景观互动化、管养自动化以及核心管理系统的简明可视化,这些设计都是基于对管理者及游客的行为特征与需求提出的,例如在儿童活动强度高的区域铺设可将人体动能转化为电力的地砖,从而使同一空间能够实现景观休闲与能源自足的双重目的。建成后的运营数据表明,这套系统为公园每平方米节省了2~3元水电费,也显著削减了人工管理投入。【点此处了解此项目的更多详细信息】



何宛余

小库科技创始人兼CEO

未来建筑实验室联合创始人

“创新并不是所谓的‘灵光一现’,而是将存在于大家常规认知之外的可能性揭示出来。”


自智能建筑设计助手小库(XKool)面世以来,有这样一些讨论始终围绕着它:“与智能设计工具相比,人类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究竟体现在哪里?”今天我想从建筑设计的工作流程入手来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整个设计流程包括三个关键层面:1)能否提出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创意;2)能否快速、准确地找出最适合项目需求的创意;3)能否通过高效率的团队协作,完成创意决策。智能设计工具将更多地在第一个层面发挥作用,因为其穷举能力是人类大脑所不及的;人类设计师的经验与智慧主要在第二、第三个层面发挥作用,也就是做减法。

小库“罗塞塔计划”通过深度学习海量建筑设计案例后,智能“设计”的百万级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素材库。

© 小库科技

表面上,智能设计工具取代了大量的机械性计算,减轻了设计师的压力;实际上它们也为人类设计师发挥独特创造力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更多的设计师充分享受“设计”本身。




嘉宾问答



问题一:

2018年被称为机器人元年和智慧城市元年,也是人工智能(AI)被提出的第62年,是大数据被广泛应用的第11年,这些数字预示着数据智能设计时代的逐步开启。现在是否正是投身于新浪潮的最佳时机?或者我们应该等到相关技术发展得更成熟,再去放心地拥抱它们?

对这个问题我不敢断言,但我想重申的是,无论是立即行动还是暂时观望,都须谨记:技术给城市带来的颠覆性变化已经发生!另外需要特别补充一点,“智能设计”一词至少有两种或两个层面的解读:一是更智能地做设计,如提高设计效率,二是对智能本身进行设计。这两者同样建立在前述的认识基础之上。

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所谓“最成熟的时机”到来的时间,但我认为应该不是现在:一是因为当下我们仍处于“低人工智能时代”,AI能做的工作仍然十分有限,二是因为技术何时转化为生产力还取决于资本打算何时介入,而目前新一轮资本浪潮还未见端倪。设计师个人则不妨从现在开始自我积累,并积极寻求跨学科的合作。

对于上述时间节点的预判,我想提供的一点参考是:只有当一项技术能够与多种产业相结合并解决生产中的现实问题时,才能说它实现了真正的落地应用;在此之前,或许它将经历漫长的迭代与更新。应该将技术自我发展阶段的活力表象与其真正落地后所激发的产业繁荣区分开来。


问题二:

智能化技术为设计工具与城市服务赋予了许多优势,那么它是否也有对用户诉求束手无策的时候?几位在实践中都遇到过哪些智能工具或智慧产品无法解决的问题呢?

作为智能工具和智慧产品的开发者,我认为最大的痛点之一在于如何建立可持续的商业运营模式,而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如何准确把握目标人群的刚需:假如我们开发的产品只能起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优化设计师们的工作流程,设计师付费的欲望就会大大降低。

换言之,智能工具的开发者必须明确自己在为谁创造价值。

国内外的城市规划行业都曾尝试开发各种智能化的规划支持工具,希望利用它们作出更准确的规划,然而,实践证明这些工具的效果十分有限;相对而言,智能工具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发展现状与前景似乎更为乐观。我想这或许源于学科特性的差异——建筑设计更为结构化,而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存在太多不确定性与复杂关联,对象也过于开放。希望智能的城市规划支持工具也能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突破口。


问题三:

当下的智能电子技术与产品已经开始侵占了人类对于建成环境的关注,应该怎样做才能对抗这一趋势?

我认为建成环境也是有弹性的。技术革命在不断地重塑城市,同时城市空间的功能也在顺应趋势作出改变和适应——欧洲一些古城在经历四次工业革命后,依然保留了许多拥有独特历史意义与功能的城市空间与建筑,就是对这个问题的一种回应。同样的物质空间,在不同技术背景下,展示出了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活动场景。

但技术发展也可能带来一种新的不确定性——未来的人类社会会变得更平等,还是更加两极分化?我担心在“技术寡头”之外,未来还可能产生更多“流量寡头”,这对社会与行业的公平性将产生更大的影响。我个人预计,未来社会将变得更加极化而不是更加平等。

智能技术与电子设备的普及的确导致了许多传统物理空间的消解,但一方面,在现存的物质空间世界中仍然有许多细节可以通过智能技术进行完善,另一方面,新技术也会为城市和人类生活带来新的可能,不妨也以开放的心态试着去适应它。

我认为,这一现象之所以产生,与其说是技术发展起了主导作用,不如说技术背后的商业逻辑提供了更强大的推力;商业逻辑之所以能成功地改变物质环境,说明它最准确地回应了人们的需求。前些年深圳曾发起“解决从地铁站到工作场所最后一公里”的设计项目,建筑设计师们也提出了各种构筑物的设想,最后解决问题的却是一种商业模式——共享单车。我想设计师们不必排斥这种商业逻辑,相反地,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它。


问题四:

面对AI技术的迅猛发展,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唯一确保自己不被AI反噬并尽可能利用它的途径就是花费与研发AI同等的时间与精力去发展人类的认知,这一途径也可定义为一种“下一代消费者升级”。几位能否根据自己的经历,为普通设计师们的自我升级提供一些指导?

跨界十分重要,并且已经是国外许多院校的专业教育必须探讨的话题。要实现跨界,首先要主动探索自己所在领域的边界、清楚地知道自己将会面对哪些外部因素的干扰与挑战,这也是一个自我定位的过程;其次,尽最大可能将自己的设想投入实践,通过不断实践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在世界范围内,技术的普及应用程度在不同地区有着明显差异;例如有数据表明,截至2018年,我国尚有约四成的人口未能实现城镇化;同一时期美国人口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80%。因此,对于广大仍然生活在欠发达地区的人而言,AI技术还称不上威胁,改善基本的物质空间环境是更加迫切的需求——这也是设计师的传统技能仍然可以大展身手的地方。希望大家不要放弃优化城市物质空间的努力。

我想补充的是,设计师们应当尽可能充分认识到技术对城市空间和人的改变与影响,并将之提炼至认识论的高度,融入实际的设计项目中,这样才可以做出更面向未来的设计。



1

END

1


现场花絮


 ▽ 扫描二维码订购相关期刊

《景观设计学》2019年第2期:智能工具


《景观设计学》2015年第3期:大数据背景下的景观设计


推荐阅读

九问 | 人类与科技的相爱相杀


现场 | 人工智能离设计师遥远吗?


深读 | “共享”能为城市带来哪些改变?


整理、制作 | 王胤瑜



 ▽ 点击下图查看投稿方式 


▽ 点击关键词浏览订购《景观设计学》过往期刊

*灰色为售罄期刊


边界伦理灾难土壤服务

海洋评论跨国丨韧性丨教育

大数据人类世高密度全球化考古学 | 经济学

公共健康生态修复传统智慧地理设计智能工具

水系统协同使用后评价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城镇化

感知传达时间市场能效人类学

新型城镇化丨水系统丨基础设施海绵城市

生态安全共享经济人工智能


▽ 推荐关注

▽ 景观之路游学

▽ “To Be”乡建沙龙

▽ LA先锋奖

▽ 景观中国网

▽ CLA

▽ 望山生活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简称LAF)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支持,俞孔坚教授担任主编。LAF为双月刊,刊号为CN10-1467/TU,ISSN号2096-336X,邮发代号80-985。全彩页印刷,每期主题集中阐述,中英双语呈现。


2014年,LAF成为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2015年,成为CSCD核心库期刊来源刊;同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交流类荣誉奖。2016年,入选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中国“最美期刊”;2016年和2018年,连续两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如果你喜欢本期推送,

请点击“在看”分享给更多朋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