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张翔:互联互通测评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
文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信息中心主任
张翔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物联网及移动医疗标准规范应用验证示范单位、辽宁省教育厅智慧医疗协同创新中心、大连市科技局和经信委智慧医疗技术研究中心和智慧医疗应用体验中心,多年来以信息化建设为目标,以提高医院管理和内涵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医疗服务为出发点,已建设成了以院内医疗数字化、区域医疗数字化和远程急救医疗数字化为代表的数字化医院。医院先后获得了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 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三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拥有7项专利和4项软件著作权。
2014年医院通过了美国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HIMSS6级, 2015年医院获评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分级评价五级医院。
2015年, 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标准上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说我们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建设上,针对平台数据资源标准化建设、互联互通的标准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互联互通应用效果等方面对医院信息平台进行综合测试和评估。历时7个月,医院最终获得国家卫计委评审专家的认可,通过了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互联互通测评的目的是解决医疗机构之间及医院内信息孤岛问题,促进医院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医院2014年建成了信息集成平台,目前为院内外的34个信息系统搭建了数据交换平台,平台建设共定义33个业务流程、32个交换标准、57个CDA规范、125个术语字典,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形成业务协同,确保整个体系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对于医院在大数据的研究也有了系统功能延伸的基础保障。
医院将互联互通测评作为项目管理科学策划、持续跟踪,促进整个医院的建设。每周我们信息管理中心都要开例会,对项目进行最新的定令、定性和定量,来督促整个项目进行。我们通过了互联互通测评的预答辩以后,院长要求我们一定要在指定时间内过测评,我们及时梳理后,对照四级甲等的标准一看——我们有很多任务要完成。怎样高效率配合团队完成整个项目,需通过项目管理来推动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发展。
今天的中山医院虽然通过了互联互通四级甲等, 但是它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开始,以后的路还很漫长,信息化永远在路上。实现无纸化是我们的目标,这需要做到信息的全覆盖,但是临床使用得好不好,我们不知道。
下一步我们要想办法做精细化, 从全院级的系统逐步做专科级的,甚至个人级的,这样把我们系统做得更加能够贴近人的使用习惯或专科领域的特点。此外就是智能化建设,好的工具加好的知识库才能变成好的IT系统。
针对医院在信息平台建设上的应用效果,今年9月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在为提高医院临床医疗、护理以及管理信息化水平和能力,保障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提高二级县级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医疗质量管理水平能力,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举办全国二级县级医院信息化能力建设第三期培训班。
随着国家卫计委2010年启动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以来,我们医院认真组织开展了相关建设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实现了院内信息系统集成与整合,各信息系统合力逐渐显现;二是电子病历系统建设与医改重点工作共同推进,服务于临床工作;三是搭建了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信息系统远程服务的优势;四是区域内医疗信息安全共享工作取得进展。
以上来源:e医疗2015年12月刊
-我有良言,与君共享-
【e医疗原创】互操作平台、ESB和CDR,此平台与彼平台的辨析
【e医疗原创】冯杰: 互联网医疗会成为建立医疗服务新生态的重要环节
【e医疗原创】白如健:从2015到2016,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回顾与展望
【e医疗原创】王映辉:由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奖而及中医药信息学
-煮清茶饮,看行业云龙变幻-
【e医疗原创】复旦肿瘤王奕:看得懂市场的企业,才有机会生存下去
【e医疗原创】刘云:三重三轻,医院信息化建设创新与变革的融合
【e医疗原创】汪鹏:从一个工程师的角度,看未来数字医学这五件事
-分内之事,何之谓佳?-
【e医疗原创】贺嘉嘉:曾几何时,医院信息部门对互联网有稍稍的抵触情绪
【e医疗原创】王雄彬:”互联网+“来了,除了压力,我们还有什么?
【e医疗原创】傅昊阳: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力,2016如何着手?
【e医疗原创】庄思良:在医院对接互联网的2015,忙碌并快乐着
推荐关注
e医疗2015年12月刊
《科技新时代e医疗》订阅可选用以下两种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643;
2. 致电读者俱乐部,热线:(010)-65157887-666
3.批量订购后台直接联系小编,留下订购意向及联系方式^_^
本文中部分图片摘自互联网,图片有版权但尚未找到版权人,请版权方与我们联系。
“e医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e医疗
医疗卫生信息化资讯平台
微博 | @ e医疗
微信 | e-healthcare
杂志 | e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