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东莞 | 冬至,该吃冬团了!记得来莞城品赏团圆滋味
/ 时令东莞之莞城· 冬至/
点击视频,领略/ 时令东莞之莞城· 冬至/
点击小程序
制作你的冬至专属明信片
DONG
ZHI
冬
至
12月22日
星期日
抱膝灯前影伴身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12月22日12时19分
我们即将迎来
冬季的第四个节气
/ 冬至 /
极阴之至,阳气始生
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
故曰“冬至”
作为中国农历中极为重要的日子
冬至素有祭天拜祖,数九九的习俗
北方吃水饺,南方吃汤圆
颇有“做冬大过做年”的意思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
二候麋角解
三候水泉动
不仅南北方的冬至习俗“南辕北辙”
单单在东莞这个城市
32个镇街的饮食传统也都各不相同
如客家人喜爱“萝卜粄”
沿海镇区喝红薯鸡蛋糖水
石龙、茶山、东坑等地要吃咸丸
当这些传统小吃悉数上桌
对二十四节气不甚了解的年轻一辈
也寻着食物香气觉察到节日的来临
随着气温渐冷,年味也开始变浓了
这个时候的莞城细村市场
商贩们早已将各种补品和年货
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等老主顾一早去采购冬至食材
炖一煲滋补靓汤,养血温经
老少咸宜的冬团是采买清单上的必备
红白两色,代表咸甜之分
白色的馅料一般是炒花生和糖
而红色加了苏木水、眉豆、盐和糖
不仅颜色讨巧还有“鸿”运之意
如果想品尝刚揭开锅盖的那口软糯
一定要赶早
振华路骑楼下的老莞城饭店
是老莞人寻找传统味道的好去处
每到冬至这样的团圆佳节
如果不愿下厨又想品尝地道莞味
轻车熟路的东莞家庭会订上一桌团圆饭
咸狗脷、麻葛、松糕、炒米饼等
几乎每日都供应的传统小吃
还有冬团、咸丸这样的应节小食
都能在这里吃到每日新鲜出炉的
而中兴路-大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下
值得跟家人一同探源寻“味”的老字号
绝不只老莞城饭店这一家
三五十米外的东方红照相馆
从1956年开始营业
是老莞人第一代身份证指定拍摄点
每逢冬至到过年这段时间
近古稀之年的仁叔会开始准备
拍摄全家福常用的背景幕布
除了不时慕名而来的人
老街坊、老主顾们一直都信服
“东方红照相馆”的金字招牌
放心将阖家团圆的时刻交由仁叔见证
往前走一点穿过大西路
来到维新路40号“仰光楼”
这会儿正是容叔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
许多东莞家族从祖辈父辈开始
便只认容叔写的挥春
逢年过节都唤自己的子女买来
亲眼看着贴上才有过年的味道
从十一二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书法
如今容叔已写了有70余年
除了对联也应顾客要求写神主牌
喜事材料或喜帖等
他说润格只是一点意思,随喜而给吧
转身又开始忙着挥笔,任写唔嬲
++++
++++
从1930年开始修建的骑楼老街
在岁月蹉跎之中刻下厚重的历史痕迹
保留原始风貌的外墙和窗棂
有着区别于现代建筑的质感
而骑楼下的人散漫或忙碌
有贴近各自生活的节奏与步调
无论是初来乍到还是老莞人重游
都能在冬至的暖阳里不觉沉浸下去
冬来无尽长夜,雪覆三尺深寒。
黄昏林下大静,小村几缕炊烟。
莞城
东莞的莞,城市的城
1260多年的建城史
首先赋予了它波涛不惊的历史人文神韵
这里有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圆
被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
▲可圆
有距今600多年历史,以求防御的西城楼
也有象征中泰两国友好往来的却金亭碑
有容庚、陈伯陶、邓尔雅等历史名人
也有默默无闻但靠双手开凿运河的东莞人
▲却金亭碑
▲开凿运河老照片
▲西城楼
而时代发展又赐予它新旧交融的现代魅力
时常举办青年创意活动的工农8号
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创意产业园区
在市桥路、罗沙路等地
与旧业态比邻的咖啡小馆、独立影像空间
不断吸引青年人重新审视这座千年古城
▲工农8号
在冬至这个团圆的日子
如果要找一个老少咸宜的闲散之地
能同时接纳不同年龄层的游人
这个地方不在别处,在莞城
温馨提示
冬至时节
是一年阴阳交替循环的节点
要注意起居保暖
饮食方面
宜温热柔软,忌生冷坚硬
时令靓汤
[老母鸡鲍鱼玉米汤]
[材料]老母鸡半只,鲍鱼5只,甜玉米1根,胡萝卜1个,清水12碗,姜片6片。
[做法]
1.鲍鱼用小刷子刷干净,提前一晚浸泡,老母鸡斩成大件,放进锅里,加入没过材料的水,放进3块姜片,煮开
2.煮开后关火,开水龙头冲洗干净浮沫
3.先把胡萝卜削皮切片,玉米去衣切大件,然后把飞水后冲洗干净的鸡块、鲍鱼和胡萝卜、玉米、三块姜片放进汤锅里,加入清水12碗
4.先用大火把水煮开,继续大火煲15分钟
5.转小火煲2个小时
6.只需放盐调味即可,汤水非常的鲜甜美味
[功效]滋阴补养、补而不燥。对于身体虚弱的人而言,是很好的冬季补品。
※ 时令东莞|大雪寻味厚街,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金鹅银濑”!
※ 时令东莞 | 清寒小雪,品品寮步香市的暖香
※ 时令东莞 | 霜降,听高埗敢为人先之事,品“鱼米之乡”正宗美味
- END -
来源:时令东莞项目组
编辑:王瑶佳、黄嗳仔
- 小莞家微信 -
有疑问咨询
或想了解更多活动福利
请扫码添加小莞家微信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