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亩均论英雄】“提高亩均效益十法”(二)机器换人法

浙江省经信委 浙江经信 2023-09-24


亩均英雄

编者按

今年5月,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大会,袁家军省长要求高效能推广“提高亩均效益十法”。7月,省政府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要求全面落实“亩均论英雄”改革大会精神,大力推广“提高亩均效益十法”。

本期推出“提高亩均效益十法”(二)机器换人法。机器换人法是指通过实施“机器人+”“数字化+”“互联网+”,对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新昌:轴承行业智能化改造

提升“亩均效益”

轴承行业是新昌传统制造业行业之一,全县拥有轴承生产制造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产值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0%,是中小微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也是“亩均效益”、智能制造、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利润率都比较低的行业,智能化改造提升空间较大。

2017年下半年以来,新昌在轴承行业启动实施了智能制造“百企提升行动”,并以此为切入点,加快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企业数字化制造+企业与轴承云网络化互联+平台对智造企业的大数据服务”模式,基本实现了中小微轴承制造企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普及。通过智能化改造,企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亩均效益”,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初步核算,全县2017年度亩均税收26.68万元/亩,亩均增加值98.24万元/亩,R&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3.61%,均居绍兴市第一;今年上半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实现利税、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0.6%、39.7%。



1

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



以“信息技改工程总承包”方式,遴选本地行业基础好、信息技术水平好的省级工业信息工程公司“陀曼智造”作为总承包商,负责为中小微轴承制造企业量身定制智能化改造实施方案、软硬件开发、系统集成、运营维护等总包服务。“陀曼智造”结合行业实际,自主研发了一套非常方便加载的TM-e微智造系统,操作简便、易学易会。通过智能化改造验收的65家轴承企业平均设备有效利用率提高20%,产品加工平均综合成本下降12%,劳动用工成本下降接近50%,企业对设备故障发现与处理速度提高120%以上,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如试点企业普佑机电公司设备有效利用率从59%提高到85%,产量提升47.5%、单位用工成本降低82%、单位耗材成本降低32%。


2

“小批量免费体验”提升企业积极性



为打消企业顾虑,加快推进智能化改造步伐,新昌县政府和陀曼智造每年各出资500万元,成立轴承企业推广智能制造的“小批量免费体验”专项资金,为每家参加智能化改造的轴承企业按一定加工设备数量比例,免费安装TM-e微智造系统,仅此一项就涉及优惠减免和财政补贴1350万元。一期验收的65家轴承企业智能化改造平均成本仅23万元,一年之内就可收回投资。通过智能化系统,实时采集机床进料、远程控制开关机、刀具使用、产量计量、故障实时报警、节能优化控制等设备数据,汇聚到云平台后进行清洗、归集和储存,以电子看板、手机APP、企业管理报表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数据服务,让企业亲身感受到智能化系统“提质增效降本和管理提升”的明显效果。



3

“平台化服务”加快行业“提质增效”



为加强后期运营管理,新昌县全力打造轴承工业互联网,为轴承行业中小微企业提供“平台化服务”。通过建立轴承制造大数据库,开发设计企业各类数据分析预测、故障预防、快速维护等预警服务,并建立产品质量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管理。一期验收的65家企业5250台设备已全部接入该平台,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反向促进微智造系统不断迭代创新,从陀曼TM-e1.0升级到2.0、3.0版本,不断满足轴承企业个性化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企业智能化与高质量制造水平。“平台化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省心、省力、省钱的智能化改造后期运营管理模式,解决大批中小微企业“建云养云”的苦恼,一方面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轴承行业大数据汇聚,为中小微企业普及智能制造,建成行业数据“大脑”,推动行业规模化“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瑞立集团“机器换人”加速企业“智变”

瑞立集团是温州汽摩配行业龙头企业,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轨道车辆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2006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商用车气制动系统集成商。近年来,瑞立集团通过实施“机器换人”,加速企业“智变”步伐,成为浙江省汽摩配行业通过“机器换人”提升“亩均效益”的典范,连续3年被评为“亩均效益”综合评价A类企业。2017年,瑞安汽车零部件公司实现亩均税收为53万元/亩,亩均增加值为218.3万元/亩,分别是全省汽车零部件行业平均水平的1.5倍和1.6倍;R&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4.12%,高出全省行业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


1

政策红利支持,“被动”变“主动”



自2015年起,瑞立由被动“机器换人”变为主动要求“智变”,先后实施了“年产200万只汽车电控系统执行机构用电磁阀生产线自动化改造项目”等9大“零土地”技改项目,在不涉及新增用地前提下,相继投入6.5亿元用于扩建、改建、购置设备等一系列智能化改造。2018年瑞立在“机器换人”及技改方面的投入已超过1亿元,预计全年将达到1.6亿元。大力实施“机器换人”的背后,是政府引导扶持和服务力度的不断加大,通过发挥政策红利的杠杆作用,让“机器换人”不仅有数量上的提升,更有质量上的飞跃,通过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监管创新,以审批事项最少、流程最短、服务最优,提升企业发展后劲,仅2017年就给予“机器换人”技改补助600多万元。瑞立也得益于综合评价A类企业,累计减免税费500多万元,获得电费补助近600万元。


2

实施“机器换人”,“制造”变“智造”



大力实施“机器换人”,加快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是瑞立效率和效益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强劲动力。瑞立早在2008年就成立了自动化研发中心,自主研发“机器换人”设备,经过十年持续创新和投入,实现从原材料压铸到冲焊、注塑、机加工全过程的“机器换人”,通过ERP系统、MES系统(涵盖生产制造执行管理、PDA物料条码管理和配送)等,成功实现机联网,有效提高了车间智能化管理水平。如企业自主研发的无尘车间继动阀全自动装配流水线,大部分繁琐的装配工序已被机器所代替,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近三年来,瑞立通过实施“机器换人”技改项目,企业生产效率提升61.2%,能源利用率提高33.1%,营运成本下降37.4%,实现了减员增效、减能增效、减污增效、减耗增效和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优质品率的“四减两提高”目标。




3

加快数字化转型,“机联网”变“互联网+”



目前,瑞立正积极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相融合。运用MES系统采集生产车间一线的各类数据信息,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推动生产加工全过程智能化、标准化、品质管控精细化,在现有模具车间、加工自动化设备机联网的基础上逐步向“厂联网”推进,创建“智能工厂”。未来瑞立的20多个车间和全国100多家销售分公司将全面实现系统大数据的交互联网与共享,构建协同制造体系,推动“机器换人”向基于数据和服务的“互联网+”方向转变,努力实现制造方式协同化创新、生产效率跨越式提升、“亩均效益”大幅度提高,加快高质量发展。


点击标题

查看“亩均论英雄”专栏往期精彩内容

1.国家发改委发文要求:完善差别化电价等价格政策

2.葛慧君在嘉兴蹲点调研时指出:亩均论英雄 发展高质量

3.全省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取得积极成效4.上海、江苏等省市部署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价机制5.德清再创机制优势 提升亩均效益
6.宁波: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7.滨江:强化创新驱动 提升亩产效益 构建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 

8.嘉兴:坚持“三个导向”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

9.南浔区:建立“亩产数字地图”精准引导工业高质量发展

10.杭州市下城区:产业集聚、资源集约、要素集成 推动“亩均论英雄”改革

11.南湖区:推动“两退两进”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

12.加西贝拉:坚持质量第一 效益优先 努力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企业

13.正泰集团:坚持“亩均效益”导向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14.“提高亩均效益十法”(一)腾笼换鸟法




点击标题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发布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

30个减负红包,请收好!

20条减负降本措施,千万不能错过

浙江经信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0571-87054704


   及时、权威、贴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