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本囚笼》:医生、教师、科研人员——“荣誉性职业”的光荣、矛盾与解药

赵皓阳 大浪淘沙 2020-09-09
前言
新书《资本囚笼》将以付费阅读的形式与读者们见面,本文为全书的第二十二章。可在历史消息中或点进文章开头的超链接来查阅之前的更新。本文定价3元,共11562字,可免费阅读前40%的内容。

历史文章:

 

《资本囚笼》前言

 

《资本囚笼》引子:从“葛优躺”到“保温杯”,不同的社会热词,共同的社会问题


第一章:“隐形贫困人口”背后的秘密

 

第二章:消费主义批判——从“网红”脏脏包谈起


第三章:穿Prada的时尚女奴隶


第四章:当你在凝视朋友圈时,朋友圈也在凝视着你


第五章:资本时代的“三驾马车”:消费降级、审美滑坡与多元化的丧失


第六章:微商探秘与莆田假鞋研究


第七章:资本的三重幻境与“杀人诛心”


第八章:互联网科技革命与无产阶级的新枷锁


第九章:用马克思主义战胜抑郁症


第十章:不是“逃离北上广”,而是廉价劳动力注定被驱离


第十一章:一线城市是一场盛大演出,小资产阶级是它最忠实的观众


第十二章: “南锣鼓巷”式的地标,是对一座城市最大的伤害


第十三章:大都市中“边缘白领”与“资本游民”的困境和未来(上)


第十三章:大城市中“新无产阶级”的抗争与未来(下)


第十四章:看不见的资本家和他们的精英代理人


第十五章:“看不见的底层”和被污名化的穷人


第十六章:劳动人民的命,金粉世家的病


第十七章:马云、传教士与996:意识形态的窗户纸,快要捅破了


第十八章:当代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隐藏在“管理学”的诸多理论背后


第十八章:“这就是工贼的报应”


第十九章:禅修,肥宅与字幕组


第二十章:我们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但问题的根源不在年轻人身上


第二十一章:老龄化不可怕,资本主义老龄化才可怕


(一)“荣誉性”职业的困境

我有很多朋友都从事医疗、教育、科研行业,我非常体谅这些基层工作者的辛苦,也明白现在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困境是什么。年轻的基层医生和中小学教师们的普遍工作强度不逊于996,同时基层医疗人员和教育人员人手普遍短缺,闲暇时间被严重侵占;他们加班虽然有一定的加班费,但因为基础工资低,换算出来的加班费也并没有多么理想。我们以医生为例,年轻医生的福利待遇,豪不夸张地说,完全跟不上市场平均值,也完全不能匹配医生的专业技能。医学生,本科就比我们多一年,一般要读到博士毕业才能进正规大医院,就算读个直博最快最快也8年出去了,平均培养一个医生都要10年朝上。但是这些妥妥的精英人才,收入也就是个应届生平均值,我好歹读个博士出来的,我心里不犯嘀咕吗?更不要提远超平均水准的高强度工作了。

 

基层医生们一个境遇往往被忽视,就是他们本科、硕士、博士,都有相当长的时间(总共3-5年左右)在医院实习,但是他们实习期间仅仅领到的是一份非常卑微的补贴,可以说就是一个被压榨的廉价劳动力。我有一位朋友医学博士在读,在全国最好的几家医院之一实习,但她住的那个宿舍,就是非常残破的八人间上下铺,拿着一点象征性的“补贴”。要知道,人家这是博士哎,是高级知识分子,至少给一个市场平均值的环境待遇吧。而且最近医院非常“精明”的改了规定,以前是博士最后一年实习,毕业之后就能转正为正式医生了;现在改成了毕业之后要求博士后驻站两年,然后才算正式医生。问题就是医生拿一份正式工资(还有奖金分成,这才是吸引人的大头),博士后只拿一个驻站工资,而且这部分钱是国家是补贴的,这就是明摆着把学生不当人么,干的工作都一样,医院就是店大欺客想再用两年免费劳动力呗。

 

我这位朋友说,他们博士在医院实习,还要干护士的工作,每天早晨凌晨五点起床去给病人抽血。她跟我开玩笑说全国有名的医院里,用博士生给病人抽血的就这一家,你也不用匿名,一写出来别人都知道是哪家医院了。我说你这个困境其实在全中国硕博研究生中都存在,就是导师和学校把学生都当成了剥削的对象,利用科研、教育、顺利毕业的“鱼饵”,用着最廉价、最服从且高素质的劳动力。

 

我们就横向比较哈,我读一个硕士出来,二十五六岁在一线城市找一个月薪七八千的工作,这时候医学生们还在读书;三年之后我差不多有个晋升的机会了,一个月拿一万多,成了一个基层的小领导,医学生们大概在博士实习中;五年之后我跳槽去了一家小公司,工资翻番,家里贴点首付贷款买房,医学生们博士刚刚毕业然后一个月月薪六七千。大家都会比较,谁心里也都会犯嘀咕。

 

科研工作者的待遇同样堪忧,我有一位朋友13年北航研究生毕业,进了航天某院某所,人家真的是专业技术人才,薪资水平比不上北京平均工资。就这样他还干了两年多,他讲他是真的爱航天,真的有一种参与祖国航天事业的荣誉感在其中,但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他计划要结婚了,但他跟女朋友一起住还要靠女方的钱补贴生活。真爱也敌不过现实,他是真的坚持不下去了然后跳槽去了一家无人机创业公司,工资翻了十倍,没有看错,就是整整十倍。结果没想到,他们领导拿保密协议卡他,说工作性质特殊不能放你走。最后大家猜猜他是怎么走的,家里出面找关系,贿赂了几个“关键人物”终于放他走了。他给我讲他的工作性质根本就不限制跳槽,就是领导故意难为他,再一个也是现在真的缺人手,但凡有着技术的人才,谁会那这么微薄的待遇“用爱发电”呢?

 

当代基层医生、教师、科研工作者的困境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问题,而其根源与我们上一篇老龄化的文章探讨的主旨是向一致的。

 

不吹不黑,我国的医疗体制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普世程度高的不是一点半点,很多穷人都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这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当今的医疗福利可以说是计划经济遗泽,但也因此受到了市场大环境的巨大冲击。

 

计划经济有一个特点,对于劳动者的激励不以金钱来衡量,而是以“荣誉”来作为“回报”。像我的父辈、祖辈,非常非常看重来自组织的荣誉,像什么劳动模范、先进个人、优秀党员、新长征路上红旗手之类的奖状攒了一抽屉,我现在回家就能翻得到,保存的好好的。不一定发钱才是一种正反馈(反正整个社会大家都怎么没钱),公有制前提下来自荣誉的激励,对劳动者同样能提供很大的正向作用。反应下岗工人题材的电影《暴雪将至》中,段奕宏饰演的工人余国伟就一直执念于一个“劳动模范”的奖项,并为不断证明自己走向了不归路。


(电影《暴雪将至》剧照)

 

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前有一个雕像,不是什么达官贵人、政商要员、明星偶像,而是一位平凡而普通的劳动者——张秉贵。“张秉贵11岁时便到纺织厂当了童工,17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旧社会的苦难经历,让张秉贵不堪回首……他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北京百货大楼当时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客流量大,加之物资相对匮乏,顾客通常要排长队。张秉贵便下决心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虽然那个年代的宣传包装确实有一些用力过猛的毛病在,但是像这样在全国商业中心地标建筑前,为一个普通的基层售货员立雕像,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做得到,这对于劳动者也是无上的荣耀与激励。



但是,现在的问题在哪里,我们社会已经普遍不用计划经济荣誉激励那一套了,市场经济要用钱去衡量。我们广大医生的普遍困境就在这里,既要用计划经济时“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道德层面去要求,市场化金钱层面的激励又跟不上,于是基层医生普遍叫苦连天,高考医学录取分数线年年下跌。

 

基层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困境也类似,都是付出与回报完全不匹配。我之前的文章里写过,乡村教师、赤脚医生,是当年最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两个职业,第一次把现代文明之光照进了我国最基层的穷乡僻壤。就是因为前三十年农村的合作社、农业水利建设和教育卫生建设的成就,才能让我国最基层的劳动力能够进入工业化的框架,改革开放之后的人口红利就是那个时候打的基础。可类比的,为什么印度没有成功的全国范围内工业化建设,因为印度的农村还是一个半封建化的状态,他们的劳动力不能为工业化大市场所用。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乡村教师》,就是一曲平凡而伟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赞歌:

 

“那么,他们的个体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这种器官在这个行星以氧氮为主的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声波,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接收信息。”

   “这种方式信息传输的速率是多大?”

   “大约每秒1至10比特。”

   “什么?!”旗舰上听到这话的所有人都大笑起来。

   “真的是每秒1至10比特,我们开始也不相信,但反复核实过。”

   “上尉,你是个白痴吗?!”舰队统帅大怒,“你是想告诉我们,一种没有记忆遗传,相互间用声波进行信息交流,并且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进行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5B级文明?!而且这种文明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

   “但,阁下,确实如此。”

   “但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所必需的!”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这类个体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听起来象神话。”

   “不,”参议员说:“在银河文明的太古时代,确实有过这个概念,但即使在那时也极其罕见,除了我们这些星系文明进化史的专业研究者,很少有人知道。”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教师。”

 

医生,治病救人;教师,教书育人。这些高尚的事业能用市场框架下的金钱来衡量吗?不能。就像我在二十章里说到的母亲的困境一样,母爱的伟大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医生和教师也一样。但是这又是一个金钱来异化一切、衡量一切的时代,这就是他们所面临的困境。科研工作者也是一个道理,我说屠呦呦比王健林贡献大,袁隆平比马云贡献大,他们俩的家产应该比王健林和马云多才“公平”,谁赞成谁反对?赞成也没用反对也没用,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他们的贡献就不能用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衡量。



但问题就在于,各行各业都普遍市场化的年代,荣誉激励是失效的:我要买车买房,孩子要上学,父母要养老,我拿几张荣誉证书有啥用?这也是为什么,官媒每每宣传科研工作者们不计报酬、生活艰苦朴素、工作拼命加班时会招致反感——钱不给足说啥嘞。在分析我国相关职业的困境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中医生等行业能够成为收入待遇最顶端的职业?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全部

    Preview the first 40% of the content for free.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全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