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产电影里的爱与性,超出你的想象

2015-12-22 开寅 虹膜
文 | 开寅


电影学者,于巴黎一大获得电影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电影与意识形态、电影语言与技巧演变及中国电影史。现居加拿大蒙特利尔。


八月份的时候,我在豆瓣的一个友邻突然把自己的昵称改成了「马震冰」。因为他本不姓马,所以我着实纳闷了一阵这是什么意思,后来经过解释才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冰」指的是头牌花旦范冰冰,而「马震」则是今年夏天围绕着古装历史巨制《王朝的女人:杨贵妃》而被热炒的一个噱头。



传说中的马震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杨贵妃》一片本无特别惊人之处,但影片上映前在网上流出的一段十几秒镜头却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在其中范冰冰扮演的杨贵妃和黎明扮演的唐玄宗居然在马背上展开了一段激情性事,以至于模仿「车震」而来的专有名词「马震」立即诞生并红遍了八月份的网络。它吸引了众多观众掏腰包走进影院去盯着银幕等待「马震时刻」的到来,并在短时间内形成了话题性影响力,成为了本年度成功的一次电影营销宣传案例。


由「马震」出发,我们会发现「性」早已经成为国产电影一大吸引眼球的利器。有意思的是,半个世纪以来,涉及男女关系的两性问题在中国电影中始终是一个敏感区域,而对待这个问题的尺度却经历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由历史上的「绝对不能表现」而演化为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各个制片方使出浑身解数绞尽脑汁采取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手段绕过广电总局的限制而利用观众眼中的「情色禁忌」来炒作影片。


国产电影中早已司空见惯的性暗示镜头


当我们回顾1949-1966年间的中国电影,毋需提及「性」的问题,甚至连「爱情」都成了禁区。在五十年代,爱情被归为「小资产阶级思想」,在电影里几乎寻不见踪影。银幕上的男女关系被刻画为纯粹中性的革命工作联系。


在一些影片中隐晦地提到的「性x」问题,则成为了反动阶级压迫劳动人民和革命者的工具(如《祝福》《上饶集中营》等)。「性」尽管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无法规避的事实,但在公共媒介上却成为了「罪恶」、「羞耻」和「反革命」的象征。


《上饶集中营》(1951)


需等到五十年代中期受到「双百方针」的影响,才有了一批直面男女爱情的电影(如《青春的脚步》《上海姑娘》)。不过在这些影片中,爱情或多或少都扮演了负面角色——在《青春的脚步》里它成了迷惑女主角阻碍她进步的重要原因,而其后未婚先孕更是女主角堕入泥潭的象征。


在《上海姑娘》里,爱情更是直接与工作产生了冲突,女主角需在情感和对工作的认真严谨负责态度中做出抉择,这种将两者对立的惯性思维潜在地体现了创作者对私人感情的贬低立场。


《上海姑娘》(1958)


直到1958年,在女导演王萍指导的《柳堡的故事》中,对爱情的处理方式才有所松动,它不再是革命和工作的障碍,而是推动前两者的催化剂。不过《柳堡的故事》中对爱情的表现依然非常隐晦,男女主角完全没有互相表白的机会和意图,一两个互相倾慕的眼神和微笑已经是呈现的极致。


在此之后很长一段时期里,大部分革命电影中的爱情表达彻底落入了公式化的套路:相爱的男女青年同处一室却相隔八丈远,往往有个第三者(大爷或者大妈)开怀大笑着来一句「还不好意思呢」,以女青年低头含羞着一路小跑离去而告终。本应是炙热火红情绪激荡的爱情落到银幕上却成了肉体上互不接触甚至连互相看一眼都嫌过分的怪异场面。



《柳堡的故事》(1958)


一些本来含有大量情爱甚至是涉及对性的描写的文学作品,如《青春之歌》和《早春二月》,当他们被搬上银幕的时候,其相关部分内容都被减低到了底限,让位于对阶级冲突和敌我矛盾的刻画。


对于爱情的歌颂在现实题材影片中的全面受限,只能让电影人们回到过去在传统戏曲剧目改编的电影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和《红楼梦》中才能看到符合人性规律的表达,或者在表现少数民族风情的电影中才有正面热烈地对撞,似乎做为现代社会中的普通人只要投入了代表进步的「革命生活」就不再有私人情感的需要,更不要提对「性」的渴求和欲望,后者在公共场合的表达很可能会被监管机构和流氓犯罪联系起来。



《天仙配》(1955)


在那个年代保守的传统意识影响下,公共舆论早就把超越界限的情爱和性表达列为了负面因素。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强烈二元对立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依然继承了这种对男女之情的主观道德判断,当我们把对性和超越道德观念的爱情列为不可接受的「批判对象」时,实际上继承的依然是一个带有中国封建色彩的传统观念,只不过在形式上嫁接在了敌我对立、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矛盾中。


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尽管「爱情」逐渐成为了银幕上的主流,但是围绕着「性」的表现尺度所展开的争论依然是此起彼伏。特别是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一些影片如《疯狂的代价》《虎兄豹弟》中都有极为大胆的暴露镜头,都成了当时的热点话题。



《疯狂的代价》(1988)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一些「聪明」的商业电影尽管恪守了国家规定的尺度,却依然想方设法极尽挑逗之能事,让「性」的隐性刺激成为吸引观众的噱头之一,使对「性」的禁忌和滥用成为同时并行存在的奇观。


归根结底,这依然是利用了在禁锢的观念下受众对于「性」的好奇与窥探心理。我想说的是,应该开放的不仅仅是尺度,更是我们自身的观念,只有让「性」回归它在社会生活中的本来面貌,并以顺畅自然的方式在银幕上表达,才有可能使它不再同时成为中国电影中被禁止的对象和被利用的工具。


最后插播一条小广告,「虹膜」已成立读者交流群,先加个人服务号mgshongmo,再邀请。



点击或输入以下关键词,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美国电影 | 酷儿电影 | 伟大电影 | 半年盘点 | 色情电影 | 影评人 | 体育电影 | 烂片 | 亚洲电影 | 审查 | 金鸡奖 | 台湾新电影 | 抗日电影 | 小众百佳 | 歌神影帝 | 奥斯卡 | 抄袭 | 黑社会 | IMDb | 冰血暴 | 内参片 | 功夫 | 天注定 | 山寨电影

编辑:Oliairisfilm@qq.com扫描二维码下载《虹膜》付费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