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封城19天,疫情仍不见底,吉林人民为何如此焦虑?

洪广玉 往事陈列馆 2022-04-13

 

就在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上海的疫情时,国内一处疫情同样严重的地区却被忽略了——吉林。3月28日,吉林全省新增确诊1228例+无症状感染者812例,合计2040例;3月29日,吉林省新增确诊1150例+无症状感染者1032例,合计2182例。数据跟上海可以比肩。

 

截至今天,吉林全省现有确诊病例到了23448例——这个数字是2020年时武汉确诊病例总数的大概一半。


△吉林省疫情曲线(图源卫健委、百度)

 

很多人只知道吉林有疫情,疫情严重,但并不清楚严重多久了。吉林的疫情从3月9号开始爆发,11日长春和吉林市封城,14日时说要“大会战”“一周时间社会面清零”,但两周过去了,目前还看不到拐点。

 

由于对新冠病毒的了解更多,新冠病毒的病死率大幅下降,市民对新冠已经不会如2020年那样恐惧了。但是,突如其来的封城、封小区、封单元楼,还是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混乱和不便。生活物资供应紧张,吃不上菜,就医困难,还有更极端的情况,大家看截图就知道。总之,当初西安发生过的,还是会发生。


 △微博网友发帖截图


既然封了城,生活节奏就不可能正常,只要还有吃的,只是吃不新鲜蔬菜大家还是能忍的。但是,眼下吉林人民最焦虑的是:不知道疫情何时是个头,什么时候才能解封。

 

我们可以对比西安来看。西安疫情是在2021年12月18日显示出严峻性的, 23日开始封城,然后控制住,到1月9日,确诊病例骤降到了15例,这中间算起来有20天每日确诊在20例以上的,这一轮算起来累计有大概1900例的样子,最高峰时日确诊180例。

 

在当时的互联网舆论中,西安的疫情应对被批得一无是处,西安人民似乎苦不堪言,但从结果来看,西安算是扛下来了。


△西安疫情曲线(图源卫健委、百度)

 

大家可能根本想不到,比起此轮的吉林、上海疫情,西安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不说确诊病例总数上差了十倍,西安一轮的总数甚至抵不上长春或者吉林市最高峰时一天的病例数——吉林市3月14日一天确诊2601例。

 

更关键的是,数字变了,其它也跟着变了。

 

3月11日封城(此前其实已经要求不出门),到今天已经用了19天,但病例数还在高位。如果以病例数降到20以下为标准,再给一周时间也搞不定,两周能稳下来了就谢天谢地了。况且,全市解封一般要等社会面清零并稳定一段时间以后才可行(一般14天)。

 

所以,在已经封了19天的情况下,在缺菜、随时可能感染、隔离区的条件很难保障的情况下,疫情仍然看不到头,几乎可以肯定要封一个月多(很可能是两倍于西安的封控时间),你该知道吉林人民有多煎熬、焦虑了吧?


 

但是,我不是有意来传播焦虑情绪的,而是想总结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探讨下接下来的疫情防控还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要做什么准备。

 

我们首先要清楚一点:目前的吉林和上海,是中国首次和奥密克戎毒株有较大规模社区传播后的遭受战!

 

去年西安的那轮疫情是德尔塔变异毒株,而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力是德尔塔变异毒株的3-5倍,所以,吉林和上海的病毒经过几轮隐性社区传播后,病例数无论是总数还是单日新增,都远超当时的西安疫情。

 

西安当初的应对看起来有点慌乱,但措施是奏效了——因为封城和全民多轮检测是“清零”的最后两样法宝,人停止流动,通过多轮检测把阳性找出来,把感染者从人群中抽离出来,“社会面清零”以后再等待隔离区的病例下降,这个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吉林居民核酸检测(图源微博网友)

 

只要一切按程序来走,那么正常来说,封城不仅一定可以清零,而且清零的时间都可以大致预估,因为它取决于有多快完成几轮的检测,以及多快把密接、感染者全部拉走、隔离起来。考虑到德尔塔素株大部分在3-7天内发病,所以,西安在20天左右的时间里把病例数降到了个位数,这个“效率”算是正常的——花10天把密接、社区感染都找出来,再花10天等隔离区的患者基本都发作完了。

 

但是,这次吉林的疫情并没有按这个节奏来。奥密克戎毒株的潜伏期并不比德尔塔变异毒株更长,原因在哪呢?

 

根据报道,吉林市在3月13日就已完成了7轮核酸检测,长春也完成了多轮核酸检测,很显然,这两地的核酸检测能力是没有问题的,除了第一轮,后面几轮的组织工作甚至可以说做得很漂亮。

 

但问题在于,一下出现了几千、上万的阳性患者,以及更多的密接,短期间是没有办法做到全部隔离的!隔离点不够用,医院当然是不够的,方舱医院也不够,很可能人手也不够!


3月26日仍有网友反映,有阳性的邻居还在居家隔离,没有拉走,因为拉走了也住不下。


 △微博网友发帖截图

 

新闻也证实了这点,根据权威媒体报道,3月29日,通化小印山方舱医院正加紧建设,建成后可容纳2000张收治床位。根据报道,截至3月28日,吉林省已建成方舱医院19个,其中长春市8个,吉林市10个,珲春1个。但是,即便这么多方舱医院仍然不够用。


 

感染者实在太多了!这一次清零的难度超乎想象!这点可能连吉林省政府负责人都没有预料到,完全错估了完成“社会面清零”的时间。

 

社会上有那么多密接、阳性人员没有被收治,这些人即使已经落实了社区管控措施呆在原地,但这些居家的措施并不能保证一定不会再发生传播,所以,目前每日确诊数据仍然在高位,其中可能不只是“存量”,还有“增量”(是否核酸检测以及隔离中还造成交叉感染也值得研究)。

 

所以,接下来吉林省一边要抓紧建方舱医院,一边还得全市检测(3月29日进行第20轮核酸),要把前几次的“漏网之鱼”尽可能都捞出来。在这些工作完成前,是很难做到“社会面清零”的,更别说整个市的解封了。

 

吉林省的疫情前期因为隐瞒可能错过了防控时机,这个有过新闻报道,不再赘述。但值得深思的,一旦疫情突破了最初的几道防线,进入较广泛的社区传播后,再要清零,其代价真的远超大家想象——封城基本上以1个月起步,1个月能解决已经算快的了。

 

在这期间,市民有多难不说,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一线防控人员有多累,能撑多久,很难想象。


 △睡在楼道里的志愿者(图源网络)

 

经济代价更是惊人,封一个多月,这个月的GDP差不多就归零了。这还是吉林省这种经济不那么发达地区,如果是中国的一线城市,代价更为惊人。有香港学者估计,如果中国4个一线城市一起封控1个月,这期间全国的实际GDP将减少53%。像深圳那样,几次疫情在刚起来时就被及时压制住,可以说是相当幸运了。

 

有人说,既然时间如此宝贵,能否多建一些方舱医院备用?这点国家已经考虑到了。3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各省现在要根据疫情的形势建设或者拿出建设方案,保证每个省能够至少有2-3家方舱医院。但从吉林或者上海的疫情来看,2-3家方舱医院根本就不够用,差得太多了。

 

在这轮严重疫情之后,我相信有关专家会复盘几个城市的疫情防控措施,比较得失,提出改进方案(假如短期内不放弃清零政策)。其中涉及的问题可能包括:

 

1、像吉林、上海这样规模的疫情发生的几率多大?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奥密克戎毒株一旦在大城市社区传播了几轮,阳性数量就以万起步了?

2、全民检测和全市封控的时间节点要不要进一步前移?判断这个时机的标准是什么?

3、要不要建更多的方舱医院备用?或者通过更多指导,测试一下部分人的居家隔离是否管用?

4、医护资源、志愿者队伍和物资配送系统是否也要做好一个月封控的支援准备?

5、有关部门如何正确预判疫情,不要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


 

愿疫情尽快平息吧!

 


 

 往期文章


  ·上海护士去世背后:疫情的两种代价,你选择哪一种?

  · 315晚会的“老坛酸菜”,为什么要捂大半年再曝光?

  · 丰县最新调查的价值:揭穿了“捡女人”的千古谎言

  · 孕妇流产、心梗拒诊,防疫背后的“代价”是必然的吗?

  · 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言语霸凌学生,反映了什么问题?

· 曾光罕见发言:新冠病人没有死,防疫人员累死了!不赞成!

· 西班牙污水,意大利血样,关于新冠源头的那些流言都有结果了吗?

· 如何中肯地评价胡锡进?

· 为什么有些谈论死亡的方式不合适?

· 根本不存在“假盐”,也不存在“假盐严重危害健康”

·【视频】“三聚氰胺事件”十年回顾:奶粉安全的代价

· 6年间数千人因“炸油条”被判刑,引陈君石院士关注

· 跨越30年的中国蜂蜜造假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