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凡:做你的守护神,为控温而战!
原创 • 罕见病 • 暖心科普
第 52 期
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105
最近热播的《三十而已》有一段情节,
女主角顾佳儿子的幼儿园同学楠楠,
突然癫痫发作、倒地抽搐,
顾佳教给儿子照顾癫痫小伙伴的方法,
还呼吁大家公平对待这样的孩子。
热播剧《三十而已》片段
没错,癫痫患儿完全可以融入集体。
只是有些罕见的癫痫疾病,
会让宝爸宝妈陷入一场漫长的“战争”,
今天,让我们来认知Dravet综合征,
原称“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SMEI)”。
“妈妈,妈妈,你千万别吃那个红药水,
那个东西又酸、又臭、又难吃!”
和我玩耍时,女儿芊芊突然惊恐起来,
用小手捂住我的嘴巴,想要保护我——
原来,她看到爸爸正在准备 “红药水”,
那是芊芊每日两顿的药物。
和芊芊一样,
很多Dravet综合征孩子还没断奶,
就要开始吃抗癫痫药物了。
1种往往不够,3、4种也不算多,
但终生服药,
也很难控制发作和其他症状。
芊芊是个幸福的孩子,
有大大的眼睛、甜甜的笑容,
还有爱她的爸爸、妈妈和哥哥,
在哥哥心中,妹妹是最漂亮了。
刚出生的时候,大家都说:
“可以学舞蹈哦!”“将来当老师吧!”
那时的未来虽然未知,但是美好。
芊芊10个月大时,
快乐平静的日子被无情打破。
某天给芊芊洗热水澡,
她的眼神突然变得凝重、斜视,
嘴唇慢慢变紫甚至灰白,
右手右脚一齐一下、一下地抽动。
救护车呼啸驶向急诊,
途中发作中止、但种下了困惑。
本以为是神经系统的偶然现象,
但发作却几乎每月都要“到访”。
发烧可能抽、不发烧也可能抽,
有时抽搐状态会持续半小时,
必须去急诊用终止惊厥发作的药物,
每当芊芊昏昏睡去,
空气中就只剩下恐惧和心碎。
1岁半时,我们全家做了基因检测,
唯独在芊芊身上发现了SCN1A基因变异。
结合她易持续、热敏感等症状,
芊芊被确诊为Dravet综合征患者。
编者注:若孩子在1岁前出现发热诱发的抽搐,(1) 在发热的24小时内发作至少2次、(2) 发作持续15分钟以上、(3) 半侧阵挛性发作,以上3种情况如果出现至少2种,就可能是Dravet综合征,建议尽早确诊,选择合理对症的治疗方案。Dravet综合征由基因变异引起,约80%为SCN1A基因变异;应避免使用钠离子通道阻滞剂类的常用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等;部分携带SCN2A或PCDH19基因变异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
医生叮嘱:
“控制发作是首要任务。”
Dravet综合征更容易出现持续的发作,
旷日持久的ICU抢救、
无意识瘫痪、猝死(SUDEP)
都是可能的后果。
“控'热'是控制发作的关键。”
“外”热如暖气、电热吹风、热水澡
甚至秋日暖阳,
“内”热如感冒、腹泻、疫苗注射
导致的发烧,
处处“热”点,时时都要小心翼翼。
每逢春冬季节,我和她爸都如临大敌,
因为体弱的芊芊,实在太容易感冒了。
芊芊每次感冒发烧约持续5天,
至少2到3天我要通宵不眠不休,
和她爸轮班,24小时盯着体温监测仪。
看着起起伏伏的数字心惊肉跳,
不断通过擦洗等手段,给芊芊物理控温,
努力把她的体温控制在37.5度以下,
但还是难以避免时不时升温发病……
那一页页“芊芊发病日记”,
记录着我们惊心动魄的“战斗”——
我们永远不知道发作何时到来,
也不知道这次发作是浅尝辄止,
还是九死一生。
Dravet综合征像摄魂怪一样,
总是试图夺走一切快乐。
我也曾在深夜痛哭,但芊芊让我振作:
“芊芊,如果没有我,
谁能在你半夜发烧的时候彻夜守护?
谁能为你人群中发病后给药疏散解围?
谁能在你发作头疼时给你安慰拥抱?”
至亲家人的生命轨迹也因此改变——
要照护好Dravet综合征宝宝,
需要专业的护理急救知识和果断决策。
有些家长只能挥别梦想、辞去工作,
有些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挺身而出,
全天时刻照看随时可能发病的孩子,
“以一命换一命”,悲壮却也无可奈何。
通过患者组织认识更多病友家庭后,
我们也有更多的期待:
希望医生多了解Dravet综合征一点,
不会有孩子因误用药物而加重发作;
希望孩子们的癫痫可以不发作,
哪怕少发作一些,
哪怕发作可以被药物控制,
哪怕药物控制不好但不要持续,
哪怕持续但可以被药物终止,别停不下来,
孩子,请不要离开我……
我们最期待国外的药物能够快点引进,
期待基因治疗能够带来治愈的希望。
比芊芊大两岁的哥哥总是问我,
为什么妹妹不能和自己一起
去学轮滑、学游泳、四处旅游?
他还不能理解,
妹妹是一个"慢节奏"成长的小朋友,
她摇摇晃晃地走路已是非常努力的成果,
更剧烈的运动还可能诱发发作。
我想对亲爱的芊芊说:
疾病让我们的人生跌落到了低谷,
那以后的每一天,都在上坡的路上。
芊芊走路慢、摇摇晃晃,
那我们多了许多手牵手的机会;
芊芊难以参加集体活动,
那我们就在家玩乐高、读绘本。
亲爱的芊芊,疾病让我们的世界变小,
但我们也可以把它变大,
爸爸、妈妈、哥哥和你一起,
用想象、用爱,把它充满;
亲爱的芊芊,让我们牵着你的手,
无论有多少苦痛,有多少不甘,
我们爱你,分分秒秒,月月年年。
故事|芊芊妈讲述,皓宇改写
漫画|晶皮豆芽
图解|Echo、freepic
特别感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张月华医生、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田小娟医生的指导。
本期故事素材由卓蔚宝贝支持中心提供。该组织于2018年由Dravet综合征患者家属联合发起(前身为“卓蔚倡导”),旨在传递疾病相关的诊疗和日常护理知识,推动研究进展,增加社会支持。
微信:DravetChina(公众号)
系列介绍
— 罕见病 · 暖心科普 · 系列 —
由遗传学与罕见病科普公益项目豌豆Sir与病痛挑战基金会联合出品。每月一期,每期带你了解一种罕见病,感受一位罕见病病友,一组暖心漫画,一段非凡人生。
暖心科普背后的创作团队
我们的创作团队一共有7人。
其中,五位小伙伴是罕见病患者或家属,
另两位是遗传学与新媒体领域的专业人士。
暖心科普系列的制作经费全部来自公益募集。希望有你的爱心注入我们的努力,一同创作更精彩的科普故事。
你,愿意支持我们吗?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捐助
精彩回顾
生而不凡:“菠萝的海”的温柔与阳光 | 卡尔曼综合征【59】
生而不凡:明星妈妈的SMA天使 | 脊髓性肌萎缩症【110】
生而不凡:“走心”情侣 相伴路遥 | 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111】
生而不凡:破茧成蝶之路 你们不孤单 |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39】
生而不凡:“爱力勇士”的梅里雪山120小时 | 重症肌无力【32】
生而不凡:宇宙宇宙,妈妈有多么爱我?| 黏多糖贮积症【73】
生而不凡:她的心愿要在告别世界后实现 | 亨廷顿舞蹈病【47】
生而不凡:他的生命,是一场与“泡泡”的战斗 | 神经纤维瘤病
生而不凡:38万分之一的我不怕疼痛,但害怕孤单 | Lesch-Nyhan综合征
生而不凡:能吃是福?小心带走宝贝的致命食欲!| Prada-Willi综合征【93】
生而不凡:倔强的小孩运气总不会太差 |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60】
生而不凡:有一种母爱,渴望离别 | FGFR相关颅缝早闭综合征
生而不凡:至爱父母,伴我走进清华 | 抗肌萎缩蛋白病【98】
生而不凡:人生马拉松,这位跑者很酷!| 肝豆状核变性【37】
生而不凡:让我牵起你的手,走过摇摇晃晃的人生 | Joubert综合征
生而不凡:笔墨点亮我眼中的灰暗世界 | 视神经脊髓炎【81】
生而不凡:如果我活不过30岁,你还会爱我吗?| 腓骨肌萎缩症【17】
生而不凡:青春期的魔咒,不听话的身体——我是PKD | 发作性运动障碍
生而不凡:“妈妈,你应该早生我几年!” | 尼曼匹克病【82】
生而不凡:五年努力,我的天使重回人间 | Angelman综合征【5】
生而不凡:爱与求知,带我打败恐惧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
生而不凡:放下“坚强”,我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 硬皮病【112】
生而不凡:4岁的居家小达人&围棋小能手 |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生而不凡:漫漫确诊路,我辗转全国10家大医院…… | 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19】
生而不凡:肾炎竟然也遗传?只因太罕见!| Alport综合征【3】
生而不凡:假如“药神”能带给我光明 | 视网膜母细胞瘤【103】
生而不凡:肺炎鼻炎反复发作?折磨孩子的竟是这种病 |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119】
生而不凡:呼吸之痛,我们回以自由高歌 | 淋巴管肌瘤病【64】
生而不凡:有爱的家园,伴我们共闯难关!| WAS相关疾病【118】
生而不凡:曾与死神擦肩的我,依然笑对人生!| 卟啉病【92】
生而不凡:肯尼迪call我当“游侠”|脊髓延髓肌萎缩症【109】
生而不凡:骨骼清奇不一定是天赋异禀,也可能是致命的异病|马方综合征【68】
【数字】为《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的对应编号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向上滑动阅读更多
病痛挑战基金会
病痛挑战基金会是北京市第一家关注罕见病领域的公益基金会,缘起于“冰桶挑战”,致力于支持罕见病病友的医疗康复,培育积极行动的罕见病自组织,搭建多方参与的平台,打造公众链接感强的品牌项目,推进罕见病问题的制度保障,解决罕见病群体在医疗康复、社会融入等方面的迫切问题,为其建立平等、受尊重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