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再出限购新政!18天12道需求禁令,一线城市抑制房价,咋就是不增加土地供应?

2017-04-05 小媒君 金评媒

清明假期过后的第一天,关于“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新闻热度仍在持续中,不过大家都转移了方向,既然当地楼市不让炒了,那就炒炒相关的股票和基金好咯


对此,小媒君想善意的提醒大家,对散户来说,这种全中国人民都知道的大利好题材,风险才是最大的。


刚开始你是买不到,等你能买到了,价格也上来了,然后,可能你还没反应过来,机构就套利跑掉,最后,只留下你一个人在股市中“凌乱”……


有些话点到为止哈,其实这几天呢,还有一条新闻值得大家关注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4月3日出台《关于加强国有土地上住宅平房销售管理的通知》,将住宅平房纳入本市限购范围


《通知》规定,暂停向以下家庭出售住宅平房: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单身人士及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在本市连续5年(含)以上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通知》要求,居民家庭名下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新购买的住宅平房,核验购房资格时计入该家庭名下住房套数,住宅平房套数以不动产权证个数计。



至此,在18天的时间里,北京市已通过出台12项楼市调控政策,把所有市场化的住房都纳入了限购范围。这还不够,有报道称,北京正在增加土地供应


供需结合下手啊,看来,北京是想明确的告知大家,「控房价,这次我们是认真的」。


12道禁令真的有用么?


但认不认真是一回事,起不起到作用可就是另一回事了。抛开附带的其它作用不谈,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些禁令对楼市的影响。


房价的高低由供需两方面决定。显然,限贷限购政策是从需求端入手,寄希望于降低需求量来抑制房价。


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手段,因为今天被抑制住的需求(特别是改善型需求)并没有消失,它只不过往后拖成了明天的需求。


相反,有些本不着急买房的人,反而因为限购政策,出现恐慌性心里,更着急下手了。


相关数据显示,北京的二手房价格,并未受到限购政策的影响,目前仍在持续上涨中。至于新房价格,虽然在3月,有明显下降的过程,但进入4月,又“奇迹”般开始回升了



(图片来源于安居客)


至于开放商,北京都直接不让个人买商住房了,但3月30日,北京出让的3宗商办用地,房企抢地依然积极。


第一宗朝阳区金盏乡603地块经过33轮竞拍被华润招商联合体以22.5亿代价摘得;


第二宗朝阳区金盏乡604地块经过29轮报价被中国金茂以20.4亿代价摘得;


第三宗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地块被东亚新华以10.6亿代价摘得。


北京会加大土地供应量?


当然,“越调越涨”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对于解决办法, 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通过增加土地供应来为房价减压。


事实上,国土部在今年1月,已经提到「对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调整用地结构,提高住宅用地比例」。


北京似乎也开始这么做了,有新闻报道称,


2017年以来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北京土地市场已供应商品住宅用地109公顷,完成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的42%,近期还将推出商品住宅用地52公顷,届时,一季度北京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将达到161公顷,是2016年全年商品住宅用地实际供应量的1.5倍


不知道大家看明白没有,这里面“隐藏”着两个大问题


(1)2017年已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才109公顷,但已占了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的42%。


你没看错,就是42%,根据《北京市2017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2017年,北京商品住宅计划供地为260公顷,比2016年减少了近7成。



这下好了,一季度用完了供地计划的一半,剩下的三个季度要怎么过呢?!


说到这里,小媒君忽然有点明白政府赶在清明放假公布“雄安新区”的意图了,赶紧先用舆论疏导下北京住宅用地的需求,要不然接下来这么少的土地供应,估计又得被市场“骂”啊。


而北京减少的面积正是雄安要增加的面积。


北京目前的城市用地规模为2921平方公里,规划到2020年要减少到2860平方公里,而对应的雄安一期规划面积是100平方公里。


到2030年,北京要再减少100平方公里,雄安中期规划会从100平方公里增加到200。


(2)一季度北京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161公顷,是2016年全年商品住宅用地实际供应量的1.5倍。


这就“搞笑”了,2016年商品住宅供应计划是850公顷,如果完成计划的话,161公顷只是它的18.9%,结果反过来,后者是前者的1.5倍。


我们再反过来算下, 2016年全年商品住宅用地实际供应量其实只有107公顷,合着计划就是“骗人”的,小媒君表示看不懂。


一线城市为何就是不增加土地供应?


其实,有类似情况的还有上海。近几年,上海土地供应也都在逐年递减中,2016年的供应量虽略有回升,但小媒君看到过相关报道,称「2020年后,上海建设用地将实现负增长」。



那么问题来了,一线城市早就都扬言要抑制房价,但在房价越调越涨的大背景下,政府为啥还是不断缩减土地供应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一线城市土地虽稀缺,但并不是“无地可供”。 比如《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定「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市域面积50%以内」。


具体到北京,其辖区面积1.6万平方公里,而实际建成区面积2000平方公里左右,土地开发率仅仅12.5%。


还有上海,尽管中心市区土地紧张,但远郊的土地实际上主要受制于用地指标,2016年,频繁拍出的地王也基本上都处于郊区。


那对于大部分人能想到的招术,政府为何始终“揣着明白装糊涂”呢?对此,小媒君总结一下大家常见的答案,无外乎有三大类:


(1) 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需要靠土地出让金来解决自己的财政问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会故意把土地价格抬高,甚至是将其打造成稀缺资源。


(2)将房价调节主动权把握在手


如果房价温和上涨,那就保持目前供应的速度;如果房价涨得过猛,就加大限购,万不得已再增加些土地供应;如果房价大幅下跌,那么就减少甚至不再新增供应。


(3)缓解“城市病”


大城市公共职能和基础设施的承受能力有限,房子建太多,人口也就随之涌入,继而让交通、医疗、教育、公安等各种公共服务背上沉重包袱,而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他们没地方住。


但除了上面的三类,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家容易忽略的,那就是同样是卖地,地方政府在GDP考核的压力下,会倾向于商业和工业,而不是住宅。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在最近的采访中就曾说道,


在纽约、在东京,他们的工业用地都只有一位数,都在5%左右,而北京、深圳,包括上海这些地方,工业用地的比例都超过25%,甚至接近30%


这和我们GDP考核也是有关系的,因为你如果是住宅供地,那就是一次性的,你一次性卖了以后,当然对GDP是有贡献的,卖掉也就卖掉了,但是,如果是工业的,是商业的,你就每年可以产出,有GDP产出,有生产产出、有增加值产出,也有GDP产出,不停的还有税收。




浏览更多原创文章请点击下方



开发商的无奈:房子不好卖及借钱成本高都不可怕,最担心的其实是它!

这才是最重要的!接下来北京会如何将人“赶”向雄安新区?

华西村 “悲剧”的背后,掩饰着中国实体经济的啥秘密?

刚刚,周小川说,一个货币时代即将终结!

秒杀了房价,还按户口供应,到底是啥竟这么火爆?

刚刚,“港股女神”赵薇干了一件事,让无数人哭晕在厕所!

北京表态,仅再要130万人,大城市咋都爱“赶人”?

“嗜血”高利贷盛行,银行的贡献只是惜贷?你不知道的玄机

北京商住房不让买,最“桑心”的根本不是投资客

暴跌85%!辉山乳业很惨?更大的“雷”其实还在后头

央行前副行长今天再提“银行允许破产”,我们该如何应对?






- 本文为金评媒原创文章 -

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