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管青年||佚名:激荡湖面下的平静思考


编者按:疫情爆发至今已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侵袭扰乱了整个2020年的活动轨迹。学校停课,单位停工,街道限行,商铺限流等严格的封锁和隔离措施是保障我们人身安全的必要之选,尽管身体囿于家中,但我们与外界的交流从未中断。本系列推文由几位身居湖北的公管学子来讲述他们面对疫情的所见所感,我国湖北省是疫情的焦点地区,也最能体现疫情的影响。


《激荡湖面下的平静思考》


作者:佚名

居家隔离这段时间,我的生活看似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但事实上,我无聊的生活只是隐藏在激荡湖面下的平静。


记忆中这是第一次,一家人吃了一顿简简单单的年夜饭,大家聚在一起看春晚。这一切不似往常的春节,没有亲戚间的串门,没有窗外如鼓喧天的炮仗声,也没有期待中那欢欢喜喜过年的氛围。手机叮咚叮咚,我陆陆续续地收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同学们,夹在其中还有许久未联系的老朋友们的关怀与问候。我浏览着网络上关于疫情的新闻,一颗心像被弹簧拉着一般,忽上忽下的。好的新闻,让我觉得人间有大爱,不好的新闻,又让我难掩失望之意。我的情绪像一张不稳定的晴雨表,忽冷忽热。


都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在这个时代,一点动静都会被人们传到网络上。部分官员的失职渎职,此起彼伏的谣言,阴差阳错的乌龙……众多的消息让人们迷惑不解,让人们来不及思考,让人们愤怒不已……在这场疫战中,我们是否也曾被遮住了双眼,是否也曾丢失了理性的思考?


我常常伏在窗边,感受静谧的空气。我看偶有的行人戴着口罩,他们是匆忙的;我看枝头染上冬春交错的痕迹;我看时而放晴时而落雨的天空;我怀念人来人往的街道;我想念着那些简单的快乐。


我只能通过手机了解外面的世界。我看到上万名医护人员奔赴在一线守护着患者们;我看到多日无休的人们脸上的疲惫和坚毅;我看到无数的人穿梭在黑夜,点亮一盏又一盏希望之灯;我也为在除夕之夜痛失至亲的人悲伤。我看到一批又一批的患者出院;我看到多家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整合大量物资支援武汉;我看到民警们坚持防疫一线,走街串巷只为呼吁百姓们不要聚集;我看到在外的华人尽自己力量努力帮助国家度过难关;我看到湖北外的省市将一车车蔬菜水果送进来;我看到康复者捐赠血浆,感谢国家救了他们,他们也要帮助救回更多的人;我看到许多国家捐赠物资驰援中国;我看到平凡百姓的暖心行动和人们之间互相温暖的爱……


面对意外,粉饰太平是最无用的选择,唯有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吸取经验和教训,才能无愧于这些天来每一个平凡人的努力与付出。


大国之中有大爱,“但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能远离一切古怪的事,大家都能做个健全的人”,疫情过后,有数不尽的阳光和生机,我们还有长久的时间将生活中的一切细聊。在不久的将来,共祝我们拥有像往常一样的幸福。



E


N

D



编辑|卢思泳、马晓妍

审稿 |陈颖茵、马越

策划|林曼曼

监制|何瑞豪


谷琶公告||“健康中国与疫情治理”学术工作坊征稿

谷琶公告||“感染2020:疫情防控下的健康中国”征稿



      我们所做的仅仅是,致力抢救我们自己的当下叙事和可能留存给未来的点滴印迹——陈潭(《南方治理评论》主编)

珠江会讲
珠江会讲||第1期:疫情之下的学术张望
珠江会讲||第2期:疫情之下的经济展望
珠江会讲||第3期:疫情之下的乡村图景珠江会讲||第4期:疫情之下的围城记忆
珠江会讲||第5期:疫情之下的青年言说
珠江会讲||第6期:疫情之下的青年担当
珠江会讲||第7期:疫情之下的智慧防控
珠江会讲||第8期:疫情之下的大国九问
珠江会讲||第9期:疫情之下的海外乡愁
珠江会讲||第10期:疫情之下的化危为机
珠江会讲||第11期:疫情之下的纽约观察
珠江会讲||第12期:疫情之下的田园网课
珠江会讲||第13期:疫情之下的舆情治理
珠江会讲||第14期:疫情之下的北京观察
珠江会讲||第15期:疫情之下的国际合作珠江会讲||第16期:疫情之下的生涯重塑珠江会讲||第17期:疫情之下的心理防护
珠江会讲||第18期:疫情之下的全球治理
珠江会讲||第19期:疫情之下的瑞典观察
珠江会讲||第20期:疫情之下的韩国观察
珠江会讲||第21期:疫情之下的罗马观察
珠江会讲||第22期:疫情之下的美国观察
珠江会讲||第23期:疫情之下的狮城观察



疫情学堂回归学堂||《陈安讲疫情》第1-3集
回归学堂||《垃圾分类微课》第1-3集
回归学堂||《垃圾分类微课》第4-6集
回归学堂||《垃圾分类微课》第7-9集
回归学堂||《垃圾分类微课》第10-12集
回归学堂||《垃圾分类微课》第13-15集
回归学堂||《垃圾分类微课》第16-18集
回归学堂||《垃圾分类微课》第19-20集

疫情课程

谷琶课程||档案《1910:哈尔滨鼠疫》

谷琶课程||纪录片《下一次瘟疫爆发》

谷琶课程||美剧《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谷琶课程||电影《极度恐慌:致命的病毒》

谷琶课程||张文宏:《传染病学》概说

谷琶课程||沈洪兵:《新冠病毒及其应对》

谷琶课程||王立群:《历史视角看瘟疫》

谷琶课程||邬贺铨:《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

谷琶课程||王绍光:《中国体制的优势》

谷琶课程||温铁军:《疫情下的全球化危机》

谷琶课程||李芒:《疫情之中话教学》

疫情书苑

谷琶书苑||荐读:卫生政策与大国健康

谷琶书苑||荐读:公共卫生与健康城市

谷琶书苑||荐读:病毒、疾病与人类

谷琶书苑||荐读:阅读防疫,以读攻毒

战疫青年

公管青年||张青:抗疫者说

公管青年||江焱:疫情有感

公管青年||邵杰:等“春”来,人间万物鲜

公管青年||马熠:一路有你,共待花开

公管青年||张颖:樱花烂漫时,愿春暖疫尽

公管青年||谭世杰:同心战“疫”,破晓拾希

公管青年||徐婉荧:明日当歌,期待再相逢

公管青年||孙嘉源:守望相助,情暖荆楚

公管青年||姜函希:坚定信心,拥抱生活

●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gzggxy


谷琶资讯  校园手信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楼。邮政编码:510006。联系电话:(020)39366783(行政事务部)、39366775(教学事务部)、39366776(学术事务部)、39366703(学生事务部)。公共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公号:gzdxggxy。【稿约】《南方治理评论》 :gdgzpar@163.com。《社会创新评论》:swrgz2016@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