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母亲的成长史
点击上面蓝字“体验大地”关注本公众号
2016年10月7日,花生米开始关注体验大地公众号。
2017年2月3日,立春,花生米的生日,她买了《跟史老师从小读到大》第一期,进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2017年3月26日,花生米写了第一篇文章,发在体验大地公众号上,表达了自己和女儿初听史老师课程的惊喜。
2017年6月6日,花生米写了第二篇文章,发在体验大地公众号上,把种花和育人联系起来,从第一讲开始,对史老师的课程进行评析,以及女儿花生仁儿在听课及写作业的过程中课程内容对她的冲击与改变。母亲花生米对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入。
2018年8月28日,时隔一年多,母亲花生米写了第三篇文章,发在体验大地公众号上,梳理和反思自己这一年多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用来警醒日后的自己。
她用平实和动人的文字,来记叙一个母亲的成长史。
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花生米坚持陪伴女儿读书思考学习成长,她不避讳现实的问题,也诉说自己的焦虑,可是最终,她总能智慧地找到出口,陪伴孩子度过每一个阶段,让这个天性自然、充满才华、善良却喜爱慢生活的女孩,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着自身的纯真与天性,快乐地生活。
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个母亲,她不断地放下、前行、接纳,不被应试教育的潮流所裹胁,能以孩子终身发展为目标,让孩子成为她自己。
史老师看着这样的一群家长成长为更好的父母,这样的一群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史老师能不幸福得热泪盈眶吗?
亲爱的朋友们,请您细读这三篇文章,您会收获良多——
1
八十八天和
四十九天
文丨花生米
在写下这篇作业前,我特意先去查了下两个时间点,一个是我关注公众号“体验大地”的时间——2016年10月7日,这天刚好是我的生日。第二个时间,是我付费进入史老师的“从小学读到大学”第一期课堂的时间——2017年2月3日,新年上班的第一天,这天刚好立春。
从2016年10月7日到2017年2月3日,刚好88天。那么,我想要说明的是什么呢?88天前的那个国庆假日,我们带着孩子在野外露营,放露天电影,然后一起观赏了一部叫做“通往特雷比西亚的桥”的片子,孩子特别喜欢。假期的最后一天,我百无聊赖间在网上搜索“特雷比西亚”,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怪怪的叫做“体验大地”的公众号。点进去一看,顿时感觉有点意思。这是苏州的一名高中语文老师的公众号,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人家其实是位名师,我只是看到他们高中生的语文课堂竟然有专门的电影鉴赏课哎,好羡慕,似乎这位老师的教学理念也特别吸引我,直觉就是,这帮孩子真幸运,有这样一位独特的好老师,如果我家娃以后也可以遇上这么一位,该有多好!于是,关注,毫不犹豫地。
接下去继续按部就班的工作和管娃,娃六年级了,面临着小升初,原本只想安安耽耽直升公办的我,被身边的一系列规劝搞得不知所措,压力骤升。似乎我们如果不去尝试民办,就成了一名极度不要好分子。可是,小学六年几乎完全放养着的娃,一到了假期就在大自然中野着的娃,连奥数都不知道为何物的娃,要怎么去面对小升初?我茫然了……
再接下去,在11月8日的体验大地公众号上,看到了一则让人惊讶的消息,这位体验大地的主人,这位苏州的独特的语文老师,竟然辞职了?!而且写下了如此豪迈的“天大地大,东西上下,任我行”的语句,这魄力,太令人佩服了!尽管之前也看到过一些新教育界知名的语文老师辞职的消息,可都没有这句话那么震撼我,震撼之余,心里隐隐的有种感觉,也许,这会是一个开始?
之后,年底,继续忙碌,孩子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开始了激烈的小升初冲刺培训,孩子自己也有想法,想要去民办投简历试一试,但是,不愿意参加这种培训。那段时间,我承认,我是真的很焦虑,一边是各种小升初群的鸡血信息,一边是各种排位赛考试的名额推荐,经历过的家长一定会了解,这种每天如坐针毡的焦虑感,尤其是听到谁谁谁家的孩子已经被某民办预录取了啥的,而我们家的这位小朋友,依旧每天不紧不慢地上学,不紧不慢地写作业,不紧不慢地看书,不紧不慢地写小说……总之,很悠闲很自得其乐,什么过硬的证书都没有,仅仅想要靠投简历来吸引人家牛掰的民办,我感觉那是天方夜谭。当然,我只能急在心里,无法表露。
过年了。每年过年我们都会利用难得的共同假期出去游玩,今年当然也不能例外。孩子爸爸因为有事走不开,所以第一次,娘俩独自远行,也是第一次,娃自己选的目的地,自己做好攻略,带娘出国旅行。
愉快的假期总是短暂的,归来以后,上班,也就是2017年2月3日那一天,新年的第一天上班,一年中最空的一天,于是,刷微信,关注的公众号太多的后果就是很容易遗漏掉一些重要的公众号信息,比如,体验大地竟然开了网课,天哪,我怎么才看到!之前,也看到过一些名师有开网课,有几次也心动过,可总觉得心里有点不踏实的感觉,一直没有付诸实践。这次,也许是看到了这段话“我有一个宏愿,希望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能够一直陪一批孩子到大学,如今,网络给了我实现这个愿望的可能性,所以,我想试试看。你,愿意来参加第一期吗?”我竟然想都没想,心里喊着愿意,直接付了费,毫不犹豫地。
事后,我自己也很纳闷,我连史老师的声音都没听到过,也没有人告诉过我这是一位名师,更没有看过她出的书籍,总之,对她的了解真的不多,只是网上偶然撞见的,可我,竟然在88天之后,毫不犹豫地为她开的网课下了单,多么神奇的一件事!
晚上听完第一堂课“宁做我”,我发了一则微信“脑袋一热手一抖,就开启了一项新年新尝试。和妞一起足足听了三小时直播,感触颇多,获益匪浅!”(请原谅我用了好几个成语,实在是词穷了),这一天,立春,注定了是个新的开始。
接下去,更不可思议的是,我竟然接二连三地下了好几个单。而娃每到周末,都会热烈地期盼着史老师的课堂开课,还总是盛情邀请我和她一起听课,讨论。第二讲是她很喜欢的电影“疯狂动物城”的鉴赏课,主题是关于“成长”,那一天,我们在外面喝喜酒,开课时间快到了可是酒席还没有结束,娃心里这个急啊,后来主动要求躲到车里去,用我手机的自带流量听课,尽管我很心疼我的流量,可是,我也很欣慰,我的选择没有错。
刚开始,娃虽然热爱听课,可对于写作业一事,还是不甚积极的,第一次的作业是一首小诗,在我的催促下,用了2、3分钟时间应付完了,后来第二次第三次都没有交作业,到了第四次课,讲的是亲情,作业是可学习用“煎锅”的写法,写一篇发生在你和你爸爸妈妈之间的事,老实说,孩子一开始是没有头绪的,在我的命令下,写了个开头后又搁置了。
到了周六,那天天气很好,我们一家都很忙,我忙着种花,孩子爸爸忙着组装储物架,而我家孩子忙着制作花草标本用显微镜观察,突然不知怎么灵感来了,冒出一句“我知道怎么写啦”,然后蹭蹭蹭跑到爸爸身边,边观察边写了一段,然后又蹭蹭蹭跑到我身边,蹲在我身边刷刷刷写了一段,然后又跑回显微镜旁边去写了一段,最后,对着我家的小狗又写了一段,半个小时时间,完成了史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了,很开心地念给我听,我也觉得写得挺不错,娃心里还有点担忧,说“我用了那么多网络用语,史老师不知道会不会介意?”
周日晚上,当娃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列入了推荐的行列,加上史老师那句幽默的话“墙裂了也要推荐啊!”让娃开心了很久,“妈妈快来看,史老师说墙裂了也要推荐啊,哈哈哈,太有意思了!”我和她爸在旁边也很开心!
又一次,周六,晚上本是有舞蹈课的,那天因为有事耽搁了,请假。娃闲着没事,就顺手点进了中学生的课堂,这一点可不得了,这一堂“报任安书”一直听到了12点。我本来以为她听中学生的课会有点吃力,想囤着日后看回放的,真的是没想到,孩子竟然特别喜欢听中学生的课。第二天,写学校里的作业,老师布置的是让他们给妈妈写一封信,这孩子,竟然用稚嫩的古文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信给我,信中她把我称作女王,自称微臣,有一段话是这么写的“……三者,微臣为可以与女王上课至深夜而感到分外荣幸。微臣自课中了解到不少过去之事与古书之要点、古书之精华、古书之作者、古书之背景。也提高了微臣的阅读之能力……”我看后,不禁满眼热泪。
娃说“我一开始以为史老师是个很严肃的老师,没想到,史老师的声音那么好听,上课那么有趣,我太喜欢了!”喜欢的后果就是,娃又一次跳舞课请假,欢呼雀跃地守在电脑前听“答苏武书”,我坐在她旁边看着她,看着这个脑袋里不知道装着什么神奇物品的娃,就这样在我身边一天天成长着。
这虽然是一篇作业,却也全部都是我的心里话,自打进了这个课堂,进了这个可以抱团取暖的群,压在我身上的小升初的焦虑缓解了,一切都顺其自然吧,我们努力地做好我们自己,孩子终将也会成为最好的自己,无论在哪里!
体验大地说“我们是自然之子,我们是农人,我们亦是农作物。让我们一起,体验大地,拥抱蓝天,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越变越好看!”我说“我喜欢”!
史老师说“我们一起走这条漫长的远路吧”,我说“我愿意”!
最后,我又算了一个时间,从开始听第一堂课到今天,正好49天,七七四十九可是个神奇的数字哦,让我们一起期待神奇的事情发生吧!
文末附上两首歌:一首是Corrinne May的“Journey”——“It’s a long long journey……”
还有一首是娃最近很喜欢的一首歌“明天会更好”——“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史老师,感谢有你!
2017年3月24日 15:30分
┈┈┈
2
我愿做个农妇
默默守护我的花园
文丨花生米
我家有个露台,种了点花花草草。去年的春天,春芽萌动时,我曾经在朋友圈发过这么一段话“养花之第一个春天,信心满满,恨不得一口气吃成一个大胖子,结果还没等熬过夏日,死伤已一大半,信心顿时丧失,听之任之熬过冬季;养花之第二个春天,自生自灭活下来的坚强品种成了我的心头爱,以为枯死的枝干竟然又奇迹般地复活,感受到了生命力的存在。看着偶尔有娇艳的花苞绽放,压抑不住的喜悦,尝到了甜头,继续入入入,然后继续翘翘翘;养花之第三个春天,开始有选择的入和舍,开始有了一些耐心,开始学会等待。小盆友说现在的我就像一个守花奴,每天像守财奴数钱一样数花苞。好吧,守花奴天天在等待,等待着生命的复苏,等待着鲜花怒放爬满墙的那一天。”
呃,似乎有些跑题。可是,真的有吗?
在我那段话的留言区,有个朋友这么回复我:听起来像另一个育儿观。我很开心,因为,有人看懂了这段话。养花的时间越久,就越觉得养人也像在养花:什么也不做,静待花开是不行的;过度勤劳,浇水施肥过度又是不行的;有些花花后要修剪得狠,有些花花后却只要轻微修剪;有些花不耐冻,有些花不耐晒;有些花冬天只剩下光杆,有些花却寒冬腊月还在盛开。就算是同一个种类,也有着繁多的品种,每个品种都有着其独特的习性,有的用尽全力绽放一季,这一季开爆满园,令其他所有的花黯然失色;有的却从从容容慢慢悠悠地多季绽放,花量虽没有特别大,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花娇艳开放……
今春,是我养花的第四个春天,从当初的准花盲到如今的初入门,我不停地在摸索着学习着,从一开始的羡慕别人家花开满园,到如今的自家花园花开爆,期间的努力和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
今春,也是我养娃的第十二个春天,这个春天注定与以往有所不同。因为,在这个春天里,我们有了抱团取暖的小集体,我们的孩子们有了一个共同的亲妈,而我们这些荣升为“后妈”的大妈们,和孩子们一起完成了一次完美地打怪升级——我们上完了“跟史金霞老师从小学读到大学”第一期的全部课程!
如果说一开始报课程是为了让孩子学习,让孩子有所收获,第一次的家长作业呈现出来的也是满满的遇见的喜悦与激动,那么,在和孩子一起做同学,走完了这个春天之后,这一次,写下来的,更多的则是对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之后的理性思考。
史老师的课程绝不是纯粹的语文课,是融入了人生哲理的人文成长教育课,每节课都有一个主题,每个主题都是我们成长中的必经之路,主题之间环环相扣,逻辑之严谨,选材之独到,每每让我们这些曾经上过“假语文课”的家长们为之汗颜,跟史老师混得越久,越觉得自己没文化啊真可怕!时至今日,才明白,原来遇见史老师是为了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从小到大”课程共十五次课,分别为“自爱、成长一、感恩、亲情、善良、成长二、责任、挫折、成长三、勇气、读书、成长四、人生的意义、敬畏、良知”。
第一课:《自爱》。史老师就大胆地在一大群小学生中间以《世说新语》“宁做我”作为开篇,通过桓温与殷浩的故事,告诉我们,自爱首先要自知。说实话,刚看“宁作我”,我也想当然地认为桓温很狂傲,殷浩很自谦。没想到在史老师不紧不慢地引用了各种古文典故之后,我才幡然醒悟,原来真正不自知的那个人是殷浩啊!这一节课,娘俩听得是目瞪口呆,意犹未尽。
紧接着,第二课,是孩子们最喜爱的电影鉴赏环节,首部鉴赏电影是《疯狂动物城》,史老师通过影片中各种细节的截图,启发、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坐在一边的我看着屏幕前时而激动大喊、时而捶胸顿足、时而安静沉思、时而眉开眼笑的娃,此时此刻,我虽然无从得知孩子的大脑里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但有一点我可以确信,孩子此时的脑电波一定无比剧烈地在振动。讲完电影,史老师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绘本故事——“你很特别”,娃入神地听着,当听到史老师问“谁是你们生命中的伊莱啊?”,娃瞬间就把脑袋转向我,带着一双期盼的小眼神朝着我高喊“妈妈,你是我的伊莱!”,那一刻,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是的,孩子,我是你的伊莱,史老师也是你的伊莱,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认识了自我之后,第三课,史老师用黑泽明的《师之大者》,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恩,然后用彼得.雷诺兹的绘本《点》——“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美术老师的故事”继续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被善待,最好的感恩并不是去回报帮助过我们的人,而是将那份爱与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感恩过后,是亲情。这一次,选的是一篇写法独特的文章——《煎锅》,这是一个一家人的故事,围绕着亲情,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角度展开论述,这种写作手法,不要说孩子们,就连我们,也是从没有尝试过的,但史老师的课堂重点,并不在于教会孩子使用这种写作手法,而是让孩子去感受亲情,让孩子们明白,亲情不是投资与回报,而是基于平等尊重的彼此理解和支撑。这样的课,你能说,仅仅只是语文课吗?
从这一讲开始,我开始欣慰的一点是,孩子终于愿意写作业了,之前的作业,除了第一课的一首诗,匆匆忙忙在课前用了2分钟时间完成后,第二讲第三讲虽然热衷于听课,但对于作业尤其是写文章,还是处于百般不情愿的状态。史老师说,不要强求,总有一天,孩子们会有写的欲望的。果然,这一天来得不算太晚。第四讲后,愿意执笔了,而这次的作业由于在课上被史老师做为墙裂了也要推荐的文章,娃的写作欲望开始被激发,娃说“我最不喜欢写套路文章了,史老师布置的文章我很喜欢写,因为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娃啊,要知道,史老师为了给你们排除套路作文这个毒素,耗费了多少精力啊,每次上课都用1个多小时的时间来给你们讲解作业里存在的问题,让你们明白,什么是套路,什么才是打动心灵的真正的好文章,以致于拖堂成了每堂课的标配。周日的晚上,10点左右还精神抖擞哼着小曲儿的绝对都是被亲妈惯出来的亲娃啊!
做为一名六年级的孩子,小升初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幸运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遇到了史老师,遇到了一群有着相同理念的家长朋友们!在写上一篇家长作业的时候,是在小升初之前,那时候,我的内心其实还是无比焦虑的,虽然我们仅仅只是让孩子去裸考尝试和体验,并没有任何功利的想法在里面,但让人无法释怀的,是小升初的自主招生跟孩子的综合素质以及其他科目出色与否都关系不大,所有的学校,千篇一律,只注重数学的分数,而数学,考的就是奥数!在这样的形势下,做为一名没有系统学过奥数没有刷过题的孩子,接受必然的失败结果,也是需要勇气的一件事。
在这个时候,我们上到了史老师的第八讲——挫折,听到了“马尔丹”的故事和史铁生的“长跑家”的故事。“人生并不会一路有着好运气的,假如好运气没有如期降临,假如失败一个接着一个,那么我们该怎么做?”这是史老师在这堂课上提出来让孩子们思考的问题。
这一次的课后作业是写一件受挫折的事情,写作业的那一天,是周六,那一天娃上午写了一半史老师的作业,下午赶去参加一场现场作文比赛,晚上继续赶场去参加另一所民办初中临时通知的考试,回到家时,已是晚上10点了,可是孩子还像打了鸡血一样,坚持把史老师的作业写完了,还很得意地说,这是我今天写完的第三篇作文!当时的我,真的很感动,可是接下来的一句话,又让我差点惊出一身汗,娃说“人家都是种子选手,我感觉我是垃圾选手”,我大吃一惊,问娃为什么这么说,娃轻描淡写地说:“没事啦,我指的是数学而已。不过我觉得垃圾选手也挺好的,种子有可能以后会发芽,也有可能发不出芽变成垃圾,可是垃圾始终是垃圾,再变也是垃圾,何况垃圾还能发电,也没有什么不好啊!”
这段话让我思考了很久,我想孩子其实是受了打击的,面对一题题看不懂的奥数题还能兴高采烈无动于衷的话,那也绝对是不合逻辑的吧?可是,我相信我的孩子,她面对挫折,是能够拿出勇气去面对的,在这个关口,史老师的课以及对她作业的点评,无疑是给她打了一剂强心针,让她得以在另一个领域找回自信,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娃在那段时间对史老师的课和作业有着一种近乎痴狂的迷恋,而史老师也真的是高手中的高手,可以把如此深奥的文章那么深入浅出的讲给这帮娃娃们听,让他们可以把内心的感受都统统在笔下成文。
比如写一件成长的事的时候,孩子写了很久,那件受一个老爷爷欺负的事积压在孩子心里很多年了,那位老爷爷是我单位的一名退休了的老领导,也是我们家的远房亲戚,最后却以欺骗抢夺的方式把孩子婚礼上想要的公仔玩具夺走了,可想而知,那次的事件,孩子受的伤害有多深,而我们又有多无力,尽管我已经尽了全力去维护她,可是婚礼上终究是无法闹场的,那天回家之后,孩子哭了很久,我给她读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小姨给她重新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公仔,可是娃要的哪里只是一个公仔?是受了委屈的孩子想要讨回一个公道啊!所以,真的非常感谢史老师,让孩子把她内心积压的负面情绪通过写作的方式完全释放了出来,那天孩子边写边停笔,生一会儿气,然后继续写,就这样,写过之后,云淡风轻!
再比如,领着一帮娃娃们鉴赏电影《怪物召唤》,和他们一起直面生死,说实在的,我家的孩子特别喜爱小动物,家里养过的动物不计其数,每养一次,我都要事先做好生死观教育,以免日后哭哭啼啼。可是,这一次,史老师推荐孩子看的电影,让我这个成年人看了都有点压抑和沉重,孩子和我边看边哭,泪流满面,对于和亲人的生离死别,是我们都不太愿意去触及的话题,但是我明白,这种沉重的生死观教育,真的是太有必要了。课后,我问娃“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都离你远去了,你会怎么办?”换做以前,一定是大哭一通,死活不愿意回答我这个问题的,可是,现在的她会回答“我会狠狠地哭一场。”“哭过之后呢?”“该干嘛就干嘛呗。”也许,孩子还并没有深刻地意识到这种痛苦,但是,能够这样回答,我已经很满意了,有些事,就交给时间去解决吧。
关于死亡教育的作业,孩子写的出乎我们的意料。当我把作业发给孩子爸爸看的时候,把爸爸也吃了一惊,没有想到,孩子会写到阿太,以为孩子当时年纪小,对于这种生离死别并没有深刻的感受,可其实,孩子都懂,只是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在这之前有一次关于悲伤的作业,也很符合这个死亡教育的主题,孩子写的是奶奶家的一条被她叫做“小白”的土狗,那篇文章,娃写完之后念给我听,念到最后大哭一场,边哭边说“我怎么可以写得这么好呢?我自己都要看哭了啊,555……”后来此文被娃一稿两投,做为学校作业交上去了,结果出乎意料地被老师打出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分“100加三星”,娃看到这个分数,惊叫起来,差点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了。我想这,大概就是史老师不断强调的“真实”的魅力吧?
写到这里,其实我是很想结尾了,可是,转念一想,不能辜负了莫名其妙加在我身上的“得瑟王二号”的美誉。
作为史老丝的脑残粉,我们当然是占满了史老师的所有的坑——“从小学读到大学”课以及中学综合读写课。有一次,周六晚的舞蹈课取消了,娃就顺势闯进了中学课的阵地,没想到,一闯进,就上了将近四小时的“报任安书”,听到最后,当史老师把全文通读一遍的时候,娃都已经困得闭上了眼睛,没想到史老师一读完,眼睛蹭地一下就睁开了,嘴里默念“我没睡着啊我没睡着,是史老师念得太好听了,我闭目养神了。”这场景,真该给她录下来,上课上到不愿意睡觉不舍得睡觉,也只有在史老师的课堂里,才能看到这样的奇观啊!结果第二天,娃竟然用稚嫩的古文,给我写了一篇祝女王大人女王节快乐的文章,文中这样写道:“……三者,微臣为可以与女王上课至深夜而感到万分荣幸。微臣自课中了解到不少过去之事与古书之要点、古书之精华、古书之作者、古书之背景。也提高了微臣的阅读之能力……”
如此的课堂,如此的亲妈,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自此以后,周末的夜晚又多了一道“亲妈”牌甜点——“中学读写课”。一次,在车上听西西弗的回放,本来还懒洋洋地躺着听课的娃,听到互动环节的问答,激动地一蹦三尺高,“咚”一声撞到车顶也完全不在乎,一个劲儿地喊着、奇葩地互动着,尽管除了我们诧异的眼神,没有任何人回应她,她仍乐此不彼,上蹿下跳,此乃“金师课堂”又一道奇观也!
2017年的春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春季。在这个春季里,我们这些茫然而又焦虑的家长们和史老师一起携手走过了遥远路途的第一程,有多少种子已经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我们无法得知,我所能确信的,是我自己,也跟着孩子一起成长了,无论是对工作中属于我的这块石头的认知,还是在对孩子教育上的日渐淡定,在身边绝大部分家长都在鸡血般的陪着孩子抢跑的年代,我却更加坚定起我的种花论,教育是农业。
我曾经很多次问过自己,我希望我的孩子今后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是可以一路过关斩将做个学霸考取名牌学校最后奔向北大清华哈佛耶鲁,还是做一个健康正直、有自己的追求和想法、并拥有终身学习的驱动力、可以自己有能力获得幸福的孩子?我想,毫无疑问,是后者。
那么,在这个AI正一步步走向我们的时代,在华尔街金融机构大量裁员的时代,在马斯克扬言要在2025年左右把第一批地球移民送往火星的时代,当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的时候,时代又将会变成怎样?谁可以准确预言?有人说,未来最大的确定性,就是它的不确定性。我深以为然。
既然未来有那么多不确定性,既然AI时代已然要来临,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让孩子在谷歌、百度都可以查得到的知识上死记硬背,让孩子们的双眼失去光彩,只是为了那个足以进入名牌学府的分数?而据最新消息公布,欧美有一大批的知名学府,已经取消了SAT和ACT的入学考试,那么当分数不再成为孩子求学路上的必要招牌,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学习?
来吧,加入“金师课堂”吧,这里没有分数,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鸡血,有的是各种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火花,斯黛普柏斯黛普,让我们和孩子们在一起,让会发光的史老师,带领着大家一起走这一条遥远却鸟语花香的小路吧!
而我,愿在这条小路上,默默地做个农妇,守护好属于我的那一片花园!
┈┈┈
3
那是一颗内心
有着光亮的种子
文丨花生米
再过10天,我家的花生仁儿同学就要荣升为一名初二生了。想起去年的暑假,在空调Wi-Fi西瓜和亲妈有魔力的课堂陪伴下的仁儿同学,一晃已经度过了初中生涯的三分之一。在这三分之一的时光里,该同学在自己不紧不慢的节奏中走着,而我也在时而焦虑时而欣喜地跌宕起伏着。
今年刚放暑假那一阵,说实在的,我焦虑了。眼看着老师布置的密密麻麻的作业、要求和计划,心里想着还要抽空听史老师的课,写史老师的作业,读很多的书,还要出去浪,怎么算怎么都时间不够,再想想身边所有的孩子都在努力地各种抢跑,想想那超低的中考录取率,紧迫感焦虑感顿时油然而生。而家里这位散漫的小主,依然是一副岁月静好的欠扁模样,起床已是午饭时,慢悠悠品尝完自己“精心”准备的早午餐后开始悠闲地享受她的假期,撸撸狗翻翻书,游个泳赏个电影,然后写几行作业,在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严格执行了两天后,开始完全不按牌理出牌。那天中午,我手欠翻了一下她的暑假作业后发现几天下来就写了几个字,于是,我失控了,惭愧地开启了吼娃模式。
吼是不对的,我懂。但事已至此,也唯有及时反思来弥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一边是带着选拔为目的用来获取稀缺资源的让无数人吐槽却又拼尽全力竞争的所谓的“应试教育”,一边则是以兴趣为导向人生培养终身学习为目的必须耐心等待的所谓的“素质教育”,尽管我不想看到我的孩子在这个应试教育体系下眼睛里失去本该有的光芒,可是,无权无势无法拼爹拼娘的我们,如果完全弃之于不顾,又将何去何从?我想,这就是我焦虑的来源,尤其是,已到了即将初二的关口,前面等着我们的第一次人生选拔即将到来,我无法选择忽视。
那么,怎么做?
也许,我是幸运的。就在这个档口,身在同一个群里的“大师姐”在听了我的吐槽后一句当头棒喝惊醒了我,她说“我怎么觉得你不开窍呢?为什么你的孩子非得是完美的呢?”我当时一听,本能反应是我哪有要求完美啊,我无非只是想要孩子做作业有效率一点,自己制定的计划按时完成,不至于要到快开学来赶作业而已啊,相比于其他家长,已经属于很放任孩子的一名奇葩家长了。可是这句话还是让我震动了,反思了一下午加一晚上,跟娃也道了歉,然后继续反思,我发现,大师姐说的一点都没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问题,用他律的方式培养自律,这是缘木求鱼,孩子自然有孩子自己的节奏,要让孩子自己在试错中承担责任,而我要做的,就是提升我自己,完美主义的弊病要抛弃。忍是没用的,要忍说明还没有想通,要降低期望到不用忍的地步。潜意识里,我还是在以我想要的节奏来控制孩子,这是何等的愚蠢!
感谢互联网,感谢这些网络上热心的重视教育的前辈们,这一次反省后,我不知道我以后还会不会再犯此类错误,但我的心态似乎真的好了很多很多。我允许孩子不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允许她各种偷懒,允许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事实上,当我这么做了以后,孩子心情大好,接下来的几天做作业效率直线上升,我们一起欣赏电影,一起听史老师的课,一起看书,一起运动,一起为接下来的出游做准备,心情前所未有的晴朗了起来。
郝景芳在她最近的一篇文章里说道:“现有教育最大的两难——升学系统和人生系统注定的错差:升学系统不在乎的,恰恰是对于人生成就最为重要的。于是我们的人生被切割成两段:先用十几年学习通过考试,然后从头开始学习应对人生。”这是何等的讽刺?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在她的文章里也谈到了“我期望孩子获得基本的高等教育,但真的能接受非常普通的学校。”“我其实对她的期许是更长久的:不管上什么学校,都期望她自立,有喜欢的事情,有自我追求的路径,能闯出自己的小天地,充实而幸福。”
郝景芳的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亦如此。在想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我们愉快的假期真正的开始了。我们出游前孩子虽然没有完成所有的学校作业,但是所剩的也不多了,我不再纠结于是否一定要在出游前完成,于是我们母女两愉快地进行了一次异国自由之旅。在旅行途中,孩子的表现是惊人的,她包揽了所有的行李的归纳与整理,不允许我插一点点手,每天都会在出门的包包里放好所需的物品,回房间后,又开心地进行规整,开始嫌弃我整理得不够好,于是,我下岗了,而她竟然在整理过程中悟出了时间管理的道理,感觉好神奇。在辗转城市途中,这个孩子会抢着拿最重的行李,会帮我查找如何出行的路线,会抢着帮我买票,会管着我不让我走错路,会嫌弃我吃面的声音响,会把别人放在路边的可乐瓶去厕所倒掉液体,然后按垃圾归类去丢弃,会在退房时,把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会在我们逛街逛到手机都没电的时候,做我的活导航把我导回酒店……而我只需要在每天晚上列出一堆可以去的地方,让孩子自己选择第二天的目的地并做好行程路线规划。于是,我们随机逛了很多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也品尝了很多偶遇的美食,尽管走残了双腿,却无比充实愉悦。我发现,仁儿童鞋已经成了我的一个旅行好拍档。
孩子就是那么一种神奇的动物,当你不再想要去功利地控制,当你仅仅只是跟在她的身后陪伴她观察她,你就会收获惊喜。最近流行一个词——“心流”,是指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种心理状态,心流产生的同时,会伴有高度的兴奋和充实感。我很幸运地发现,我的孩子是一个经常能产生心流的孩子。很多时候,当她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比如突然冒出来的写作灵感,突然想做的一个科学实验,突然想配的一个电影配音,突然想画的一幅画……每当此时,这孩子就会深深地投入其中,不厌其烦,忘乎所以,完成后的双眼总是闪着bling bling的光芒,我喜欢看到这样的光芒,我要守护它。
仁儿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这一年来,看着她慢慢地由一个儿童向一个少年转变,幼稚的外表下也不知从何时开始蕴藏了一些深邃的思想,有一次,我跟她讲好多年前我在自己家楼下被车撞飞的故事,当时我的父亲正在阳台上,看到楼下一群人围观,也准备看热闹,可突然间看到了楼下人群中闪过的衣服颜色,顿时大惊失色冲下楼来。说到这里,本以为会充分同情我的孩子,幽幽地冒出一句: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为旁观者准备的板凳……我瞬间石化。
前两天,和仁儿一起观看“饥饿游戏”,这孩子看着看着,又开始发表“惊人”言论:这不是用制造恐怖来实现统治吗?我感觉有点像动物农场,又有点像楚门,这电影是一部反乌托邦剧啊。听着这些话,可有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如今迷上了悬疑小说科幻小说的仁儿童鞋,依然不去理睬书柜里那些积灰已久的经典名著,每天都会制造着各种奇葩的问题向我袭来,比如——
“我想知道我的脚底对应着的地球另一面具体的位置是什么?”
“可不可以设计一条路当以一定的速度前行可以永远追着日落永不天黑?如果可以有,就叫日不落大道吧。”
“我们的地球也许正存在于某个巨大的黑洞中心,而黑洞扩大的速度就相当于宇宙膨胀的速度。”
“西瓜的瓤的成熟顺序是怎样的?是靠近皮的一圈由外到内开始成熟还是由内到外开始成熟。”
“我在梦境里的时候会不会才是真实的存在,而在醒来后才是梦境的开始?”……
每次做为爹娘的我们都被搞得目瞪口呆,无言以对。不过我想她需要的并不是正确答案,提出问题的本身也许就是一种享受了,尽管这些问题考试并不会涉及。在日本未来科技馆的一个展览体验区里,放着一些厨房的灶具等物品,旋开按钮,只听见煤气灶里传出滋滋滋的声音,当时因为不懂日文,所以不明白这个体验区体验的是什么,后来才明白,墙上贴着的一段话是某位科学家对孩子们说的话,意思是让孩子们一定要发挥想象力,科学需要想象力,可以把滋滋滋的声音想象成生活在煤气灶里的无数的小怪物,没有各种想象,就不会有科学的创新。我想,这是有道理的。
这是一颗内心有着光亮的种子,不知道以后会长成什么,我能做的唯有呵护好这光亮,陪伴着慢慢成长……当然,我也一起成长着……
快开学了,我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依然可以保持好这心态。
与大家共勉。
2018年8月20日
延展阅读
《礼物:蒋筱寒诗选2004—2015》
蒋筱寒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微信扫码订购
《礼物:蒋筱寒诗选2004—2015》
小寒和妈妈双签版
购课指南
跟史老师学语文
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史老师已开出课程】
跟史金霞老师从小学读到大学
第一期:人之初:韶光莫负读好书
第三期:未来的主人翁
第四期:走到世界的尽头
史金霞老师中学综合读写课
第二期:来,共赴一场惊人的旅行!
第三期:领取生命的馈赠
第四期:选择滚烫的人生
史金霞老师中学生议论文读写
家长课
给家长的十二堂课:父母改变孩子改变
诗词课
点击课程题目
即可查阅该课程规划
打开课程规划页面最后
之淡蓝色“阅读原文”字样
即可购买该课程
详情咨询,请加入跟史老师学语文QQ群
114784543
◉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史老师
所开设网课尽收眼底
请按图索骥各取所需
欢迎加入跟史老师学语文QQ群:114784543
咨询课程,日常交流
彼此支撑,共同取暖
史金霞
微信公众号:体验大地(sjxtydd)
新浪微博:@苏州史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