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可以山寨一切,但这事还嫩

2015-11-13 magasa 虹膜

文 | magasa


这世界上似乎没什么是中国山寨不了的,电影当然不例外。


不过,「山寨电影」在世界上是一门不小的产业,在这方面,中国还真只是入门级水平。


所谓山寨电影,就是在片名和内容上模仿著名大片的低成本制作,利用搭车效应来营销自己,或刻意起到鱼目混珠的效果。从艺术道德上说,几乎所有人都鄙视山寨电影,不过利用法律上的模糊地带,许多专事生产山寨电影的公司建立起了长期稳固的盈利模式,不声不响赚了大钱。

2013年有一部科幻怪兽片取名叫《环大西洋》(Atlantic Rim),让不少观众分不清它和《环太平洋》(Pacific Rim)的区别。《环大西洋》正是一部山寨片,它的故事情节和正牌的《环太平洋》有三分相似,比《环太平洋》还早一个月推出,走的是直发DVD的发行模式,并未登陆大银幕。



《环大西洋》


《环大西洋》的制片公司是业内大名鼎鼎的The Asylum,这家公司原本是走低成本恐怖片的路线,但因为在这个领域狮门霸占了很高的市场份额,The Asylum没法出头。2005年,这家公司根据H.G.威尔士的《世界之战》拍了一部电影,刚好和斯皮尔伯格的同名影片同期上映,大获成功。从此The Asylum有意识地走起了山寨电影的路线。


拍山寨片吃官司的情况很多,2012年,华纳就因为The Asylum山寨《霍比特人》与其对簿公堂。


迪士尼也曾状告一部加拿大电影山寨《冰雪奇缘》。动画片是山寨的重灾区,有一家巴西公司把皮克斯的代表作《赛车总动员》《料理鼠王》《飞屋环游记》等等全数山寨了一遍,而且都紧贴着原版一起发行,借此揩了不少油。



《冰雪奇缘》


来自德国的Dingo Pictures公司,惯会抄袭迪士尼、皮克斯和梦工厂,有人说他们生产的动画片是世界上最烂的,但却有公司把这些山寨片改编成游戏,投放到PS平台上,也许还真有人买。


山寨电影里有一个专门的领域是色情片。《剪刀手爱德华》《金刚》《阿甘正传》《夺宝奇兵》及许多超级英雄电影都有过色情版本,有一些还成了cult经典。

如果往历史上追溯,山寨之风可以说是起源于爱迪生的时代。



《剪刀手爱德华》


当时美国电影业的主导者爱迪生公司和比沃格拉夫公司,经常互相控告对方抄袭,但大部分官司都庭外和解了,直到有一次爱迪生公司翻拍了比沃格拉夫的一部叫《私人广告》的影片。


那时候,故事短片正在取代旅行片和新闻片成为市场主流,故事片更难拍,对创意和技术的要求高,所以抄袭越来越多。爱迪生让手下最优秀的导演埃德温·S.鲍特翻拍了比沃格拉夫的《私人广告》,并且抢在对方之前上映,果然比原版卖得更好。


比沃格拉夫闹上法庭,爱迪生这方倒是坦然承认盗看并山寨了对方的影片,但利用法律上的漏洞,爱迪生的律师指出,我们并没有逐格翻印你的拷贝,只是借鉴了情节和主题,这不算侵犯版权。



《金刚》


最后法庭居然认可了爱迪生一方的辩护,裁决两部影片尽管情节一致,但表达方式不同,所以侵权不成立。爱迪生官司的影响是令此后一段时间的国际电影界彼此抄袭和山寨的风气大盛,不过这也客观上促进了电影拍摄技术的发展,因为类型片的程式和元素通过重复使用得到了固定。


如今的电影版权保护法律相比爱迪生时代有了很大进步,但山寨电影这种商业模式,已经在法律和市场的缝隙中扎根,肯定是不会消失的。


(本文曾发表于「好奇心日报」。)




如果你觉得本文精彩,欢迎点击右上角将文

章分享到朋友圈,这对我们是很有用的支持


点击或输入以下关键词,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美国电影 | 酷儿电影 | 伟大电影 | 半年盘点 | 色情电影 | 影评人 | 体育电影 | 烂片 | 亚洲电影 | 审查 | 金鸡奖 | 台湾新电影 | 抗日电影 | 小众百佳 | 歌神影帝 | 奥斯卡 | 抄袭 | 黑社会 | IMDb | 冰血暴 | 内参片 | 功夫 | 天注定 | 贾樟柯 | 纽约 | 戛纳 | 影院 | 票房

编辑:徐寒冰 | 联系我们:irisfilm@qq.com


扫描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虹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