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教观察|教师如何走出写作焦虑?

2017-01-03 中国教育学会



孟宪升





中国教育学会特约观察员

青岛市黄岛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写作焦虑是在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让教师走出写作焦虑是教师本人的企盼,更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从“心”开始——让教师“想写”


心态决定状态,观念决定信念。要让教师走出写作焦虑,首先要引导教师形成积极的心态,树立正确的观念。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在现实中我们发现,不少学校都硬性规定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多少篇论文、反思、案例,而不少教师只是应付了事,有的甚至从网上下载,连改都不改就交差完事。诚然,让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但教师若处在“要我写”的状态,就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


应引导教师从生命成长的高度来认识写作的重要意义,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写《给教师的建议》时已经写了32年的从教日记,他在书中写到:“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许正因为苏霍姆林斯基深刻认识到“我要写”的真正意义,所以他道出的话语才更真实、贴切,才更能打动人,从而也成就了他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


 变“我不行”为“我能行” 

马克思有句名言:“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正在成为,却又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勇于去做,就会不断地发展。


面对写作,不少老师会说:“我不行,我不是写文章的料”。在心理学上这叫自我设限。事情还没做,就被这样的想法限制住了,以致越来越写不好,甚至写不出。如果突破自我设限,勇于尝试和实践,就会“越来越行”。


朱永新先生在“教育在线”论坛上发了个《“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的帖子。帖子说:本公司为激励客户成功,决定开办朱永新成功保险;参保对象不限,但尤其欢迎教育界人士;保期十年;投保条件,投保者必须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来本公司;理赔办法,如投保者十年内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声明,本公司只求客户成功,不以赢利为目的,所有利润全部捐赠希望工程。朱永新先生的“成功保险”意在不断唤起人们“我能行”的内在热情。


一名来自苏北偏僻水乡小镇叫张向阳的老师投保了,在随后的二百多个夜晚,这位江苏盐城的农村小学教师竟然写出了近三十万字的教育日记!更不可思议的是,他的教育日记在十余家省级以上教育报刊发表了五十余篇近七万余字。


     

由“情”入手——让教师“能写”


心态和观念的问题解决后,教师“想写”了,可往往提笔忘字,不知从哪里入手,也不知从何谈起。这是正常的,不妨试试下面两招:


 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每个人对于自己的真情实感都有表达的冲动,对于自己熟悉的事情很容易就会表达出来。因此,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每一天的教育生活,坚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的原则,就会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可运用“6W”法,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如何(HOW)、为何(WHY)。


 找焦点、谈热点、抓住兴奋点 

在一定时期,总会有一些焦点、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大家都在讨论。我们在浏览和交流的过程中,同样会激起自己的兴奋点,禁不住就会有发表自己观点的冲动。抓住这个“冲动”,你就会“下笔如有神”!有时为了把自己的观点表述清楚,还会如饥似渴地查阅相关资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等把自己的观点真正表述清楚了,那种成就感委实是很美妙的!



取“法”乎上——让教师“会写”


教师写作的体裁有很多,各种体裁有各自的格式和技巧,这些都是很容易就学会的,在此不予赘述。别人的理想信念、思想境界是不容易学会的,而这恰恰是写出好文章的基础所在。下面着重谈两点:


 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今时代,“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拥有一桶水”的观念至少要进行如下“四个改进”。即:一是在知识结构方面,教师要变原来的“一桶水”为“长流水”;二是在教学实践方面,教师要把这种“长流水”变成为有益于学生发展成长的“鲜活水”;三是在教学理念方面,教师要把这种“长流水”升华为适合学生需要的“甘甜水”;四是在教学定位方面,教师要把这种“甘甜水”神化为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的潜力从创造之井喷薄而出的“引导水”。


另外,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这个人的阅读史”,所以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修炼宁静的心境,视书为益友,视书为知己。执书静读,古今中外、世间万象,一览无余,就会穿越时空邃道,与圣贤同行,与大师为伴。从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站在巨人之肩,去寻找撬起地球的阿基米德点……


 思想碰撞溅火花 

创立于1209年的剑桥大学有个不成文的制度和呼声:“来吧,来喝下午茶,不付费。”这个神来的创意到今天为止已喝出了六十多位诺贝尔奖获者。这个下午茶制度至少给我们两条启示:


一是学校应为教师搭建平台,如采取研讨会、座谈会和建立QQ群、微信群、教师博客进行网上交流等形式,为教师创造良好的、亲切的、自由沟通的交流环境。


二是教师本人要积极参与各种交流平台,积极阐述、推广、宣传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同时,要认真聆听别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从而碰撞出思想火花,生成智慧,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


愿所有的教师都能走出写作焦虑的泥潭,走向用写作促进自身精神生命成长的康庄大道!

                                                 





相关阅读链接 

只为成就教师梦想——“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今日成立!

教师成长环境探寻——记中国教育学会首次特约观察员线上沙龙

教师成长环境探寻——教师需要怎样的专业指引?

教师成长环境探寻——教师需要提升职业幸福感

专业成长引导体系是教师发展最需要的支持

学校边缘:校外教育功能定位流变的思考

当代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

课改必须改变“车推牛”!

中老年教师校本研训怎么做?

“六招”让学生对你“一见钟情”!

谁来做孩子成长的“牧羊人”?




特约观察员|基教观察

中国教育学会“特约观察员”是中国教育学会为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拓宽一线教育信息的社会来源渠道,加强学会对基础教育战线信息的汇集、传播和共享而经社会公开招募,最终遴选出的。致力于通过各位观察员的视角,传递来自基础教育一线教育工作者对存在教育问题的观察和反思,传播并一起探寻问题可解决之道。

学会微信特推出“基教观察”栏目,在这里,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寻求教育的改革之路。






教育使命

点滴随行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