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活在库里提巴的意大利父子

2017-03-08 王玉 换读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换读




旅居巴西,结识了不少混血的巴西人,他们的热情、率性深深地感染着我。巴西这个种族大熔炉,始终向世界各地敞开着胸膛,今天要写的这一对父子就是生活在巴西的意大利人。


他们的祖先从遥远的欧洲移民到了南美大陆,在巴西这片陌生而又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异国他乡构筑着自己的世外桃源。

 

Vladimir(弗拉基米尔)居住在一座名叫Curitiba(库里提巴)的城市,是当地一家国有电力公司的高管,这家公司由于与中国国家电网合作开发中国电网海外第一个绿地开发项目,所以我们才有缘得以相识。

 

乘坐巴西制造的飞机,经过2个小时的飞行,就从里约热内卢来到了巴西南部巴拉纳州的首府Curitiba(库里提巴)。



每年的6-8月份是巴西的冬季,南部的气温也已经达到了零度左右,但Curitiba依然是绿意葱茏,整个城市都被绿树绿草环绕着,市区内遍布绿地和公园,据说,库里提巴是巴西人均绿地占有率最高的城市。

 

库里提巴是巴西第八大城市,被联合国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据说,这座城市的名字是巴拉纳松树的意思,因为在建这座城市之前,此地有大量的巴拉纳松。


巴拉纳松,树干通直,华盖如云,远远望去,如一支支高耸入云的倒张的雨伞,据说,这里许多树龄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座以树为名的城市不负其名,到处郁郁葱葱,绿树成林。

 

走出机场到达大厅,就看到一位帅气高大的英俊小伙儿朝我们招手,这位18岁的青年受父亲弗拉基米尔之托来机场接机,小伙子高大英俊,彬彬有礼,热情周到,车开得也非常棒,还边开车边给我们做起了向导。


看着他还有些稚嫩的面庞,忽然觉得西方的孩子似乎有着超越自己年龄的成熟,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修养与独立,或许是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所欠缺的。


△ 布鲁诺与作者儿子


小伙子名叫Bruno(布鲁诺),是一所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对遥远的中国非常向往,一直期待着能到这个神奇的东方大国去看一看。


他的英语非常地道,所以沟通并无障碍,由于是意大利移民的后裔,所以意大利语讲得也很棒,看来,即便是在世界种族大熔炉的巴西,各个种族也始终不会放弃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坚守的,所以我才能从布鲁诺身上看到他所展现出来的特质,与那些土生土长的巴西人的区别。


这并不仅仅是外貌的差别,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气质。即便对南欧那个自己遥远的故乡并不熟悉,但是说起自己的意大利先祖,这个阳光青年依然充满了骄傲与赞许。



冬日的Curitiba(库里提巴)阳光明媚却有丝丝的寒意,满目葱茏的各色灌木把整个城市都染成了绿色。与巴西北部相比,这里的树木显得笔直而高大,这里与中国长沙的纬度有些类似,所以四季还算分明,不像北部的巴西,一年是没有四季的,永远笼罩在潮热之中。


据说,好多当地巴西人也愿意把家定居在此,不但气候适宜,治安也是巴西最好的城市。 巴西这片神奇的土地,物产丰富,风光旖旎,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治安堪忧,不过,南部由于白人较多,整体治安环境都要优于北部。

 

布鲁诺遵循父命,开车带着我们开启了库里提巴的一日游。这个阳光青年侃侃而谈,彬彬有礼,库里提巴,这座陌生的城市在他的引领与介绍下清晰而温暖地扑面而来。

 

一战与二战期间,为躲避战乱,大批欧洲人纷纷来到了南美洲。巴西这个南美大陆的巨人,是一个民族、种族的大熔炉,生活着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各地的移民,来自欧洲的移民大都生活在巴西的南部地区,而从非洲来的则生活在北部。


库里提巴的居民大都是来自意大利和德国的移民后裔,所以大街上的行人都是白种人偏多,在这里黑面孔的确是难以寻觅了,于是也就感觉安全了许多。



穿行于库里提巴的大街小巷,仿佛是徜徉在欧洲的城市,语言、面孔、举止都散发着与北部迥然不同的的气质,遍布街头的咖啡馆与酒吧使人忍不住停下脚步,乐享其中。


高大葳蕤翠绿的各类树木点缀在城市高低错落的建筑之中,让你分不清是建筑映衬了绿树,还是绿树装点了建筑。城市之中遍布公园,库里提巴植物园更是巨大而葱茏,最为可贵的是,所有的景点均不收任何门票,游人可以随意出入其中。



旅居巴西,经常发现许多向公众开放的景区与博物馆都是免费的,政府不但不收费,也不允许私人承包经营。

 

这座城市除了绿色氧吧的生态之美外,最出名的是它的公交系统。这里是快速公交(BRT)的发源地,街头随处可见的一个个巨大的玻璃圆筒,这些透明圆筒就是它的公共汽车站,这种公交系统有人叫它地面地下铁。



库里提拥有巴西最密集繁忙的公共汽车交通系统,人们只需等待45秒就可以乘上公交汽车,日均输送190万人次,市内75%的上班族都乘坐公共汽车出行。正因为拥有如此高效的公共汽车系统,所以库里提巴是巴西小汽车使用率最低的城市,从而也让它的空气更加地清新。

 

布鲁诺非常细心地带领着我们一一游览参观,让我意外的是,这个18岁的小帅哥每逢买票及就餐时,在你不知不觉时就悄悄地把账给结了,这对于巴西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巴西是一个奉行AA制的国度,无论关系如何,费用都是平摊的,所以你是很难享受到一个巴西人主动买单的待遇的,据说,在巴西要想借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一家生活在巴西的意大利人的豪爽大方与热情礼貌,令我对巴西人的金钱观念产生了颠覆性的认识,或许是因为他们身上带着意大利人的特质吧,因为这一点,我从另一家意大利朋友身上也得到了相同的印证,这两家意大利人,让我对意大利,这个南欧从没有去过的国家满了好感与向往。

 

见到布鲁诺的父亲已是黄昏时分,弗拉基米尔担任着南部最大的电力公司(COPEL)的高管,事务十分繁忙。这是一家涉及发电、输电、供电、配电服务的大型电力企业,资产涉及周边六、七个州,甚至包括北部的亚马逊地区。

 

我们来到了他位于市中心的办公大楼,抵达时分,弗拉基米尔正在开会,他安排他的秘书玛利亚小姐接待我们,这位一头棕发的迷人小姐优雅礼貌招待着我们。


△弗拉基米尔先生


透过落地窗向外望去,夕阳正在收起最后一抹余晖,办公室的墙上张贴着各种供电企业特有的标识,落日余晖下的铁塔、灯火阑珊处高空作业的背影……让我看到了电力企业共同的面貌。


伴随着一阵急促而又轻快的脚步声,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地推开,一位高大、爽朗、儒雅的中年男子微笑着超我们伸出了双手,这就是弗拉基米尔先生。


这位50多岁的巴西人张开双臂,向我们行着巴西特有的见面礼,热情透过他绅士般的拥抱与微笑瞬间传递了出来。


秘书小姐随即送上来三份包装精美的礼物,细心的弗拉基米尔非常精心地为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一本图文并茂介绍库里提巴城市的图书、一套女士用的巴西生产的化妆品、孩子佩戴的有巴西足球明星签名的足球帽……望着这个高大的汉子,我在想在他豪爽热情的背后藏着一颗多么细腻的心啊。

 

弗拉基米尔一口流利的英语侃侃而谈,夕阳透过落地窗投射在他的面庞上,巴西人的热情与意大利人的绅士在他身上完美的结合了起来。


这个管理着南部最大电力企业的高管,在这家企业已经工作了整整三十年,在巴西这种自由择业、职业不稳定的环境下还真是不易,有些像中国的央企,他对这个企业与职业都充满了由衷的热爱。


这位巴西电力人所展现出来的气质与中国电力人并无二异,他们的身上都有着长期浸润电力所特有的谈吐与举止,令人倍感亲切与熟悉。



库里提巴的夜晚霓虹闪烁,香气袭人。由于许多意大利人的后裔在此生活,所以意大利餐饮在这里非常众多与正宗。每到夜幕降临十分,街边各式的意式餐厅与酒吧就飘荡起了诱人的香气,那是意大利披萨与红酒交织出来的美味。


弗拉基米尔先生邀请我们到当地一家非常有名的意大利餐厅就餐,耳畔乐声悠扬,金发碧眼的歌手在迷离的灯光下深情地歌唱,觥筹交错、衣裳鬓影中诱人的葡萄酒不饮而醉,李白所言:“葡萄美酒夜光杯”正和此景。


西方人饮酒,与我们的豪饮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在浅饮低酌中一杯酒可以喝上一个晚上,所以“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是不会有的景象。

 

这座南部迷人的城市,在弗拉基米尔眼中就是他永久的故乡,虽然来自遥远的南欧,但是,巴西这片热情的土地已融进的他的血液中。


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电力行业,他又有着难以割舍的浓厚的感情,所以对与中国国家电网的合作,他充满了热情与期待,并在合资公司的业务中尽职尽责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并和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电网人成为了并肩战斗的战友,积极配合、协助初入巴西的中国国家电网圆满实现了在海外第一个绿地项目的成功突破。



言谈之中,他对中国电网的高速发展与取得的成绩充满了赞许,更对派驻巴西的电网同仁给予了高度的认可,技术无国界,这份光明的事业连接的不仅是两个国家的经济,更见证了两国电网人的友谊与梦想。

 

弗拉基米尔的绅士与细腻,布鲁诺的阳光与修养,这对生活在巴西的意大利父子,对朋友的热情与豪爽,对生活的热爱与情调,对中国的友好与向往,让我看到了巴西这个热情好客民族的多样性与友善。


我在想,这份跨越两万公里的远行,收获的不仅是南美大陆旖旎的风光,更有来自那片土地上不同种族朋友们的友谊与记忆。

 

哥伦布为了寻找一条前往印度及中国的新通道,阴差阳错地发现了南美新大陆,从此以后,这片受上天眷顾的土地便敞开了怀抱拥抱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它优美的环境、恬适的生活,给了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一个惬意的桃花源,他们也都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真正的故乡。

 

写作此文,开始翻阅弗拉基米尔送给我的那本厚厚的用英语和葡语印刷的《印象库里提巴》,才发现他们父子身上除了意大利人特有的绅士与修养外,还带着库里提巴这个城市深深的烙印。

王玉:文字滋养心灵,旅行丰富生命

往期精选(点击标题可直接阅读)


-END-






作者简介

王玉,自由撰稿人,文字滋养心灵,远行丰富生命。担任多家自媒体特约撰稿人,在报刊、网络、电台相继发表散文作品200多篇。微信号:linda021031


图片来源:作者




换 读

靠着恩典 | 万物生长

anny4729 | 小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