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原路:上只角的市井气(一)

畸笔叟 畸笔叟 2021-07-06


 

写五原路的文章近年来太多了。上只角啊,幽静的小马路啊,花园洋房、高级公寓啊,名人故居啊,不一而足。尤其西笃底还搭着现在名气很大的武康路,那还得了。老实讲,到底啥人要隑啥人的牌头还没人弄清爽过呢。



这么说吧,家母从宁波到上海,至今正好70年,一直住在五原路附近。先是麦琪里,七年后搬到淮海路,住到现在。家父先来,一个人的时候是寄居在亲眷屋里的。

我们从小到大,五原路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小菜场。后来,五原路突然不许有小菜场了,附近人家一片哀鸿。上方花园、新康花园、愉园、淮海大楼、赛华公寓里的居民都大呼不方便。我回去一趟,家母就要咕一遍:“几十年,买惯了。乃要跑到老远去买了,烦煞了。”



那我今朝就先来讲讲五原路乌鲁木齐中路这个十字路口。

首先,要注意两个读音。只有住在附近的人们才不容易读错。

 

五原路的五,读“乌”,不读“唔”。照理,五原这个地名来自内蒙北地,既然命名了上海的马路,该读吴音“唔”。老卢湾有条五里桥路。现在还有五里桥街道的吧。而且五原路的这个“五(音乌)”,还不是一般的文读,好像带有明显的苏州评话腔。为啥要这样读?早已无从稽考。

 

乌鲁木齐路的木,也不读“莫”,而读“麦”。因为此地原来叫“麦琪路”,Maggie,几花洋派!上海1946年改路名时,非常人性化,都是带着谐音找的国内城市名。而上辈人的口音已经拗不过来了。乌鲁木齐市读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路则读乌鲁木(麦)齐路。

 

先讲这个路口,是因为这个路口当年的市井气最重了。

四只角,一只是盆菜摊,一只是撤水坑,一只是剃头店,一只是大饼摊,好像还有一爿水果店。


东南角现貌。现在是一家西式快餐店。

 

盆菜摊在东南角。

原来是一只油毛毡的棚棚,最早好像是一家叫合盛的面粉油行,后来好像先变成了五原路小菜场的办公室。因为调小菜卡、领过年的鸡票鸭票鱼票肉票是要到此地来的。

棚棚当然是当年的违章搭建。当年也没什么章,随便违违。其实它的东面是一幢三层楼的小洋房。我至今记得底楼人家姓谢,是我大哥小学同学的家。后来坊间传说,足球名将谢晖家也住过五原路,不晓得搭界与否。

我至今还记得,他家对门口的小菜场是怨声载道。又如何?世道不对啊。住洋房的大气不敢出,棚棚里的才可以哇啦哇啦。

 

后来,办公室缩到棚棚里面去了,外面开始买盆菜。

据我了解,五原路小菜场买盆菜是开了全市的风气之先的。主要因为这里的居民购买力几乎是全市最高,尽管屡经运动蹂躏。瘦死的骆驼大于牛嘛。

在样样要凭票供应的年代,盆菜摊就像是深圳的沙头角,是特区。一只搪瓷盆子里,一棵八斤重的黄芽菜旁边,摆两角洋钿切肉丝的后夹心,不收肉票,立马有人要,哪怕晓得这棵黄芽菜肯定是冻伤的老帮菜。七八只瘪塌塌的甜椒旁边,摆三块豆腐干,不要划豆制品卡,又有人要了。五六只烂番茄旁边,摆两只碎壳鸡蛋,也蛮抢手。这里还兼卖冰蛋喜蛋等,反正都是不收票,不划卡的。



所以,这只角子上的盆菜摊永远哄足挤足,人头攒动,沸反盈天。

“哎,迭盆我先要嗰呀!我比侬先看到,先喊要的呀。”

“先看到有啥用?有本事拿到手里喏。”

“喂,侬,覅只顾寻相骂讲言话,钞票先付忒!”

 

肉票和豆制品计划都太少,根本不够吃。所以,家常用度不是特别紧的人家,都会来光顾这个盆菜摊。

五原路小菜场就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想方设法把滞销的蔬菜卖出去。

好像到1980年代初,物极必反了。解放日版和夜报都屡次登报批评过这种“搭卖风”。不过,批评了也没啥用场,该搭卖照样搭卖。直到1992年以后,供应极大丰富了,票证也逐渐取消了,菜场“搭卖风”才算销声匿迹了。

 

所以,有人一直讲,上海是百年商埠,做生意的门槛是留在血液里,写进基因的。什么销售技巧(或伎俩),很多人可以无师自通,根本用不着啥个培训乃至读啥个MBA

据说,当年上海百万产业工人齐齐下岗,再就业最快的是老南市的人。他们没架子,最实在。昨日出厂门,今朝就弄堂口卖卖油墩子,小菜场摆摆葱姜摊,或者借一部黄鱼车到十六铺去批点水产,或者到新闸桥去批点水果来卖,甚至在福佑路边蹲下来铺块白布头,四块石头压牢,随便收点卖点啥个古董,都能养家糊口。


西南角现貌。


西南面最早是一片空地,转弯角子上有只撤水坑。

现在还是公共厕所吧。在此地屹立了70年以上而不倒,也算是有点历史了。70年来,这个公厕不知翻修了多少次,当然是越翻越好了。

说起来也让人很难置信,一开始,这个撤水坑还是属于私人的呢。那家人家姓朱(?),也许免费收集来的肥料也可以卖钞票作为生计?亦未可知。方便大众倒在其次了。

 

从五原路朝南的这段乌鲁木齐中路也很妖。沿街面的房子破破烂烂,开满了酱园、米店、老虎灶、豆腐店、煤球店、木器家生店、铜白铁行等等,市声一片。好房子全迓在背后。比如天一邨、皮佛华公寓、卫乐公寓和玫瑰别墅等。


传说中的“水晶宫”依然迓在棚棚后面


连文革中闻名海上的“水晶宫”也迓在310弄里。据说此地原来是南京路小吕宋百货公司老板叶茀康的私邸。所谓“水晶宫”云云,不过是人家在很多房间的墙上和天花板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镜子。按当下的说法,这叫做有钱任性。谁想到好好住着,会有抄家这步棋呢?


传说中的“水晶宫”的庐山真面目(高参摄)


于是天下哗然。先是附近的人跑来看西洋景,大家都没见过嘛。后来据说干脆组织参观,排队一直排到复兴西路。外地串联的小将也有不少来看过的。 

名义当然是,看看资本家的生活多么糜烂。


传说中的”水晶宫”的大门现貌


这种套路,上海玩得最熟了。还记得当年的“批判电影”么?大家也是趋之若鹜。反正电影院里墨墨黑,啥人批判了,啥人欣赏了,又有啥人晓得。后来才晓得,1960年以后上影厂的好几部电影,因为越来越形格势禁,拍好以后就打入冷宫了。这么一来,反而得见天日,这也是已经被天天批斗的艺术家们始料所不及的。


还有,社会上不准穿奇装异服,不准梳大包头穿尖头皮鞋,没关系,一帮导演像大家事先讲好的那样,把来稍加改良,让剧中的反面人物来“走秀”啊。特务可以穿嘛,地下党也可以穿啊,犯罪分子、不良青少年都可以穿。结果,电影一上映,这些穿着马上成了魔都的街头时尚。这也是电影审查官始料所不及的吧。

 

言归正传。

这段路,唯一的沿马路的好房子是270弄,偏偏就在这撤水坑的旁边。这个弄堂很小,一塌刮子3只门牌号头,房子却不推扳,至少要算新式里弄房子。好像也是1950年后被当作敌产没收,由官家指定人家住进来。


图左即270弄房子的南立面。不错吧


这些人家住得固然适意,却天天闻着很重的味道,哪里开心得起来。于是,与撤水坑管理者的争争吵吵一直没有停过。

 

(未完待续)


我最近还写过:


钱家塘(荡)的最后一汪水在哪里干涸?

过房娘:江南人家的又一门亲眷

清明断想:插柳、断鹞、野火米饭及其他

清明谈鬼

你乘电梯是怎么揿按钮的?

那些年,我们是怎样回上海的

1978年,南京路的“小新雅”来了这样一帮人

50年了,总有人陪不了我们走这么远

50年前的今天,我们就这样被你“欢送”

“老克勒”,只是个传说

情人节谈谈外滩情人墙(上)

情人节谈谈外滩情人墙(下)

偷小菜吃

有人上门来打蜡,还记得么?

淘浆糊:上海言话里最后的切口

“敲煤饼”,一个最短命的上海市井俚语

“上只角”,“上”在哪里?

上海话形容面孔难看的44种讲法

上海人家怎么晾衣裳?必须拉挺刮?必须翻个面?

上海人家的揩布都是分三六九等的吗?


如果用手机打赏,请长按此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