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施勇|提问:身份与概念,对我们很重要吗?

知美术馆 2023-11-22


【知美术馆·艺术家深度档案】系列旨在梳理知美术馆展出中的参展艺术家完整详实的创作发展历程,详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图文相佐,为观者提供深入理解展品、艺术家及其作品全貌风格的多样入口。 


他在艺术界中拥有多重身份

三十年前,他告别架上绘画,投身观念艺术创作

全球化、消费文化、迷幻的现实都是他关注的焦点


他又在艺术市场最疯狂的时候暂停创作

转身成为画廊艺术总监

将质疑的目光落到艺术界本身


他是中国当代艺术界重要的艺术家和领军人物之一

他是《一把椅子,》参展艺术家施勇


施勇,1963年出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目前工作、居住在上海。


施勇,图片致谢艺术家


施勇是中国较早从事装置与影像媒介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艺术创作并不一直沿着一条线性的时间线索展开,而是多维度的场域,开放且边界模糊,自由又充满抵抗性。他的艺术创作动机深深地与整体的现实环境相关联。


『 我们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或许始终处在不确定的关系之中,对此我并不恐惧,因为我觉得艺术可以让我们在不确定中去触摸现实,然后抽身离开。

——施勇



 01 

板上钉钉


1990年,施勇创作了一幅油画自画像,两年后他准备“修一修”这件作品,却成了他的“最后一张画”——《最后一次古典式的礼拜》是施勇架上绘画的告别之作,他甚至还在画布周围钉满钉子,戏剧性地表示自己告别绘画的决心。


《最后一次古典式的礼拜》,施勇,1990

布上油画,61.3 × 53.5 cm

️©施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而后,施勇选择投入观念艺术创作实践,致力于录像及装置艺术的尝试。他对空间有着特别敏锐的感知,时期的创作也是从“空间、声音、场域”等角度延展开来。

《扩音现场:一个私人空间的交叉回声》,施勇,1995,环境装置,功放器、麦克风、扬声器、透明薄膜、低频喇叭、金属配件,可变尺寸,️©施勇,致谢艺术家和亚洲艺术协会


1995年,当施勇创作出作品《扩音现场:一个私人空间的交叉回声》,他迎来了自己早期实践的一个小高峰。


这是艺术家在自己居住的公寓中创作的环境装置作品。原本功能划分清晰的住宅空间被扬声器包围,房间里的任何声音都会被放大,整个环境无时无刻都被声音包围。施勇在这样极端环境中生活了一个月,以自我对自我的训练,反思私人空间被强行介入、侵犯导致的不安和焦虑。



 02 

字面意思

从1996年起,施勇开始拿字词做游戏。他让语句逻辑发生变化,让字词延伸出隐藏意义,以“字面意思”为线索,探寻文字那异于其它媒介的奇妙力量。


《请勿触摸“请勿触摸”》,施勇,1996

声音装置、霓虹灯管、红外线感应警报器,240 × 100 × 100 cm

️©施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1996年创作的《请勿触摸》是其代表作之一。作品中出现的“请勿触摸请勿触摸”并非毫无缘由的重复,这八个字中,前四字是关于动作的警告,后四字意指具体的物。这其实是源于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与椅子的故事——劳森伯格曾以现成的椅子为材料,做了一件墙上作品,挂在美术馆里。激浪派的一位代表人物试图坐到椅子上,却被安保人员阻止并提醒 “ 请勿触摸 ”。于是他又做了一批椅子放在这个作品前面让观众,结果却是后来这批椅子也被围着保护起来,不让触摸。


在施勇的作品中,“请勿触摸”形成了一个循环,它是字词的循环,也是这个由故事思考得来的“权利”与“权力”的循环。

而在作品《尤利西斯(上卷)》中,文字的循环再度上演。这一次,体量惊人!

遗忘比记忆更久远--《尤利西斯(上卷)》”,施勇,2021,纸,铅笔,LED显示屏,红橡木,低反玻璃,热轧钢板,40.7 × 59 × 7.4 cm,©施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施勇用铅笔在一张素描纸上抄写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巨著《尤利西斯》(Ulysses),抄满一篇就用橡皮将笔记全部擦除,然后再继续写,抄满了再擦除,以此循环——这仿佛是艺术家自我设定的强制的运作机制。

每次擦去笔迹,施勇会将扫落下来的铅笔屑全收在一个小小的透明塑料圆盒里,盖子盖好、用透明胶封上。抄过的内容一点也不记得,纸张也起屑破烂,留下的这小半盒铅笔黑屑——文学大部头这样在反复中化作时间的灰烬。

“遗忘比记忆更久远--《尤利西斯(上卷)》”抄写与擦除时间记录,施勇,2021,纸,铅笔,37.3 × 26.5 cm × 4,©施勇,致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同时,施勇还记录下每次抄写的时间、起止行数,汇总成了“遗忘比记忆更久远——《尤利西斯(上卷)》”。时光的风景、纸张的寿命、字句的信息都存在于这一切看似无意义的循环往复中。


『 对于《尤利西斯》我不知如何继续抄擦下去,因为在短短的三十次多的抄写与擦除中,纸已灰暗且脆弱不堪……我不敢想象,这张纸最终会成什么样?也许根本坚持不到抄完的那一刻就消失了。一种焦灼与不安困扰着我,纸的忍耐性究竟有多大?我进行着抄写与擦除的每个字都几乎像是在黑暗旷野中的一次次摸黑行走,纸已灰暗得你写每个字都无法看清,但你不得不充满焦虑地一个字一个字的继续爬行与擦除:你在像海绵一样吸收语词信息的同时,你也正一点一点被语词吞噬。』


——施勇


 03 

现实与身份

世纪之交,大到一个国一座城,小到一个人,都在谋求转型。艺术家施勇在“幻觉现实”系列作品中,从城市维度记录了“当代上海”的独特美学。


光怪陆离、瞬息万变、奢靡雅致……能形容上海的词有很多,而“魔都”二字更是精准凝练地将整座城市的气质概括。“魔都”并非21世纪的网络词汇,早在1924年,日本作家村松梢风根据在上海的所见所闻,出版见闻录《魔都》,这便是“魔都”一词的源头。


上海这座城市有种不可思议和错综迷离的吸引力,能让汇聚在此的各色人群产生超越自身能力之外的欲望,让人像着魔似的追逐各种被拔高的欲望——这就是施勇“幻觉现实”系列的核心。


《一定要保持高度》,施勇,2003

透明 PVC、充气马达、打气筒、功放器、音响

730 × 180 × 180 cm

️©施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在施勇2003年的作品《一定要保持高度》中,主角是一座由观众参与打气的充气建筑,远远看去像是一座透明的摩天大楼。


施勇作品《一定要保持高度》的不同形态️

©施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当没有观众助力充气时,摩天大楼的顶端会自动泄气耷拉下来,疲软弯曲;当有观众参与打气时,充气的建筑会逐渐重拾生命力,变得挺直而有力,大有直冲云霄之势——诡谲的是,当顶端慢慢坚挺,装置还会发出女高音高亢的歌声,给观众带来听觉上的同步刺激——充满欲望的引力,调动着观众身体的各个感官。

当看到都市里高耸入云的建筑奇迹,人在倍感震撼的同时,身体里也会有征服欲隐隐涌动。不知道当观众在与施勇这件作品互动时,是否也会有相同的感受?


《引力——上海夜空》,施勇,2004,灯箱装置,金属框架,半透明亚克力软片,亚克力板,91根荧光灯管,56个灯箱,©施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在另一件关于上海的作品《引力——上海夜空》中,艺术家用56个灯箱再度营造魔都幻象。


艺术家拍摄了一组夜幕下的上海超高层建筑,虽只模模糊糊地露出顶部,却颇有怪力乱神实验场的氛围。画面中更多空间留给了上海的夜空——56片天空,幻象弥漫,正像魔都的真实夜空那样。同时,艺术家有意布置了每一个灯箱中灯管的数量和方向,加倍欲望与幻觉的双重虚构。


《引力——上海夜空》作为艺术家对这个命名为“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窗口’城市”的反思,质疑着那些被无限强化的超高层建筑物的意义。而魔都的不可思议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可能正是现实与幻想不分彼此的硕果。


除了从城市维度去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上海,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施勇也尝试从个体的身份和形象切入,讨论中国改革开放神话下人的“新形象”。


《今日上海新形象——请您选择最好的!》,施勇1997-1998

互联网、PC 机、图片,380 × 410 × 410 cm

©施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为了打造最符合彼时上海的“新形象”,施勇虚构了一个名为GLAMOUR形象设计公司,运用电脑形象设计系统为他提供了十二种发型与若干服饰。他又邀请国外的互联网用户投票选出最能反映当时中国的精神风貌的形象,形成“今日上海新形象”。


事实上,这是艺术家被迫接受西方系统对中国的认知,以及此认知“强加”给他的形象,作为艺术家对上海成为全新国际城市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的回应。


在知美术馆《一把椅子,》展览中呈现的作品《在一个概念上再加一个概念》,也是施勇在“新形象”这一维度上的更深层次的探索。


《在一个概念上再加一个概念》,施勇,1998,照片、文字说明板、椅子、录像,照片:142.5 × 87 × 3.5 cm,文字介绍板:80 × 80 × 3.5 cm,折叠椅:117 × 44 × 12 cm,录像:1分25秒,知美术馆《一把椅子,》展览现场,图片提供:知美术馆


施勇的作品借用约瑟夫·科苏斯的《一把和三把椅子》这件作品作为本计划设想的基本出发点,不仅因为它是一件概念作品,也因为它是一件在西方当代美术史上具有话语权力的作品。


《一把和三把椅子》展览现场,约瑟夫·科苏斯

摄影:Mali Olatunji,图源MoMA


1965年,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将一把椅子、椅子的放大照片以及词典中关于“椅子”词条的说明文字复印出来,三者并置——椅子即为本体,照片象征着人的形象思维,文字象征着人的语言逻辑思维。这三部分很直白地表达了对可视的形的轻视,和对内在信息、观念以及意蕴的重视。


施勇作品《在一个概念上再加一个概念》局部
️©施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在其上,再加上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的概念,椅子原有的自我概念就必然地转换为一个作为椅子与所坐人之间互文性质的概念。并由此使我们进入到一个现实的层面:那种所谓多元性、差异性文化策略保护下的交流现实。

其实,对于艺术家本人而言,他也在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经历身份的转换——从上世纪90年代初,告别架上绘画,转而以装置和影像为主要创作媒介;到2006年,施勇在创作上遇到瓶颈,从“2007没有卡塞尔文献展”开始,他将质疑的目光落在艺术界本身;并且应香格纳画廊创始人劳伦斯·何浦林(Lorenz Helbing)的邀请加入画廊负责视觉工作——一切都很自然的,他从拥有创作主权的自由的艺术家,转而成为一位制度性的艺术从业者,但他从未离开艺术,不过是在一个身份上再加一个身份。


2007年卡塞尔没有文献展》明信片,施
2006,纸,水性笔,印刷品,13 × 21 cm
️©施勇,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 艺术家这个身份意味着我又回到艺术家的状态中来,意味着我要重新开始创作了。肯定更希望作为艺术家被大家认识。因为我原本就是艺术家,之前的身份转换只是一个暂时性过渡。但我更大的一个身份,应该是艺术家。』
——施勇


重要个展
“向内,直至消失”,香格纳,上海,2021
“将一只( )鸟从一座塔的塔顶放掉”,华侨城盒子美术馆,佛山,2018
“让所有的可能都在内部以美好的形式解决”,没顶画廊,上海,2018

重要群展
《一把椅子,》,知美术馆,成都,2021
“绵延:变动中的中国艺术”,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2020
“红色童话,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NGV)”,墨尔本,2019
“跟我来!”,森美术馆,东京,2005
第25届圣保罗双年展,圣保罗,2002
“被打开的欧洲”,BOIJMANS VAN BEUNINGEN美术馆,鹿特丹,2001

编辑| Kasey

审核| 王从卉


知美术馆《一把椅子,》

参展艺术家深度档案 

点击艺术家人名,即可获取档案文章




 01    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 Alÿs)


 02    秦思源(Colin Siyuan Chinnery)


 03    贺慕群(Hoo Mojong)


 04    何翔宇(HE Xiangyu)


 05    厉槟源(LI Binyuan)


 06    劳伦斯·马斯塔夫(Lawrence Malstaf)


 07    伯特·洛什纳(Bert Löschner)


 08    詹姆斯·尼扎姆(James Nizam)


 09    达米安·奥尔特加(Damián Ortega)


 10    菲托·萨格雷拉 (Fito Segrera)


 11    秦一峰 (Qin Yifeng)


 12    毛旭辉(MAO Xuhui)





知美术馆2021-2022年度大型艺术项目

“椅(倚)子季”

暨第一幕大展《一把椅子,》

联合呈现:知美术馆、城集设计

指导单位:成都市新津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成都市新津区梨花溪文化旅游区管委会

策展人:陈超、于海宁

受本轮疫情影响,知美术馆自2022年7月19日(周二)起暂停开放。具体开馆时间另行通知,后续情况请关注知美术馆公众号、小红书、微博等平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