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琶资讯||《关于加强和规范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

     GUPA秉持“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营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努力创建“体面的学术社区,博雅的知识高地,愉快的精神家园”,奋发成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辐射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让我们一起:服务国家,无畏艰辛;砥砺学术,创新生命;追求卓越,共享荣光!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实习质量如何提高?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合法权益怎样维护?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对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做出规定。跟教育小微一起看看《意见》怎么说↓↓↓


呼应当前大学生实习工作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  


《意见》共4部分、16条,从充分认识实习的意义和要求、规范实习教学安排、加强实习组织管理、强化实习组织保障等4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实习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予以呼应,并提出具体的工作举措。


近年来,在高校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共同努力下,产学研融合不断深入,大学生实习工作稳定开展、质量稳步提高。但与此同时,有些高校对实习不够重视、实习经费投入不足、实习基地建设不规范、实习组织管理不到位等现象仍然存在。


《意见》强调,高校要充分认识实习的意义,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实习的新要求,把实习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实习教学改革与研究,健全实习教学体系、规范实习安排、加强条件保障和组织管理,切实加强和规范实习工作。


  明确高校是学生实习管理的主体  


针对规范实习教学安排,《意见》明确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相关政策作为高校加强实习教学的政策依据,提出实习应当原则上由学校统一组织、集中实习,要求高校加强实习教学体系建设,合理安排实习组织形式,科学制订实习方案,选好配强实习指导教师。


《意见》要求,高校要加强实习组织管理,抓好实习的组织实施,明晰各方的权利义务,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做好学生权益保障,加强跟岗、顶岗实习管理。《意见》明确提出,高校是学生实习管理的主体,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在强化实习组织保障方面,高校要健全工作责任体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加强实习信息化建设。同时,高校要加大实习经费投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实习工作的监管。


  推出错峰实习等多项改革举措


据教育部高教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高校实习管理的实际情况,《意见》推出了多项改革举措:


一是错峰实习,结合实习单位实际,灵活安排实习时间,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高校扎堆实习导致实习单位接收能力不足的突出问题。


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校企双方的实习需求信息对接。


三是支持虚拟仿真项目建设,对于难以实现现场实习的问题,开发相应的虚拟仿真项目替代现场实习。


四是鼓励开展研究性实习,推动多专业知识能力交叉融合,探索解决实习教学需求与实习单位需求相互脱节、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矛盾。


《意见》还有哪些内容?

随教育小微一起看全文

↓↓↓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

教高函〔2019〕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在高校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共同努力下,产学研融合不断深入,大学生实习工作稳定开展、质量稳步提高。同时,部分高校对实习不够重视、实习经费投入不足、实习基地建设不规范、实习组织管理不到位等现象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为进一步提高实习质量,切实维护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合法权益,现就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1

充分认识实习的意义


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获取、掌握生产现场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树立事业心、责任感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2

准确把握新时代实习的要求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奔腾而至,正在迅速改变着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代表的新型生产方式,对产业运营、人力资源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把实习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实习教学改革与研究,健全实习教学体系、规范实习安排、加强条件保障和组织管理,切实加强和规范实习工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3

加强实习教学体系建设


高校要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相关政策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实习教学体系,制定实习大纲,健全实习质量标准,科学安排实习内容。鼓励根据实习单位实际工作需求凝练实习项目,开展研究性实习,推动多专业知识能力交叉融合。


4

合理安排实习组织形式


高校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实习内容,确定实习的组织形式。各类实习原则上由学校统一组织,开展集中实习。根据专业特点,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可以允许学生自行选择单位分散实习。对分散实习的学生,要严格实习基地条件、实习内容的审核,加强实习过程指导和管理,确保实习质量。


5

科学制订实习方案


高校要根据实习内容,按照就地就近、相对稳定、节省经费的原则,选择专业对口、设施完备、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符合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要求的单位进行实习。要打破理论教学固化安排,根据单位生产实际和接收能力,错峰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合理确定实习流程。


6

选好配强实习指导教师


高校和实习单位应当分别选派经验丰富、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安全防范意识高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全程管理、指导学生实习。对自行选择单位分散实习的学生,也要安排校内教师跟踪指导。高校要根据实习教学指导和管理需要,合理确定校内指导教师与实习学生的比例。


7

抓好实习的组织实施


高校应当会同实习单位共同制订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标、任务、考核标准等,共同组织实施学生实习。实习指导教师要做好实习学生的培训,现场跟踪指导学生实习工作,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及时处理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实习考核。严禁委托中介机构或者个人代为组织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


8

明晰各方的权利义务


高校在确定实习单位前须进行实地考察评估,确定满足实习条件后,应与实习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管理责任。未按规定签订合作协议的,不得安排学生实习。


9

加强学生教育管理


高校要做好学生的安全和纪律教育及日常管理。实习单位要做好学生的安全生产、职业道德教育。学生应当尊重实习指导教师和现场技术人员,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保守实习单位秘密,服从现场教育管理。


10

做好学生权益保障


高校和实习企业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及安全健康的环境,不得安排学生到娱乐性场所实习,不得违规向学生收取费用,不得扣押学生财物和证件。实习前,高校应当为学生购买实习责任险或人身伤害意外险。


11

加强跟岗、顶岗实习管理


跟岗、顶岗实习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各高校要科学组织,依法实施。严格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实习协议的签订,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严格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除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及实习岗位有特殊要求外,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不得安排加班和夜班。要保障顶岗实习学生获得合理报酬的权益,劳动报酬原则上不低于相同岗位试用期工资标准的80%。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安排未满16周岁的学生顶岗实习。


12

健全工作责任体系


高校是实习管理的主体,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负责建立实习运行保障体系。教务部门是实习管理的责任部门,要组织开展实习教学改革与研究,建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做好实习工作的检查督导。各教学单位要会同实习单位落实管理责任,加强实习组织管理,做好安全及其它突发事件的风险处置。


13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高校要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推动实习基地建设,鼓励建设满足多专业实习需求的综合性、开放共享型实习基地。要加强实习基地质量建设,充分发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高水平实习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带动一流实习基地建设。要结合实习基地条件和实习效果,对实习基地进行动态调整。


14

推进实习信息化建设


支持有条件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加强实习信息化建设,建立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校企双方的实习需求信息对接,加强实习全过程管理。支持高校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在实习中的应用,鼓励开发相应的虚拟仿真项目替代因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等因素限制无法开展的现场实习。


15

加大实习经费投入


高校要加大实习经费投入,确保实习基本需求。要积极争取实习单位支持,降低实习成本,确保实习质量。


16

加强实习工作监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实习工作的监管,重点监督高校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实习环节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实习组织管理是否规范、学生安全和正当权益是否得到保障、实习经费是否充足、实习效果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等。对实习工作扎实、实习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效显著的高校予以表彰。对实习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对监管不力、问题频发、社会反响强烈的学校和地方,要约谈相关负责人,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


教育部

2019年7月10日



来源|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拥湾区,筑广大

致天下,赢未来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英文简称“GUPA”,中文简称“谷琶”)始创于2004年,是珠三角政务管理、都市治理和社会事务教学中心和科研重镇。学院面向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努力打造“基础牢实、聚焦前沿、面向需求、服务社会”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新文科教育教学样本,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具有公共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管理人才。

学院拥有省级人才培养基地2个、省级综合改革专业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基地2个、省部级团队4个,拥有省市级智库4个。学院设有政府管理系、社会学系2个教学机构,拥有行政管理、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4个本科专业,拥有公共管理、社会学2个学术硕士授权点和社会工作(MSW)1个专业硕士授权点以及管理决策与创新、社会政策与统计方向博士点,相关学科工商管理、教育学、统计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学院目前教职员工61人(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7人、博士生导师7人,90%教师具有海内外博士学位,25%教师毕业于国外一流大学,60%教师具有国外访学经历,35%教师具有基层政府部门挂职经历。近几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主持省部级项目70余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1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管理世界》等海内外刊物发表SCI/SSCI/CSSCI论文200余篇。学院创办有《南方治理评论》《广州社会工作评论》2本学术辑刊。

学院秉持“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与美国、欧洲、澳洲、东南亚和港澳台30余个海外学术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伙伴关系。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谷琶工匠



公管师说||杨小聪:教师是个职业,而教育是个事业

公管师说||李强:大学学习需要保持兴趣和自觉

公管师说||谢玲:潜心育人,与生同行

公管师说||张庆鹏:庆羡此年回,鹏展若高飞

谷琶脸谱||Soma:一位洋教授的“中国梦”

谷琶脸谱||陈社英:一位国际学者的祖国情怀

谷琶脸谱||叶先扬:游走在中美教育之间的文化使者

谷琶脸谱||谢建社:广州社工十年口述史(2007-2017)
谷琶脸谱||谢俊贵:“我只不过教出了点学生”

谷琶脸谱||陈潭:让思想运转起来

谷琶脸谱||谢治菊:勤勉致远,向阳而行

谷琶脸谱||徐晓钏:从专科生到研究生的“士兵突击”

谷琶脸谱||GUPA教学机构业务管理团队群像

谷琶脸谱||GUPA2018班主任和辅导员团队群像

谷琶脸谱||GUPA里的“高人”:小谷围的神秘部落

谷琶脸谱||培育公共精神:2018GUPA公共空间影像

谷琶脸谱||手绘的青春:“00后”军训手记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新闻受理|林曼曼微信:Lmm_only

审阅受理|黄鑫微信:LingduyuXIXI


关注我们

谷琶公告||“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会议稿函

谷琶公告||第二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征文启事

谷琶公告||“新时代的灾害治理”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第二届南国学术研习营学术请柬

谷琶公告||《南方治理评论》面向2019诚挚征稿

谷琶公告||《南方治理评论》重点征稿选题

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特辑||行政管理:厚德博学,笃行理政

谷琶特辑||社会学:格物致知,达世济民

谷琶特辑||我们的学院:筑广大,致天下,赢未来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2019年普通本科招生计划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本科优秀考生奖励实施办法》

谷琶公告||2019南方治理研究院小额资助立项项目

谷琶资讯||广州大学之父:广东台山人陈炳权先生传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GUPA教研事务部

协理|GUPA学生事务部

支持|GUPA行政事务部

编辑|谷琶新媒体工作室

谷琶资讯   校园手信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楼。邮政编码:510006。联系电话:(020)39366783(行政事务部)、39366775(教学事务部)、39366776(学术事务部)、39366703(学生事务部)。公共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公号:gzdxggxy。【稿约】《南方治理评论》 :gdgzpar@163.com。《广州社会工作评论》:swrgz2016@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