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深漂青年图鉴 | 每日书
文章 | 半片
编辑 | 半半
在深圳,我独自居住在一个村里。工厂、劳务工人、扫不干净的地面。找不到任何共享单车,喇叭声音盖过大卡车的小电摩横行。
同时,我又在科技业最集中的区域上班。那些搅动互联网风云、占据时事热点的企业,尽在左右。
每天上下班,如同在两个割裂巨大的世界中穿梭切换。
离家最近的地铁站在十公里以外。如果搭乘公交车上班,需要途经约 30 个站,通勤时间视拥堵情况在 90-120 分钟之间波动。
我也因此成为滴滴的高频用户,天天上下班都靠它。而滴滴顺风车,成为我每天工作之外,仅剩的密集沟通场合——除了在公司和车里,我几乎不需要再说话。
活在深圳,“衣食住行”、“梦想与奋斗”、“挣钱”、“房价”、“深圳和其他城市的区别”……这是来到深圳之后,闲谈话题中最高频的话题。人所共知,这是一座年轻的城市。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家乡。而绝大部分人的家乡,不是深圳。
我的家也不是深圳。但同时,我又是深圳的一个青年“包租公”,独居在200平米的顶楼。
滴滴顺风车上:加完班的司机与乘客
滴滴顺风车上:加完班的司机与乘客
作为滴滴的用户,我不仅是乘客,也是司机。
在顺风车上,共同吐槽职场话题、指责老板、痛陈工作压力,都是与陌生人打开话题的好方法。尤其是在晚间十点半过后,从科技园离开,驶向城郊的车上。
毋庸置疑,此时车上的那位陌生人,极高的可能性是一名职场人士,刚刚结束被办公室加班文化压榨的一天。可能是小领导,工程师,运营,产品,行政内勤。一个略带时代陈旧性的词汇,白领。
当然,也有零星的几率遇到从事体力工作或者普通服务业一线的夜归人——愿意打车跑那么远,也舍得在深夜跑那么远地折腾,多半是年轻一代的劳务工。他们上车不大说话,或者猛打手游,或者猛刷短视频 APP。打工归打工,挤公交 30 个站、坐 100 分钟这种事,他们可不一定乐意。
至于今晚,上车的是一位略有点年纪的男工程师。
吐槽加班,再工作内容简单说两嘴,让我们迅速确认了同行身份。
我一路参与吐槽,高谈阔论加班文化,一边在心里戴上有色眼镜:这是什么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经历,会至于人到中年身材臃肿,却还在一个百人小公司当一名基层研发人员呢?
——看老板脸色,看项目经理脸色;赶进度时,加班加点画线放线调线布线打板;发钱嘛,发奖金嘛,看情况咯,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朝九晚六双休日,基本是不存在的。
我会变成这样子吗?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说起今晚,有师弟来拜访,一顿饭两小时吃完,然后回去加班。亏大了,办公室的人基本走光了,关键是领导走了,加班也没人看。
CEO 昨晚九点多来巡办公室,只剩两个人,今天居然能通过管理层传达出一种隐隐不满的情绪。今晚 10 点还有四五个人在,你倒是再来一趟啊?
——这就是深圳南山科技园,一片在晚间 10 点打车需要排队半小时的区域。
经过 201:新婚的房客与茫然的房东
经过 201:新婚的房客与茫然的房东
今晚下班回家,路过 201 房门时,发现门板上贴着一幅心型的囍字图画。图画很新,从上到下都是热烈的红色。囍字表面缀满了染红的金粉,在楼道25瓦的黄色灯泡下闪烁着一粒粒的光。
咦,有一对新人结婚了吗?这画什么时候贴上去的?应该就这两天吧。因为我才发现。
经过二楼,我转弯向上,脚步未曾停留,201 的房门只瞥了两眼。201 是一室一厅的,根据我对总体租户的了解,这小两口十有八九比我年轻,而且年轻好几岁。
祝福这对新人,祝福这间房客。
我一边爬楼梯,一边在心里估摸着这间房子的情况,猜测着关得严丝合缝的浅绿色房门之后,是怎样的生活状态。
什么样的人有结婚的勇气呢?怎么样才算是符合结婚的条件呢?两个人,彼此认定了对方,愿意承担责任,许下承诺,就具备了结婚的条件——应该是这样吧。
心中总留存着一种错觉,自己还没成长,还没成熟。也可能不是错觉,就是真正的自我认识。
真希望能有一份试卷,一张 checklist,可以供我量化检验自己的成熟度。
而每年都有毕业季,每年都有寒暑假,一茬又一茬的新鲜人涌入职场。社会不会停留,面对着小五六七岁的新同事,都在提醒着一个事实:你“可能”不年轻了。
我内心有没有在盼望和憧憬婚姻与婚后家庭生活?我有能力结婚吗?结婚需要什么能力?一定需要订婚礼金聘礼戒指酒席宴会婚礼婚纱照有房有车吗?
这些问题,平时不会冒出来。只是被那幅鲜红的囍画勾起的一圈圈涟漪。我现阶段还不用回答吧。
一个男孩,会在哪一个时刻,成为一个男人呢?
办公室:还未发展友谊就离职的男同事
办公室:还未发展友谊就离职的男同事
“秀白要回老家了。”
会议进行到一半,正在分解任务并拟定执行计划,老大突然用一种悄悄话的口吻,讲出了这句话。因为两位运营同事问为什么不让运营小组长秀白负责其中一部分工作。
会议室的灯关掉了,Excel 表格打在墙上,投影的光青青黄黄白白,映在同事们的脸上,半明半暗。大家的表情都很淡定,似乎情况尽在掌握。
可能只有我一个人在为刚刚获悉这个消息而感到一丁点的诧异——完全没看出来啊。
“他母亲生病了,现在工作又那么忙,频繁长时间请假回去照顾不太好,所以就离职了。”
哦,是吗,原来是这样。难怪近段时间秀白请假好几回,隔三差五地不来公司。
会议继续。会议结束。
老大的两句话就像两行粘贴错误的字符串,稍显突兀地出现在会议中间。又像极细的两粒石子投入水面,泛起的涟漪都微不可见。没头没尾的,就像没说过一样。
会议过后的一小段时间,我都在消化心中那一丁点的诧异,以及一些难以言说的惋惜。也说不清在惋惜什么。这时的我到新公司入职不久,心里才刚有一些融入团队的感觉,团队里就有一个人离开了。
秀白跟我是同龄人,来得比我早一些,办公位置和我背靠背。我承接的工作内容,多数的对接人都是他。前两天刚发现我俩是校友,又都是部门仅有的单身且独居在深圳的男青年。颇多的共同点,让我嗅到有一丝发掘到一位意趣相投聊得来的同事的可能性。这样的苗头才刚刚出现,尚未经过验证,限于工作太杂乱且繁忙,还没有机会来闲聊发展私谊。
这段时间正在冲刺 630 半年度项目验收,大家还说等验收通过之后一起去东南亚团建,位置就定在秀白家,有土著带路,吃喝玩乐不愁。
小会议上老大说出这个消息之后,全部门的同事迅速获悉。也似乎是某种默契,秀白自那天起,便整周整周地不来公司。
然后端午节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下午,秀白回来了。两手空空闲坐,看大家忙进忙出。
这天全公司通知是提前一小时下班,以便大家错峰。不巧我们部门几位同事都各自有事,或外出,或到其他楼栋开会,过了下班时间好久也还没回。我就是其中一个。
秀白一直等,陪到整一层办公室就只剩我们几个回来还有点事情要忙的人。
简单聊几句,做个告别,再拍张合照。拎上公司发的端午节粽子礼盒,say goodbye。从此相忘于江湖,成为朋友圈的点赞之交。
而过了一段时间,我才知道,原来“回老家”是我司员工提离职最喜欢使用的万能理由。对公司、对现状纵有千言万语,都凝聚在这三个字之中。
毕竟,在深圳这座城市,几乎可以默认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乡、或者老家。随时可以归去。回家不需要理由。几乎没有人的故乡是深圳。
对公司的团队和事业现状、企业文化、发展前景等有了进一步认识之后,我渐渐明白秀白的“回老家”可能也不是真的回。
我这算是一种后知后觉么?
职场人,总有一点利害的关系相连,相互之间的一些话也不适宜说太透。有时觉得一艘船航向不对,或者发觉船在漏水的时候,一声不吭默默跳船,似乎才是最佳策略。
无需多言,好自为之。粤语有云:“自己执生啦!”(自己看着办)
而如果秀白不是真的回老家,他住处离我司通勤时间不超过 20 分钟,某日有机会,旧同事便能相遇在同一个地铁站,或是下一个路口。
独居最怕什么
独居最怕什么
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里独居,最怕的事情是什么呢?
出门忘带钥匙?
上周才听完一位友人的哭诉:加班到晚间十点,还没工作完,外派其他城市的爱人出于关心,不断催促友人早点结束加班回家。匆匆忙忙心烦意乱之下,友人回家忘了带钥匙。自西向东横跨两个区回到家门口,顿时陷入窘境。
打车回办公室拿钥匙,来回两小时,120 元;叫人来开锁换锁,更折腾,两三百块,但好歹能节省点时间,一小时搞定。
于是友人为了能早点休息,多睡一会觉,换锁了事。不料,爱人获悉此事后,又隔着手机将批评和责备传递过来:怎么这么冒失呢?
我恰好不担心这个。在广州时,这座城市完全不陌生,有好友在附近,投放一份备份即可。来到深圳,我也不担心这个。因为我是房东,管理员手上有一份我住处的钥匙备份。
除此之外还怕啥?我不怕什么妖魔鬼怪,所以面对 200 平的屋子心里坦然。
回到家怕没人说话?活得精致,不会有人夸赞;活得邋遢,也没有人看见。于是居家状态下的我,就会在两极之间来回切换。
超自律模式,晨起,晨运,神清气爽洗澡更衣,早餐,做家务,阅读,写作,工作。
超懒散模式,熬夜,甚至懒得洗漱,倒头就睡,睡到过午,再起身随便吃点,刷刷手机,洗个澡,继续对着夕阳葛优躺,入夜之后才想着出门吃点啥好呢,宅一天也该动一动了。
这些都无所谓。唯独怕生病。
不想麻烦旁人照顾,也找不到愿意开口求助的人。头晕脑胀出门去寻医问药。还不敢让在外地的亲人知道。
本文编辑自每日书。 每天定格一个日常的瞬间,连缀在一起就汇成了生活。点击此处了解每日书,或直接联系三明治明仔报名(微信:ming30s)。
点击关键词
阅读更多每日书故事
十月划水笔会
让我们相聚,从彼此的文字中取暖
活动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在三明治发生
来厦门吧,我们一起在沙滩上朗诵写下的文字
不安年代来临,如何通过写作来思考自身的命运?
「别偷看」手机支架,地铁防窥神器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微店
让每一个人开始写作
▽ 点击进入“灵感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