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十年前的今天,就这样被你欢送(大结局)

畸笔叟 畸笔叟 2021-03-26


锣鼓


火车一过杭州,天就黑了。

旅途的长夜总是难熬,第一次也好,第一百次也罢。


于是,我想起了小红的关照,对,可以去看看她妹妹,来消磨时间啊。

可惜餐车已经过了开饭的时间,两头的门都已关上。而餐车一般都是8车厢,从我的12车厢去她的7车厢,非经过餐车不可。


敲门,说情,没有用。再敲门,再说情,还是没用。我反正闲着,于是再敲门。


这一次,算有了点效果。

一位年轻的厨师指点我说:

“别敲了,等车到大站,停车时间长,你从月台绕过去嘛。”

嗨,怎么没想到这茬呢!

也难怪,这是我第二次坐火车,上次是10年前我才6岁的时候。


说实在的,一开始我还真有点不敢,生怕下了这边车厢还没上那边车厢火车就开走,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撂在月台上。

研究了一下火车时刻表后,我决定在子夜时分绕衢州月台,那站停车12分钟。为保险起见,我事先在9车厢靠餐车的那个门等着。

列车员一把车门打开,我就跳下去,一路飞奔,还觉得餐车特别长,到得7车厢的门,人家想下来透透气的人都还没下完呢!

瞧我这点出息。


事实证明,后来的许多年里,我遇事也一直这么紧张兮兮,“数问夜如何”,而且尽管如此,也确实没做成过什么象样的事来。

连信誓旦旦的“30岁落草为寇”这样的诺言也没能去践。

唉,没出息如我,就一个字:惨!


我见过她妹妹一面,是在她家。

说来好笑,我和小红才相识一两个月,我就闯到人家里去了呢,蹭了一顿晚饭,还是西餐!不提也罢。

她妹妹见我来,很是客气,还特意动员她的同学们给我让了半个座。

我找她时,远远就看到她们聊得很开心,根本看不出10小时前都曾痛哭过的任何痕迹。

可见没有什么痛苦是可以延续很长时间的,除非你自己非要惦记它不可。


我们互留了地址,说好一到那里,就开始相互通信。


她妹妹与小红迥然不同,似乎更活泼,也灵巧些。

但就是这样一位活泼可爱的姑娘,不到一年,就受不了山村的苦,托人说亲,以嫁给当地城里人的方式逃离了苦海。嫁的时候,她还未满20岁。这是后话。

这样的例子,当年我身边就不止一个。


中国一直有女孩嫁人犹如重新投胎的说法。现在依然在流行着。

后来的事实证明,她们只不过是掉进了另一个苦难深渊而已。


那晚,我们什么都聊,从衢州一直聊到鹰潭,聊到天开始发亮。

鹰潭也是大站,我又绕了回来,这回放心多了。


天亮以后,火车已进入江西地界。

车窗外,满目都是刺眼的红土丘陵,稀稀拉拉的树木,高低不平的农田。

不管是田头、路旁还是车站上,能看到的人个个衣衫褴褛。火车不管是临时停车还是停靠四等小站,都立即有人围上来,高举爆满青筋的手,向我们乞讨。

我们把极难下咽的火车上买的5毛钱一客的盒饭连同铝饭盒一起扔了下去,还有从家里带来的水果什么的。

每扔一次,下面就是一阵激烈的哄抢。


当年江西人的生活之艰难略见一斑。

而我们,正是要去加入他们啊。


中午,车到南昌(题图即当年的南昌火车站广场)。

车站广场上停满了一排排的闷罐车,木的棚架,漆成绿色,两边只有各两个一尺见方的移窗。那就是调来装我们到各个山村去的。

多年后才知道,用这样的车是怕我们中途逃跑,免得来接我们的基层干部不好交帐。


发车前,等了很久很久,我竟然抽空又去了小红她妹妹的闷罐车那边一趟。

我至今也没想明白,怎么那时我好象突然又不怕自己的闷罐车象火车一样开走了呢?


其实,车开起来以后,我们要等更久。

但我们很快就没了耐心,车还没出南昌呢,我们已经开始问押车的老表,还有多远。

后来越问越频繁。

但是,我们永远只能得到一个标准答案:三里路。再到后来,你不管问什么,哪怕要解手,回答也是:三里路。

多年后才知道,接车的老表事先都经过严格“培训”,只能回答这一句,否则就是犯纪律,破坏上山下乡,要吃大苦头的。

另外,其实他们很多人根本听不懂普通话。


那闷罐车颠簸了足有六七个小时,才到了甘坊镇,尽管只有130公里的距离。

不过,车也烂,路也烂,原怨不得人的。


天早已黑透。

稀稀拉拉的锣鼓声中,我们被引进了一家砖墙大院。

这大院原来是某地主的,1950年代后成了村委会。

在大院里,我们好象吃了点叫晚饭的东西,好象还唱了《东方红》,读了“语录”,呼了口号,还照例听了村长的欢迎辞,可惜他的土话我们一句也没听明白。


这个村长一家在后来的9年中竟然与我关系极其密切,绝对是我那天怎么始料也不及的。

他女儿后来跟我同在乡广播站工作过,成为好朋友,她生的孩子我都抱过;

他女婿后来在我回城的问题上小帮过我一手,我们至今有来往,前不久还通过电话;

他儿子曾在上海闵行的北桥当兵,是当地唯一在我家乡当过兵的人;

他当兵时,我受他姐之托去看过他,还请他到我家吃过饭,也是唯一在我家里吃过饭的当地人;

他媳妇与他当兵的儿子订婚前曾经是我的女友,那段恋情并非刻骨铭心,却沸沸扬扬,名声在外,被人议论了好多年,什么“小芳”云云。


因此,它老让我想起罗大佑的歌《滚滚红尘》:


“于是不愿走的你,

要告别已不见的我,

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但是,这大院还不是当天的终点。

我们又摸黑步行了半个钟头。


一路上,敲了一天的锣鼓也敲累了,有气无力地回荡在山谷中。它早已惊动不了山,也惊动不了水,只惊得沿途住家的狗也跟着吠了几声。

现在想来,这锣鼓声还真象极了我们在那里的作为。

虽然也长达9年,虽然也都是青春的热血,但毕竟和那晚有气无力的锣鼓声一样,惊动不了山,也惊动不了水的。

山水悠悠,比起来人总还是渺小。


在一座破庙前,我们一行21人要分成两拨,分别去两个不同的村庄。

我已经累得走不动了,就选了路近的那个——那就是我的茶头山。

改变命运的决定也象欢乐,总是草草了事。


至此,距离我跨出家门,正好36小时。



写在后面的话:


吾友Sarah留言要看第四章中提及的那两页手稿。经再四查检,确实只有1979年寒假誊录的原件,而1969年的那两页原稿确实在当年誊录后被我亲手付之丙丁了。Sarah又谓,这么多年前,亦可算是旧物。拗不过,只要将之翻拍下来,以飨各位。



头一篇的落款是“1969年2月”。没错。那是那个未满17岁的懵懂少年在家里预先想象出来的东西,笔触稚拙自不待言,可笑的是,哪有预支痛苦的呢。一笑。


干脆再贴一张照片吧。

那是1969年3月6日在外滩当年的黄浦公园里拍的。

那天,我亲自提议要拗一个造型:前苏联小说《第四十一》作者、作家拉甫列涅夫的造型。见笑了。

唯此树、此灯、此椅皆不复存在,所以,这一回是“物非人是”。




(全文完)


后注:五天连载既毕,允我缓更数日。权当喘息。先谢!


我最近还写过:


“老克勒”,只是个传说

情人节谈谈外滩情人墙(上)

情人节谈谈外滩情人墙(下)

从“犯关”到“卖橄榄”到“洋泾浜”

偷小菜吃

有人上门来打蜡,还记得么?

淘浆糊:上海言话里最后的切口

“老虎窗里掼炸弹”与“六缸水浑”到底啥意思?

“老虎脚爪”去哪儿啦?

“敲煤饼”,一个最短命的上海市井俚语

“上只角”,“上”在哪里?

上海话形容面孔难看的44种讲法

上海人家怎么晾衣裳?必须拉挺刮?必须翻个面?

上海人家的揩布都是分三六九等的吗?


告示:我2018年出的两本拙著《上海名堂经》和《上海有声色》已上架(均为有声读物,用手机扫描每篇题目下的二维码即可收听我读那篇文章的沪语音频)。

需要购买签名本的请扫描下面任何一个二维码加入“畸笔叟签名售书群”,然后按群内客服的要求去做即可。谢谢各位捧场。



如果用手机打赏,请长按此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