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别人一起活着,和他们一起摇摆|三明治阅读俱乐部
“三明治阅读俱乐部”是三明治线上写作社群每日书社区的共读共写活动。我们会在当月的写作社群内更新选书资讯,书籍范围包括非虚构、文学、历史、社科类。参与每日书的作者可报名申请获得赠阅。在阅读俱乐部,你可以:
●获赠精选书目
●尝鲜还未上市的新书
●和每日书小伙伴们共读,交流阅读感受
●获得编辑推荐的延伸阅读
●共写书评,你的阅读体验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阅读俱乐部共读书目是由光启书局出品的《从熊口归来》。
年轻的法国人类学者娜斯塔西娅·马丁长期和北极圈内的原住民共同生活。2015年秋天,她在翻越堪察加火山的途中遭遇了一头熊,被咬去了半边颌骨。她奇迹般幸存了下来,而她生命中的危机才真正开始:辗转俄法多家医院,被绑在床上,切开气管,脸上植入金属板,反复经历手术、插管、感染,遭受秘密警察的盘问和猎奇者的围观……这一切几乎将她摧毁。
一场人与熊的相互启蒙,一次艰苦卓绝的内向探索。我们仿佛与作者共同经历了这段重创后的重建之路,感受到我们所处的日常世界中看不见的暴力与野蛮,也发现原来还有其他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加入本次三明治阅读俱乐部的作者
在阅读中有怎样的发现?
Shang女巫
职业:发疯爱好者
坐标:北京
作者是很勇敢的人类学家,她会后悔吗?
抄、阅读、回看。轻便的书籍却并不一个轻松的故事,但却在十月之初陪我穿梭在医院、在地铁、在上下班的路上。故事分为「秋冬春夏」四个篇章,我就想可以用「风林火山」作为回应,或者说致敬,也是我阅读里碎片却深刻的感受。
一起摇摆(風)As swift as the wind
这本出常常会提到「节奏」这个词,我和周围所处的环境一样,每个人都想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成为主导节奏的人,而在这个过程中常常慌乱、容易迷失,并且在为每一次的「掌控」和「加速」承受着相应的代价,最明显的莫过于各种各样的情绪。我在意别人的看法,我也希望所做的一切不会变差,我就是书里伊万说的那种人,我难过却也承认,我好奇真正在森林里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我也想知道那样的体验和视角会不会让我好受很多?我不知道。
「我想到了这些时刻,枪没有打出去,鱼儿没有咬钩,驯鹿不再往前走,雪地摩托喘着粗气。对于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我们想要有格调,但是我们跟跄,我们沉溺,我们蹒跚,我们倒下,然后我们重新站起身。伊万说只有人类相信自己做的一切都好。只有人类如此在意别人是怎么看待他们的。在森林里生活,有点像是这样:那就是和别人一起活着,和他们一起摇摆。」
内心尖叫(林)As silent as the forest
「于是在我病房门口的走廊上来了许许多多的陌生人,他们来看我,给我带一点小礼物,告诉我他们是多么同情我所承受的痛苦。大多数时候,我都想叫;我的内心充满了愤怒。每次我都在想,他们怎么就不明白,一个暂时被毁了容的 29岁女人多么向往独处,向往安宁和宁静呢?」
我不知道作者最后是否真的选择了尖叫,但是她所写下自己想要尖叫的时候,我想说:这也是我的内心啊,我有好多次无数想要发疯的时刻,可是表面还能管理好表情,用理智轻声细语去说,我在想,真正疯癫的时刻到底是内心真正崩溃的那一瞬间还是被披上文明烙印的表情,在她的笔下我看到了人类本身的残忍与自私,也终于理解为何最后她又迈向了森林。
暴力行为(火)As fierce as the fire
走出治疗室,我抬起疲惫的脸,冲向苍白的太阳。为什么要做这一切?我应该再一次深入自己的内心。我想到了那头熊。如果它还活着,至少它还可以过着熊原本该过的生活,而不会像我这样,承受这些象征性的或实在的暴力行为。唉,谁知道呢?也许熊族也会有自己的放逐程序,将获胜机会甚微的“选手”边缘化,把不再适合熊族生活的那些熊驱离。在强光的照射下,我垂下眼睑,钻进汽车,点火。
随他去吧,反正我不想再见到这些人。
非常有趣的是,这个月里我也经常在不同的医院里穿梭,而作者也记录下自己在医院的一切,她的冲突太多:国家、政治、权力、暴力、色情...从她的视角,「文明」和「暴力」的界限到底在哪里?人类社会是不是有时也野蛮,每次阅读时都会让我降低再降低一些人类的自我,讽刺,异常,残忍。
不可动摇(山)As unshakable as the mountain
「我喜欢画画,因为这样就可以逃离这里,她对我解释说。爸爸说不能老是做梦。你怎么想?我思考了一会儿。我想我们不应该回避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尚未完成的东西,应该直面它。可我不知道该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于是我说:瓦西里娜,如果长大意味着看见自己的梦想一个个死去,那么长大就成了死亡。当成年人试图让我们相信,格子已经在那儿了,就等着去填满它们即可,最好不要去搭理他们。」
「离开北京」这四个字时常挂在我的嘴边,也放在我的心里,而真正交完在北京的最后一次房租是这个月,那一刻我得到了久违的解脱,我即将失去我已有的工作身份,即使也不太想要继续拥有它,但是我在寻觅着我的职业到底是什么?活到现在又要如何介绍自己?我选择了「梦想家」有人会笑话,但作者确实理解我的那一个,我想就是在这里被慰藉了;我们都不想自己的梦想随着长大而死去,我们不想按部就班的填充下一步的格子,一个又一个的梦想是支撑着我活到现在的“那一口气”啊。
作者是很勇敢的人类学家,她会后悔吗?但是身为一个半熊半人的女人后,她又会如何度过后面的人生呢?我想继续看她的文字,而不是看她的脸,即使好奇但也要忍住,尽可能不当一个残忍的人。
小美
职业:自由职业
坐标:无锡
再出发并真诚地记录,就是莫大的勇气
读了《从熊口归来》的介绍,立即就想到同样在堪察加被棕熊攻击不幸去世的日本摄影师、作家星野道夫。星野道夫的《旅行之木》和《森林、冰河与鲸》我印象深刻。尤其是《森林、冰河与鲸》和娜斯塔西娅·马丁的这本《从熊口归来》有很大的交集。在位人类学家的讲述,会有什么不一样呢?我怀着很大的好奇心来读这本书。
读完之后,我发现,就算知识背景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是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非常相似的价值观。也就是这本书的法文原名《CROIRE AUX FAUVES》。当翻译软件显示 CROIRE AUX FAUVES 为“相信野兽”的时候,我的内心激起一圈涟漪:两个意思相差还蛮大的。我又看到了英文版的书名《In the Eye of the Wild》。“从熊口归来”“相信野兽”“野性的目光”,哪个更趋近作者的本意?我猜,相信野兽,这就是娜斯塔西娅·马丁以及星野道夫们对自然的态度,她(他)们相信野兽,相信自然,而不是独信人类。
娜斯塔西娅·马丁有一个看上去很好的生活:和睦的原生家庭,得到行业认可的人类学博士头衔,一个位于山里的家,一位正在写书的伴侣。但是她总是要去一些危险的地方田野调查,比如森林、北极等等。这一次,她遇上了熊,被熊“带走了”——作者的原话,带走了——下颌骨,侥幸存活下来。
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如果是星野道夫,从棕熊的攻击下活了下来,他会怎么做?他会原谅棕熊吗?会重返受袭地吗?
如果是我,我会恨熊,会和我认为伤害我的那些人断绝关系,我不会再回忆起这恐怖的一幕。
但是,我想,星野道夫和娜斯塔西娅·马丁一样,会重返受袭地。他们知道,受袭总会发生,就像登山队员一样,危险总会发生,但是这不会阻止他们攀登的脚步。
我没有勇气做出这样的决定,别说直面受袭,就边走进森林的勇气都没有。我不能说,我可以理解他们的决定和价值观,但是她(他)们的观念、行动以及心路历程让我着迷。
“相信野兽”?!相信野兽是什么意思呢?
我理解,首先是相信野兽有灵性。“万物有灵”作为最古老的一种宗教传统,在现代人眼里是迷信甚至是愚昧的。作为万物主宰的人类,我们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可以使用工具,使用语言,有灵性的物种。但是,相信野兽,是相信在可知的科学之外,还有我们还不知的领域。正是这些不可知的部分,深深打动我们内心深处,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某种呼唤甚至使命。这种深切的感受,或许就是“灵”吧。人类、野兽、植物,甚至一块石头,一段河流,都有其灵性所在。
既然万物有灵,万物之间就是可以沟通交流的。有些人,就是有和万物交流的天斌。现在已经有创业公司收集了大量的“汪汪汪”,大数据分析之后,还真的开始破解狗狗们的语言了,而且据说还蛮准确。人类的文字无法精确描述狗狗的语言,但是这不意味人类不可以理解野兽的“语言”或者野兽不可能理解人类的语言。
马丁的遭遇可以用“一头熊袭击了一个法国人类学家”这样的套路来写,但是,她用了另外一个:“一头熊和一个女人相遇了,两个世界的边界从内部坍塌了。不仅仅是人类和野兽之间的身体界限被打破了——两具身体在遭遇的时候,在彼此的身体和脑袋上都开了洞——神话的时间也与现实的时间接壤了,过去与现时连了起来,梦与具体的事物连了起来。”
这本书让我着迷的地方就在于,这次事故,在马丁的笔下,成了互相吸引又互相恐惧的两个灵性之间猝不及防的遭遇。
恐惧,源自疏离。熊不能忍受与人类直视,因为它们从中看到了自己的灵魂。而人,就像童话故事里的没有认出熊就是她的爱人的姑娘一样。他们的灵魂,“不再能回应存在的表达”,于是猝不及防的直视,成了彼此最惨烈的伤害。
惨烈的伤害,并不仅仅在不同物种之间。人类之间的伤害就发生在被熊撕开的伤口里:法国医生对俄罗斯医生的不信任,巴黎医生和外省医生之间的不信任,给马丁带来的伤害也并不轻。
但是,惨烈的伤害并不是结局。
伤害需要愈合,伤害会愈合。
马丁让我钦佩之处在于,她勇敢地再次出发,“回应存在的表达”。这本书,就是勇敢再出发的记录。也许,此时此刻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也许答案会随着彼此了解的深入会有变化,也许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存在,无论如何,再出发并真诚地记录,就是莫大的勇气。
从这个角度来看,《从熊口归来》并不能体现作者本意的书名。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部法国电影《碧海蓝天》。《碧海蓝天》的导演吕克·贝松曾经梦想成为一位潜水员,但是一次潜水事故改变了他的职业轨迹。不知道这部讲一位潜水员失事故事的《碧海蓝天》,是不是吕克·贝松对童年梦想的致敬。故事的最后,潜水员告别陆地回到了大海的怀抱。
对于一些人来说,稳定安全富足的生活是幸福。但是对有些人来说,和自然,和心灵,和梦想在一起,才是生活。
点点酱
职业:
坐标:北京
如此美好,又如此残酷
在阅读申请里,我这样写:作为成年人我们已经习惯了命运无常,痛苦无常。但如果最大的痛苦是源于最热爱的呢?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与其和解的。
《从熊口归来》并没有告诉我这个答案,甚至让我的问题显得有些肤浅。因为作者的思考始终是超越个体的。她对自己与野兽搏斗、毁去容貌的描写,所用笔墨还不如对看屠宰驯鹿的一幕浓重。在原始的山野之中,她被野兽攻击。在回到人类社会之后,又在各个维度都感受到孤立与异化。很难说,她的尊严,到底在何处得到了更好的安置。熊和人,到底谁更令她受伤。
各式各样的痛楚那么深,却被她描写的那么淡,像雪山上覆盖的薄雾。因为她的视角从未仅仅是围绕着自身的喜怒哀乐,而是从远处眺望自然中各个群体之间交互的图卷。她迫不及待地投入自然的图画之中,驻扎在某个坐标,又始终心怀宽广,才会为人类与自然、与万物,以及人类与人类之间的连接和分立而无时无刻地感到忧伤。
我还搜索了其他语言版本的书名翻译:法文的原版直译过来,其实是《盖娅的哭泣》(注:盖娅,大地之母)。英文和德文的版本名字一样:the eye of the wild,荒野的目光,或是,荒野的直视。只有中文版本选择了讨喜的书名,几乎是换了个名字:从熊口归来——直接,吸引人,又有点噱头。
但我喜欢这个名字。我首先联想到的句子,竟与豆瓣上的书评名字一样——从熊口归来,成为米耶德卡(Miedka)。
Miedka是“半人半熊”的意思,说的是那些被熊攻击过后还幸存下来,但从此也成为半熊半人的人。可能是自己觉得自己也是一个Miedka。但和作者不同,我遇到的不是一只具体的、有着棕黄色眼睛的熊,而是一些生命的幸运与苦难。我们曾经正面对视,我才知道她们一样有眼睛。如此美好,又如此残酷。与她们相遇之后,我不再是以前的我了。我清清楚楚地感觉到自己血肉里最原始的兽性和攻击力,又刻意地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把它们深深隐藏,以换取安宁和放过。
依凡
职业:自由
坐标:上海
遇见、归来、链接、重建
人类学家娜斯塔西亚·马丁的《从熊口归来》,讲述她二十九岁的年龄,在堪察加火山上遭遇了熊的袭击,脸部严重受伤之后,一段不同寻常的生命和灵魂的重建过程。
我的手里捧着一本不到两百页的书,眼睛在字里行间不停地穿梭,思绪宛如搭上了一架发动机高速运转的直升机,起飞,悬空,翱翔,瞬间把我带到遥远的地球边缘。人类,动物,冰川,大地,火山,都因为飞得太高而变得模糊不清,只看得见依稀的线条轮廓,时而眩晕之感侵袭而来。于是,我再度让自己放慢速度,细细咀嚼。然而,在2024年的当下,俄乌战争愈演愈烈,中东局势难以收场,气候变暖带来的种种危机,地球不断上演的各种分歧与冲突,更难以消化作者通过从熊口归来之后,所要连接和想要重建的世界。
娜斯塔西亚的文字,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切开表皮深入骨髓。她的叙事不仅仅是那段被熊咬伤后曲折经历的描述,也不仅是一段自己内心的救赎之路的呻吟,更重要的是她将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带动读者一同思考。她把她和熊之间的相遇、格斗,相互在对方身体上留下印记,链接到动物和人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她用“半人半熊”的“形象”,建立起灵魂深处的“去中心化”,“颠覆一元的、统一的和单维度的身份的观念”。“手术刀”所要治疗的,也不仅仅是脸部被撕咬后的裂痕,更是难以消除的人类自身的傲慢、偏执与狭隘。
正如她所说的那样,“从这场战斗中痊愈,不仅仅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蜕变姿态。这是一种政治姿态。我的身体成为一方领土,在这领土上,西方的外科医生与西伯利亚熊仔对话。”
“无论是面对熊,还是面对“来到”这个世界的东西,活下去就意味着接受结构性转变,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形态。”
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将自身独立于其它生物之外,同时人类本身也不断地在分歧和冲突之中引发一场又一场危机。“而危机状况是思考的好机会:因为危机状况总是隐藏着另一种生活,另一个世界的可能。”尤其在当下的世界政治局势之下,读《熊口归来》,更具警世意义。
乔安
职业:正在哺乳期
坐标:上海
人类一定是世界的中心吗?
《从熊口归来》讲述了人类学家娜斯塔西娅在研究过程中遭遇了熊的攻击,在打斗过程中失去了一半下颚,这已经是第一层创伤了,但随着故事的展开,作者也没有想到回到人类世界后,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另眼相待、防卫心理,以及实际上并没有人真正关心她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权利的处境,让她不断在内心叩问着,并接受着这现实社会的冰冷。原来虽然都是人类,可大家并无法共情彼此的处境,正相反,人类对人类的冰冷和“平庸之恶”一点也不少。她写道:
今天我明白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从这场战斗中痊愈,不仅仅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蜕变姿态。这是一种政治姿态。我的身体成为一方领土,在这领土上,西方的外科医生与西伯利亚熊在对话。或者说,他们试图建立与西伯利亚熊的对话。在我身体的这个过度内缔结的关系是脆弱而微妙的。
我由此想到了自己的生产和月子经历,在生产过程中,医生以胎儿缺氧为由很快速地对我实施了会阴侧切手术,我回想当时的场景,为了胎儿的生存,我没有理由拒绝,但当时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我无从得知,我只知道在产房里,我的身体似乎并不是我在主导,甚至我生下来的孩子在我都还没有看清他的脸就被拿到了儿科观察室。我所希望的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实现,比如我需要老公和导乐陪伴生产、我需要胎儿出生后第一时间吸吮母乳、我需要胎儿晚断脐等等,这些都没有实现,因为医生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很快速手起刀落就结束了我的生产过程,留给我的是漫长的产后伤口修复。产后我们请了护工和月嫂照顾小宝宝,在和她相处的日子里,我也在不断感受着所谓“专业性”在照顾新生儿这件事情中的垄断,仿佛这个孩子虽是我生下来的,但我并不对他拥有“合理”的照护,理由是“我不专业”,包括婆婆和爸妈也在要求我为了胎儿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我和我的孩子在这次生产和月子过程当中,深刻体会着我们“主体性”的分离。
今天早上,我对自己说,必须要不再——不再理解不再痊愈不再看不再知道不再预判,立刻。在天寒地冻的树林深处,我们是“找”不到答案的;我们首先要学会的是搁置我们的推理,听凭自己被节奏,生活的节奏带动,在这里,生活节奏围绕的核心是在冬天的森林中存活下来。我试图在自己的内心找到这样一种寂静,如同笔直矗立在外界,在寒冷中巍然不动的大树一般的寂静。
我衡量着周围这片天地的广阔程度,我在里面做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手势,这是一种无尽的耐心的表达,是始终保持温暖等待春天绽放的人类所特有的手势。
人类所特有的理性或许在灾难来临时显得不那么有用,真正有用的是来自内心的平静与澄澈,是洞察而非分析,洞察是人类的本能,只是我们在“现代性”的路上与本能渐行渐远,我们发明创造出的很多名词将我们一步步带离内心最本质的安全感。
这本书的最后译后记以“和别人一起活着,和他们一起摇摆”作为标题,体现了作者在“熊吻”经历后所得到的感悟——不同世界、不同物种之间的边界事实上并不如我们以为的那样清晰,人类世界在不断给其他物种贴标签,甚至是人类自己的世界,在认识的过程中也被不断冠以“科学”的名义去研究,可实际上,人类一定是世界的中心吗?熊在攻击作者的时候在想些什么?还是什么也没有想,因为它根本不需要什么动机来发起这样的行动。站在一个客观的视角,才会发现原来原住民的生活理念可能更加贴合世界的本质规律——和别人一起活着,和他们一起摇摆,而非人类世界中一定要赋予事物特定的意义感,这种意义感实则是人类对非人类的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 最新阅读俱乐部 ·
· 更多三明治阅读俱乐部 ·
📖《粤菜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逃走的人》新经典
📖《道德故事集》磨铁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磨铁
📖《奇想之年》新经典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客
📖《我们遗忘的一切:重走父亲逃亡之路》新星出版社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浪花朵朵
📖《我的母亲做保洁》光启书局
📖《什么也别说》格致出版社
📖 《聆听父亲》新经典
📖《超越身体边界》光启书局
📖《女人的事》新经典
Open Call
欢迎有意与「三明治阅读俱乐部」合作的出版机构与我们联系,每日书期待与大家共同促进读者、作者、编辑与出版机构的交流,让好的书籍被更多读者看见。
咨询请添加三明治小讯
微信号:sandwi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