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莞尔《战争史大观》:下次的战争是世界最终战争
编者注:本篇为石原莞尔《战争史大观》的正文部分。原书中有些不正确的用语或者观点,例如“支那”以及为侵略战争做辩解等等。为保持原文原意,对原作者之意不做粉饰修改,读者应作出辨别。
战争史大观
翻译 老狼是也
第一篇:《战争史大观》纲要
第二篇:石原莞尔的思考——《战争史大观》的由来
第三篇:《战争史大观》——从早期战争到腓特烈大帝
《战争史大观》——拿破仑的战争
《战争史大观》——从拿破仑时代到第一次欧洲大战
《战争史大观》——第二次欧洲大战
《战争史大观》——战斗方法的进步
第六章 将来战争的预测
第一节 下次的战争是世界最终战争
记得我在中央幼童学校学习了初级的解析几何。我不喜欢数学,对几何则学得努力也感觉非常有趣。挂江教官说:“一二元次的世界,即所谓的住在平面的生物,给出一条线的话,就限制了他的行动,而对于三元世界来说,即我们身体之所在的空间,线并不能够成为障碍,而被封闭在平面之中时,就完全被囚禁了。但是对于处在四元世界的,我们的牢笼般的东西就毫无意义了”。这使我们听到非常有趣的东西。
那时在镰仓海滨学习游泳时,光明寺的本殿是我们起居的宿舍。十六罗汉的后面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单独睡在那儿。这个女孩非常活泼大胆,使我们都感到吃惊。某晚,调皮大胆的“豪杰”数人(当然我不在其中)在熄灯后,去海边散步,很晚回来把放在过道上的剩饭吃了。但突然有动静和发光的物体进到了本殿。“豪杰们”都吓得趴伏下来。这时“豪杰”中的“豪杰”,不久前在事变(译注:指七七事变后的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石川君胆怯地慢慢抬起头,看到一个女人进入了本殿的最里面,根据石川的说法:“柱子也罢,蚊帐也罢,她都轻盈地通过了。”最里面的女孩子哭起来。有人到里边询问缘故,女孩说“一个不认识的年轻女人过来抱我,我不要抱……”。此后她一个人怎么也不愿住在本殿了。这个女孩不知道自己的双亲,只听说母亲住在浅草(译注:东京著名寺庙)附近。我们私下里都说大概她的母亲也去世了吧。
仔细听了石川的实际感受,我觉得挂江教官所说的四元世界的幽灵似乎和这太吻合了。宗教的灵界故事大概也一样吧。
但是我们普通人,立体(三维世界)以外的东西是不可理解的。而立体战法将使人类的争斗达到穷尽。今天的战法应该仍旧是面的战法,而它正逐渐变为立体战法。
作战单位则由分队发展到组,今后就是以个人为单位的战斗了。
昨天为止军人以外是非战斗人员的常识说法,因为轰炸城市已经逐渐被打破。第一次欧洲大战中,全体健康男子从军,而今天全体国民都将被投入到战争的漩涡之中了。
第二次欧洲大战中,连德法两个强国之间也成了决胜战争,但如前所述,这是因为两国的战争实力相差悬殊所致。而按照今天的状况看,它作为一场持久战争的可能性仍然更大。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把全部健康男子动员起来的话,其国境的全部正面防御、避免敌人的迂回包抄是可以做到的。即便面对有炮火、坦克、飞机等综合威力充分装备起来的敌人,如果抱有坚决抵御的决心,那么敌人的正面突破仍然极其困难。
以后的决胜战争,怎么看也将以真正的空战为主体,能够对敌国的中心一举进行致命打击,才是能够赢取胜利的决胜战争。
从立体战法、全体国民投入战争这些情况看,今后的决胜战争无疑就是空中战。但是,如果说作战单位是个体而且全体国民参战,这就意味着彻底倾注国民每个人的全力而战。三维空间之外的事情我们无法了解,而今后的战争在三维空间将达到战争形态的极限,这也就意味着它将是最终的战争。
今后的决胜战争是世界的最终战争,真正的世界大战。过去的欧洲大战称之为世界大战并不恰当。那只是一些人无意识地学舌把西洋人的武断照搬过来而已,他们无法理解战争的趋向和世界历史的趋向。
第二节 历史的趋向
所谓战争的终结就是国家对立的解消,也就是意味着世界的统一。最终战争,只能是世界统一的序曲。
以第一次欧洲大战为契机,军事上的进步令人惊叹,特别是德国和苏联这种全体主义国家的国防建设正如列强所指责的,是向着国防国家体制的急速发展。全体主义以国家实力的高速发展为目标,是“自由”向着“统制”的跃进。
为了彻底发挥全国的力量,需要高强度的紧迫感,全体主义完全就像运动选手的赛前集训一样,这是决胜战争之前应予活用的方式。
如果在可及的范围内能够击破某个具有根据地的抵抗力量,自然所赢取的是政治上的兼并。正是这样,武力的进步,使得一些国家整理了周边小国而发展成了大国。欧洲大战后,军事以及一般文明的大飞跃,使得国家瞬间进行着合并从而壮大着实力,这成为国际社会生存的根本条件。而我们从国家主义走向国家联合的这一时代发展趋向中又可以看到,今天世界逐渐地大致上划分成了四大集团,这已成为世人的共识。
昭和十六年(1941年)一月十四日,阁僚决议的发表中,有这样的文字表述:“违反开国的精神,置皇国的主权有暧昧之虞的那种国家联合主义理论,是不能允许的”。随后兴亚院(译注:昭和13年<1938年>12月日本设立的政府机构,以管理其殖民地和占领区)当局做出了说明,这不是否定国家联合理论,只是不能允许违反开国精神使皇国主权暧昧不清的倾向。如果,否定国家联合理论的话,这显然是与人类历史的大趋势背道而驰,无疑将使皇国免不了成为世界潮流的落伍者。兴亚院当局当然有必要对此加以阐明。但阁僚决议竟然发表会引起重大误解的文字表述,这实在令人遗憾。
根据作为人类文明目标的“八纮一宇”(译注:日本日莲宗派的造语,传说是日本神武天皇的开国宣言,为二战时军国主义的口号,二战后被美占领军禁令废用。此语源自淮南子:“九州外有八泽,方千里。八泽之外有八纮,亦方千里,盖八索也。一六合而光宅者,并有天下而一家也。”)的理想,毋庸置疑政治上将以天皇为中心一统天下。但是,要实现这一理想,有着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间就是渐渐进入国家联合的时代。因第二次欧洲大战更加有力地推进了这一发展,不久将要形成数个明确的集团吧。这些集团尽量强化并有力发挥着统治力,与此同时,民族感情呀国家间的利害关系等阻碍这种统制的反作用也依然是强烈的。结果,各集团的状况不尽相同,有的稳定下来,而且不断向强化统制方向推进。能够合理而平和地推进统制的,才具备真正胜出的资格。
如上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想见,同时也会有各个集团之间的分解和集合,使得集团的数量减少,大概不久最终将划分为两大势力集团,这两者之间才将进行真正的决胜战争,进入世界统一的第一阶段。逐渐形成的这样两大势力的过程,就是历史阶段的现状。从战争角度来看,也就是第一次欧洲大战以来的持久战争时代。即便是持久战争,而局部也进行着决胜战争,但它促进着集团的形成。而武力的活动范围还有许多局限,因此形成数个集团也是目前的自然状态。在这个意义上说,目前还是人类战争的准决胜时代,这个时代的末期,当世界最终划分为两大势力范围时,就将进入最后的决胜战争时代,将进行最终的战争。
人种上经济上大致比较美国而言,拉丁美洲的诸国与欧洲大陆有着更亲近密切的关联。尽管如此,第一次欧洲大战以后,却急速地向往成立美洲联合体,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德国由天才希特勒通过战争手段,切实地向着结成欧洲联盟的方向努力,他以恩威并重的恰当策略,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苏联则取得了最多的合并成果,今天名为联盟,实际上已经可以看作是个大国。日本以实力不断排斥欧美霸道主义,也逐渐向着结成一个集团的方向推进,我们东亚比较而言还处在最不完善的状况下。但是,不久的将来支那事变得到解决,必定迅速地实现东亚大同吧。眼下的事变就是分娩前的阵痛。
这些尚未完成的四大集团已经大致分为民主主义阵营和轴心国阵营这么两大营垒,苏联巧妙地在两者之间摇摆想获取渔翁之利。那么,到底将来会如何发展呢。
今天的所谓民主主义、全体主义(译注:石原莞尔所谓的“全体主义”,就是专制独裁主义),未必就是主义之争。现在讲民主主义的英美,把全体主义的中国纳入自己的盟友中,特别是还向苏联这样的全体主义的急先锋暗送秋波。与其说什么主义,不如说利害关系乃至地理关系更为重要。但是文明的发展,我认为最终还将以主义为中心一分为二。
从这个角度而穷其根本,我相信这是王道和霸道的文明之争。我们东洋人在科学文明上落后,但与西洋人相比较,则是在平和的环境中走过来的,反过来说我们总是顺应天意而生活着,东洋人没有抛弃远古的宗教生活。西洋崇尚力量,而我们信守道义。在政治上,我们把德治作为理想,对此他们重视的是法治。道和力,在人世间都是不容忽视的两大生存要素。问题在于,其程度如何,何为主何为辅。这个问题现在日本人可能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这是问题的本质所在。今天日本人学习西洋文明,大致就变成了霸道主义,甚至是比西洋人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霸道主义。看吧,他们不是大言不惭地说,“需要石油,就应该夺得荷属印支”(译注:荷属印支即今天的印尼、文莱、新几内亚诸岛)吗?今天就连西洋人也拐弯抹角地不会这般露骨地说话了。日本人此时从里到外全部西洋化了。近来所谓的日本主义横行,形似日本,但他们绝大多数的内心深处却是西洋霸道主义。一边说着八纮一宇,一边抢夺弱者的权利,夸称自己就是强权的领袖。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这种霸道主义其实是如何妨碍着东亚的安定。
克里斯蒂的《奉天三十年》一书中关于当时的日清战争(译注:即甲午战争)曾有这样的记述:“如果全部的日本人,都能像军队当局那样的话,人们可能对他们的离去会感到惋惜吧。但是却有其他的一类人,随着军队走后留下的人力车夫、搬运工等,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下层群体来了,从支那人来看,他们带来的是轻蔑和恐惧,他们不像士兵那样被置于严格的军纪之下。”看来军队士兵所到之处是有道义的。然而关于日俄战争他还记载说:“这之前的战争时期,日本军的正义和仁慈被赞颂,全部的战乱苦难被忘却。就在此刻军方与满洲的农民应是能够结成永久友谊的一大机会。经常受到战乱之苦的这些农民们把日本兵当作兄弟,像救星一样热情地欢迎他们。这样的话,在这个国土上能开拓永久占领的道路。而且,这也是许多人的愿望。然而,姑且不论日本的领袖和高官的目标何在,普通士兵和随之而来的在满洲的一般日本人没有能力认识到这些以及他们所处的位置……这样,人心向背发生了变化,日本人成为了厌恶的对象,人民对他们的动机抱有猜疑,不合作共事的倾向增长了,而且内心燃烧起敌意。这样的感情要加以根绝已经困难了”。
日俄战争中,士兵的精神已经有些倾向于非道义了。这次事变(译注:指七七事变后的中日战争)又怎样呢?坏的方面,仅限于一般日本人和士兵吗?据说,华北一位老人慨叹道:“北清事变(译注:指义和团之乱,下同)当时的日本军和现在的日本军真是完全变了。”如果我军多少和北清事变当时那样地遵守道义的话,今天蒋介石大概已经屈服于我们的实力了吧。蒋介石抵抗的根底就在于此,因为一部分日本人的非道义行为,从而煽动起大众的同仇敌忾。我相信,“告派遣军将士书”、“战阵训词”的重大意义就在于此。
北清事变当时的皇军是如何遵守道义的,对此,北京的东亚新报2月6、7、8日三天的报纸上登载了“柴(译注:柴五郎,1860年~1945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为驻清武官,后官阶至大将)大人的善政留在北城的故事拾掇”为题,记载了流传至今的佳话。作为参考,大概的故事是这样的。
(一) “千佛寺胡同,在北京城北部一带,这里是我们日本人值得夸耀的地区。
光绪二十六年,即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七月二十一日各国联军入城北京的日子。日本军排除了朝阳门守军的抵抗率先入城,在顺天府设置了警务所,当时公使馆附属武官柴五郎大佐为警务长官。”
柴大佐就是后来的柴大将,大将恩威并重,所推行的善政令北京人禁不住感动落泪。
“柴长官首先在东西北八胡同和西四牌楼北报子胡同两处设立了安民公署分署,发出布告:
“不许军人擅入民宅搜查,若有违反者,住民可以记其相貌予以举报。”
“然后,与清朝刑部郎中端华如等一起处理治安事务。
“当时在北京划分了各国军队的驻屯区域,日本军驻屯区域的北城地区市井生活最为和平安定,俄罗斯、法国、英国等驻屯区域因为士兵的骚扰和暴行,上吊、投井自杀和烧杀抢掠的事件频出。人们从这些区域争先恐后地到日本军屯驻区域来避难。因为这些难民的到来,当时还很荒僻的鼓楼大街一带甚至突然成了繁华地段。
“通过比较,所谓的善政的成果一目了然。在北清事变中,规定了各国的军队由各自警备管理,这时与西欧军队的兽行相比,正是皇军的具有仁爱的军规和管理发挥了它的价值。
这个时候对日本军的敬仰感情,在以后的日俄战争中,就成为清朝清一色亲日倾向的原动力。……”
(二) “这里是鼓楼东大街北,因为日本军的善政而得到更生的街区。根据桥川时雄的调查,当时作为警务长官的柴大人施行仁政,他打开粮仓廉价卖出储存米,避免了发生粮荒,因而受到当地长者的感谢。其他,现存的口口相传的柴大人的佳话如下:
【传说 其一】
那时候叫柴五郎的其实不是日本人,而是满洲旗人出身入了日本籍,也就是说,柴大人所施行的仁政,是对乡里一种报恩和对故乡的爱。尽管这是当时感激其恩惠的市民们掺和了自己的想象相传的一种说法,但却被作为真事般地口口相传。
【传说 其二】
柴大人离职返回日本时,几乎成了一件大事。在柴公馆,从早到晚,人们都来饯别送礼。大多数还是贫民苦力,大家手里拿着烧鸡什么的作为送别的赠礼。这些景象,至今还令人记忆犹新。
【传说 其三】
柴大人的威严在当时也是相当了得,都有儿歌被传唱着。已经过去近二十年了,北城这一带,孩子过于淘气的话,母亲还会用“柴大人来了”来哄吓孩子们。
这三个传说,是桥川收集的故事。这些也是对日本军人柴大人威德的充分怀念了。
(三) “在宝钞胡同,要探访柴大人如何把握民心的伟大事迹时,特别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反映满洲人的敦厚的“都门纪变三十首绝句”好像就是关于“拳匪之乱”的诗歌。其中的第七首“肃府”如下:
桐叶分封二百余,苍苍陰护九松居。
无端被毁浑间事,同病应怜道士徐。
这首诗里说的道士徐,就是指东海采仙去的徐福,在战乱中慰籍民众的,也可解释为是颂扬柴大人的仁政。这些诗里还有:“安民处处巧安排,告示辉煌总姓柴”,歌颂了柴大人的告示使人心安定。“拳匪纪略”中记载:
“因为日本军占领了北城,知道外国人已经进入北京城是二十三日。土匪们乘乱打劫,数百人家被一扫而空,但是北城却什么也没发生。因为这里日本军占领了,北城的老百姓都受到了日本兵的庇护。”
还有“驴背集”诗集中也记载:
“由于日本军的入城,宫城受到了保护,因为未得逃离滞留宫中的数千人,也由日本军供给膳食。而光绪帝、西太后都西巡了,所以只有惠妃(同治帝的妃子—原注)守着国玺,柴大人派使者前往表示了歉意,并根据大人的指示,采取了宫中善后的处置。”
当时的日军恩威并重的事迹,即便四十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被口口相传,而且能够看到许多留下的记载,和英法的残暴行为相比较不是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照吗?”
以上,就是东亚新闻的记事。
明治维新以后,萨长派(译注:萨摩藩和长洲藩合并的略称,曾在明治维新中起到重要作用)因为维新成功而居功自傲,即所谓的藩阀横暴,从而成为招来政党政治的一大原因。而政党一旦获得权势就又走向蛮横,不久就失去国民的信赖。今天,可以说军队成为政治的推动力。如果不加自律的话,军队也将变成国民的怨恨对象。纵观日本历史,可以明确看到日本民族也未必总是讲道义的。国体不明朗的时代,日本人甚至是比西洋人更甚地实行着霸道主义。战国时代(译注:日本的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末的约百年)的外交也不劣于今天的苏联,是玩弄阴谋权术的历史。但是我们的国体所受命的道是道义治国,是依据“八纮一宇”的理想,用道义统一世界。
美国对北美的统治、德意志对欧洲联盟的统治、苏联的统一,无一不是以力量为中心的霸道主义。对于东亚大同,在我日本现在也是信奉力量、遵循霸道主义占据着压倒性上风,各民族对于东亚联盟的反对就反映了这一问题,令人感到可悲!但是,东亚联盟仍得到迅速的发展,也反映出国民正在迅速地觉醒于皇道。
崇尚力量的方法是极端的,可以速见成效。但是力将自毁于力。把道和力结合起来,才有真正不可战胜的力量。毋庸置疑,天皇的理念就是这样。我们必须以东方的道义作为东方大同的根基。即便有许多不尽然的历史事实,但王道是东亚诸民族数千年来共同的憧憬。我们一定要遵奉和信仰着天皇的理念来完成东亚大同,对抗并战胜西洋的霸道,实现八纮一宇的理想。
世界最终战争,结果就是王道霸道的决胜战争,东亚和西洋的决胜战争。从这个观点看,我相信最终战争的中心就是太平洋。
当然,我们以道义为中心的同时并不轻视力量。西洋人也未必轻视道义,但霸道主义却不可能理解道的真义。而我们获取力量却绝非难事。我们必须一方面迅速地觉醒于东方的道义,同时要加紧摄取西洋的科学文明,从而构建起在最终战争中必胜的体制。
在日本甚至也有许多不讲道义、崇尚力量、以物欲为中心的时代。霸道是动物之本性,对于王道的追求和憧憬,才是人类成为万物灵长的根本。今后人类还会重复暴露本性,但是人类社会的正道就是向着王道迈进。当人类和谐地安居于王道社会之时,人类会发自内心地由衷地感谢天皇的存在,加入到永恒的信仰中,这意味着真的和平就到来了。而日本民族正确的作为,强有力的执行力,将使人类更加坚守对于道义的信仰。
第三节 对于将来战争的准备
科学文明的飞速的进步,使得世界变得狭小了;不远的将来全世界将划分成王道、霸道两个集团。这一天正在日益迫近。
这两个集团为了统一世界进行最终战争就需要适合于此的决战兵器。放开眼界静观大势的话,世界的二分化和决战兵器的出现正齐步进行着。这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兵器与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兵器发展使得政治集团的势力范围扩大,当世界因此确立了一分为二的状态,也就是两个集团开发并拥有了进行决战兵器的时候。
为了最终战争必须做好充分备战:
1. 创造并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决战兵器
2. 严密的防空对策
这两点至为关键。在这个彻底的决胜战争中,武力对决将在瞬间决定一切。
今天德意志看似取得了制空权,但是飞机对于船舶的打击似乎还不及潜水艇来得更大,而英法海峡的制海权好像又很难为德国所掌握。在英国依然有许多的船舶进进出出。首先飞机的滞空时间不长,而现在的炸弹威力不足,即便日夜轰炸伦敦,还难于摧毁伦敦市民的抵抗意志。
英法海峡仅仅一海之隔,决胜战争也不再可能推进。隔着太平洋的决胜战争,简直就像梦呓一般。但是令人惊叹的科学发明不是已经萌芽了吗?因为原子核产生的惊人能量,如果被人类巧妙地加以运用的话会是怎样呢?由于这些发明,航空机械能够长时间地以惊人的速度飞行,世界就更显狭小,而且利用这一能量的破坏力,瞬间即可决定战争的胜负。怪力光线(译注:应该指的是核辐射)或者什么的,将爆发出什么东西我还不知道。无论怎样,世界一分为二的时候,毫无疑问一定有今天难以想象的决战兵器发明出来。
今天,主要是以量变为主的时代,而明天则是质的飞跃时代。装备好新的革命性决战武器而先敌制胜,这是成为最终胜者的首要条件。
为了使科学技术落后的东亚能在数年间超越西洋的霸道主义,这个革命性武器的出现,给予我们一线光明。我们必须把这一开发作为最重要的国策之一,为了促进这一科学发明使之取得成果,有必要实行奖励和扩建更大的研究设施。
用现有官僚奖励办法绝不可能达到这一目的。国家应该发掘真正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给予奖励并以他们为中心开展研发,这样国家事业才可望实现。
但鉴于当前的情况看,奖励制度与现实不符。因此,我提议充分利用资本家和暴发户的财力来推进奖励科研开发。国家首先应停止国防捐赠。在自由主义时代,为了补充军费之不足,不得不鼓励国防捐赠。而自发的国防捐赠对彻底提高国防的思想意识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可否认。但今天像国防这样的国家最高事业应该全部依靠税收支出。现在军费已经不是问题,国家的生产力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国防捐赠几乎没有必要了(但抚恤金事业等,还是希望乡里乡亲用发自内心的捐赠来解决)。
应该使资本家特别是富豪从强制捐赠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尽其全力来赞助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国家机关判断科学家的创造发明的价值并给发明者以奖赏;对于赞助者可以用授勋授爵等荣誉名誉予以表彰。施行统治主义的今天,国家的恩赏已不再适于仍然偏重官僚。恩赏应该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加以改革。信赏必罚是兴盛国家应有的标志。
优秀人才不应该局限于日本或东亚范围内,应该尽量广泛寻求和集合全世界的人才天才。
同时今天的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仅仅是奖励发明还不够,国家应该竭尽全力调动综合能力创立世界上无可比拟的大规模研究机关。发明家的天才和富豪的资金赞助相结合,对于合理的发明创造应该发挥众多科学家组成的综合力量,将这些研发成果迅速地付诸实践和运用(发明者是否参与这一过程则另当别论—原注)。
作为科学后进国日本,我们要特别引以为戒的是那种散乱无章漫无计划的开发制造。研究机构、大学、大工厂的相关部门,必须拿出全部力量加强合作管理。我们必须要使全体国民对天才的尊重蔚然成风(今天,天才常常受到官僚权威的压制、扭曲和葬送—原注),要有组织地使研究机构迅速开发创造世界顶尖的新兵器、新机械。
以下探讨防空对策。无论怎样,最终战争是以空战为中心一举袭击敌国中心的战争,因此既要拥有出色的破坏性兵器,与此同时还必须在对敌防空防御上拥有对策。
而具有可怕的巨大破坏力的攻击,完全的防空恐怕难以做到。各国相继采用的做法是把重要的东西如何隐藏到地下深处。这大概仍然无法赶上攻击威力的增强吧。而且这种过度的过分消极的防御手段,将阻碍生产的发挥和国力的发展。对于防空对策,也需要真正的智慧和通观全局的观念。
关于最终战争,我的推断是大概在今后三十年左右发生。这当然不过是种猜想。但根据战争变化的速度来推论,可以说它并非完全没有根据。因此,我在“世界最终战争论”中,就提出以二十年为目标,强力推进根本的防空对策。
以必要的最少限度的防空部门调动运用一切努力实行完全的防空,究竟如何规划其范围,也需要有远见,这是首要的重大问题。至于其他方面,应尽量分散配置。在“最终战争论”中,我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 官僚机构的大幅缩减。对统制国家而言,当然官厅需要强而有力。但是这未必意味着就要扩大机构规模。不可或缺的必要事项要迅速准确地加以决定,下达给各机关予以积极推进和执行,其关键在于提高效率。像今天那样任何事情全部需要由官厅加以统制管理,这本身就违反了统制主义的本意和准则。这一套仅适用于民意低下的苏联人的方法,不符合日本的国民性,不适用于我国国民。从这个角度看,我相信我们的官僚机制还有大幅缩减的可能性。反之,官僚机构的扩大,也是人口集中的一个原因。
第二, 教育制度的根本革新。教育的振兴使得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迅速发展起来。但是,今天社会的不安定、社会的停滞不前,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自由主义的教育。教育不是按照学生的能力,而是按照父母的财力来进行。这种教育和实际生活脱离,制造出一批空谈家,他们柔弱而缺乏锻炼,缺乏勇气,缺乏劳动工作的欲望。而接受这样教育的人之众多,完全脱离了国家的需求,一旦遇到非常时期,这样的知识分子反而造成了失业率的增高。无论从哪方面看,这与今天提倡的寄宿教育、大幅提高全体国民综合素质的时代宗旨是背道而驰的。我认为应该全部废除中等以上的教育,使全体国民加入相当于今天的青少年义勇队进行训练,在训练中,适应性好的给予更高的教育机会,同时合理地分配国民的职业。教育和实际需求必须完全联系起来,这样,除了都市的国民教育设施和国民学校外,其余都可以转移到都市以外的地区去,使得都市人口大幅缩减。
第三, 工业的地方分散。特别是重要的军工产业应该分散在全国各地,在彻底的国土计划之下确定合理的布局。如果能够切实实施大河内正敏(译注:1878年-1952年,日本物理学家、贵族院议员,因负责核弹开发,被指为甲级战犯)的农村工业建议,这对日本的工业发展以及农业革新和农村的未来,都具有积极意义。总而言之,今天建设中的工业,应该在打造强国的统筹计划下来予以实施。
使用以上的方法,都市人口将大幅减少。而且对必要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断然实行根本改革,从而建成彻底的防空都市。此外,各地方必须在遇有情况时具备应急的处理能力,能够对国民的生活进行指导,等等。
大革新往往就是自然而然地应运而生的。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以及所承受的压力,我们强行推进如上的一系列措施,相信昭和维新这一伟大事业就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这和军事革命并非因为军人的自觉与否而发生是同样的道理。当然这将伴随着极大的牺牲。
苏联革命是史无前例的,它是在马克思以来约百年的研究和计划下断然实施的革命。全世界在今天还钦羡着其形式上所具有的魅力。特别是远离战乱中心的日本,这种情绪更甚。连自称日本主义者的心目中,似乎对于马克思流的这种理论计划先行的形式也感到叹服。
希特勒的纳粹革命,对于以上两种方式而言取的是中庸之道。根据希特勒的天才的直觉,他确定大致的总方针,而为了达到目的,巧妙地因势利导,勇敢果断地推进着建设事业。方式方法在这一进程中自然找寻出来,并勇于进行修订和改善,以后,再把这些交给学者们去探讨和建立理论。
日本的昭和维新没有任何组织准备也没有计划,断然不可采用马克思流的方式方法。无论如何我们只有偏向于希特勒流的实践在先一往无前的方式。而实现目标的关键的条件是,要使得更多的人对这点加深理解。今天,日美战争的危机已使得国民对于防空的绝对必要性开始产生了深切的关注。
一年前看似空想的大计划,现在成为值得国民最为关切的问题。而这种关切和醒悟将是推进昭和维新的原动力之一。
(待续)
相关文章:
石原莞尔《战争史大观》:军队的编制
石原莞尔《战争史大观》:第二次欧洲大战
东条英机远东法庭陈述书(完)
相关书籍:
识别二维码 购买精品书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石原莞尔《战争史大观》:军队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