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十四节气竟发源于此,中国古人的天文测算技术太先进了

请关注👉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2-08-09


今日北京时间5时35分

迎来“处暑”节气

标志炎热暑天即将结束


此时节

徐徐秋风  微微凉意

幽幽秋韵  万金难寻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十四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处暑节气知多少

公历每年8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为处暑。据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不仅有 “离去”之意,还有躲藏、终止的意思。总之处暑的意思就是暑气消退, 炎热日消,伏天已过或接近尾声。

处暑节气知多少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梁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谷丰登.


"登"字还有一个意思,日常应用很多,即(人)由低处到高处(多指步行),如登山。我国一座历史名城就因一位皇帝登上嵩山而得名“登封市”。

登封市全景


登封历史厚重、文化灿烂。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定都阳城,即今登封告成,“登封”、“告成”则因公元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而得名,颁布诏书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

崇岳寺塔


二十四节气策源地——周公测影台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古称阳城)的周公测影台,是二十四节气诞生的实物见证,也是二十四节气农耕民俗等文化的核心策源地。

矗立在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的周公测影台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还是用土圭之法确定二十四节气“两至两分”真实的、最早的实物见证。


西周时期,随着中原地区农耕文明的发展,中华先民又经历了一场历法的改革。人们通过对太阳运行的规律即气候、物候变化的观测,最终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的“两至两分”四个节气,即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在中国最早的四个节气形成过程中,西周初年周公妲旦在崇山下的阳城进行的测影活动是“两至两分”的开端

西周初年,周武王在确定了中原核心地区的崇洛为“天地之中”的重要地位后,不仅在此建立了东都洛邑以统治中原,也极大促进了天文历法的发展。


对于周公为何以“天地之中”的嵩洛地区来测日影、定“两至两分”,其深层次的政治原因还在于中原嵩洛地区特殊的地位。西周时,“天地之中”的嵩洛地区是当时的东都所在地,这里不仅是西周的两大政治中心之更是当时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所以,在此测日影、定历法可以促进人口最密集的中原地区农业的发展,进而可以巩固西周的统治基础。


之后,春秋时期则进一步确立和光大“两至两分”,经中华先民的不断发展,在秦汉之时二十四节气终于确立起来。

大约成书于战国秦汉间的《夏小正》

可作为农时“物候历法”的典型代表



《授时历》制定之地——登封观星台

从周公测影确定“两至两分”之后,告成镇便成为中国古代天文观测和制定历法的中心。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以此为观测中心,制定了闻名于世的《大衍历》,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历法。元代时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后,为了促进农牧业生产,命太史令王恂及郭守敬等人进行历法改革。郭守敬因此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还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四海观测”,在全国27个地方建立了天文台或观测站,测验各地的夏至日影、冬至日影、昼夜时刻及日月星辰运动等天文现象。

现今登封告成的观星台,就是元代所建的观测中心。观星台是制定世界先进历法《授时历》之地,这也标志着二十四节气文化趋于成熟。


经过郭守敬、王恂等人在观星台的长期观测与推算,终于在至元十八年(1281年)颁布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此历求得的回归年周期为365.2425日,合365天5 时49分12秒,与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阳历(《格里高利历》)相当。《格里高利历》是1582年由罗马教皇格里高利颁行的历法,比《授时历》晚300多年。如与现代科学推算的回归年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相比,《授时历》仅相差26秒。僧一行与郭守敬在周公测影台进行的历法实践,证明了周公测影台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历法孕育之地,而且是中国几千年来测影和制定历法的核心。

许衡、王恂、

郭守敬等所撰的

《授时历经》


由于所得到的一个回归年无比精确,从而为二十四节气的精准划分和确定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观星台也是二十四节气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观星台及周公测影台1963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国家正式确定为“中国天文博物院”。2010年8月1日,包含观星台在内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登封的世界级名片。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纪念碑揭幕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凝结中华文明智慧的”二十四节气“在我国自创立以来,已经传承发展2000多年。它是中国人观天察地、认识自然所创造发明出的时间知识体系,也是安排农业生产、协调农事活动的基本遵循,更是中国社会顺天应时、指导实践的生活制度。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好这项人类文明的瑰宝,中国农业博物馆组织有关专家整理编写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二十四节气》科普丛书,并于2019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套11册

全套丛书采用中英双语形式编写,共包含11个分册,插画作品百余幅。其中《二十四节气》概述了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以及每个节气的相关科普知识,其余十个分册分别介绍了十个申遗保护区的民俗文化,包含《安仁赶分社》《版春劝农》《半山立夏》《登封二十四节气》《九华立春祭》《苗族赶秋》《内乡县衙打春牛》《三门祭冬》《石阡说春》《壮族霜降节》,每个分册从人文地理、历史渊源、主要内容、传承保护等几大方面入手,详细讲述了保护社区的民俗文化,是一套典藏级的科普丛书。

这套科普丛书的出版,有助于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和层面普及传播节气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遗产实践社区和群众的自豪感与凝聚力,激发传承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扩大关于传统时间知识体系的国际交流与对话,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登封市还筹备建成“登封二十四节气展示馆”,收集各类二十四节气实物数千件,展馆于2020年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示范馆。

登封二十四节气展示馆揭牌仪式


对中国人来说,“二十四节气”是我们时间制度整体的一部分,它是指导我们包括农业在内的创造生活资料的一切活动的时间节律,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奥和人文精神。


“二十四节气”融合四季,贯穿全年,广为实践,流布全国,影响世界。其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富含中国人特有的哲学思想、思维理念和人文精神,具有广泛的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引发世人的关注与探索。


位于登封市告成镇的

周公测影台和观星台

是二十四节气诞生的直接见证

2016年11月30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二十四节气”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登封二十四节气”

作为十个非遗传承保护社区之一

被列入拓展名录


周公当时是怎样通过测影台观天测日的?

登封还有哪些其他历史遗迹和民俗传统?


想要了解更多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揭晓答案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责编:吴玥明


👇  点击图片 看近期精彩  👇 


农业农村部原部长眼中的外国农家

“三农”从业者必读,学透农史看这些就够了!

《唐启升文集》在青岛首发

百年前中国农民之地位及责任是什么?看“一代宗师”许璇怎么说

家乡,每个中国孩子都值得拥有的情感记忆

👇  点击关键词 获取往期推送  👇 
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 | 论道大国“三农” 马铃薯简史 | 凤凰单 | 金骏眉 | 世界土壤日薇娅推荐的农产品日历 | 全家都爱吃的健康餐
国际茶日 | 世界读书日 | 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兽医推荐书目 | 生活类书单 | 大国三农系列沙漠蝗虫 | 防治蝗虫的施药方法 | 秋黏虫
女神节特辑 | 像草木一样生活 | 旧物回声28场发布会实录 | 高效学习法 | 公关艺术人兽共患病 | 养殖场兽药规范使用手册非洲猪瘟 | 蜜蜂授粉 | 外来水生生物食味米 | 茶叶消费指南 | 中国茶文化学休闲农业系列教材 | 乡村振兴知识百问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