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心济世 | 石磊:责任感是医生成长的根本动力

石磊:

责任感是医生成长的根本动力

同济大学医学院2002级临床医学学士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同济大学医学院2015级皮肤病与性病学博士

慕尼黑大学光医学博士

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皮肤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详细简介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





在实践中探索医学


石磊自幼随父亲来到上海,小学时有幸在同济大学校园里生活成长,早早地种下了同济情缘,所以高考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同济大学,出于对救死扶伤的追求,石磊在志愿书上填下了临床医学专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就读。

在本科5年学习中,石磊对临床医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多次获得同济大学优秀奖学金。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内科医生,接触到了很多重症的病人。影响尤其深刻的是,一位脑干出血的38岁患者妻子在ICU门口悲痛不已的场景,一下子让石磊更为透彻地意识到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只有进一步提升自己,才可能帮助到更多人。



不断向上攀登

为了有机会读研深造,石磊抓紧工作之余一切时间努力看书备考,顺利于2009年考入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光医学科王宏伟教授与王秀丽教授团队,成为王宏伟教授指导的第一名硕士生。硕士学习期间,他笃实好学,在两位王教授言传身教下,学习到了皮肤病临床诊疗技能,从中发现了限制光动力治疗皮肤癌疗效的影响因素,以临床问题为研究方向,成功制备出5氨基酮戊酸聚(ALA)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提高了ALA光动力治疗效果。经过研究生阶段学习使他认识到从临床发现问题,通过科研解决问题,回馈于临床使更多患者受益这一过程是非常美妙和有价值的,使他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两位王教授鼓励下,石磊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同济大学医学院的皮肤病与性病学博士,非常幸运地成为王秀丽教授第一名博士研究生。



两位王教授创建的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光医学/同济大学医学院光医学研究所平台人才济济,特别重视年轻人培养和团队建设,拥有哈佛大学、慕尼黑大学等一批国际著名合作导师,也有一批优秀师兄师姐总是毫不吝啬地传授经验,团队“传、帮、带”氛围浓烈,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各展所长。团队帮助个人成长,个人助力团队发展,营造了非常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石磊身处其中,人生目标、日常工作节奏和态度都有了积极的提升。通过学术交流机会,他结识了全国各地优秀的同龄人,从他们身上学习、借鉴,也进一步激发了自己的进取心。博士期间石磊考虑到临床光动力治疗穿透浅的问题,在王教授指导下构建了一种新型X线触发材料用于光动力治疗,博士论文获上海市医学会皮肤病学专科分会研究生论文比赛博士组一等奖、中华医学会优秀研究生三等奖。


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光医学

/同济大学医学院光医学研究所团队



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在王秀丽教授的推荐下,石磊非常幸运地前往德国慕尼黑大学攻读光医学博士学位,师从德国激光协会秘书长、慕尼黑大学激光研究所所长Ronald SROKA教授,成为了德国慕尼黑大学激光研究所培养的第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德国勤奋、踏实、求真的作风,使石磊顺利地获得了个人的第2个博士学位,完成了“皮肤病性病与光医学”双修。




德国的学术氛围是投入和纯粹的,研究生不是为了拿学位而做研究,而是因为自己想做,所以他们一直以自己最佳的状态投入工作。德国的学术训练也是非常扎实和严谨的,开科研组会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做汇报以及对他人的汇报提意见,每次发言就是一次深入思考。石磊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教学模式,默默地总结其中精髓,归纳为“One by one循环阶梯式讨论(OCSD)”模式,回国后协助指导课题组研究生多次荣获同济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博士生奖学金。

此外,德国留学经历也极大地打开了石磊的视野,“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有很多条路,我也开始思考自己在科研、临床之路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这些都为石磊后续的学业与职业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让他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清晰准确地发表观点看法,与别人进行学术交流。在德国生活的日子,巴伐利亚同济校友会也给予了他很多温暖的陪伴。同济大学与德国有着深厚的渊源,使得众多同济学子在德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尤其是在巴伐利亚很容易找到同济的师兄师姐,“这些平台会让你有家的感觉,会提供诸多帮助和关怀,不至于让我们在国外有孤独感,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作为同济学子的骄傲”。



得益于德国留学期间,对激光原理的扎实学习,激光医学临床转化的深刻领悟,石磊操作的激光治疗,很好地把握了疗效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平衡,往往单次治疗便可初见成效,缩短了激光治疗次数与成本,在皮肤病临床激光治疗与激光美容领域声名鹊起,广受患者信任与追捧。现在,石磊每天白天看门诊、做激光治疗,晚上整理患者资料、开展在线咨询、做科研、做科普,从早上6点多起床一直到深夜12点,生活的重心就是工作,“当你真的热爱这份事业的时候,就不会觉得累”。他也在和患者的交流中不断得到前行的力量。他面对的患者不少是年轻人,有患者为感谢石磊看好了她的痘痘脸,送了他一面绣有一个“大拇指点赞”的锦旗,让他感到工作既得到了肯定,过程又非常得有趣,也让他更有动力去帮助更多人。


石磊在华东医院皮肤科激光室给痘坑患者进行超皮秒激光治疗


提到对有志于皮肤科同学们的建议,石磊表示,皮肤科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热门专业,在中国,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皮肤和健康美容的关注也在不断增长,同时对皮肤科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很多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技术都有待发展。现为复旦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的他,对青年人才的培养非常的重视,看重成员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团队奉献精神,非常欢迎同济优秀的学弟学妹们选择和加入皮肤病光医学研究。




校友寄语

“在学业和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份的勤奋、坚持和付出,都将让你融入更为优秀的团队,拥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和精彩的人生”。



同心济世

/ 2022.5.20



值此同济建校115周年、医学院重建22周年之际,医学院特别推出“同心济世”校友专访系列,邀请广大同医校友回忆在同济脚踏实地的求学岁月、在各自领域和岗位上追求卓越的奋斗历程。已在前期深度采访了20余位校友,按照采访时间顺序逐一推出,敬请关注!在此也向更多卓越的同医校友发出诚挚的访谈邀请,共话同医记忆与未来。

  ●  ●  ●  ●  ●  ●  ● 往期推荐

同心济世 | 同济,115岁生日快乐!

同心济世 | 张鑫:要有持之以恒的战斗精神

同心济世 | 荣海健:接受自己的一切可能性

同心济世 | 黄冬: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

同心济世 | 胡学飞:远行,才能观赏美景

同心济世 | 马敏:为病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同心济世 | 商宏恺:学医需要满腔的热情

心济世 | 杨一华:心向往之,行必能至

同心济世 | 冯威:走到患者和家属身边

同心济世 | 赵宏谋:激发主动学习的欲望

同心济世 | 马宏贇:追逐热爱、保持冷静,成就专业

同心济世 | 赵文锋:治病救人、积德行善

同心济世 | 陈轶卉:用热爱点亮视界

同心济世 | 陈章炜:在平凡之中实现自己

心济世 | 常文举:一切为了病人

出品:卓越医学生职涯发展工作室

项目成员:郑天一、黄旭东、 蒋蕴、邱海平、罗文秀、  阚羿飞、杨欢欢

指导老师:曾盈、曹丹仪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