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莞尔《战争史大观》:当代的日本国防
战争史大观
翻译 老狼是也
第一篇:《战争史大观》纲要
第二篇:石原莞尔的思考——《战争史大观》的由来
第三篇:《战争史大观》——从早期战争到腓特烈大帝
《战争史大观》——拿破仑的战争
《战争史大观》——从拿破仑时代到第一次欧洲大战
《战争史大观》——第二次欧洲大战
《战争史大观》——战斗方法的进步
第七章 当代的我国国防
第一节 现今的国策
现今的国策,必须立足于迅速使得东亚大同在相关国家中取得成果,能够综合运用东亚的力量,从而做好对世界最终战争的准备。“东亚大同”这一政治目标应该相当于明治维新的废藩立县。
“东亚大同”应该尽量扩大范围,尽量加强合作。但凡有可能的话,东亚一体化才最为理想,而这也许并非那么简单地可以实现。以大亚洲作为大同的范围,也还是空想、理想而已。但我们(包括我国及其友邦—原注)的实力必须为战胜欧美霸道主义暴力而求得尽可能广阔的领域。实现东亚联盟的目的就在于此。而后,依靠东亚诸民族对于时代精神的充分理解,加之我实力的增强,就能够扩大掌控这样的范围。我设想,最初合作的方式可以相对松散,逐渐地加以强化而成为东亚联邦,最终向实现完全的一体化建立大东亚国的方向进展。
近期有种理论认为东亚联盟是超国家主义,议论着在各国之上设置统制机构,使用这一权力足以顺理成章地加强对联盟各国的统制指挥,等等。我认为,这种思想完全是不识大局的旧式思维。以一国之力可以与世界各国为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问题在于怎样才能统制多数国家、多数民族,使之发挥所有的实力,这才是问题的实质。正因为这样,统制必须尽量加以强化乃至达到一体化。
日满两国因为历史上的关系已实行着相当高度的统制。两国甚至超越了联盟的关系,已然可算作联邦,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大国的存在了。但是日中两国现在正在进行东亚未曾有的大战。幸好近期可望取得和平,但迅速地取得心理上的合作还至为困难。操之过急是不可取的。必须随着相互增进理解才能逐步强化统制。最初,作为友好邻邦,不过分地超出这样的范围应该更为妥当吧。我们应该反对霸道主义者那种依仗武力,首先订立条约来获取权益乃至确定两国权利义务的做法,我们王道主义者应该把心理上的相互理解放在首位。法的问题,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予以解决。因此在“东亚联盟”主义者来看,几乎尚无意设置统制机构。
但这决不是理想的状态。随着增进理解,应该适当设置灵活的确保合作的统制机构。
在“最终战争论”中,我强调提出了“把天皇作为东亚诸民族的盟主加以敬仰的那一天,才是东亚联盟真正实现之日”。到了那时,联盟建立统制机构的条件应该相当完备了。其实应该说东亚联盟完成之日,也就是东亚联邦成立之时。或者可以让悟性好的东亚诸民族真正地遵从王道联合起来,而当他们真正达到了对继承王道血统的天皇的尊奉和敬仰的话,不就能够超越联邦这一过渡,一举成为大一统的国家了吗?这样的话,今天为止落后的科学文明等等不就很容易地得到补偿了吗?
满洲建国不久,为了彻底的民族和谐,深切感受到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必要。虽然提出了东亚联邦、东亚联盟的倡议,日满之间没有问题,但日中之间向着联邦的飞跃到底还难以期待,于是自然地暂先采用了东亚联盟案,这成就了昭和八年(1933年)三月九日和谐会的声明。
我在昭和七年(1932年)八月即调离满洲,还不知道有这个和谐会的声明。昭和八年(1933年)六月,参谋本部的某个参谋对我建议称:“许多上司都说石原可以成为海军专家,不妨把你的想法整理出来吧”。当时大概是因为我提倡着有必要制作对美战争的计划吧。于是执笔写下了“从军事上看皇国国策及国防计划纲要”,陈述了自己的见解。
一. 皇国对盎格鲁萨克逊之间的决胜战争是为了世界文明统一的人类最后的最大战争,这个时期已经为期不远了。
二. 作为以上的战争准备,当前的国策首先在于完成东亚联盟。
三. 东亚联盟的范围,应该根据军事和经济两方面的研究探讨来决定。解决人口问题将有待于诉诸于南洋和澳大利亚的广袤地域,而现今最为主要的是,作为东亚联盟核心的日满支(译注:支,指中国)三国在合作方面能够获取切实的成果。
这个文件印刷出来,应该呈递给了次长(译注:副大臣级)以下的各部长(译注:相当于中国现在的司局级)。大概高层所能看到“东亚联盟”的字样,这是最早的吧。
我不知道和谐会的正式声明,而根据此后的满洲国和华北的状况,更失去了强调东亚联盟的勇气。昭和十三年(1938年)夏,因为身体原因提出辞呈时,被上级告知辞呈转交大臣了,命令我先回国休假。我轻率地以为自己将被编入预备役了。九月一日,在大洗海岸(译注:茨城县)一边倾听着暴风雨,一边草拟了《昭和维新方略》的短文。主要根据满洲建国以来同志们的意见,主张把结成东亚联盟作为昭和维新的核心问题。然而,在九月十五日承认满洲国纪念日时,陆军大臣板垣中将(译注:即与石原莞尔在东北共同制造918事变的板垣征四郎)在他的讲演中就使用了“东亚联盟”这个名称。接着,在近卫首相发表的申明中,竟也谈及了与东亚联盟相通的概念。其实,我曾经私下猜想板垣中将在关东军参谋长时期就对东亚联盟不再感兴趣了,因此对他的发言感到十分吃惊。以后,板垣中将还为宫崎正义的《东亚联盟论》和杉浦晴男的《东亚联盟建设纲领》等书做了题词,而且近卫申明就是沿着东亚联盟的这一思路展开的。
昭和十五年(1940年)夏天的某日发表的总军(译注:指日本对华派遣军总司令部)的《告派遣军将士书》中,强调为了解决事变,希望大家牢记满洲建国精神在于完成东亚道义结盟的宗旨。因为这个文书,唤起中国各地掀起了东亚联盟运动,十一月二十四日在南京成立了东亚联盟中国同志会,昭和十六年(1941年)二月一日东亚联盟中国总会正式成立。
在日本,昭和十四年(1939年)秋,东亚联盟协会成立,发行了机关报《东亚联盟》,翌年(1940年)春展开活动。原来与东亚问题相关的各团体看不到有什么活动,而这个协会却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促成中国东亚联盟运动发展的一个推动力。关于东亚联盟的内容,日华(译注:指汪伪政府)之间看来还未能完全达成一致。对于日本的共同国防要求,中国方面则提出的是军事同盟;对于日本的经济一体化要求,中国方面则提出的是经济合作。日本特别重视共同国防和经济一体化,中国方面则对政治经济独立表现出特别的关心。但是,这可以说是当前两国的国情使然。这有待于将来具体地坚持努力吧。总之,两国的东亚联盟运动已经建立起了同志般的情感,这是自民国革命初期以来相隔数十年未见的情景,实在令人无限感慨。我衷心地祝愿东亚联盟运动健康正确地成长,这将是迈入东亚大同的坚实的第一步。
第二节 我国国防
对于现时的国策,即结成东亚联盟这一昭和维新的核心问题,其根本就在于东亚各民族皈依于我皇道、即王道和东方道义上来。今天,我们迎来了国家时代到国家联合的新时代,民族问题是世界性的大问题。而满洲建国的民族和谐精神提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要点,尽管令人遗憾的是在满洲国内部的民族和谐运动至今尚未取得成功。日本民族应该深刻反省自明治以来,在与朝鲜、台湾、满洲国的其他民族的合作上毫无建树的失败教训。这反映了明治以来日本人带有的惰性惯性行为,使其一度深陷挫折和困惑中吧。但同时可以看到,日本的建国精神仍由一部分人坚持并且不断进行着实践。一旦立足于皇道的正确的道义观被确立起来,民族和谐这最大方针被国民所理解的话,我相信这数十年的弊端将被一扫而空,他们将与东亚诸民族心连心地一起朝向合作的大道迈进。
在新时代道义观之下,以世界最终战争为目标的东亚大同的各项政策在策划和实行着。但实现这些的先决条件就是一定要排除欧美霸道主义强加于我东亚地区的暴行。即,不能保卫(我们的—原注)东亚国防,东亚联盟就只不过是个梦。
结成东亚联盟是我国国防的目的,同时各项政策必须围绕和集中在最为困难的保障国防之上。国策和国防,就是这样浑然一体的存在。换言之,所谓的国防国家的意义就在于此。
妨碍结成东亚联盟的外在力量是:
1. 苏联的陆军实力。
2. 美国的海军实力,不可排除更有美、英、苏海军的联合。
对此,我们的对策应该是:
1. 至少以等同于苏联自贝加尔湖以东的兵力,将其配置在满洲、朝鲜,来应对苏联在极东地区可使用的兵力。
2. 至少保持与美苏英可能运用于西太平洋的相同的海军实力,以应对美、英、苏的海军力量。
根据陆军当局的说法,极东地区(译注:指西伯利亚)的苏军已经达到了三十个师团以上,约有三千辆坦克和战斗机。对此,我在满兵力不是已处于相当劣势的状态吗。这种不安定的对比造成对苏外交的困难,另一方面它也是造成这次事变(译注:指诺门坎事件)的主要原因。然而,日苏两国军备之差,仅仅在四年间居然变成这种状态。这显示了作为全体主义的苏联和作为自由主义的日本在国家建设能力上的巨大差距。它和纳粹政权确立以后数年之间德法的军备所产生的差距是完全相类似的问题。我们必须尽早地断然地加强军备。美国最近的海军大扩张怎样呢。海军大臣可能数据不足,据说以我独自的军备可与之抗衡,根本没有必要担心。而另外的一部分主张南进的人则认为,三年后因为美国的造船能力将使得敌我海军力量产生差距,因此应该趁此时机开战。但是,最为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才能排除万难,能够具备与苏联在极东的军备以及美国海军的扩张相抗衡的实力。苏联在极东拥有三十个师团,我们也必须在北满配置三十个师团;苏联拥有三千辆战车的话,我们也应有三千台与之对抗。此外,美国制造六万吨战舰的话,我们也必须断然地实行同等吨位的舰船建造。
这样的事情办不到吧。确实,事实表明,我国的钢铁生产能力今天只有苏联的数分之一,和美国相比就更处于劣势。但是应该制造的东西就必须制造,坚决地想方设法地去制造。这是一步也不容退却的国防需要,这就是我们经济建设的目标,更是昭和维新的基本需求。如果我们只是软弱的国民,就无须把“八纮一宇”云云挂在嘴边。
按照自己有利的方向编造理由这是万分危险的倾向。因为三年后与美海军将出现显著差距,主张趁现在时机打击美国的,是认为现在的美国没有充分的实力却仍试图与我海军对战呢,还是相信战争将在三年之内可见分晓呢?然而我们必须预计到,日美开战的话将是相当长期的战争。美国如加快舰船制造速度的话,在达到它所预期的实力之前,应会避免决战。
我国财政负责人曾经一直到事变之前还认为,国家难以承受每年二、三十亿的军费开支。然而,现在事变过去了四年,实际的经验怎样呢?
如果日本真正地抱有使命感要实现八纮一宇的理想,那么为了对抗苏联陆军、美国海军,就应该具有实力能够建设起这样的武力装备,这是天意,没有丝毫怀疑的余地。国防当局应该断然地向国家提出这样的要求。拥有这样的魄力才能真正推动昭和维新。但是,如此庞大的武器装备的生产,应该交由政治家、经济界处理,军部直接干预反而有失威严。所谓国防国家应当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军队向国家提示军事上的要求,同时作战以外的事情就无需费心劳神。而全体国民必须各尽其职,团结起来为了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以上,是对于陆海军的武力装备的要求,此外更有:
3. 必须迅速建立起世界第一的精锐空军。
一方面,这不仅仅是对于将来的最终战争进行战备的最紧要的大事,也是现在国防上极其迫切的需要。
苏联为了侵攻东亚,需要西伯利亚铁路的漫长运输,而美国渡洋作战困难性也非常大。即,苏联的极东地区和菲律宾等,正是苏美头疼不已的军事上的薄弱环节,反过来说,苏美依靠这些据点又便于对我国的中心地区实施空袭,封锁我近海的交通运输要道。对此,我们无法针对敌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进行有力的还击,并几乎不可能形成对敌致其于死命的攻击性压力。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拿一只拳头对付我们来进行持久战争,而我们却不得不全力以赴地应战。持久战争的关键在于要长久保持紧张状态。
由此来看,大力发展空军,使之易于达到针对莫斯科、纽约进行空袭的程度为宜,也就是说这样的距离几乎不再成为问题时,甚至极端地说到最终战争之前,最好尽量地回避战争。但这并不现实,因此,必须以确保我空军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为目标,以此在持久战争中弥补我国防所处的不利地位。
德国空军在第二次欧洲大战中战功赫赫,时而在海上出没,时而密切地配合地面部队进行作战。真是令人无比钦羡。我国国防的现状与德国不同,还存在许多问题不能一下就达到德国那样的程度。我们必须极其合理地把空军建设作为目标,在扎扎实实推进之同时,空军分属于陆海军的话,也希望陆海空三军能够进行密切合作。最近大家为此已经付出了诸多努力,在器材方面已经进行着密切的合作,而且在运用方面也不断地相互切磋取长补短,这实在值得庆幸。
例如,从满洲国境出发的话,距离东部苏联的航空基地怎么说也不会太远(西方姑且不论),但极东地区缺乏有价值的空袭目标,而针对苏联陆军航空部队,我觉得考虑用轻型的高速飞机较为有利。我认为海军一般需要拥有长距离航行这一特征的飞机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而近来海军航空兵在对华内地的轰炸中取得成功,为此陆军航空兵没有必要马上与之争锋抢功。陆海军的航空兵必须真正把全部兵力调动起来,不留一丝嫌隙地加以统一指挥和运用,即便分属于陆海军,也应该为充分发挥空军本身所具有的优长之处而共同努力。我相信,现在应该已经是这样了。
关于防空,为了最终战争,我主张以二十年为目标强行推进根本的防空对策。今天对这一问题,应该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第一个问题是火灾对策。这须付出最大的努力,扎实地实施木材耐火的研究。现在不是已经有各种方法被开发出来了吗。消防方面更需要有质的飞跃和提高。
还有,高射炮等防空武器似乎还不充分。这些就需要高射炮等防空武器的生产厂家迅速提高生产能力。我想全部的军工产业特别需要调动和活用民间企业。各公司各工厂自备高射炮的话,如何?从需要预留的应急人员之外选定操作炮手来加以训练,不时举行竞技大会,这样马上就能提高操作技术承担起防空职责。政府部门只需掌控配置炮弹,就没有必要担心。有事的时候,根据需要就可加以管理和分配。除了航空部队,防空尽量交给民间来承担难道不更好吗?
但是,整体的防空,则需要比现今更加高度地加以统制管理。任命防空总司令(可能的话由亲王担任—原注),这样可以把担任防空的陆海军部队以及地方政府、民间团体等全部进行统一调度和指挥。
因为是持久战争,上述的军需用品之外,至关重要的问题还有为保障东亚联盟各国家国民的生活安定的物质需求等都应在东亚联盟范围内达到自给自足。也就是说,经济建设的目标无论军需、民需都必须在统一的计划下来进行。
即便是美国,物质也不能达到全部的自给自足。但我们一定要加以防范的是,为获得有限资源,以此名义而无视我们自身的现状和实力,随意与外国引发争端。战争才是最大的浪费。想要一边进行战争一边搞长期建设,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德国今天所处的就是贫瘠的国土和资源匮乏的地理环境。在被封锁的情况下,他们发展科学弥补了许多不足。资源固然重要,今天的文明逐渐实现了依靠科学的力量大致上可以生产出许多东西。比资源更为重要的是人的资源和科学本身。日满两国就有足够丰富的资源,特别是地理上的位置极佳。我们竭尽全力运用现代科学的力量并结合全部综合国力的话,必定在不远的将来,可以获得不劣于霸道主义的实力。
从铁资源来看,世界上日本的铁砂无比丰富,满洲国的铁埋藏量也是庞大的。在精炼方法上,我们不断开发出不需要融铁炉的高频炼铁或者如上岛式那些世界上独特的方法。煤炭也有无尽的藏量,我相信正在福岛县实验中的田崎式煤炭液化方法一定会取得成功。其他还有许多科学技术也正在开发中吧。据相当可靠的推断,从热河(译注:今中国河北北部一带)经陕西到四川一带的地区具有世界性的石油矿脉。这些当然须加以开采。
其他必要的资材,怎么也能生产出来。机械工业方面根本无需悲观。应该发现天才,充分地调动天才的创造力。
但国家把生产目标作为机密,是值得探讨的。连苏联都公开发表这些数据。完全控制国民并以战争为第一目的的德国是将其作为机密的。但日本应该勇敢地公布现状和必要的数据,相信这将使国民理解和明确生产目标,也能调动国民的紧迫感和节约精神。今天某些做法,与马克思主义需要进行百年准备那样如出一辙,把理论呀机构什么的放在第一,却故意掩盖事实,似乎这样就无须勇气和魄力来面对现实困难了。这就是问题所在。
公开发表那些无论有什么困难也必须完成的生产目标,从每个部门发掘最适当的人选,让他负责调动全部有关人员的热情和干劲,强力推进增产,而政府各部门再加以切实的指导和规范,这样全日本就能够如火如荼地发动起来。我不介意这是资本主义方式还是社会主义方式,怎么都行。就算策划打倒资本主义也罢,但资本主义如果承受不了这样大规模生产的话,自然而然将要遭到淘汰,从而使符合时代要求的方式应运而生。一切为了昭和维新,而不是因为革新而进行昭和维新。昭和维新根本的意义就在于为赢取最终战争的胜利做好准备。具有必胜信念的国民,再加上东亚诸民族的向心力,我相信昭和维新必将得到实现。
拥有这样的奋发意志和热情,我们的生产建设必定将生产出世界无可匹敌的决胜兵器。换言之,为今天的持久战争而确立坚固的国防也就是为将来的最终战争做好准备。
(待续)
相关文章:
石原莞尔《战争史大观》:下次的战争是世界最终战争
近卫文麿笔记:“苏联颠覆势力”与日本左翼的战争谋略?(完)
连载:昭和天皇自述录(三)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石原莞尔《战争史大观》:下次的战争是世界最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