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废墟外”的彩虹城丨想象·一座城
奥斯曼帝国瓦解后,世界几乎遗忘了伊斯坦布尔的存在。我出生的城市在她两千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如此贫穷、破败、孤立。她对我而言一直是个废墟之城,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
——奥尔罕·帕慕克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伊斯坦布尔曾经在西方世界里被认定为是"东方"的象征,曾经是强大的奥斯曼土尔其帝国的首都。二战结束后,奥斯曼土尔其帝国早已经寿终正寝,一个世俗化的土尔其正在努力向欧洲国家靠拢。帕慕克为摄影师阿拉·古勒(Ara Güler,被称为“土耳其之眼”)的摄影集《伊斯坦布尔》写序。
“古勒在摄影中诉说着没落和贫困,居民脸上的忧伤相当于城市的风光。皇城最后的辉煌遗迹在他周围倒下,于是他将富于诗意的废墟拍摄下来。”
大量黑白图片拼贴出整个伊斯坦布尔的世俗生活画卷,可以清晰地看到了土耳其社会历史和现实、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巨大裂痕。
伊斯坦布尔被从博斯普鲁斯海峡上吹来的浩浩荡荡的“呼愁”给笼罩着(“呼愁”是土耳其语“忧伤”的音译)。
就像十年前土耳其作家帕慕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他的故乡带来荣耀一样,伊斯坦布尔再一次成为了人们的谈资,而这一次是一位年轻艺术家Yener Torun用他的作品让人们感受到伊斯坦布尔意料之外的魅力。
我不知道能触摸到的彩虹是什么感觉,Yener Torun原本是一名建筑师,喜欢在土耳其寻找与发现绚丽多彩的当代建筑。在他的镜头下,千年古城伊斯坦布尔展现出了人们所不熟悉的另一面,明亮的色彩、粗放的线条和简单的几何形状将这座古老的城市装点成了一个极具现代感的新世界,总是充满阳光,又布满哀伤的样子。
Yener Torun 希望人们可以通过他的照片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伊斯坦布尔,或许正因如此,连当地常驻居民们都看不出来这些竟然是他们日夜生活的地方。
在帕慕克(获得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笔下,伊斯坦布尔与帕慕克有着同样的忧伤,所有关于这座城市的记忆,也多是朦胧与哀愁。
而不同于帕慕克的感伤, Yener Torun这位来自伊斯坦布尔的32岁建筑师兼摄影师希望通过他的“创作”——利用当地色彩独具一格的建筑进行影像创作——为世人展现一个不一样的伊斯坦布尔,一个比清真寺和古老的街道们更“出彩”的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总是被神秘和历史氛围笼罩,但它也是一座现代都市,我相信越来越多这样的多样化元素能帮助人们更好理解这座城市的现状。”
透过他的 Instagram,在感叹于他的眼睛对于色块、阵列、图样的高端辨识能力同时,还能从中跟上专属这座城市的开挖速度,以及特属于伊斯坦布尔且几乎无法在旅游书上读到的东方极简主义的风格变化。
可以说,每张照片背后都有Yener Torun自己精心的设计与厚重的个人思考。
网络媒体buzzfeed把伊斯坦布尔比喻成“中东的旧金山”,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缘于Yener Torun的摄影作品。鲜艳大胆的色彩让两座城市找到了共鸣,当代艺术就是正在发生的一切,无论它在东方或者西方,风格是古典还是现代。
关于为什么他总能拍到这种仿佛蒙德里安画作一样方方正正的构图,摄影师的解释是,“我有对称强迫症。”
Yener Torun的作品引起了人们对伊斯坦布尔的兴趣,他的Instagram上已经有超过5万人关注。
这些看似繁琐却又重複发生的日常情景,如同他偶尔会在同一天的不同时段拍下同个地方的光影变化般,那样地感同身受却又每每惊讶于当下的感知是多麽地让人不可预期的精彩。
这些色彩斑斓的建筑绝大部分都位于伊斯坦布尔的郊区,因为市中心已经被深受游客们喜爱的古老清真寺和旧民居所占据。过去十年里,土耳其迎来了发展的加速期,大量现代建筑在城市周边拔地而起。
伊斯坦布尔的新城,它不那么传统、不那么中东、而更加摩登、更充满活力的彩虹另一面。
“当代艺术是正在发生的一切”
一座城
新×旧
遗城×发展
交汇于传递
图片来源丨 Lens、Yener Torun、 iWeekly周末画报
文字来源丨豆瓣、搜狐
图文编辑丨黄麟棋
❖ 想象 · 一座城 ❖
往期回顾
(点标题即可了解)
↑ 河上变村 ↑ |
|
|
|
↑ 大阪:连垃圾焚烧厂都美得像公主房 ↑ | |
|
|
↑ 香港:屯门市广场:被隐藏的商场公共空间 ↑ | ↑ 宁夏西海固:无法不爱这片荒凉 ↑ |
↑ 加德满都:遍体鳞伤的土地上长出希望之芽 ↑ | ↑ 特殊时代的攀枝花,除了钢铁还有温情 ↑ |
↑报刊亭变身café?! | 想象 · 一座城↑ | ↑也许,改变街卖可以从这款泡泡糖开始↑ |
●●● 相关推荐 ●●● 这一次,我们把艺术带进了香格里拉 |
「807创新空间」
多元×跨界×公益×生活
以空间为平台
传播有趣另类的公益文化
遇见多元跨界的公共生活
“当代艺术是正在发生的一切”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上一期
「屯门市广场:被隐藏的商场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