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勇|提问:身份与概念,对我们很重要吗?
他在艺术界中拥有多重身份
三十年前,他告别架上绘画,投身观念艺术创作
全球化、消费文化、迷幻的现实都是他关注的焦点
他又在艺术市场最疯狂的时候暂停创作
转身成为画廊艺术总监
将质疑的目光落到艺术界本身
他是中国当代艺术界重要的艺术家和领军人物之一
他是《一把椅子,》参展艺术家施勇
施勇,1963年出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目前工作、居住在上海。
施勇,图片致谢艺术家
施勇是中国较早从事装置与影像媒介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艺术创作并不一直沿着一条线性的时间线索展开,而是多维度的场域,开放且边界模糊,自由又充满抵抗性。他的艺术创作动机深深地与整体的现实环境相关联。
『 我们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或许始终处在不确定的关系之中,对此我并不恐惧,因为我觉得艺术可以让我们在不确定中去触摸现实,然后抽身离开。』
——施勇
01
1990年,施勇创作了一幅油画自画像,两年后他准备“修一修”这件作品,却成了他的“最后一张画”——《最后一次古典式的礼拜》是施勇架上绘画的告别之作,他甚至还在画布周围钉满钉子,戏剧性地表示自己告别绘画的决心。
《最后一次古典式的礼拜》,施勇,1990
布上油画,61.3 × 53.5 cm
1995年,当施勇创作出作品《扩音现场:一个私人空间的交叉回声》,他迎来了自己早期实践的一个小高峰。
这是艺术家在自己居住的公寓中创作的环境装置作品。原本功能划分清晰的住宅空间被扬声器包围,房间里的任何声音都会被放大,整个环境无时无刻都被声音包围。施勇在这样极端环境中生活了一个月,以自我对自我的训练,反思私人空间被强行介入、侵犯导致的不安和焦虑。
02
字面意思
从1996年起,施勇开始拿字词做游戏。他让语句逻辑发生变化,让字词延伸出隐藏意义,以“字面意思”为线索,探寻文字那异于其它媒介的奇妙力量。
《请勿触摸“请勿触摸”》,施勇,1996
声音装置、霓虹灯管、红外线感应警报器,240 × 100 × 100 cm
️©施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1996年创作的《请勿触摸》是其代表作之一。作品中出现的“请勿触摸请勿触摸”并非毫无缘由的重复,这八个字中,前四字是关于动作的警告,后四字意指具体的物。这其实是源于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与椅子的故事——劳森伯格曾以现成的椅子为材料,做了一件墙上作品,挂在美术馆里。激浪派的一位代表人物试图坐到椅子上,却被安保人员阻止并提醒 “ 请勿触摸 ”。于是他又做了一批椅子放在这个作品前面让观众坐,结果却是后来这批椅子也被围着保护起来,不让触摸。
同时,施勇还记录下每次抄写的时间、起止行数,汇总成了“遗忘比记忆更久远——《尤利西斯(上卷)》”。时光的风景、纸张的寿命、字句的信息都存在于这一切看似无意义的循环往复中。
03
现实与身份
世纪之交,大到一个国一座城,小到一个人,都在谋求转型。艺术家施勇在“幻觉现实”系列作品中,从城市维度记录了“当代上海”的独特美学。
光怪陆离、瞬息万变、奢靡雅致……能形容上海的词有很多,而“魔都”二字更是精准凝练地将整座城市的气质概括。“魔都”并非21世纪的网络词汇,早在1924年,日本作家村松梢风根据在上海的所见所闻,出版见闻录《魔都》,这便是“魔都”一词的源头。
上海这座城市有种不可思议和错综迷离的吸引力,能让汇聚在此的各色人群产生超越自身能力之外的欲望,让人像着魔似的追逐各种被拔高的欲望——这就是施勇“幻觉现实”系列的核心。
《一定要保持高度》,施勇,2003
透明 PVC、充气马达、打气筒、功放器、音响
730 × 180 × 180 cm
️©施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在施勇2003年的作品《一定要保持高度》中,主角是一座由观众参与打气的充气建筑,远远看去像是一座透明的摩天大楼。
施勇作品《一定要保持高度》的不同形态️
©施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当没有观众助力充气时,摩天大楼的顶端会自动泄气耷拉下来,疲软弯曲;当有观众参与打气时,充气的建筑会逐渐重拾生命力,变得挺直而有力,大有直冲云霄之势——诡谲的是,当顶端慢慢坚挺,装置还会发出女高音高亢的歌声,给观众带来听觉上的同步刺激——充满欲望的引力,调动着观众身体的各个感官。
当看到都市里高耸入云的建筑奇迹,人在倍感震撼的同时,身体里也会有征服欲隐隐涌动。不知道当观众在与施勇这件作品互动时,是否也会有相同的感受?
在另一件关于上海的作品《引力——上海夜空》中,艺术家用56个灯箱再度营造魔都幻象。
艺术家拍摄了一组夜幕下的上海超高层建筑,虽只模模糊糊地露出顶部,却颇有怪力乱神实验场的氛围。画面中更多空间留给了上海的夜空——56片天空,幻象弥漫,正像魔都的真实夜空那样。同时,艺术家有意布置了每一个灯箱中灯管的数量和方向,加倍欲望与幻觉的双重虚构。
《引力——上海夜空》作为艺术家对这个命名为“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窗口’城市”的反思,质疑着那些被无限强化的超高层建筑物的意义。而魔都的不可思议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可能正是现实与幻想不分彼此的硕果。
除了从城市维度去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上海,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施勇也尝试从个体的身份和形象切入,讨论中国改革开放神话下人的“新形象”。
互联网、PC 机、图片,380 × 410 × 410 cm
©施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为了打造最符合彼时上海的“新形象”,施勇虚构了一个名为GLAMOUR形象设计公司,运用电脑形象设计系统为他提供了十二种发型与若干服饰。他又邀请国外的互联网用户投票选出最能反映当时中国的精神风貌的形象,形成“今日上海新形象”。
事实上,这是艺术家被迫接受西方系统对中国的认知,以及此认知“强加”给他的形象,作为艺术家对上海成为全新国际城市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的回应。
在知美术馆《一把椅子,》展览中呈现的作品《在一个概念上再加一个概念》,也是施勇在“新形象”这一维度上的更深层次的探索。
《在一个概念上再加一个概念》,施勇,1998,照片、文字说明板、椅子、录像,照片:142.5 × 87 × 3.5 cm,文字介绍板:80 × 80 × 3.5 cm,折叠椅:117 × 44 × 12 cm,录像:1分25秒,知美术馆《一把椅子,》展览现场,图片提供:知美术馆
施勇的作品借用约瑟夫·科苏斯的《一把和三把椅子》这件作品作为本计划设想的基本出发点,不仅因为它是一件概念作品,也因为它是一件在西方当代美术史上具有话语权力的作品。
《一把和三把椅子》展览现场,约瑟夫·科苏斯
摄影:Mali Olatunji,图源MoMA
1965年,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将一把椅子、椅子的放大照片以及词典中关于“椅子”词条的说明文字复印出来,三者并置——椅子即为本体,照片象征着人的形象思维,文字象征着人的语言逻辑思维。这三部分很直白地表达了对可视的形的轻视,和对内在信息、观念以及意蕴的重视。
编辑| Kasey
审核| 王从卉
知美术馆《一把椅子,》
参展艺术家深度档案
点击艺术家人名,即可获取档案文章
知美术馆2021-2022年度大型艺术项目
“椅(倚)子季”
暨第一幕大展《一把椅子,》
联合呈现:知美术馆、城集设计
指导单位:成都市新津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成都市新津区梨花溪文化旅游区管委会
策展人:陈超、于海宁
受本轮疫情影响,知美术馆自2022年7月19日(周二)起暂停开放。具体开馆时间另行通知,后续情况请关注知美术馆公众号、小红书、微博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