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跑步前进,小心求证,多地医保紧急为互联网诊疗开绿灯

谭啸 HIT专家网官微 2022-11-03
导读

作为疫情期间的应急举措,无疑也是为疫情之后互联网医院的常态化运营探路。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使得互联网医院在线诊疗成为2020年开年医院满足百姓就诊需求的应急举措。即便在2019年互联网医院建设热潮中依然保持“矜持”态度的省份,比如上海、北京,如今也忽然转向,有望加速审批互联网医院牌照落地。

这已经不单单是医疗卫生部门的单方面举措,各地医保已经在行动,作出实质性的政策突破。因为互联网医院能否常态化运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保支付体系的配套与否。为了让互联网医疗发挥更大的作用,多地医保部门紧急为互联网诊疗开绿灯,加速将互联网诊疗纳入医保支付。

2月26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关于开展线上服务进一步加强湖北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包括加强远程医疗服务、规范网上诊疗服务等7方面内容,要求“通过拓展线上服务空间,缓解线下诊疗压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

台州医院互联网医院在疫情期间接诊患者


各地医保“跑步前进”,线上线下结算保持一致

根据公开的信息,疫情期间,如下省市纷纷出台文件,将互联网诊疗纳入医保支付。

1.浙江省

2月12日,杭州主城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首批试点医疗机构,率先为签约人员提供“互联网+”慢性病复诊服务。据悉,目前已有3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线。考虑到医疗风险和医保基金运行风险,互联网诊疗目前仅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参保人员在签约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诊及相关图文、电话咨询服务。按照目前的医保政策,互联网诊疗在线复诊产生的医疗费用暂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保标准结算。

2月15日,浙江省3家医院开通了医保在线支付功能,病人在线上看病配药可以刷医保卡了。浙江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是浙江首批试点开通互联网复诊配药服务的省级医院。

2.天津市

2月14日,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市医保局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通知》(津医保办发〔2020〕10号),明确了在疫情防控期间,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

3.江苏省

2月19日,江苏省医疗保障局、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通知,明确经卫生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互联网医院,为在当地参保的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病人提供的“互联网+”门诊医疗服务,向医保部门备案后临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通知明确,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按照现行价格执行,不得重复收费。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实行同等的支付政策,与线下医疗服务执行相同的目录、医保支付类别和支付标准。公立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复诊,医保支付标准均按普通门诊诊察类项目支付。

4.上海市

2月23日,上海推出医保12条措施,第一条便是“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试行纳入医保支付”: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远程医疗优势,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医疗服务,疫情期间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上海市将具备互联网诊疗服务方式的定点医疗机构,为常见病和慢性病参保患者复诊提供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试行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5.武汉市

2月24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武汉市中心医院的互联网诊疗纳入武汉市医保。武汉市民在家中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诊疗,医保支付,药品通过线下配送到家。武汉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根据试点情况,陆续在其他医院推广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同时,进入医保的药物种类和报销比例,线上线下保持一致。2月26日,武汉市医疗保障局为微医互联网总医院开通医保支付。

6.北京市

2月17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内分泌科、皮肤科、药剂科4个科室首批开通线上专科咨询。2月24日,北京协和医院继续增加13个专科,一共开放17个专科共计325名医生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患者纷纷点赞北京协和医院这一疫情期间推出的便民亲民之举。就在2月24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制定互联网复诊项目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通知》(京医保发[2020]7号文),将互联网复诊项目纳入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文件制定了互联网复诊项目及价格,项目价格为最高指导价格,下浮幅度不限;互联网复诊项目限具备互联网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展。


小心求证,线上线下形成闭环

医保的对接,一直是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最大推动力。2019年8月,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思路。此政策被认为是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里程碑事件,因为只有医保参与才能赋予互联网医疗持续运营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方便老百姓、让老百姓真正用起来。

该《指导意见》发布后,据不完全统计,宁夏、广东、四川、河南、山东、陕西等省快速跟进,于2019年就推出了省级配套落地文件。原本,曾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医保政策的落地过程至少还需要一到两年时间。如今,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快速缩短了落地时间,把互联网医疗推入了快车道,并且车道上一路绿灯。

首先,这一波医保开绿灯操作中,公立医疗机构依然是主体,但并没有落下平台型互联网医院。最具代表性的政策举措是,武汉市医保局已为微医互联网总医院开通了医保支付,全国医生可以空中驰援武汉,微医互联网医院提供线上诊断、处方外配、在线支付和线下药品配送上门服务。

其次,打通了医药配送,形成线上、线下药店共同参与的闭环生态。在武汉,考虑到疫情联防联控下的实际,患者网上问诊后,医院将处方信息推送至定点药店,由定点药店确认处方和配送地址,审核处方并核实参保人员信息,进行医保结算,打印医保结算票据,生成参保人员个人自付费用付款码,参保人通过支付宝、微信识别付款码线上支付或者以货到付款的方式完成支付。

第三,延长慢病处方时间。在上海医保12条措施中,第七条是:完善“长处方”、“延伸处方”支付政策。支持医疗机构进一步完善和延续社区“长处方”、“延伸处方”支付政策,鼓励慢性病患者就近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既方便患者配到长期服用的治疗用药,也降低患者的个人负担。

第四,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医保部门需及时改造医保系统,医疗机构需及时对接医保系统,加强电子实名认证。电子处方在互联网流转过程中,需加强管理关键环节,电子处方审核、调配、核对人员必须采取电子签名或信息系统留痕的方式,确保信息全程可追溯。这意味着各地医疗机构不仅将提速和深化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而且加速“开工”落地互联网诊疗相关医保接口的专项任务。

天津市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应进行医保服务医师、参保患者电子实名认证。定点医疗机构应通过人脸识别等人体特征识别技术,加强医保服务医师和参保患者实名管理。医保部门及时改造医保系统,实现互联网申报医疗费用的审核、汇总、支付、转财等线上业务与实体医院线下业务区分。

江苏省文件表示,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系统改造,满足“互联网+”医疗服务人卡认证、诊疗服务和网上费用结算等相关功能需求。

最后,试点探路,持续推进。总体来看,目前将互联网诊疗纳入医保支付的文件中都有“试点”二字,以“试点”为主,并不是全面放开,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作为疫情期间的应急举措,无疑也是为疫情之后互联网医院的常态化运营探路。

 

抗击疫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