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有翼的人,从不匍匐前行
点击上面蓝字“体验大地”关注本公众号
生而有翼的人
从不匍匐前行
文丨谷汉霞
于我而言,结识金霞母女,是生命的馈赠;于金霞母女而言,生命中所有的过往,皆为生命的馈赠。
1
若干年前,当一个脸上还没有完全褪去婴儿肥的女孩站在我面前时,我没有料到,我会看着她,走过15年的光阴。
那年,她只有5岁,淡定地站在妈妈身边用大大的眼睛看着我,很安静。后来,我们熟了,她开始给我写信,字写得很端正,叮嘱我保重身体,如果生病了她就给我来送药,还画了几幅画送给我。她喜欢在我居住的小区里荡起高高的秋千,也喜欢藏在我家流苏纱帘的后面,只露出半个小脑袋咯咯地笑。我抱着她照相,她一脸羞涩,眼睛里闪着光芒。
她7岁了,对我说:“汉霞阿姨的名字不好听,我觉得溪桥阿姨的名字更好听。”我一脸灰暗,她面无表情。
她9岁了,离开保定老家去苏南,背着小书包头也不回地往前走,我看着她们,偷偷地流下眼泪。从此,我家成了苏州与保定的中转站,她们回来,经常会在我这住上一夜停留半日。
她11岁了,出门赶火车前,还在不紧不慢地蹲马桶,我在外面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金霞刚开始还气定神闲,后来也有点沉不住气了。好不容易出来,她们抓起行李夺门而出。
她13岁了,牙齿上套了一圈铁箍,我们在肯德基吃饭。我和金霞在说话,她在旁边不声不响地玩着手机。
她15岁了,晚上睡在我家客厅看《非诚勿扰》节目,和我侄女在热烈地讨论男嘉宾和女嘉宾,俩人叽叽咕咕笑个不停。我睡醒一觉出去,发现电视还在亮着,俩个人已经睡着了。
她17岁了,已经长成大姑娘了。我去苏州游玩,我们一起逛服装店,小寒试了几件衣服,淡淡地对妈妈说:“这三件,全要了。”金霞夸张地扶了下额头翻了个白眼,说了句my god,就把衣服全包起来付了帐,里面还有一件送给我的。
她19岁了,高考结束后我们自驾山西内蒙,不知为何,娘俩在路上生气了,金霞和我说自己最近身体欠佳,情绪也暴躁,小寒一直宽容她。我们感叹,孩子真的长大了。
她20岁了,上了大学,寒假独自来北京学习专业相关课程,我们一家三口为她庆祝生日,女儿插上了二根蜡烛,站在她的旁边,唱着中英版的生日快乐歌,小寒许愿吹蜡烛。恍惚间,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5岁的孩子,盈盈地站在我的面前……
我看着这个孩子慢慢地长大,我了解她所有走过的路,她曾经的快乐与忧愁,她的痛苦与彷徨,她强大的创造力与生命力,当我回首这15年,我不得不为生命的伟大而赞叹,为一个自由的灵魂而感动。
15岁时,她在诗中写道:“社会在吞噬着我/倘若社会是黑洞/我必是光。”
我想说,是你,宝贝,你必是光,击穿黑洞,照耀大地。
“你怎么变成这样的人了?”
是我变了吗?
当你发现周围一切不那么称心如意了,
我不按你的步骤走了说的话做的事明明就像在跟你作对了,
你却开始说我变了。
是我吗?
哈,我自己也不知道。
也许是变了。
但是,是你们改变了我
是我所处的生活环境、经历与承受的事改变着我,
也许好,或许坏,
社会在吞噬着我。
倘若社会是黑洞,
我必是光。
2013年3月24日00:14
——选自《礼物》诗集
《Hopefully,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2
小寒的诗集,我是哭着读完的。
一个普通的读者,对她们没有深刻理解的话,看到的可能多是文字的表面:小寒的才气,她惊人的语句,她的灵动与可爱,她的叛逆与深刻,以及可能读不懂却觉得好的部分。
而我,却完全不同。因为这些年,我们都在彼此的生命里占据重要的位置,当我读这些诗歌时,我能迅速地走入当时那个情景并还原她的真实处境及心情,就忍不住地为她难过或者喝彩。
我不想渲染悲情,因为她们不需要,我也不习惯。这娘俩有非凡的能力,能把普通的日子,或者在普通人看来,略有点艰辛的日子,活成歌,过成诗。这一切都源于她们精神富有,内心强大,但是,我还是心疼她们,尤其看到小寒诗中的部分内容,我内心酸楚,难以自抑,经常在深夜里大哭一场,擦干眼泪再继续读,读着读着又笑出了声。
鲁米有一首诗:“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行,形如虫蚁?”这对母女就是生而有翼的人,她们从不匍匐前行,即使痛着也会笑着挺直身板,感谢生命的馈赠与成全。
从小寒5岁开始写诗起,金霞就经常把她的诗与我分享,记得有一首“我病了……”(《礼物》一书没有收集)每次读到这首诗,我就心酸想要落泪。她幼年的诗句大多都语言生动跳跃,妙不可言。
在麦地里,
有好多人的爱情
有里面扫荡。
那麦地里有好多爱,
那爱,把每一个麦苗
都传染上了。
——选自《礼物》诗集《在麦地里》
很难想像,一个9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短短几句,文字奇妙,意境深远。让你不得不承认,每个孩子都是带着天赋而来,而小寒,就是天生的诗人。
当童年这份简单的纯真渐行渐远之后,成长就意味着要直面现实中的许多变故,包括分离、迁徙、死亡等这些人生不可回避的课题。这些,都反映在她的诗歌里。她的诗歌,就是生活的忠实记录,她情绪的载体,她与这个世界交流的方式。你了解她,可能就明白了这些诗,而你读了她的诗,就大体明白了她。
清华大学附小的副校长李怀源先生说小寒的诗歌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3岁是分界岭,我也深以为然。很明显,在13岁之后,小寒越来越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用文字建构自己的精神与灵魂天地,诗歌更加丰富与多元,除了有快乐的奔腾,也有痛苦的发泄、无望的诅咒、重生的力量,关注自己,也关注他人、社会乃至历史,文字有了更加打动人心的温度与深度,有了她对生命对这个世界的更为个性独特的理解。
这一切的基础都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只有真实的生活,才会教会我们如何去生活,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理。真理存在于一点一滴的生活中,那些虚构的杜撰的涂脂抹粉的文字都无法给人心灵真正的滋养,这不加粉饰的文字,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饱含着泪水与欢笑,让读者随之疼痛与呼吸,这才是真正涤荡心灵的艺术作品,它用巨大的力量撞击着每个读者的内心。
筱寒是个很独特的姑娘,她外表沉静,内心却汹涌澎湃,遇见美好时,她会写诗,在漩涡中打转时,她也会写诗,诗歌一首接一首地迸发,经常在深夜里,我和金霞隔空击掌,感叹这小小的身体里,蕴含着怎样的能量,怎样对生命的理解,能写出那么多深刻而灵动的句子。她的诗,常常在最后,又会来一句大神级别的收尾之句,戛然而止恰到好处又意味无穷。这是大多数人所不具备的一种文字上超然的驾驭能力,处处透着活泼与自然,举重若轻又落笔无痕,无论是美好的或是黑暗的,她都能轻巧的把外皮剥开,呈现出最瑰丽的美及最深的洞。
……
他能从不同的人的肚子里,掏出不同的东西。
他掏到过糖果和毒药在同一个人的肚子里。
他停止寻找所谓幸福的东西。最幸福永远和最恶毒住在一起。
心上有个洞,遇见什么都想往里放,装满整座心房。
现在像早晨六点,又像晚上四点。可现在是午后十二点。
蒙纱的脸。
他好累,记不清晚晚梦了什么,隐约有人说,
思念就像猫身上的百万根猫毛。
2015年1月23日午后至1月24日午后
——选自《礼物》诗集《他的国》
……
你终究是个人,你好像只能是个人
怎么能做别的,最后都给人类吃掉。
2014年5月18日
——选自《礼物》诗集《无色人》
……
我是那丢了一角的圆
残缺亦是自我生长。
2013年11月16日
——选自《礼物》诗集《年龄》
……
无数次的低头与沉默……
我要努力,吞噬掉寄生的地方
成为那儿的主人!
2012年4月22日
——选自《礼物》诗集
《寄生在别人的世界里》
……
我们就像臭臭的香蕉
虽然外表臭烘烘
但是扒下面具
我们都是好孩子。
2010年11月4日21:28
——选自《礼物》诗集《水果拼盘》
3
2015年冬日,北京的天很冷,我和爱人驱车前往沙河的一个画室去看望小寒,我拎了她喜欢吃的饭菜。
画室的位置很偏僻,老旧的建筑,周围破败一片,我蹬蹬蹬地走上三楼,楼道里回荡的全是我的脚步声,仿佛空无一人。小寒从宿舍里迎出来,她对着我笑。宿舍凌乱,只有她一个人,我左右环顾想找一个桌子放置食物,小寒把一个水果箱子翻了过来,把餐盒放了上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我坐在她的对面,看着她,直到她吃饱了,我叮嘱了她几句,就起身离开了。
这一年,小寒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在北京一家画室学画。
绘画这条路,是小寒自己选择的,为此她放弃了文科,放弃了通过现场作文大赛取得的名校自主招生的资格,虽然她不擅长数理化,在应试中,也吃尽了苦头,我们从她的诗歌中就能感受得她的痛楚、挣扎与无奈。但是,这不能代表她完全不能应试,一旦选择好目标,她也会为自己的人生拼搏。在结束艺考准备文化的最后两个月里,小寒的数学仿佛突然开了窍,成绩突飞猛进。她大学所选择的专业,恰在幼时的诗歌中出现过。她的选择并非心血来潮,这是她的热爱,也是她的梦想。
诗歌与艺术本就同源,在诗歌方面天赋异禀的小寒,在绘画方面的能力也同样令人惊叹,她有极高的悟性及创造的才能。15年来,我有幸看着一个小诗人的成长,也许,我还将更加有幸,能看到一个艺术家的诞生。
但是,即便是天才,后天的努力也至关重要。
上大学了,当大多数同学出去玩耍时,小寒却在读尼采的书,写诗、画画,做各种课题,不虚度光阴。发自内心的探索与追求,让她的焕发出自由的迷人的光彩。在做死亡课题时,她在北方零下十几度的温度里,在山上脱光衣服,与自然零距离接触。她还利用国庆或其他节假日来北京学习服装设计课程,很多孩子的大学生活悠哉自在,而小寒的大学生活,却像上了发条的闹钟一般有条不紊。
诚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每一份收获,都与她的付出相匹配。从小寒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写诗就可以看得出来。一个人若长久地坚持做一件事情,想不“成功”都很难。
这里所谓的成功,并非世俗的成功,只是她按照自己的内心,走自己的路罢了。路上所遇到的盛典以及摘得的奖励,也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她不会因此膨胀或患得患失,她还是那个天真纯粹、自然舒展的孩子。
也是2015年,小寒的姥爷过世了。
你并不说话 只是在相片里微笑着
我们对着你边哭边笑 把你擦了又擦
我在这繁华城市里 找不见任何人的身影
红或黄的灯光飘在半空 扼住呼吸
透明的玻璃窗和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的人
时间好快 地板很滑
一瞬间涌出好多张你的脸
……
我像往常一样上完了下午的课
像往常一样约上朋友去楼下打水喝
像往常一样在走到门口的时候打开手机看一眼
像往常一样发给妈妈今天画的画
其实今天也很平常
妈妈发给我一段普通的文字 我看了三遍
步子停在宿舍门口 被击中了一般
一瞬间所有的明亮都变成了黑夜
一切上升的事物都迅速下落
把地面四分五裂
耳机里的歌声在唱什么我早已听不见
车从头顶驶过 我在桥下走
经过一个加油站
妈妈说,“姥爷下午一点多走了。”
……
在北京搜狐的新书发布会上,小寒说她不敢读这首诗,会流泪。其实,每次读这首诗,我也会流泪。小寒从小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和他们的感情很深,在她的诗歌和后记中都有所提及。这是小寒第一次面对亲人的死亡吧,她诗歌中蕴含着巨大的悲痛,但她在诗中并没有大力地渲染这种悲痛,只是沉静地诉说,文字的背后,道不尽的哀伤与痛苦。一如她的人,波澜不惊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汹涌澎湃的心。
诗歌需要丰富的情感、敏锐的观察力、人生的诸多体验、洞悉万物的能力,以及虽然被生活折磨得千疮百孔,却仍然用力地去热爱她的一颗有力量的心。就像小寒自己说的那样:“写诗的人,就是被生活任意宰割之后,还要写首诗去赞美她。”
4
即便是千里马,也需要伯乐的发现、保护与赏识。
金霞所赋予小寒的,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两点,就是读书与自由。读书为小寒的人文精神打底,而自由又允许她的自我支配她的灵魂。
在金霞的家里,没有电视,苏州的房子里,客厅就是书房,密密码码的全是书,连阳台都有书架。10多年前,我也去过她保定的家,卧室里的书,也是一撂撂地满地都是。小寒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爱读书成为必然。再加上金霞专业语文老师的背景与视野,所提供给她的精神食粮自然不同。从小,小寒读的就是国内外的大家经典。阅读的习惯,一直滋养着她,在大学里,每当她感到自己的灵感枯竭的时候,经典就成为能源之一。
给孩子留多少财富,都不如给她一屋子书和养成读书的习惯。
金霞给予小寒的,是真正的自由。
小寒的诗歌中,记录的是真实的生活,不需粉饰更不会回避,都是痛快地写,自由地表达。痛恨应试、反抗师长、月事来临、乳房发育、恋爱分手等,这些在许多中国家庭中看似禁忌的话题,在她们母女之间,却是完全自由公开的,金霞从来没有禁止过,只有疏,没有堵。她知道,这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也是一个人精神发育的成长史,缺了哪个环节,少了哪根链条,都可能难以发育成真正的人。
其实,她们也如同大多数父母与孩子一样,既相亲相爱也旗帜鲜明地战斗过,不同的是,许多孩子的抗议可能会遭到无情地碾压,而小寒的抗议,会得到尊重。这些年,成长的不只是小寒,金霞也在成长。文字是她们母女之间很好的一个钮带,小寒的日记从不避讳母亲,她的心事情绪也完全写在日记里。而金霞也会在日记中得知她的心情细微变化,不断地妥协、调整、反思与成全。即便是在大多数都认为 “最重要的时刻”——中考、高考,小寒同样读书、写诗、写日记、用手机,金霞从来没有强行剥夺过孩子的自由。
前些年,经常有朋友对我说,金霞太惯着女儿了,那时候我还年轻,也没有孩子,虽然读了些教育类的书籍,但没有真正实践过,就只是觉得金霞和大多数的家长不太一样,从不抱怨、责备孩子,或是无休止地督促训斥,横加干涉,身心控制,都没有。
后来,我明白了,朋友所谓的“惯”,是宽容与尊重。
作为妈妈,金霞宽容孩子的所有行为,了解孩子行为后的真正动机和原因,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让孩子自由成长,同时,站在孩子的身旁(而非躲在身后),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支持、陪伴,共同面对问题,和孩子一起成长,必要时,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在孩子未成年心理不够强大时,给予孩子足够的保护,保护孩子的创造力,保护孩子的身心,而不是不负责任地完全放手,让孩子独自面对这个残酷无情的世界。
而我们很多家长的做法却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孩子是要严加管教的,不允许他们在家里有话语权,要绝对服从长辈。而当孩子真正遇到问题时,却不伸出援手,任凭他们独自面对风雨,不在乎孩子身心是否受到伤害,也不怎么去关注亲子关系。
这种不“惯”,其实是对孩子的身心控制以及家长责任的缺失。
而真正给予孩子自由,会养育出怎样的孩子,小寒就是一个明证——自信、舒展、真实、明亮。
每个人都渴求自由,但真正的自由是什么?很多人却不清晰。自由是尊重、是允许、是接纳、是理解、是成全,不是专制与包办,更不是没有原则地放纵,更非放任不管。而是给孩子空间,与孩子共同成长,给孩子以支撑,保护孩子做梦的权利。一起读书,一起听音乐,一起看电影,一起玩耍,陪伴一个生命,重新走一遍童年、少年、青年,让孩子明白,他(她)有一个伙伴,永远和他(她)步履一致,能倾听他(她)的心声,是他(她)永远的支持者,关键时刻,他(她)这个伙伴总会挺身而出。
父母对于孩子,都是无私的爱,但智慧有理性地去爱,却非人人都能做到。懂得何时放手又明白如何保护;相亲相爱,却相互有自己的领地。各自的人生,要为各自负责。那日,金霞送小寒上大学,她对我说:“她的人生自己负责,她要找什么样的伴侣,她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都由她自己决定。”
一个努力地活在当下,有着强大与坚韧的内心,不被生活所击倒,让劣境成为优势,让梦想照进现实的母亲,必将成为女儿的骄傲与榜样,因为有这样的母亲,这个虽为天才却不合时宜的女儿,才更加自信从容。
妈妈有两只大妈妈
它们垂着脑袋没有了生机
我从小把它们吃到大
所以我们相亲相爱
蛋也有两只小妈妈
它们挺着身子骨生机勃勃
但是它们现在还正在变丰满
还没有乳头呢
那妈妈也就不能吃蛋的了
不过妈妈可以等的嘛
等蛋的成熟了
(我去找妈妈的大妈妈去了)
2010年10月29日22:01
——选自《礼物》诗集
《妈妈和蛋的乳房》
后来我发现,我是被自己一步步击倒的,
从我开始为自己的畏缩找借口的那天起,
我已经开始变成自己曾瞧不起的那一类人。
却把颤巍巍的白尾巴露在外面。
本不该这样。
……
世界上没有死胡同,
如果除了背后其余只剩下墙,
那么打通了也要走。
……
2012年12月30日22:10
——选自《礼物》诗集
《十二月三十日》
我就是不如你们所愿啊,我不愿意迎合
你们所有人,不愿意让你们的期盼都压在
我头上,你生我出来之前怎么不问问我愿不愿意生出来
受罪?不适合这世界的人就该去死吗?
是我不愿意被指使还是世界不容纳我?
……
2013年12月02日23:41
——选自《礼物》诗集
《气得冒烟的我》
她不仅是我的老师
也是我的妈妈
她追求自己的潮流
不跟随任何形式
无论教学与穿着
她的生活犹如江河,不停地:
奔流——汇合——奔流
渔人,划船老夫,戏水孩子
都受她恩惠
倘若她仅是我的老师
——没有那份血缘
空缺的田野依旧遍地芬芳
奔腾的骏马披着血红影子
直击西沉的太阳
我仍然爱戴、追逐着她
像往常的周末晚上——
洗净水果,拉出座椅,摆上餐具。
2015年5月9日
此诗为参加“全国创新作文大赛”江苏赛区总决赛现场命题作文
——选自《礼物》诗集《我的老师》
5
一个诗人,如果没有经历过挫折打击,没有经历过快乐痛苦,没有全方面地了解社会,体察人性,是很难写出动人且深刻的诗句来。
如果从这个层面来看,小寒在应试夹缝里生存的这些年,的确打击了她,但同时也成就了她,让她内心变得更强大,更美好。
可能有人会说:“应该感谢这些,如果换一种环境,越过这段经历,她会不会成为今天的小寒,那可不好说。”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一起读一节小寒在15岁时写的诗。
……
当我终于在黑暗中打出一丝光亮,反而有些不习惯。
在暗中待久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光,不知所措。
我以为我不擅长的东西,我开始擅长了。
在我不擅长它的时候,我拼命在另一方面发展。
当我想重新找回拿起笔就思如泉涌的感觉时,已经减弱了。
这个长处在渐渐磨短。
以前的短处不再短,但我又不能保证它的长势越来越好。
真不愿到头来一无所有。
……
2013年4月18日23:11
——选自《礼物》诗集
《真不愿到头来一无所有》
是的,以诗人特有的敏锐与觉察,小寒困惑过,怀疑过!
这么看来,无论面对何种处境,关键还取决于人。被厄运打击到沉沦一蹶不振或者变态地与恶者附庸,这的确是一种选择,生活就成了牢狱。而勇于直面现实,不停止思考,保持真实自我,积极乐观地生活,身处劣境时,不是逃避,而是接纳现实创造性地面对和改变,用力地劈开一道缝,露出那道光。那么生活,就是一块试金石。
那日,在北京搜狐发布会现场,阅伴的小伙伴讲述了她与父亲的关系,并向小寒提问她该如何与父亲相处。我没有想到刚刚20岁的小寒,流着泪说出了那样的一番话。她说,她也对父亲有过诸多不满,比如不能理解她,不能倾听她,不能陪伴她成长,但她也非常爱父亲,珍惜父亲,她羡慕自己同父异母的小妹妹,父亲能一直参与妹妹的成长,不会有她这样的遗憾,但她羡慕却不忌妒,更多的是为妹妹感到幸福,衷心地祝福他们。所以,有什么话,就对亲人说出来吧,千万不要留下遗憾。
我几次都差点控制不住自己,想跑上台去抱抱她:为何我的生命时有磨难,那是因为,上天想让我变得更好!
宝贝,可爱善良美好的筱寒,不管你以后是不是诗人,也不管你日后的成就有多大,我只希望,你能享受到普通人的幸福!
愿你幸福,一定要幸福!
……
当我醒来
我想我应该被白云裹着
光着身子
安着两个小翅膀
在园中飞来飞去,讨果子吃
我想我能享受百分之百的雨露
无尽的温暖与饱腹感
我可以做手工
把剪好的雪花撒到人间
不再受难或是经受考验
不会再摔倒还坚强地站起来
……
2013年12月7日16:25
——选自《礼物》诗集
《看见,看不见》
……
金属之翼不再拘于大地
在我的面前,是一条崎岖的,
翅翼闪光的路。
我将投入最高的意志庇护:
“我用十年的努力,就是成为我自己。”
……
——选自《礼物》诗集《十年》
2018年3月11日
蒋筱寒
生于河北,长于苏南,90后诗人。
延展阅读
蒋筱寒丨五月就此成为一个悲伤的月份
(长按扫码阅读本文)
《礼物:蒋筱寒诗选2004—2015》
蒋筱寒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微信扫码订购
《礼物:蒋筱寒诗选2004—2015》
小寒和妈妈双签版
咨询详细课程
欢迎加入史老师粉丝QQ群:
331276285
扫描二维码,关注史老师的微信公众号:
体验大地(sjxtydd)
购课指南
●
跟史老师学语文
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史老师已开出课程】
➊ 寒假中学生论文读写课
➋ 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第一期
➌ 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第二期
➍ 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第三期
❺ 中学生综合读写课第四期
《选择滚烫的人生》
(课程规划书,正在规划中……)
❻ 跟史金霞老师从小学读到大学第一期
❼ 跟史金霞老师从小学读到大学第二期
❽ 跟史金霞老师从小学读到大学2018春季课
❾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父母自救,孩子得救
┄┄┄
❿授予学生阅读诗词金钥匙,让孩子不怕古诗词
●
点击课程题目
即可查阅该课程规划
打开课程规划页面最后
之淡蓝色“阅读原文”字样
即可购买该课程
详情咨询,请加入跟史老师学语文QQ群
114784543
◉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史老师
所开设网课尽收眼底
请按图索骥各取所需
欢迎加入跟史老师学语文QQ群:114784543
咨询课程,日常交流
彼此支撑,共同取暖
史金霞
微信公众号:体验大地(sjxtydd)
新浪微博:@苏州史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