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节丨杜丽燕:张宗炳先生说“我不知道”

2017-09-05 杜丽燕 新三届

        老编的话:教师节快到了,本号推出“教师节”专题,刊发新三届同年朋友和其他读者缅怀老师的文章,欢迎投稿,敬请关注。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杜丽燕,女。北京大学哲学系1977级。北京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著作《皮亚杰的挑战》《皮亚杰》《尼采传》《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哲学家》《16-18世纪欧洲大陆哲学》《人性的曙光:希腊人道主义探源》《爱的福音:中世纪基督教人道主义研究》;译著:《生物学与知识》《维特根斯坦》《信仰的深情》《梅洛庞蒂:现象学与结构主义之间》《保卫世俗人道主义》《人道主义问题》《国家与政治理论》《正义论》等。

 

        大约是在1979年,我上大二的时候,哲学系开设“普通生物学”课程。主讲教授是张宗炳先生。张先生的大名我们早有所闻:著名哲学家张东荪先生之子,我国昆虫毒理学奠基人之一,1950年代提出优生学,并为此饱受牢狱之苦……关于张先生的种种传闻,每每成为晚上灯火管制之后宿舍里的谈资。

张宗炳先生


        北大百年校庆时,曾经有同学撰文,说在北大校园里,你要是遇到衣着朴素、态度谦和、平易近人的老者,千万别以为他是工友,说不定他就是国内的某位学科创始人。好像那篇文章里讲的是作者如何把季羡林先生当作工友,让他为自己看行李的事。


        不过,要是在北大校园里遇到张先生,你绝对不会有这样的误解,因为张先生浑身上下都透出教授的“模样”:永远衣着考究,头发妥帖,皮鞋一尘不染,身材高大挺拔,却骑着一辆20吋的小自行车;加上先生客气而高雅的待人方式,平和而低沉的语调,近似于在天平上称过的精确话语,一般人心目中“教授”的种种标志,在张先生身上都能一一印证。


        当然,我不是说张先生“长得”像教授,而是说,他“是”(be)教授。只要他一张嘴,聆听者必然为之震动,佩服得五体投地。听张先生的课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内容新颖、清楚明白,干净利落,没有半句赘语。


        我们哲学系的本科生,原本没有多少生物学知识,但在张先生的课上,你不知不觉之间便进入了生物学神奇的领域。不需要刻意记什么,先生讲授的内容就刻在脑海里了。张先生的课让人真正领略了科学大师式的深入浅出。


        当时正值年少轻狂之际,心中佩服张先生的学问和气质,却也免不了北大女生特有的恶作剧。在深秋时节的一次课间,我和一位女生在二教外面的草丛里找到两个黄乎乎的、桂元大小的植物果实。我们俩交换了一个会心的坏笑,便拿着这玩意儿走进教室,向张先生讨教。我们用似乎天真无邪、充满求知欲的表情问张先生,这是什么东西,心里面却在暗自发笑。


        我们知道张先生是搞昆虫毒理学的,就想看看面对这个不起眼的小黄球,张先生说什么。我们也知道自己很过份,张先生不苟言笑,还没有几个人敢和让人有高山仰止之感的张先生开这样的玩笑呢。


        只见张先生拿起那两个外壳毛茸茸的小球球仔细看了看,平静地说“我不知道。”我们一下子愣住了。看着楞在那里的我们,先生接着说,“自然界这么大,我们只能知道其中很少一点,我的知识很少,就是沧海一粟吧。”无论我们有多少恶作剧,无论我们平时如何以敏捷著称,此时一点都使不出来了。


        我们眼中的狡黠顿时变成尊敬。我们知道,先生对教学精确性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先生并不是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它们是什么,只是不想告诉我们不精确的东西。其实先生就是随口说它们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对错。一个哲学系的学生能有多少生物学知识啊。但是先生没这样做。先生的坦诚、虚怀若谷的胸襟、对知识的敬畏,使我们受到深深的震撼。


        北大人的科学民主精神,北大人在科学问题上的客观严谨,北大人治学态度的一丝不苟一下子活了。它们不再是概念和说法,而是当下的情境。我们这些无知的本科生此时就活在这种情境之中。在北大读书,最重要的不在于学到多少命题、概念和技术,而在于学会一种正确的治学之路和为人之道。


        在张先生们的身上,我们感受到孔夫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或者如苏格拉底所说“我知道我不知道”(I know I don’t know)。知道自己无知,坦陈自己无知,学者也,圣人也。


        张先生的治学态度代表着北大老一代学者的风范。在北大校园里,时常能够与这种态度相遇。我的老师,著名哲学史家、翻译家王太庆先生几年前不幸故去。我们在为先生办后事的时候,偶然看到先生在申请正教授时填写的一个表格,上面赫然写着,他自己并不够教授的条件。


        用王先生自己的话说,“教授应该是个起码的哲学家,而我的确不够哲学家的水平。有人说我是个翻译家,我也不敢当此美名。我一向只是以此为中国人民服务,因为这样做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哲学水平……我热爱人民和哲学,所以甘心当哲学家们的助手,干这个既费力、又困难而且被有些人误解为仅属于二等的翻译工作。叫我哲学家,那是空头的、虚伪的,我不干。我是个实惠的哲学翻译工作者,也帮着教点书”。这是我有生以来看到的最实在、最谦逊的职称申请表。


        其实,王太庆先生的学问是很精深的,听他的课像听张先生的课一样,同样是一种享受。那侃侃而谈、毫无造作的讲课风格,像一个长者拉着你的手漫游在哲学奇境。哲学思想在先生这里,不是板着面孔的说教,不是生僻聱牙的天书,更没有故弄玄虚,你能从他的授课内容中触摸到苏格拉底的刚骨,品味到柏拉图追求不朽的理想……无知的心灵瞬间能被先生带到一个极高的境界。即使听他闲聊天,也常常使人收益匪浅。先生并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只是个“翻译工作者”。


        由于几十年的经历,先生个人更偏好翻译,所以,他老老实实地说,自己只擅长翻译。其实翻译,特别是信、达、雅的翻译,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为基础,否则,不可能把一种外来文化神形兼备地移译过来。先生的译作在国内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直到逝世前,还在翻译希腊文的《柏拉图文集》!他的翻译标准是用中国人最容易懂的语言,表达希腊哲学的精髓。


本文作者著述


        先生逝世以后,我们收到一些海外来函,学者们不胜感慨地说,先生的逝世中断了中国文化与古代希腊文化的对话,而先生却说自己仅仅擅长翻译!这种实实在在的治学态度的背后,是一位有道学者赤诚的良知。


        人们可以用有多少学部委员、多少教授、博导、多少高考状元来考虑北大,数字化的时代嘛。但是,这是北大最外在的东西。北大之所以是北大,在于她的灵魂。什么是北大的灵魂呢?蔡元培先生在制定北大办学方针时曾经指出,北大并非养成资格之所,亦非贩卖知识之所,而是研究学问之所。北大学者当有研究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由此看来,北大的灵魂当是“学术为本”。我以为,北大人能够凭着自己的良知立足于天地之间,求知、教书、育人,皆因对学问的敬畏和信念使然。脚踏实地治学、严谨扎实执教、诚实正直做人是北大人的理想人格。北大之所以是北大更取决于此。先生们的学问首先是道德文章!


        离校20余载,镜中的我们,全然一介老妪也。在学问之途上踯躅20余载,先生们教授的知识,经常不用的也忘却了不少。然而,在校间经历的一些事情,历历在目,犹如发生在昨天。先生们的治学态度,对学问的敬畏,是此生都不敢忘记,也不会忘记的。


        在北大读书,我知道了什么是学问,如何做学问,什么是学者,什么是学者的良知。在我们的研究道路上,先生们的严谨治学永远是一面镜子。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先生们的风骨永远是拷问我们良知的尺度。


        几年前,在一次会议上遇到黄楠森先生。闲谈之间,先生不无忧虑地谈起现在的学风,说现在有的研究者或者硕士、博士们,写书写论文,口气大得很,好像每个人都在建立一个学科。宏大的题目下面几乎都是老生常谈,句句都是别人说过多少次的。不读原著,不讲传承,不研究问题,上来就敢说自己的研究是前无古人。这种研究态度会毁掉中华民族的学术研究的。


本文作者著述


        看着先生那饱含忧虑的面孔,不禁为之感动。是啊,人称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承载着传承文明的重负。倘若学人蝇营狗苟,那可真是民族的不幸。

 

        2006年5月

 



人物介绍


        张宗炳,1914. 7.17-1988. 1.10,浙江杭州人,张东荪长子。1934年获燕京大学生物系学士学位,1936年获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38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上海东吴大学、成都燕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教授、系主任。1949年任北京大学动物系教授,1952-1988年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毒理室研究员以及农药学会顾问。出版20余本专著,主要有《昆虫毒理学》《昆虫毒理学的新进展》《杀虫药剂的环境毒理学》(农业出版社1989年 )等。




本文作者著述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师道:教师节专题

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班级”的老师们

范玮丽:老留学生巫宁坤的传奇人生

陈原:我与冯其庸先生的半世纪交往

管士光:冯其庸先生三幅墨宝的回忆

汪瀰:先生风范永存我心

蒋国辉:我的导师李锡胤先生

中南海讲课第一人孙国华先生

贺越明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贺越明:“另册”里的三六九等

杨劲桦:悼恩师彭明

斯雄丨 永远温暖的笑:

怀念我的老师画家朱维民先生

追忆朱维民先生:

他牵着我们步入艺术圣殿

童兵忆甘惜分:百岁人生只为真

喻国明忆甘惜分先生:

书生报国无他物,惟有手中笔如刀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