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花溪有巴金纪念馆,还有…… | 顾定海

朝之花 朝花时文 2021-10-02


文/ 顾定海


1959年11月,陈毅元帅和夫人张茜视察花溪,深为花溪的自然美景和人文历史吸引,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花溪杂咏》七首。其中杂咏之一四句为:“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


花溪即贵州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南郊15公里花溪区内,占地1000余亩。花溪四山夹一水、一水带四山,四山即麟山、蛇山、龟山和凤山,麟、蛇据北岸,龟、凤峙南岸。一水则为花溪河。花溪公园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的著名风景区,被誉为高原明珠。


我们游览的那天,天空有点微雨,山色葱茏湿润,河水透明静碧。从正门进入,走不多远就见一幢名为“憩园”的老式两层小楼。“憩园”一楼现辟为“巴金纪念馆”,一旁有文字说明:憩园始建于1941年,时称“花溪小憩”又名“东舍”。后因我国著名文学家巴金先生与萧珊女士在此举行婚礼,创作了著名中篇小说《憩园》,而更名为“憩园”。


1944年5月8日,巴金与萧珊旅行结婚来到贵阳花溪,住进了“花溪小憩”。他们“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也不曾办过一桌酒席”。傍晚,巴金与萧珊从公园踏着落霞,走到花溪镇上,“在镇上的小饭馆里要了一份清炖鸡和两样小菜,在暗淡的灯光下从容地挟菜、碰杯,吃完晚饭,散着步回到住所”。“花溪小憩”里,他们“在一盏清油灯的微弱灯光下谈着过去的事情和未来的日子”,“谈着谈着,感到宁静和幸福。四周没有一声人语,但是,溪水流得很急,整夜都是水声”。



巴金和萧珊在花溪小憩住了三天,又到贵阳住了两天。之后,萧珊去了重庆,巴金便留在贵阳写作。在离开贵阳之前,巴金又特意专程到花溪住了几天,寻觅萧珊的足迹,感受萧珊留下的气息,并在这里完成了他熟思已久的中篇小说《憩园》。花溪之于巴金,是刻骨铭心的。


花溪公园还有一个纪念地,就是公园西南处的戴安澜将军墓。1942年5月26日,戴安澜将军殉国,时年38岁。7月27日,将军灵柩抵达贵阳,当时他的妻子儿女都住在花溪。经贵阳市各界人士商议,认为花溪山青水秀,又方便寓居花溪的戴将军家属每年清明祭扫,将灵柩暂厝于花溪公园清晖楼,花溪各界设灵堂公祭。1947年,戴将军灵柩迁回故乡安徽,将军家属依花溪人民之愿,以将军生前穿戴过的一双皮鞋和一项军帽,在原葬处兴建衣冠墓,并立碑志记,以示追缅。2002年,花溪区人民政府将其扩建成园林式建筑,作为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今葫芦坡上的戴将军衣冠墓庄严肃穆,松柏成林,戴将军半身石刻塑像下,是周思来总理的题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塑像下方的青石板上,常年鲜花不断。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观瞻,总要向这位民族英雄献上一份深深的敬意。


距憩园六七十米处,有一座造型优美细细长长的石板桥,横跨在花溪河上,取名“放鸽桥”。桥名来自1960年5月,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缅甸、印度、尼泊尔、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途中停留花溪。总理就下榻于花溪公园的西舍,并在此桥上放飞和平鸽,以表达对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从此,人们就把这桥称为“放鸽桥”。西舍的房子如今还在,院内有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的双人塑像,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还曾接待过朱德、董必武、陈毅等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花溪公园有个南湖,河岸一旁人们用青石板做了一个观赏性很强的诗碑廊,把历代歌咏花溪的好诗都集中于此。诗碑廊开篇第一首,便是朱德元帅写花溪的作品:“春风送暖百花开,流水悠悠曲折回。公社公园新建好,长征战士赋归来。”全诗淳厚质朴,琅琅上口,描写了花溪美景、歌颂了花溪变化后,笔锋一转,画龙点睛般吟出“长征战士赋归来”,赋予了诗作厚重的历史感。这是一位长征老战士,对贵阳花溪的无限感慨啊!1935年4月8日至9日,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主力进入贵阳附近,就在花溪公园一带,红军有过一个佯攻贵阳的战略举措。


花溪,一个以山水为美的风光胜地,在中国近现代数十年过往中,留下了太多让人反复回味的记忆。在一个微雨朦胧的日子,穿行于她的青山绿水间,这有多美!


(转自上观新闻朝花时文栏目)

点击下面链接,可读部分“朝花时文”近期热读文章:



我的心,离复旦食堂很近 | 读史老张

我去了霍季姆涅日村 | 简平

秋天的怀念 | 史铁生

在一首宋词的雨中,听尽人生 | 宋执群

反对李安的120帧理念 l 毛尖

谁是《红楼梦》里的点评高手 l 闫晗

我的大学 | 郑宪

叶辛:岁月不是空白的 | 刘希涛

眼缘是什么 | 陈鲁民

攀登,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 l 程果儿

海上明月共潮生——上海美术创作生态管窥 |  徐明松

明明只想做个公子哥儿,却偏偏活成绝世才子

《少年的你》:落泪者,皆少年 | 墨愚玩

陈登科的缺憾 | 刘湘如

李辉怀念从维熙:我与老从

吃喜酒去了!从弄堂到大饭店——半世纪婚宴的升级之路 | 胡伟祖

这是“朝花时文”第2130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hw038@jfdaily.com。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喜有思想有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热门影视剧评论、热门舞台演出评论、热门长篇小说评论,尤喜针对热点、切中时弊、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请特别注意:不接受诗歌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朝花时文”栏目或解放日报“朝花”版。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


“朝花时文”上可查询曾为解放日报“朝花”写作的从80岁到八零后的200多位作家、评论家、艺术家和媒体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们是谁,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复在首页对话框,如果我们已建这位作者目录,你就可静待发送过来该作者为本副刊或微信撰写的文章。



苹果用户请长按识别二维码,鼓励编辑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