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管师说||李双龙:从九州到广州,丈量生活与学术

     GUPA秉持“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营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努力创建“体面的学术社区,博雅的知识高地,愉快的精神家园”,奋发成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辐射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让我们一起:服务国家,无畏艰辛;砥砺学术,创新生命;追求卓越,共享荣光!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双龙老师拥有将近

七年的日本生活经验

在深入了解双龙老师之前

我们首先来进入第一个环节

“关于日本的问答”

而大家一直想要知道的

有关于日本的一二事

小G都帮你们问了噢~

(宠溺一笑)



关于日本的问答Q&A

A:价格的确是比咱们国内贵。举个例子,日本的苹果就比中国的贵,在日本苹果是按个卖的,普通的两三百日元一个,好一点的要更贵一些。日本水果之所以贵,一是日本政府对农民利益的保护,二是其品质优良、包装精美比如一般出售的水果很少散装,都是经过精心包装的,每一种农产品在包装上都详细注明了产品的名称、产地以及生产商。但实际上如果我们要客观对比某件商品在哪个国家更贵,不应只看它的价格,而应该看该商品的价格占消费者收入的百分比(注:100日元 ≈ 6元RMB)。


A:交通的话是比较贵哦,地铁或公交车最低一般大概需要10元人民币(160日元),也就是说哪怕坐一站也需要花10块。日本很多旅游业发达的城市都有一日券,价格相对比较优惠。对于学生或者上班族,每天往返固定线路可以购买定期券,价格很亲民。


A:日本有非常严格的垃圾分类准则,外来的居民一般都会从地产中介公司或、学校或者市役所收到垃圾分类细则和不同类别垃圾的回收时间。有个比较夸张但是很好反映了日本国民素养的是,日本女孩子在坐公交车时发现掉了头发在座位上,看到之后一般都会把它捡起来带回去再丢掉。整个日本社会的一大国民性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自己的垃圾要自己负责分类清理。


A:应该是尊重吧。日本民众的素养普遍较高,尤其是我的导师三隅一人教授,他是一位很儒雅的学者,跟老师在一起五六年,他从没有单手给我递过文件,并且一直称我为李さん(李先生)而不是李くん(小李)。此外,他很尊重学生的劳动,公私分明,不会让学生给自己做杂事。有一次老师组织一场学术会议,课间他请我帮忙贴邮票然后邮递会议日程给与会学者,我就顺手帮忙贴了几张邮票而已,他竟然给了我1000日元,这对那时候刚来日本的我觉得很不能接受,但是老师说我付出了劳动,就应拿到报酬。学习上,我需要购买任何软件和书籍,老师都会帮我;我去其他国家开会、学习或者访问,他都会给予慷慨的经费支持。所以,我真的很感谢我的导师,他是我为人师表的榜样。

简单的问答是否让你意犹未尽呢?

别心急

接下来将是关于双龙老师的独家大放送

这份精心准备的双龙老师的

TMI

(too much information)

你准备好收下了吗?


 /牛奶面包/ 

在日本读博士期间,双龙老师买了比较专业的摄影器材,跟着一位韩裔老人学摄影。他们俩人时常结伴骑自行车去到灯火辉煌的地方,有河流的地方,去捕捉落日余晖,捕捉黄昏海港。逐渐地,摄影也就成为了他舒缓压力的一种方式。

除了摄影之外,双龙老师还有一个“好伙伴”——旅行。在日本读博一的时候,他参加了一个日本社区举行的留学生体验文化活动。在那里,日本的叔叔阿姨们会亲手教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们制作荞麦面。叔叔阿姨们身上那种元气满满的精神状态及积极的生活姿态让他很有感触。到了博二,双龙老师去了以风车、木鞋、奶酪闻名于世的荷兰学习,。在乌特勒支大学一年的学习时间,他去了很多的地方。学成回国之后,他又积极到全国多所高校去做学术交流。他说带着论文参加,在提升研究既能和切磋技艺之余,还能顺势感受各地风情,捕捉很多沿途的美好。旅行配摄影,就像面包和牛奶一样般配,不是吗?

-李双龙摄影作品-

众所周知,广州是美食之都。出于对广州早茶文化的喜爱,双龙老师当初选择换工作时,广州便是他的first pick。他认为家人朋友一起喝早茶,不仅能品尝到各种精致美味的茶点,还能相互增进感情,摆龙门阵消遣生活压力。平日里,他常常愿意为了美食排很长的队伍。“很值得,相信老百姓的眼光一般是不会错的。”


 /小确幸/ 

双龙老师在日本居住的城市叫做福冈,和日本核泄漏的城市“福岛”只一字之差。2011年3月的一天,双龙老师从日本回到上海出差,当时用的日本的手机,在上海就没开上网功能。有一天在酒店连上网络后登陆QQ一看,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朋友、校友的两百多条留言。大部分内容都是在问他是否安全无恙之类的。有一位好朋友甚至为了联系到他,专门预存了几百元话费专门开通国际长途给他打电话。

那一刻,双龙老师内心觉得特别温暖。虽然平日里经常联系的朋友可能不多,但这次经历让他发现原来关心自己的人是很多很多的。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可能在平时很难感受到,但在一些特殊时刻,它是那么令人感动。


 /做有趣的研究/ 

双龙老师常常讲,好的文章就是讲一个好的故事,学术和生活二者相辅相成。因此,他认为学者会更多地先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细心观察,敏锐发现生活中的小细节,寻找合适的课题。

中国有句谚语叫作“心宽体胖”,双龙老师和他的两位合作者们就很好奇:心宽真的会导致体胖吗?后来他们就以此为主题展开研究。老师们合并了中国社会综合调查2003-2013年的调查数据,形成两万多的分析样本做数据分析,并且运用了很多中高阶的计量方法,结论得出——Laugh and Grow Fat,心宽真的会导致体胖。特别是对于原本体重属于正常范围的人,如果“心宽”的话,会更可能成为超重人士。这项研究的成果最终发表在SSCI一区期刊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上。

“好的社会科学研究学者一定是立足于生活现实的。”

很多人都认为大学老师很悠闲很自由,但其实在教学之余他们还要兼顾科研和社会服务。寒暑假时他们也要完成相应的项目申请,工作其实并不是那么轻松。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大学老师又的确“很自由”(工作时间自由+工作地点自由),想什么时候加班就什么时候加班。搞科研,可不是掉几根头发就可以搞好的,写篇好的论文非常不容易,关乎到发际线后移多少厘米呢。


 /温文尔雅,愿为良师/ 

对于双龙老师而言,上好每一堂课,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有所获,就能称之为是一个好老师。或许我们每一个人能改变的东西很少,但是有多少能量就绽放多大的光彩。双龙老师觉得跟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和倾听学生们的观点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大多数的新晋博士,参加工作之前可能满满都是大情怀,但是工作久了之后会慢慢觉得,能踏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个有职业素养的老师,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不唱高调,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好样的,各行各业都值得被尊重。

作为一名老师,双龙老师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准确来说,思辨能力是一种内化的思维方式,其中包含系统思考和逻辑论证能力。真正的知识是内化于心的东西,绝不是课堂上学过的某某课程概论。上过大学的人和没上过大学的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如果能有跟别人不一样且言之有理的思维体系,那么就很容易一个群体中脱颖而出。”

关于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双龙老师认为应该是亲近友好且相互尊重的。古话说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双龙老师却并不大赞同。他认为没有人可以取代父母,所以他在博士论文致谢中,最先感谢了父母,随后感谢了导师,最后感谢了在他成长过程中以及读博士过程中给过帮助和支持的师友。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老师的教育之情在本质上性质不同,他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业缘关系,学生在校期间应该以纯粹的师生关系来约束彼此,毕业之后如果双方依旧彼此欣赏则可以发展为朋友关系。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正如双龙老师所说:埋头做事,做好科研,带好课,就已经足够好了。作为一名教师,他一直遵从尊重和坦诚两条原则,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倾听和尊重大家的想法。在获得学生和同行认可的同时,他也正在一步步地实现“三千桃李”的美好愿景。






拥湾区,筑广大

致天下,赢未来



相关链接:

谷琶特辑||行政管理:厚德博学,笃行理政

谷琶特辑||社会学:格物致知,达世济民

谷琶特辑||我们学院:筑广大,致天下,赢未来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谷琶工匠



公管师说||杨小聪:教师是个职业,而教育是个事业

公管师说||李强:大学学习需要保持兴趣和自觉

公管师说||谢玲:潜心育人,与生同行

公管师说||张庆鹏:庆羡此年回,鹏展若高飞

谷琶脸谱||Soma:一位洋教授的“中国梦”

谷琶脸谱||陈社英:一位国际学者的祖国情怀

谷琶脸谱||叶先扬:游走在中美教育之间的文化使者

谷琶脸谱||谢建社:广州社工十年口述史(2007-2017)
谷琶脸谱||谢俊贵:“我只不过教出了点学生”

谷琶脸谱||陈潭:让思想运转起来

谷琶脸谱||谢治菊:勤勉致远,向阳而行

谷琶脸谱||徐晓钏:从专科生到研究生的“士兵突击”

谷琶脸谱||GUPA教学机构业务管理团队群像

谷琶脸谱||GUPA2018班主任和辅导员团队群像

谷琶脸谱||GUPA里的“高人”:小谷围的神秘部落

谷琶脸谱||培育公共精神:2018GUPA公共空间影像

谷琶脸谱||手绘的青春:“00后”军训手记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注我们

谷琶公告||“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会议稿函

谷琶公告||第二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征文启事

谷琶公告||“新时代的灾害治理”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南方治理评论》面向2019诚挚征稿

谷琶公告||《南方治理评论》重点征稿选题

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本科优秀考生奖励实施办法》

谷琶公告||2019南方治理研究院小额资助立项项目

谷琶资讯||广州大学之父:广东台山人陈炳权先生传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广大公管青年公号

协理|GUPA学生事务部

支持|GUPA行政事务部

编辑|谷琶新媒体工作室

谷琶资讯   校园手信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楼。邮政编码:510006。联系电话:(020)39366783(行政事务部)、39366775(教学事务部)、39366776(学术事务部)、39366703(学生事务部)。公共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公号:gzdxggxy。【稿约】《南方治理评论》 :gdgzpar@163.com。《广州社会工作评论》:swrgz2016@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